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时的时候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一旦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是肉食之类的东西,百姓们通常都会用自家的粮食换取。
 这给大周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可面对这种局面,朝廷又不能强制性的限制百姓们用金钱交易的方式进行,因为百姓家虽然年年有余粮,可金钱方面却依旧捉襟见肘。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上超过六成以上的百姓都没见过白银章什么模样。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不好做出什么强制性的措施。
 对于,张凌阳十分的清楚,可对此也毫无办法。
 别说在现在大周这个时代了,就是放在后世的八九十年代,广大农村地区也是通过这种交易方式来进行的。
 直接到了后面的二十一世纪,这个问题才算是彻底解决。
 所以想要在大周这个时代强制性的要求百姓们通过金钱进行商品交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大周的经济发展到一个特别高的阶段。
 可这可能吗?
 如今,整个大周的扫盲率还不到百分之十,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即便家里有余钱,百姓们也会将钱财存放在皇家银行里面存着。
 据皇家银行统计,去年一年的时间里,大周各地百姓的存款高达五万万两白银以上,所以想要刺激百姓的消费,还是要另想办法才行。
 当然,如果秉持着后天消费的观念,张凌阳大可下旨对年轻人进行低利息的放贷,来保持大周的金钱流通。
 可张凌阳是大周皇帝,而且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大周不是以金融立国。
 至于搞房地产,现在大周百姓家里都没有什么存款,即便是搞房地产,百姓们也购买不起。
 而且,现在不说下面的百姓,即便是朝堂里的官员,他们在荣养之后,也通常会在乡下的老家修葺一座院子养老,而不是在城里面购买宅子。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房地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说到底,还是消费观念的不同罢了!
 对此,张凌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目前朝廷的五年计划之中,参与的劳工应该不下千万人次,这些人大多都是各地的青壮。
 你们可以这么做,一个月之后朝廷在各地的工程之中不再提供衣食住行等物,以金钱的方式替代,每个月给他们发放等额的金钱。这样一来,你们以为会产生何种反应?”
 听了张凌阳的话,郑永基眼前一亮,说道:“没事衣食住行,各大工程的民夫势必要进行租房、购买食物、衣服等物品,这样一来,确实可以增加消费。
 可是……”说到这里,郑永基还是有些担心,“虽然这么一来,民工的工钱增加了,可长此以往下来,其实钱财还是被商人给赚取了啊!”
 “商人不是还要向朝廷缴纳税赋吗?”张凌阳轻笑一声,说道,“不仅如此,皇家银行还可以进一步的松懈放贷条件,像那些贫困的学子和百姓,银行可以向他们提供助学贷款和医疗贷款,只要他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贷款,银行大可只收取少量的利息就给放贷。”
 朝廷不是黑心的商人,并不为了赚取那点钱财就铤而走险,所以在张凌阳的规划之中,除却商业贷款之外,其余贷款的利息一般都会很低,为的就是促进市场上金钱的流通。
 特别是助学贷款这一项,放在后世没有什么,可在大周这个时代,伤不起学大人大有人在。
 只要朝廷放出风声,肯定会有大批的百姓争相竟踊,为自家的孩子争取教育的机会。
 这样一来,百姓手中的钱财自然而然也就流通起来了……
第五百二十二章:纷乱复杂
 大周历来的传统,也就只有为了子女的教育,百姓们才舍得花钱。
 至于其他方面,他们是恨不得一文钱分成两半花。
 这些年来,朝廷虽然建造了很多新式学堂,可也只是普及到了县一级。
 再往下的乡镇一级,朝廷财政,主要是师资力量实在有限,不能全国范围的推广。
 目前,也就只有旧都北平府、新都洛阳府以及江南等繁华地区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青少年教育。
 至于那些偏远地区,村镇方面能达到百分之二十的教育率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如今,张凌阳决定推行全民教育,即便牺牲几年的工业建设也是再所不惜。
 因为如果不趁此普及全国青少年教育的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地方上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即便是现在,在教育方面,各地的教育水平已经开始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别。
 就拿富庶的江南地区来说,本来教育水平就发达。如今再加上朝廷分发下来的教育资金。地方上拨付的教育经费,已经富商豪绅的私人捐助,如今的江南地区,青少年教育已经彻底普及到了没一个村落。
 反观西南、西北地区,因为当地经济、文化本就不是特别发达,经济发展也很缓慢的原因,最多只能普及到乡镇一级的青少年教育,至于那些深山里的孩子,基本上属于无人问津的存在。
 而无论是科举出身的士子还是皇家学院的学子,也都不愿意前去那些偏僻的地区教学,因此持而久之,教育水平愈发的落后。
 泰安十五年春,朝廷颁布教育新规,凡是前往落后地区进行支教并且年满五年以上的学子和士子,在科举和以后的工作分配之中,具有优先选择权。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对于那些天资比较平庸的士子和学子,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正常的资源竞争中,他们根本就比不过那些天资卓越之辈。
 所以还不如沉下心来进行支教工作,一旦到了五年期限,他们就可以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
 而对于那些天资卓越之辈,朝廷自然不会浪费他们的天赋在支教方面,因为有这五年时间,他们可能带领一个贫困县、府的百姓开辟出了富裕之路,亦或者说着五年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在某一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天才,在任何时代,都是有所优待的!
 既然朝廷财力有限,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地方的教育,那私人捐助就被顺利提出并推行。
 在泰安十五年春朝廷颁布的政令中表明,但凡向贫困地区提供教育资金的,历年排行前十的朝廷会赠以荣誉称号,各省也会对本省优秀的捐助者提供商业上的优待。
 不仅如此,他们在每年年底的时候,还能接受天子的召见。
 这对于地位低下的商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所以政令已经颁发,无数豪商竞相踊跃的向贫困地区的儿童进行资助。
 当然,这其中表现最为卓著的不是旁人,而是皇家。
 每年,皇家都会由内帑拨付一定的款项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
 据礼部的统计,单单泰安十五年这一年,皇家援助的贫困儿童就高达上万人,而拨付的教育经费也高达二十万两白银以上。
 对于大周皇家来说,二十万两白银可谓是九牛一毛,可皇家负责的可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教育,他们还承担着部分贫困地区病人的医疗费用依旧养老费用。
 在泰安十五年这一年,皇家在全国各地兴建了上百家养老院,专门收养那些孤寡老人。
 并且,这一年时间里,皇家内帑还拨付了高达百万两白银用以治疗各地百姓的疑难杂症。
 这次全国医疗巡诊,是由张凌阳提出,王皇后具体部署,太医院具体负责的,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走遍全国的山川角落,为各地百姓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这其中,除了提高皇家的形象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为了提高太医们的医疗水平。
 在太医院任职的太医们,甭管他们以前的医术有多高明。可自从进入了太医院之后,他们的治病手段和方案都难免有所下降和不足。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自从进入太医院之后,每天面对的病人就少了很多,遇到的疑难杂症也少了很多。
 久而久之,医疗水平自然难免下降。
 所以针对这一弊端,皇家还颁布了一项新规,那就是太医席位每五年竞选一次,沿用优胜略汰的方式进行。
 这无形中就给了正在任职的太医们不少的压力,所以这次全国巡诊,他们表现的很是积极。
 而且,为了避免形式主义,这次他们巡诊主要针对的都是些贫困山区。至于那些富庶的地区和城市,想都不要想,皇家根本就没有将之罗列到工作计划之中。
 泰安十五年春朝廷颁布的政令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其他的很多内容。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朝廷下旨各行省可以自主统筹、规划属于自己行省的大学堂。
 朝廷考核之后,只要达到要求的标准,基本上都会批准建造。
 这一下,大周一十八行省竞相向朝廷报备,筹建属于自己的大学。
 经过详细审核之后,大周一十八行省,一共兴建了二十所大学。
 而其中,根据根底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一共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而无一例外,甲等大学都在江南等繁华地区。
 不过为了平衡各地的教育,朝廷还是拨付了一定的经费用以扶持西南、西北等地的高等教育,以此来达到全国的教育平衡。
 另外,朝廷还正式成立了一家报社:大周皇家日报,由礼部校勘发印。
 不仅如此,各地也成立了各自的省报,军队里也设立了军报。
 随着报刊的兴起,各地大学也跟随潮流兴办起了校报。
 一时间全国各地纷乱复杂,发出各种声音的都有……
第五百二十三章:
 “呼……呼……呼……”
 小福子一路喘着粗气小跑到宸安殿门前,停下脚步拭去额头的细汗,向殿外轮值的一名小太监问道:“万岁爷现在正在干嘛呢?”
 小太监回道:“回福公公的话,万岁爷刚刚召几名皇子过来询问了一遍课业情况,现正在床榻上歇着呢!”
 闻言,小福子调整一下呼吸,就放轻脚步走进宸安殿。
 走进偏殿,小福子就见张凌阳正合眼斜躺在窗边的床榻上,身上盖着一层薄毛毯。
 正在假寐的张凌阳听到有脚步声传来,就睁开眼睛看去。
 见是小福子轻声走进殿内,神色似乎很慌张,就问道:“小福子,可是有什么事情?”
 见张凌阳醒来,小福子急忙走上前来说道:“万岁爷,刚刚白马寺那边传来消息,说太后娘娘在礼佛的过程中忽然昏倒!”
 “什么?”闻言,张凌阳立刻坐了起来,看着小福子问道:“太后现在情况如何?可曾派太医过去?”
 小福子回道:“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奴才就派李太医等人过去了,只是眼下还不清楚太后到底是何原因昏倒的。”
 “皇后呢?可收到了消息?”张凌阳又问道。
 “皇后娘娘那边奴才已经派人通知去了!”
 “这就好!”闻言,张凌阳松了一口气,吩咐道:“现在就替朕更衣,朕和皇后一同前去白马寺!”
 话刚说出口,张凌阳就改口道:“算了,朕还是骑马过去吧!至于皇后那边,你让她不要着急,慢慢赶路就行!”
 说完,张凌阳就起身下地,匆匆更换了一件便服就带着一批护卫骑马向洛阳东郊的白马寺飞驰而去……
 “贫僧白马寺主持见过皇上!”
 太后突然在白马寺昏倒,目前原因不明,白马寺主持早就已经六神无主,在寺院的大门前来回走动。
 这个时候见到张凌阳到来,白马寺主持急忙迎了上来。
 “不用多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