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昏君-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他们却违背了做人的底线,违背了我大周的军法!”郑永基打断道,“身为军阁大臣,难不成西宁侯还要老夫提醒你大周的军法不成?”
“你……”马进忠一时哑然。
龙椅上,张凌阳始终不动声色的看着堂下马进忠、郑永基二人吵的面红耳赤。
“好了,两位爱卿不必再争吵了!”这个时候,张凌阳突然开口道,“你们的意思朕已经知道,都是各有各的道理,朕都明白。”
说着,张凌阳看向一旁的赵昊,问道:“昊儿,你觉得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想了想,赵昊回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应该量刑处置。对于那些知法犯法的辽东高层将领,无论他们之前立下过多大的功劳,朝廷都应该从重处理。反倒是那些基层的将领和士卒,朝廷应该从轻处罚。这样既给了那些受害女子交代,也能稳住辽东的局势。”
闻言,张凌阳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说道:“你的意思朕明白,那些高层将领以前虽然立下过不少的战功,可该有的赏赐朝廷从来没有吝啬过,所以现在朝廷并不亏欠他们什么。
反倒是那些基层的将领和士卒,他们出生入死多年,每一滴汗水都洒在了辽东的土地上,但获得的回报却很少,所以才想对他们重轻处理。
可昊儿你想过没有,律法和军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扫了眼众人,张凌阳继续说道:“之前朕一再强调依法治国。可遇到如今的情况,军阁却想着法外开恩、其实并不是你们不想着依法办事,只是存着法不责众的念头。可难得这样就能轻轻放过他们这些犯法之人吗?”
“朕看不能!”张凌阳神色一肃,说道:“别说现在有五万人参与其中,即便有十万、二十万、一百万人参与其中,该怎么审判就怎么审判,并且按照我大周的律法、军法,对他们从重处理。
军人,是为了保护百姓生命财产的建立的,像辽东都司那般的军队,朝廷不要也罢,省得给朝廷丢人!”
说着,张凌阳看向郑永基,说道:“郑爱卿,此事由你们内阁牵头,联合三法司共同审理此案,除却那些确实没有参与其中的将士之外,只要有人碰过那些高丽女奴一根手指头的,都给朕发配到西伯利亚砍木头去……”
第五百二十章:对辽东之乱的处理
“还有!”张凌阳又说道,“高丽国二王子肆意屠杀我大周商队之事证据确凿,传旨给韩笑,责其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高丽国二王子押回京城。”
“那不知高丽国二王子该如何胜利?”郑永基问道。
“自然是斩首示众!”张凌阳看向郑永基,“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可是陛下!”郑永基道,“之前高丽国君曾数次上书向朝廷求情,如果将二王子斩首的话,只怕高丽国那边……”
“高丽那边能怎样?”张凌阳不以为意道,“高丽区区弹丸小国,他还敢逆了我大周不成?”
“自是不敢!”郑永基道,“可这样一来,难免会影响两国的关系!”
“不用去管高丽国上下会怎么想,你只需记住按照我大周律法审理就行。如果高丽国对此有什么意见,就让他憋回去!”
“是,陛下!”
“另外还有!”张凌阳转身看向马进忠说道:“军阁这边务必要在半年之内征召足够的兵员补充辽东都司。
至于那些参与谋反的将领,无论在朝中有什么关系,一律严格按照军法处置,不得有丝毫懈怠!”
“微臣遵旨!”
“辽东之事只是小事,现在朝廷的主要战略还是针对中亚几个国家,今年年内,通往中亚各国的道路务必要修建完成,另外我大周军队在中亚的驻地、兵工厂以及其他后勤设施都要准备妥当,不得有误!”
“是,陛下!”
对于朝廷来说,辽东之事只是一个小插曲,现在朝廷最重要的战略部署还是放在中亚地区,那里是未来大周进攻西亚的桥头堡,所以由不得张凌阳不重视。
说完这些,已经是午时时分。
看了下时间,张凌阳道:“现在已经中午时分,你们也不必出宫,就在这儿陪朕一同用膳吧,咱们边吃便聊。”
“是,陛下!”
郑永基、马进忠二人哪敢说其他的,均点头应是。
这个时候,小福子却在张凌阳耳边轻声道:“万岁爷,宁国公正在殿外等候!”
“哦?他来做甚?”张凌阳奇怪的问道。
“想是担心太子殿下,所以才在殿外听一下太子殿下的奏答!”
闻言,张凌阳颔首道:“既然这样,就请宁国公进来一同用膳吧!说起来,这次辽东之乱之所以能迅速平定,全靠宁国公未雨绸缪,要不然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是,万岁爷,奴才这就出去请宁国公!”
应了一声,小福子就匆匆出了宸安殿。
不料刚走出宸安殿,小福子就见外面只剩下一把空荡荡的凳子。
见此,小福子急忙向殿外守候的小太监问道:“宁国公去哪儿了?”
小太监回道:“回福公公的话,宁国老公爷早在半柱香时间前就走了,说是身子骨乏了,所以就没向福公公您辞行!”
听了小太监的话,小福子转身就回到殿内向张凌阳述说孙定安早已离开的事情。
闻言,张凌阳道:“既然这样,就由他去吧。等过会儿你去库房挑些上好的物件送到宁国府去,就算是朕对他这次辽东之事立功的赏赐吧!”
“奴才遵旨!”
孙定安身为三公之一的太师,又兼着国公的爵位,职务已经是大周最顶级的存在了,所以想要对其加官进爵也是赏无可赏,赐无可赐,所以张凌阳只能在钱财等方面进行赏赐,算是聊表一下自己心意。
不一会儿的功夫,午膳就被摆放齐全,一边吃饭,张凌阳一边向马进忠、郑永基二人询问政务、军务上的一些事情。
夹了几口饭菜,张凌阳放下筷子,看向马进忠说道:“通过辽东的事情可以看出,现在军队的制度上还有很大的漏洞。等回去之后,你和军阁的其他成员一定要好好商议一番,务必要进一步完善军队的制度,以防辽东之事再度发生。”
“是,陛下!”马进忠急忙放下筷子,站起来回道。
“不用这么多礼!”张凌阳摆手示意马进忠坐下继续用餐。
直到马进忠坐下之后,张凌阳才对郑永基问道:“听说辽东巡检使郑安民和你有些关系?”
“是的,陛下!”郑永基倒没有马进忠这么拘谨,见张凌阳询问,就放下筷子回道,“郑安民是微臣的族弟,三年前在礼部任主事一职,后来陛下成立巡检司,微臣见郑安民这些年来行事颇为干练,就举荐了他为辽东巡检使,不想竟然能在辽东之乱中立下些许功劳,这是微臣没有想到的。”
“你这个族弟确实不错!”张凌阳点头道,“这样,目前辽东的局势还不太稳定,那里暂时还离不开他,你私下里派人给他说一声,让他在辽东那里安心做事,等任期满了,就调到朝中任职!”
“微臣替舍弟叩谢皇上隆恩!”郑永基一听大喜,虽然张凌阳没有明说以后郑安民在朝中任何职务,可只要不出什么意外,高升一级是肯定的。
“另外还有金州、复州二卫指挥使,在此次辽东之乱张立下大功,朝廷不可不赏,回去之后内阁和军阁好好商议一下,看是擢升还是晋爵!”
“辽北六卫虽不是汉民,可此次平定辽东之乱中也出了不少的力气,该赏赐的时候,朝廷绝对不能吝啬,不能因为他们不是汉人就胡乱猜忌,这样不好。他们也都是我大周子民,按功行赏,该得什么样的赏赐就给什么样的赏赐,不能有丝毫的歧视之处,知道吗?”
“微臣明白!”
“还有那个阵前倒戈的铁岭卫指挥使吴三尧,虽然之前犯下大错,好在及时醒悟,这才没有酿成大祸,也不应该重罚。”张凌阳继续说道,“这样吧,由军阁发出诏令,降吴三尧为千户,调往中亚听用,并罚没其一半家产作为惩戒,就算是对他的惩罚了!”
“赵宸烽已死,按理说其家眷男丁一律处死,女眷充入教坊司。可到底赵宸烽出身皇族,朕不好多做处罚,就罚没其全部家产,成年男丁全部发配西伯利亚服役,女眷及未成年男丁一律押来洛阳监禁,永世不得外出!”
第五百二十一章: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
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处理完辽东的事情,此时张凌阳和马进忠、郑永基三人已经用完午膳。
稍微梳洗一番,张凌阳再次说道:“欧罗巴诸国突然对我大周提高关税,虽然朝廷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从去年的财政收入来看,只怕今年大周的经济增长还会有所减缓,内阁方面可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大周虽然通过走私的手段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可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比前年减少了将近一千万两白银左右,张凌阳不得不担心,长此以往下去,大周的财政收入会连年下降。
对此,郑永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启禀陛下,虽然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大周与欧罗巴诸国的贸易额下降了近四千万两白银,关税收入更是减少了近两千万两白银。
可同时,欧罗巴诸国的财政收入也减少了不少,甚至不下于五千万两白银,长期如此的话,最先坚持不下去的,肯定是欧罗巴诸国。
而我大周却不一样,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大周对南阳诸地以及天竺等国的贸易额增长了近一倍,特别是天竺,单是关税一项,去年就比前年增加了五百万两白银的税收,再加上南域诸国,去年朝廷的财政收入一共才减少了一千万万两白银,这笔欧罗巴诸国要轻上很多。
根据户部和内阁的分析,现在我大周财政收入下降和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因素不在欧罗巴诸国,而在我大周自身。
我大周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可国内却一直小农经济作祟,甚至小农意识是目前国内主导的意识。
如果陛下想要在短时间内打破这种经济缓慢的局势,势必要打破国内大为流行的小农意识。
这样一来,国内的购买力增加,我大周的经济增长也会显著增长,财政收入也会显著增加。”
对于郑永基提出的观点,张凌阳深为认同。
大周拥有着五万万国民,可国内百姓的购买力却始终不强,甚至可以说是聊胜于无。
在大周,除却上层人家有能力也舍得购买商品之外,其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百姓,除却购买必要的盐巴等少数不可获取的生活物品之外,基本上不会购买其他的商品。
这样一来,虽然限制了欧罗巴诸国商品的竞争力,可与此同时,大周各大商家生产出来的商品同样也售卖不出去。
这严重限制了大周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粮食。蔬菜是自家地里产的,衣服也是自家纺织出来的,除却盐巴必须购买之外,其余的商品,即便是缺少,他们也都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获取的。
就好比瓜果、肉食之类的东西,他们都是用粮食来换取的。
这些年来,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百姓之家基本上家家有余粮。
而这些余粮,通常百姓们都魂自己个存放起来,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换取自己的必须品。
平时的时候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一旦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是肉食之类的东西,百姓们通常都会用自家的粮食换取。
这给大周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可面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