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0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教全教,见面怎么说话。
  结果皇兄问一亩见方的池塘养什么鱼能够让当年的收入达到四十缗。
  自己的那个面首没回答出来,他又不养鱼,池塘里有什么鱼倒是知晓,跟钱挂上勾,天晓得怎么弄。
  皇兄又问有蜂箱五十,每箱八脾,欲从初春养到秋后,问五十亩地正常采蜜,应种植多少种作物?
  面首更不会,连蜂箱里多少蜜蜂都不清楚,吃过蜂蜜,没见过养蜜蜂的。
  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
  皇兄说看李家庄子的动物园好,想建一个更好的,愿意花五百万缗,问在哪里建比较妥当。
  面首这下子会了,跟皇兄说,应该建在蓝田县,蓝田县有山有平原,包括一大片山和平原,再修山路,好好设计一番,定然强过李家庄子。
  于是自己这个面首现在就被安排着去修山路,这不是傻嘛!
  李家庄子有动物园,还建什么新的动物园?五百万缗,你应该劝谏,别花这个钱,要用在民生上。
  养鱼不行、养蜜蜂不会,农事都不可以,你连为天下苍生尽臣子本分直谏都不敢?
  看上去这些问题难为人,架不住皇兄整天跟李易接触。
  三个问题问李易,李易保证应对得叫皇兄满意,甚至养鱼的一年能赚四百缗,蜜蜂到冬天继续养,谁说深秋就不采蜜的?
  至于说建动物园,绝对不可以,有那个钱,不如用来繁殖牲畜。
  现在不就采用着一匹好的种马,给一群母马带上崽子么。
  为何不问吐蕃、后突厥、大唐经济?报纸上天天说,问啥?百姓都知道。
  去修山路的面首,自己挺在意的,弄一套印刷的工具,帮忙印个诗集吧。
  要修两丈宽的山路,修出来一千丈,给画了图。
  好在皇兄没要求只一个人修,自己出钱,雇了三十个人帮忙。
  提供工具,一天一人三十钱,都是能干活的好把势,明年能修完不?
  “姑姑,墨不给彩墨,与金仙姑姑一样,只能是黑墨。”永穆公主看在父皇的面上答应。
  她一出声,把玉真公主的思绪,或者说叫愁绪拉回来。
  “圆圆,问你家李郎个事情,说三十一个人修两丈宽、一千丈长的山路,比如蓝田县后面的,需花费几何?多久修成?”
  玉真公主想到个主意,不是说李易有问必答么?这个事情他可否答出来?
  “啊?啊!我问问哦!”永穆公主从包包里拿出对讲机,选个号码拨过去:“桃红,李郎手术结束没?没呀?是这样……等结束了告诉李郎一声,好!”
  “姑姑,李郎在作手术,等一等。咱们继续往前走,看完了再去西市。”
  永穆公主把对讲机塞回包包,指着前面走。
  尺带珠丹更眼热了,什么电话和电报,这个东西才是最好的。
  那么大点一个,随时可以跟很远的地方直接通话,电话还需要电话线。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当作未看到,她俩不能要,要一个没用,需要好几个,敢开口,会被皇兄关起来。
  东市的东西确实比较好,收拾得利索。
  芹菜的叶子都给打下去,黄瓜水嫩水嫩的,茄子不用拿手掐,只看外表就知道不老。
  “这芹菜的叶子看不到,能喂鸡,不会扔掉了吧?”
  尺带珠丹看过金城公主把一些东西喂牲畜和家禽,他决定亲民一下。
  “拿去做水煎包和咸菜了,送到悲田坊,凡是不好的东西,一般剩得少,全给悲田坊。”
  伯讹出声,他熟悉情况,吐蕃没有悲田坊。
  在吐蕃,这样的人,就应该去死了,或者属于浪费粮食,干的活不够吃的。
  (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人性为本山路弯
  “赞普,大唐的悲田坊如今各县皆有,生病又没有亲属的孤寡,在悲田坊中生活。李易的第二个徒弟,就是在悲田坊生活。”
  伊辛巴跟着说,重点在于李易的二弟子。
  最初他到大唐,看到长安的悲田坊,十分不理解,无法接受。
  吐蕃除了各别情况,身强力壮的人地位最高,老人要给年轻人让路。
  除非是抚千,老了也能指挥,寻常人老了又生病,扔掉。
  大唐居然养起来,包括出生的时候就腿脚不好的孩子,没被溺死埋了,大唐朝廷也管。
  时间久了,他才明白,今天大唐能养这些人,其他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也会被养起来。
  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就拥护朝廷。
  悲田坊每日有人离世,却见不到什么悲伤,在最后的时刻都受到很多人的帮助。
  即便是严冬,周围也是温暖,并非孤独。
  报纸上写了,狼群战斗力高,是强的活下来,人同样的数量面对狼,很可能打不过。
  然而人一直在扩大地盘,狼群却逐渐被驱赶,因为人懂得奉献与牺牲。
  这叫以人为本,吐蕃、后突厥就不懂得,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不应该是人。
  伊辛巴对此坚决反对,这不是骂人吗?
  你写个报纸你不想想我吐蕃的生存环境就瞎写?你贬低我们来抬高你们,无耻!
  让你们在我们那里生存,你看看你能不能像现在一样?
  后来他这个想法动摇了,因为大唐军队一直干到黄河源头。
  周围的原吐蕃部族在冬天的时候跑到菱堡,居然没有被冻死、饿死,年岁大的人都活得好好的。
  他其实心中还不怎么服气,他觉得是钱的力量,李易在背后推动,好有钱的说哦!
  他有一阵子想找机会当面与李易说道说道。
  后来报纸上又写了,说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越是追求钱,越会在关键时刻放弃更多人。
  当灾难来临,有的地方为了大家的生命而放弃钱,结果反而多赚了钱。
  而有的地方为了钱而放弃其他人的生命,最终损失的钱更多。
  人类的交往产生了社会,社会的本质是生命。
  伊辛巴就这样放弃说道说道了,他发现自己说不过李易。
  他发现李易这个人特别乱,总变,什么法家、道家、儒家、佛家、公羊家、墨家、兵家、纵横家、农家……
  李易那个人不固定,什么都会,又什么都用,从不说某一个最好,也不代表任何一个。
  伊辛巴把这些情况小声地说给尺带珠丹听,语气很沉重。
  尺带珠丹听着麻木了,他想跟伊辛巴说你们呆在长安不晓得,那天大唐军队兵临城下,偶们都被吓坏啦!
  东市转完,队伍穿过一个又一个坊,抵达西市。
  西市的东西品质果然不如东市,一些吐蕃人在西市帮忙鉴别牲畜,主要是马和羊。
  牛,用不着他们。
  尺带珠丹带了牦牛来,在某个程度上算是为大唐出难题。
  牦牛那一身毛,大夏天的怎么养?
  等他们见到大熊猫的时候,他们才明白,有种动物比牦牛还难养。
  牦牛过来把毛给剔短,稍微控制下饮水和棚子的面积就行。
  剔了毛的牦牛在有水流通过的地方,棚子大,里面阴凉,比大熊猫好养多了。
  大熊猫不给剔毛,给冰块和井水的水池子。
  李家庄子的动物园动物有许多种,每一种都懂得如何饲养。
  包括金雕,那是一大家子的金雕,有二十多只,它们不伤害李家庄子饲养的家禽和牲畜。
  这个是怎么养的?有高手啊!
  “赞普!”“赞普!”在帮忙干活的吐蕃使臣向尺带珠丹问候。
  他们不仅仅帮忙看东西,还教别人吐蕃的话,介绍吐蕃的工艺品的制造流程。
  ‘嘟~~嘟~~’尺带珠丹刚要亲民一下,永穆公主包包里的对讲机出声。
  她拿出来:“谁呀?”
  “闻恬啊,是我,这台手术很成功,心情好。你问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就不应该搭钱。”
  对讲机传出李易的声音。
  周围安静,玉真公主愕然的神情出现,啥叫不应该花钱?
  “李郎,不花钱怎么雇人?”永穆公主问出玉真公主想问的话。
  “没说不投入,我指得是不赔钱,赚钱的事情,三十个人少了,两丈宽,一千丈长。
  我知道你说的地方,上面有六十户人家,他们以打猎为生,入籍贯的,好多年前就是。
  修这条路的目的在于方便预警,当地的这个山头最高,周围几十里没有比它高的了……”
  李易介绍情况,这个位置最大的作用在于警戒,虽说用不上。
  猎户们什么路都能走,修完路,自然走路就更快。
  给出来的路线图三千多米,不科学,盘山的路盘不好,应该加到一万多米,即三千多丈。
  三哥找谁设计的?不专业呀!
  将近七米宽的路显然是要走车,三千多米的盘山路,行车太过陡峭,落差大。
  换成一万米,赶车的时候,不但不会因为路变长耽误时间,反而速度更快。
  永穆公主附近的人仔细听,一千丈已经够长了,三千丈,能不赔钱?
  “李郎,怎么操作啊?”永穆公主又问出很多人的疑问。
  “卖木头和腐殖质,修路有很多好的树木,告诉需要盖房子的人,交钱就可以领到木头。
  再告诉樵夫这里的随便砍,自己带干粮,小树杈和中等的树杈都给他们。
  大的树杈联系焖炭的人,没人会把能当房梁的树变成炭。
  接下来修路,刨掉一层软土,这就是腐殖质,卖给长孙昕都行。
  按照我的办法,自己不用花钱,我要是有时间,我亲自过去看看,我还能赚很多钱。”
  李易不晓得那边多少人在偷听,他哇啦哇啦传授知识给自己未来的媳妇儿。
  他都想兑换一个能够视频的通讯器了,双方看着说话。
  “李郎,要是有人花很多钱,速度又不快,怎么办?”
  永穆公主看自己的姑姑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使劲点头回应,对,问。
  “那叫傻,缺心眼、白痴,谁……诶?哪条路?哦!我才想起来,山路难修,能够自己花钱雇人解决百姓生活艰难的人,必然是大善人,甚至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人。”
  对讲机中李易先是一顿骂,突然间风格改变,铆劲夸。


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人情互动道艰苦
  “好的李郎,我知道啦,嗯!”
  永穆公主看自己的姑姑玉真公主,对方面色不善,赶紧结束通话。
  玉真公主咬着牙,拳头攥紧,又张开嘴使劲喘气,说道:“以后我得多学学,不能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过来骗我。”
  “哎?”永穆公主愣了,几个意思?
  “告诉他哪里不足就赶紧学,一个多月过去,他还带着人在那里花我的钱。
  养鱼不会养、养蜜蜂不会养,直谏想不到。现在修路赔钱,看看李易,啊!看看!
  同样一个修路,居然还能赚钱。往后我哪有脸给皇兄举荐人才?”
  玉真公主爆发了,又气又怒。
  众人听看明白了,玉真公主并不是生李易的气。
  金仙公主明白源头,却不明白一件事情:“姐姐,你把你的面首跟李易比?宰辅都不行啊!”
  “至少他应该想一想,平日里那个能说呀,一到关键时刻就不行。
  一个多月了,还在砍树挖土修路,看看李易,作完手术,知道情况,立即给出赚钱的办法。
  差一点我不说什么,这差成什么样了?差成差距了哈?”
  玉真公主之前欣赏她的这个面首,如今发现,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