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封知府回道:“回陛下的话,按照原计划,今年只能修筑一百里的河堤。”
见张凌阳皱眉,开封知府急忙解释道:“主要是现在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根本就不够用。”
“怎么会不够用?”闻言,张凌阳更加的困惑,“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位于郑县的水泥厂,一年的水泥产量足够修筑至少五百里的河堤了吧!”
“确实是够!”开封知府苦笑道:“可郑县水泥厂不仅要向我们这边供给水泥,还要满足洛阳的水泥需求。
现在洛阳城的扩建计划中,郑县水泥厂每年至少要向其提供一半的产量。再加上从洛阳向东的官道也需要大量水泥,所以郑县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根本就不够用。”
“那你们可以从其他水泥厂调拨啊!”张凌阳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汝州那边的水泥厂的产量也是不小的。”
“陛下,汝州水泥厂比郑县水泥厂还不如。据微臣所知,汝州水泥厂除却满足当地的需求之外,还要向洛阳。南阳、陈州等地供应水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水泥供给我们。”
闻言,张凌阳一时间有些默然。
按说,大周的水泥厂并不少,也足够使用,可那只是平常的时候。
现在,因为五年计划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变成了工地,各处都需要水泥,所以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特别是黄淮平原和黄河北岸的华北大平原,因为本身不是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修建水泥厂的条件,所以不得不从很远的地方拉运。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想了想,张凌阳说道:“无论怎么样,河堤的修建计划都不能停,必要的时候,可以放缓洛阳的扩建计划。”
天知道今年黄河流域会不会爆发大洪水,万一有洪水来临的话,两岸数十万百姓又要受灾,所以张凌阳当机立断,下旨暂停洛阳的扩建计划,也要保证黄河河堤按照原计划修建。
离开开封之后,张凌阳的銮驾来到东面的兰考。
因为整个兰考县的土地都是盐碱地的原因,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分外的艰苦,对比附近的几个州县,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将兰考知县召来,张凌阳询问道:“对于如何治理盐碱地,你们可拿出了方案?”
兰考知县回道:“启禀陛下,去年的时候,微臣曾邀请皇家学院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他们给出的结论是至少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整个兰考的土地翻新一番,才能彻底治理好盐碱。”
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不可否认,兰考知县说的是一个笨方法,但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年头,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的有限,根本就不能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办法。
如果说是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有挖掘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的辅助,可能效率为高上数倍。
可现在并没有这些机械设备,就是张凌阳想要引爆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内燃机和电力的时代,可因为没有科学技术的积累,也只是妄想而已。
从蒸汽机的诞生到泰安十四年,蒸汽机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良,已经彻底成熟,并且被用于很多领域,可到底还是所受到的限制还是很大,很多领域都不能涉及。
对此,张凌阳这个可以称之为科技小白的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兰考知县离开之后,张凌阳对赵昊、赵晗、赵旭三位皇子考较道:“开封和兰考的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三皇子赵旭首先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开封和兰考之所以有如此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黄河泛滥的原因。
现在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所以儿臣的意见是,朝廷可以打造数百艘淘沙船,将黄河下游河床里的泥沙全都淘出来,这里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皇子赵晗却摇头道:“父皇,儿臣并不赞同三弟的说法,之前,儿臣曾听皇家学院的专家说过,黄河下游之所以泥沙淤积,主要是因为黄河上游的泥沙流失所导致,所以想要彻底治理好泥沙淤积的问题,首先要解决黄河上游的问题。
数年前父皇就曾下旨在黄河上游多种植草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只要黄河上游的土地被植被覆盖,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太子赵昊却道:“二位弟弟的说法固然都不错,可现在唯一麻烦的一点就是,黄河上游干旱少雨,很多植被难以被养活。
去年皇家学院的学者曾经去黄河上游考察过一番,发现这几年在黄河上游种植的植被,存活率不足两成。
而这存活下来的两成植被中,八成以上都是比较耐旱的植物。所以我觉得不如舍弃其他植被,在黄河上游全都种植城耐旱的植物,应该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可是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怕要很艰难。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闻言,张凌阳满意的点了点头。
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到了二十一世界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张凌阳并不认为现在就能解决,所以他能做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热火朝天的工地
离开兰考之后,张凌阳第二站到达山东济南。
上次张凌阳来山东,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张凌阳记得很清楚,上次来的时候,山东百姓脸上多是菜色。而这一次,虽然百姓们还是瘦巴巴的,但脸上的菜色已经消失不见,而且衣服虽然也还是粗布麻衣,但却也见不到浑身上下的补丁了。
在行宫歇息一晚,张凌阳换上便服,带着三个皇子一同走出济南城。
漫无目的的来到一处村庄,见庄子里并不见青壮,张凌阳看到一个老伯,就上前问道:“老伯,怎么不见你们村子里的青壮啊?他们都去干嘛了?”
老伯憨笑道:“这不是官府要修路吗?现在农闲时节,小伙子们都去工地修路去了。”
“修路?”张凌阳道,“一天给多少工钱啊?”
老伯说道:“一天给二十枚铜钱呢,而且管处管住。而且我听说,工地上的伙食很很好,三天就有一次肉羹。”
“那你们不担心官府拖欠你们工钱吗?”
“这哪能?”老伯道,“皇帝老爷圣明,前几年路过咱们山东的时候,将咱们山东的大小贪官污吏给杀了一个遍,现在官府的老爷们人人自危,哪敢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工地上的工钱一个月一结,上个月我家大郎还带回来五百枚铜板呢。”
见老伯这么说,张凌阳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我看你们这儿也推广了冬小麦,现在每年的收成如何?够不够吃?”
老伯道:“以前庄稼一年一熟,哪里够吃?即便是丰年,也是蹡蹡温饱罢了。现在好了,冬小麦推广以后,咱们这疙瘩一年两熟,除了上缴给官府的税赋之外,每年还有不少剩余呢。
就在前天,俺们家还卖出去三百斤粮食呢。”
见老伯这么说,张凌阳心中很是满意,又和这位老伯寒暄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这个庄子。
“父皇,现在咱们去哪儿?”离开庄子之后,太子赵昊上前问道。
“不是说这附近正在修路吗?咱们去那里瞧一瞧去!”说着,张凌阳就在小福子的引领下向工地走去。
工地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张凌阳还未靠近,就远远听到了民夫的号声。
靠近一看,见民夫一个个光着膀子,正热火朝天的干着活计,并未见一个偷懒耍滑的人。
“去,将这里监管的官员喊来!”张凌阳吩咐小福子一声,就带着三个皇子朝工地内走去。
“父皇,这里尘土很多,您还是离远一些吧,有什么事情想问,儿臣代劳就行。”赵昊见张凌阳欲要靠近灰尘滚滚的工地,急忙劝阻道。
“你才多大,能问出什么东西?”张凌阳并不理会赵昊的劝说,直接大步走了过去。
见赵昊三人也跟着过去,张凌阳皱眉道:“你们在外面呆着就行,不用跟来。”
说完,张凌阳就不再理会赵昊等人,直接走了过去。
工地上对方满了沙子、水泥等物,但凡有人经过,就荡起一片尘土,再加上人来人往的,尘土自然更加严重。
用衣袖掩上口鼻,张凌阳走进工地,见民夫一个个都带着口罩干活,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凌阳正欲四处转上一圈,就见小福子已经带着负责监管这片工地的官员小跑了过来。
“咱们出去说吧!”免去官员的礼节,张凌阳带着走出工地。
来到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张凌阳问道:“之前朕看这里的民夫干活很是卖力,并未见偷奸耍滑之辈,这是怎么回事?”
官员回道:“山东的汉子一个个都很踏实能干,而且皇上圣明,这几年百姓们的日子越发的好过起来。所以他们一听说这路是皇子下旨修建的,一个个都很不惜力气。”
张凌阳沉默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民夫在这里的吃住呢?朕瞧着这工地上的灰尘很大,难不成他们每天就吃住在工地上?”
“是在那边!”官员指着一个方向说道:“他们吃住的地方距离这里有一里多地远,灰尘影响不到的。”
“带朕去看看!”
说着,张凌阳就在官员的引领下前去了民夫吃住的地方。
来到地方的时候,那里的伙夫正在杀猪,而且旁边的桌子上堆满了白菜和粉条。
官员就解释道:“民夫干活很是卖力,干活的进度要远远超过计划。所以微臣就自作主张,每个三天,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
闻言,张凌阳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在官员的引领下去民夫的住处去看了一下。
住处虽然很是简陋,可难得的是,里面很是清洁。
官员解释道:“这么多人吃住在一起,南面会有疾病爆发,所以微臣就定下了章程,但凡个人卫生不整洁的,就罚他两文钱,所以这一下,民夫一个个都注意起了自己的个人卫生。”
“很不错!”张凌阳满意的点了点头,暗中却示意了锦衣卫指挥使韩笑一眼。
韩笑会意,匆匆离开这里,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又回来了。
在张凌阳耳边,韩笑低声道:“陛下,微臣已经询问过工地上的民夫,这个官员所言句句属实。”
闻言,张凌阳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中午的时候,张凌阳并未回行宫就餐,而是直接在工地上和这里的民夫就餐。
猪肉白菜炖粉条,外加两个大白馒头,张凌阳足足吃了两大碗,直吃的肚子有些发胀。
张凌阳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多饭菜了,主要还是看着这里的民夫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模样,张凌阳就忍不住食欲大开。
不同于张凌阳,赵昊、赵晗、赵旭三位皇子端着一大碗猪肉白菜炖粉条,低头看了眼碗里的油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不敢下筷子。
张凌阳瞧见,问道:“这么香的饭菜,你们怎么不吃啊?”
闻言,赵昊三人互相对视着苦笑一声,赵昊率先动筷,往嘴里扒拉起来。
原本,赵昊还以为这样的饭菜很难吃才是,不想饭菜入口,赵昊竟然感觉到了宫里的饭菜所没有的香味,于是就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见此情形,在一旁暗中留意的张凌阳摇头轻笑了一声……
第四百七十章:迷信事
从济南府出发,御驾再次起航,沿运河向北而去。
此次,张凌阳不仅要考察沿途各地的民生,还要在一个月之后于燕山脚下接见瓦剌诸部贵族。
龙舟行了五天时间,在河间府停下。
不想,张凌阳刚刚等上岸,附近便发生一阵骚乱。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