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次,张凌阳不仅要考察沿途各地的民生,还要在一个月之后于燕山脚下接见瓦剌诸部贵族。
龙舟行了五天时间,在河间府停下。
不想,张凌阳刚刚等上岸,附近便发生一阵骚乱。
“怎么回事?”看着远处骚乱的人群,张凌阳皱眉不已,“韩笑,你去看看怎么回事去!”
“是,陛下!”韩笑回了一声,就向前飞奔而去。
“陛下銮驾在此,何人在此大吵大闹,不要脑袋了吗?”看着前面乱糟糟的人群,韩笑大喝一声。
将无关人员驱散,韩笑向守护在这里的侍卫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侍卫回道:“回禀大人,这里有一个刁民闹事,说是要告御状,因事发突然,所以才闹出之前的事情。
不过大人放心,卑职已将那人制伏,保证不会再发生什么意外了。”
“告御状?”眯了下眼睛,韩笑道:“将那人带来,本官倒要看看,究竟何冤情要申。”
“是,大人!”侍卫应了一声,就匆匆下去将那闹事之人给带了过来。
“就是你说要告御状的?”看着眼前只有十余岁的少年,韩笑皱眉道。
“小子见过大人!”少年急忙下跪,“小子名叫李二狗,是河间府外下阳村人。小子要状告我们村的族长和族人。”
“哦?”听李二狗这么说,韩笑来了兴趣,问道:“你要告他们什么?”
“小子要告我们族长草菅人命,以下嫁河伯的名义,将我姐姐投入河中,被活活淹死。”
闻言,韩笑皱了下眉头,问道:“朝廷早已颁布相关律法,难道当地官吏不管吗?”
“不曾!”李二狗摇头道,“小子接连向巡检司、知县衙门、知府衙门告状,可他们都不接小子的状纸,无奈之下,小子只能拦路告御状。”
韩笑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回去向张凌阳叙说一遍。
张凌阳脸色有些铁青,对韩笑吩咐道:“你带人调查一下,一旦证实这小子所言属实的话,立刻将河间府知府已经当地知县、巡检司巡检并下阳村李氏一族族长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说完,张凌阳也没有了入城的兴致,直接转身登上龙舟,继续向北航行而去。
一旁,太子赵昊和二皇子赵晗、三皇子赵旭在那里交头接耳的一会儿,赵昊硬着头皮走到张凌阳面前,问道:“父皇,据儿臣所知,类似的事情在大周时有发生,为何父皇这一次这么生气?”
“时有发生?”闻言,张凌阳一愣,说道:“你说这类事情时有发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太傅告诉我的。”赵昊见张凌阳脸上一片铁青,心中有些胆怯,却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太傅曾经告诉过我,他们老家安陆州那边,基本上每隔个三五年,就会给当地的河伯娶一次妻,都是些十三四岁的少女。”
“那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呢?”张凌阳向赵昊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这类迷信之事朝廷应该明令禁止的。不过百姓大多愚昧迷信,想要杜绝这类事情,只怕很难。特别是那些偏远的地方,对这类事情更是极其相信。
想要彻底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朝廷还是要加大对百姓的教化力度才是。”
“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张凌阳见赵昊竟然说出这样天真的话语,失望的摇了摇头。
要知道,即便是前世那么发达的时代,封建迷信还是大行其道,更遑论这个时代了。
想要彻底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张凌阳还是觉得自己有义务为百姓做些事情。
考虑了半天,张凌阳对小福子吩咐道:“即刻传旨给州府县一级巡检司衙门,以后但凡再有类似事情发生,一应参与人员,格杀勿论,包括他们这些知情的官吏。”
“父皇,这样做是不是处罚太重了?”赵昊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向张凌阳问道。
“重吗?”张凌阳哂笑一声,说道:“那那些枉死的女孩呢?他们会觉得重吗?他们的家人会觉得重吗?”
“可能,很多百姓并不懂的律法,甚至也不明白自己做了多大的错事。可错了就是错了,律法的尊严是不容亵渎的。”
“是,父皇,儿臣明白了!”赵昊回道。
赵昊虽然说自己明白了,可张凌阳却通过赵昊有些迷糊的眼神,明白他心里并没有明白。
不过想想赵昊的年纪,张凌阳并未苛责什么。
不过赵昊退下去之后,张凌阳却心想:“昊儿的太傅是不是该换一下了呢?”
这样想着,张凌阳不由估算着重新为几个皇子物色新老师的人选问题了。
“小福子,你可知道近段时间张致远的身体情况?”张凌阳想到前内阁首辅张致远,就不由向小福子问道。
“回万岁爷的话,张阁老的身体很好。”小福子笑着回道,“前些日子,张阁老还向万岁爷呈送过来一份请安帖呢,不过当时万岁爷朝政繁忙,奴才就没有将这份帖子送来。”
闻言,张凌阳轻点了下头,说道:“张致远到底是先皇任命的辅政大臣,朕刚登基哪会,张致远对朕多有助益。这样吧,你派人通知一下张致远,看其还有为朝廷效命的想法没有。如果有的话,将其宣入京来,到时候朕自由安排。不过如果张致远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了的话,你们也不要勉强。”
“奴才遵旨,这就派人前去通传。”
小福子刚刚退下不到半个时辰,锦衣卫指挥使韩笑便赶了过来,向张凌阳详述了自己的处理过程。
“那个叫李二狗的小子你是怎么安置的?”张凌阳问道。李二狗才十来岁的年纪,经此一事之后,只怕其再也没有办法在自己的村子里立足了,所以张凌阳才有此一问。
韩笑回道:“回陛下的话,微臣将李二狗安置在了河间府学堂之内了,并从抄没的家产之中拨付二百两纹银,作为李二狗成年之前在学堂的一应吃穿用度。”
见韩笑将事情办得很妥当,张凌阳这才放下心来……
第四百七十一章:燕山下
又经过十余天的赶路,张凌阳一行赶到旧都北平府。
都说睹物思人,张凌阳虽然才三十多岁,可自己的孩子现在都已经十多岁了。再次返回旧都,张凌阳自然有一些感怀。
与迁都之前相比,如今的旧都变化很大。
现在的旧都极其的萧条,没有了以前的繁华,风头更是被不远的天津卫抢走了。
如今的天津卫,俨然已经成为了黄河以北第一大城市了,那里工商业发达,因为不断有人在那里定居的原因,现在天津卫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相信用不了几年,天津卫的常住人口就会突破百万大关。
也是因此,现在的天津卫人戏称旧都是他们的后花园。
与之相比,现在的旧都人极其的落寞。作为皇城根脚下长大的人,他们历来自视高人一等。
可等都城一迁,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连天津卫都竞争不过。
不过,旧都人依旧有值得吹嘘的东西,现在的北平府再怎么落寞,那也是做过都城的,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天津卫的人对此却不以为意。
就好比后世,有人给你说一个笑话:“在华夏说自己的家乡是历史文化名城。”
华夏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了去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便是一个不显眼的小县城,说不定也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
而被定都过的城市,细算的话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可值得吹嘘的东西。
再辉煌也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旧都之所以落寞的这么迅速,除了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不复存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定位。
天子再次到达旧都,对旧都百姓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所以在张凌阳待在旧都的这几天时间里,旧都人民报以极大的热情。
旧都百姓的热情,张凌阳自然感受到了,所以不由就多待了几天。
再大的盛事也有落幕的时候,半个月后,张凌阳的銮驾再次起航,向北跨过燕山山脉,到达瓦剌大草原的边境。
如果说以前的瓦剌对中原王朝是一个巨大威胁的话,那么现在的瓦剌对大周来说,是一块财源。
每个月,都有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被商人贩售到中原各地,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让瓦剌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的富裕起来。
当然,最为受惠的还是中原百姓。
据户部去年的统计,但是去年一年,瓦剌就向中原各地提供了超过三千头的耕牛。
在农业还未工业化之前,耕牛可以说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力了。所以,对于耕牛这一块,朝廷极其重视。
甚至,朝廷还下了明旨,瓦剌牧民但凡提供一头耕牛,在出售的价格上,朝廷还会额外补贴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虽少,可却足够三口之家三个月之用再加上这还是额外得到了,所以牧民养育耕牛的积极性很大。
在与张凌阳会面时,瓦剌可汗更是兴致勃勃的说道:“皇上,今年我们瓦剌可以向各地提供超过五千头的耕牛,战马也能超过三千匹。”
“那现在瓦剌百姓的生活如何?”张凌阳并未在耕牛的问题上多说什么,而是直接询问起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瓦剌可汗说道:“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很好,每个月月初的时候,就有商队来咱们草原贩售食盐、粮食以及茶叶、丝绸、铁锅等物并收购牛羊马匹等物,咱们牧民的日子比以前宽裕了很多。
还有就是,在皇家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咱们草原上建立起了十几家牛奶厂,将统一收购牧民家中的牛奶,并制成奶粉销售到全国各地。”
瓦剌可汗说的兴致勃勃,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那些牛奶都是张凌阳让商务监暗中收购的。
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给瓦剌当地的牧民带来收益以外,还是想着向各地的中小学堂的学生每天提供一杯牛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周内地,百姓们并无喝牛奶的习惯也喝不起牛奶,所以如果通过商业手段推广牛奶的话,只怕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现在瓦剌各部的教育情况呢?”张凌阳又问道。在数年前,张凌阳已经下旨在瓦剌各部兴建至少一座中小学堂,并给他们提供师资力量并书本。
只是几年时间过去了,瓦剌教育发展的如何,张凌阳并不是很了解,毕竟每天处理不完的朝政,又哪会时时关心一个地方呢?
说起这个,瓦剌可汗就有些头痛。
为什么呢?
因为朝廷在瓦剌建立的不仅有中小学堂,还有成年班,针对的主要就是瓦剌各部贵族。
在瓦剌,并不是人人都懂的汉字的,孩子们还好,学什么都快,并且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可如同瓦剌可汗这般上了年纪的人,再想学习汉字,那就困难的很了,所以成年班的教育成果并不理想。
见瓦剌可汗的脸色,张凌阳就猜出了怎么回事,轻笑一声说道:“成年班只是为了让你们多认识几个汉字,以后能够更好的同商人打交道,不学的话也没关系的,朕也不会强求。
不过孩子们的教育千万不要放松,以后孩子们总是要走出去见见外面的市面的。”
张凌阳最后一句话可是说到了瓦剌可汗的心坎上去了。
这几年,如果不是有朝廷在一旁监督,只怕瓦剌牧民早就被商人给坑的找不到北了,毕竟无论是商人收购的东西还是贩售的东西,定价权都在商人手中,而牧民们只能接受。
所以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