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周昏君-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向刚正不阿的李广泰见郑永基离开,也跟着离开了皇宫。
 至于为何没有坚持留下来劝谏张凌阳?
 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养心殿内,孙胜进殿对张凌阳回道:“万岁爷,郑阁老和李御史都已经走了!”
 闻言,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张凌阳如何不明白,关押那些士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张凌阳也没打算砍了他们的头。
 毕竟,如果张凌阳真的这么做了,不说其他,至少会立刻将天下所有士子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士子是什么?
 士子就是士绅!
 眼下张凌阳还没有做好对付士绅的准备,因而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将那些闹事的士子在锦衣卫诏狱关押几天,张凌阳便决定将他们给放了。
 可等到去了乾清宫,看到里面堆积如山的劝谏奏折之时,张凌阳又改了主意,将那些士子又多关押了几天。
 又过了三天,张凌阳的‘病’彻底好了,便决定上一次早朝。
 早朝之上,自然群臣激愤,请求张凌阳释放了那些被关押起来的士子。
 看着那些劝谏的官员,张凌阳说道:“皇宫何等之地,又岂容宵小之辈前来闹事?长此以往下去,只怕国将不国。
 朕已下了决心,不会将那些闹事的士子释放的,诸位爱卿就不必再劝谏了。”
 有御史出列劝谏道:“启禀陛下,微臣窃以为那些闹事的士子只是一时头脑发热,想来也是无心之失。
 陛下您贵为一国之君,又则能与那些士子怄气?”
 在这名御史看来,张凌阳现在的做法,就是跟小孩子怄气无异。
 见这名御史如此说,张凌阳并未纠正他语言上的毛病,而是真的如同孩子怄气般说道:“如果只是因为这些,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可那些士子竟然骂朕是无道昏君!
 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朕是昏君吗?
 如果朕是无道昏君,那些士子能好好的呆在诏狱里面平安无事吗?”
 自然有官员干笑着出列说道:“陛下您自然不是什么无道昏君。但如果陛下您真的一直关押那些士子的话,只怕在天下百姓看来,陛下您就真的成了无道昏君了!”
 当然,这名官员口中的百姓,可不是那些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苦哈哈。
 “真的如此吗?”张凌阳‘震惊’的看着那名官员问道。
 “这是自然!但如果陛下您能够及时放了那些士子,在百姓心目中,您还是一位圣明天子!”
 “爱卿所言有理。朕这就下旨放人!”张凌阳表示很‘认同’这名官员的说法,并且表示,朕以后只做明君,才不会做那劳什子昏君呢?
 对于张凌阳如此说法,只怕没几个人会相信。
 “不过!”张凌阳话锋突然一转,说道:“这些人有辱圣君,不可不罚,就让他们每人上缴一万两银子来赎罪吧!”
 听此,堂上的官员都不由一愣,同时心中感慨:“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陛下您果然是贪财之人!”
 当然,对于张凌阳如此处置,谁都不敢再说出反对意见。
 毕竟,张凌阳已经做出了妥协,他们也不好逼迫太紧。
 更何况,不是有进举人,银进士这一说法么!
 反正这些士子谁家中没有个几万两银子?
 并且,银子又不是他们这些官员出,他们有什么好反对的?
 故而,张凌阳的提议在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之下被顺利通过了。
 那些士子在缴纳了罚银之后,自然也就被无罪释放。
 以后,他们还是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
 至于被罚的银子?
 多加两成地租不就回来了?
 谁会心疼那点银子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孙定宗的新任命
 下朝之后,张凌阳的眉头便一直紧锁着没有展看。
 张凌阳明白,经过会试及士子闹事两件事情,自己同士绅的矛盾已经趋于公开化。
 想必,士绅集团已经开始有所防备了。
 毕竟,谁都不是傻瓜。
 回到养心殿,张凌阳低头沉思片刻,便对孙胜吩咐道:“孙胜,你即刻传旨全国各地卫所,命各地卫所选拔精干将士入京。
 两个月后,朕要在京中举办比武大会。
 凡是通过考核者,朕会破格提拔!”
 “奴才遵旨!”
 张凌阳觉得是时候加快集中权力的进度了。
 但勋贵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扶持起来的,那么张凌阳便不介意给勋贵集团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而目标,便是大周各地卫所里的将士。
 虽然张凌阳还不是很清楚各地卫所究竟已经腐烂到了什么程度。
 但想来,即便瘸子里面挑将军,还是能够挑选出那么些能够一用的人才的。
 并且,文与武,处在天然的对立面。
 通过扶持武人,张凌阳相信,自己一定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扶持前来一股足以与文人相抗衡的势力。
 如此一来,张凌阳便能够通过两方制衡,来实施自己的改革了。
 也许会有人说张凌阳如此大动干戈,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前世的满清,不久顺利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了吗?
 可满清的权力架构很是独特,大周是学不来的。
 故而,张凌阳不得不扶持足以同士绅相抗衡的势力。
 再说,张凌阳想要改革的又岂止是摊丁入亩一项政策?
 随着摊丁入亩的推行,士绅一体纳粮政策也必将被推行。
 不止如此,到时候各种矿税、商税也是要征收的。
 张凌阳可不愿意看到大周如同明末那般,一个省的茶税只有区区几两银子。
 故而,张凌阳不得不对此提前做出充分的准备,以面对士绅的反扑。
 ……
 批阅了几份要紧的奏折,张凌阳便起身前往长春宫。
 逗弄了儿子一番,又陪王皇后用了午膳,张凌阳便决定出宫去消食。
 刚刚走出长春宫,孙胜便急匆匆的来到张凌阳面前,“万岁爷,定襄总兵孙定宗已经回京,不知陛下可要马上召见于他?”
 “孙定宗回来了?”闻言,张凌阳低头细思片刻,方才抬头吩咐道:“立刻传孙定宗去养心殿见朕!”
 说着,张凌阳便又回了养心殿。
 半柱香时间过后,孙定宗被带进了养心殿。
 待孙定宗行了一番礼之后,张凌阳盯着孙定宗问道:“孙爱卿,你可知朕调你回来所为何事?”
 “微臣不知!”虽然远处定襄,但孙定宗多少还是知道些近段时间京城内发生的事情的。虽然不知道张凌阳调他回来的具体原因,但心中却多少明白,肯定与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所关联。
 “朕打算任命你为两江总督,不知孙爱卿你可愿意?”
 “什么?”闻言,孙定宗不由一愣,干笑一声说道:“陛下您莫不是在开玩笑?
 微臣一介武夫,哪有资格担任此职?”
 “孙爱卿可知,君无戏言!
 朕身为一国之君,又怎会拿这种事情与爱卿开玩笑?”张凌阳神色严肃的看着孙定宗说道。
 “可是陛下,微臣一介武夫,对政务一窍不通,如果陛下让微臣担任两江总督的话,微臣担心会将陛下的事情搞砸了!”孙定宗忧心道。
 闻言,张凌阳不以为意的摆了摆,笑道:“朕调任你为两江总督,又不是让你去处理政务?
 待任职之后,你只需要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就是,至于政务,下面不是还有巡抚、布政使衙门吗?”
 话说到这里,孙定宗再不明白张凌阳的意思,那可就真的是傻子了。
 “微臣定不辱使命!”
 孙定宗出宫之后,急忙打马向宁国府飞驰而去。
 待见到堂兄孙定安,两人叙说了一会儿话,孙定宗将张凌阳欲调任自己为两江总督的事情告诉了孙定安。
 闻言,孙定安不由一愣,转而眼神变得幽深起来……
 良久,孙定安方才开口说道:“陛下只怕要对士绅动手了!
 此去两江,宗弟一定要谨记一点:那就是紧紧握住兵权!”
 “可是……可是大兄,愚弟有些担心,文官会阻挠陛下的圣旨!”迟疑了片刻,孙定中说道。
 孙定安不以为意的笑道:“宗弟有些多虑了!有老夫在,看那帮腐儒谁敢出来闹事!”
 说着,孙定安又道:“此次是我等勋贵出头的大好机会,宗弟到任之后,千万要谨记,不要将陛下交代出来的事情给办砸了!”
 “大兄放心就是,愚弟省得!”
 又和孙定安商议了一番之后,孙定宗方才回到自己家中。
 送走了孙定宗,孙定安思虑了片刻,将管家喊来问道:“启承去张广之那边多长时间了?”
 孙启承,便是孙定安的嫡长子,也是如今宁国府的世子。
 管家回道:“老爷,世子是去年十一月初出发,十一月中旬到达张总督那边的。”
 孙定安点了点头,说道:“老夫这就修书一封,你马上命人八百里加急送给启承,命其尽快回京。
 另外,再派人给张广之捎一句话,就说是老夫说的,让其务必在半年之内平定苗人之乱!”
 “是,老奴这就前去安排!”
 ……
 第二天上午,张凌阳召内阁首辅郑永基、并六部尚书及左都御史李广泰、宁国公孙定安等人前往乾清宫议事。
 此时,接任刑部尚书的高霈及礼部尚书的曹睿都已在几日前便赶到京城。
 见众人到齐,张凌阳开口说道:“朕打算调任定襄总兵孙定宗为两江总督,不知诸位爱卿可有意见?”
 孙定安昨天便已经知道消息,故而脸色始终不变。
 李广泰也猜出来了张凌阳这是为以后布局,脸色只是稍微惊讶了一下,便恢复如常,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而郑永基几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则是显得很是惊讶。
 几人对视了一眼,身为内阁首辅的郑永基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陛下,此事只怕有些不大妥当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投名状
 “孙将军虽然能征善战,无论出身还是资历也都够,但到底没有处理过政务,对此微臣有些担心。
 毕竟,江南乃是财税重地,万一孙将军赴任之后出现什么差错,只怕后果不堪设想,请陛下三思!”
 见郑永基如此说,六部尚书纷纷点头称是。
 只有李广泰一人闭口不言。
 而孙定安则是皱了皱眉头,起身反驳道:“郑阁老此言差矣,老夫有些不大赞同!
 总督一职,并不只是负责一方政务,还有地方军务也是由总督一职负责。”
 看了一眼郑永基,孙定安抱拳向张凌阳说道:“启禀陛下,江南乃是财税重地,然其卫所这些年来越发糜烂。
 老臣以为,是时候该整顿一番了。”
 说着,孙定安又看向郑永基,说道:“江南的卫所糜烂到何种地步,只怕郑阁老心里也很清楚。
 如果不加以整顿,一旦地方有事,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曹尚书,不知老夫说的对与不对?”
 最后一句,是对刚刚上任的礼部尚书曹睿说的。
 闻言,曹睿尴尬不已,脸色苍白的点头说道:“宁国公所言极是!”
 毕竟,曹睿担任两江总督多年,然却在军务上却无一丝一毫的建树,且眼睁睁的看着江南的几个卫所糜烂。
 如今被孙定安当堂道出,曹睿又如何不尴尬?
 “莫非宁国公是因为此次陛下任命之人乃是令堂弟才这么说的?”郑永基亦毫不示弱的反驳道,“江南卫所糜烂如此地步,为何宁国公您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说,难道宁国公您心中就没有一点私心?”
 闻言,孙定安哂笑一声,斜视了郑永基一眼,说道:“郑阁老又如何只怕老夫以前没有向先帝说起过此事?”
 “再说,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