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人面前一个大沙盘,互相看不到,另有一个大沙盘是一群裁判。
  有人来回传递消息,沙盘上有自己一方人在的时候,一个范围给你标示出来。
  等你的人被‘歼灭’,那里的标示全部拿走。
  百万将士规模的运转,互相去寻找敌人,设置埋伏。
  有时一场输赢是某一支百人队正好突袭到敌方的大本营位置。
  敌方大本营暴露,立即调动周围的己方军队强攻。
  这种沙盘打得是战略指挥,还有小的,就百人队,要生存,要完成任务。
  每一次大沙盘大演练后,选出一些人,再晋级,到时候自己就是某支千人队的指挥。
  一次最大的沙盘对抗演练,有好几千人参与。
  沙盘演练是假的,思维模式培养却是真的。
  正常打仗的时候,率领几万兵,也看不到敌人指挥部。
  同样派斥候看地形地貌,找对方的人,斥候对斥候,战场遮蔽等等手段。
  最后还是落实在地图上,大唐的地图就厉害,大家都会作图。
  他可以指挥百万军队作战,哪怕不如一些同僚。
  他又能够百十人小队战术穿插,即便还是比不得兄弟。
  像秦离,他总吃亏,最后干脆以守为主,不代表他不会攻。
  所有的羽林飞骑都要学,无非成绩高低。
  姜岗在这些人中成绩最好,便由他来指挥。
  其他羽林飞骑配合他,十多万人的队伍运转,绵延方圆几十里。
  他以特殊情况下自己的超常发挥,赢得其他人的赞赏与认可。
  “咱们大唐越来越厉害啦!”伏帝匐感慨一句,说‘咱们’。
  他觉得不亏,看看帆布挂起来的围挡,大唐的军队带来的。
  等过几天抵达天兵军,说好了的,给安排住所,保证冬天不冻死一个人。
  冬天不因寒冷冻死族人,是他最大的追求,做梦的时候梦到过,醒来发现又有几十个族人死去。
  此刻火苗晃动,他也几疑在梦中。
  那个电报怎么可以隔着很远相互联系?这酒,咋喝一口浑身暖洋洋的?
  “天兵军正在忙着盖房子,有火炕的房子。我们到地方,学打煤坯,尽量用温水,不然手冻得不会打弯。”
  姜岗把两手伸出来,比划。
  “现在不冷,比冬天在水里刨冰捞鱼冷?”
  伏帝匐带的骨利干族人,冬天哪还管手冻不冻?
  他们冷到什么程度?马撒尿的时候,把手放在那里接,取暖。
  要是没有雪,周围都是干的地方,又口渴,就直接双手捧马尿喝。
  “对,主要是我在长安生活一段日子,忘记大家都无所谓的。”
  姜岗笑了,如此好啊,不像长安一小部分富贵人家的子弟吃不得苦。
  指望那些人大唐就完了,看东主,他都能把手伸进牛粪中取暖,带大家玩儿的时候,人尿他也打头喝。
  他明明不用那样,李家庄子少一口水喝?


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非为降户唐将领
  骨利干的部族人看着帆布挂接的围挡,心中踏实。
  他们没有这样的帆布,即便小海冰溶解的时候,他们最多是乘羊皮筏子。
  还是跟黄河那边的人所学,在小海中叉鱼。
  更不用说肥皂洗‘干净’的手脸上涂了甘油。
  孩子们脸上抹甘油,笑容灿烂,吃烤肉的时候小心再小心,千万别把甘油蹭掉。
  对于大唐的印象他们是模糊的,对于将要抵达的天兵军所在他们又是向往的。
  他们只想着冬天能够睡在暖和的一种地方上,家里的羊和马不会被冻死。
  听说除了盖的房子,还有窑洞住,只是家中羊多的,对,叫有钱的会烧砖盖砖瓦房。
  现在的花椒和茴香好吃,奶茶随便喝。
  伏帝匐看着族里的孩子吃得欢,再瞅瞅年岁大的人,向姜岗询问:“我们过去住哪种房子?”
  “砖房,李东主让住窑洞的百姓出来,到外面平坦不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盖房子。
  一处处修了窑,东主指点出来煤矿的位置,派人指导如何烧砖瓦和陶器。
  百姓一同挖煤送过去,再自己制作自己家的砖坯、瓦坯。
  负责烧窑的熟手额外获得砖瓦和煤,算工钱。
  你们过去先帮忙打坯子,房屋不施舍给你们,你们自己通过劳动换取。”
  姜岗说出本不应该由他管的事情,伏帝匐带族人到地方,自有官员接手。
  李东主说过,叫别人干活,别人才有家的感觉,而不是过客。
  伏帝匐抿一口酒:“我们有力气,先拿羊跟你们换粮食,我们准备的青贮被扔下。”
  “羊你们自己养,制作出来奶酪,换东西,青贮我们多,还有干草。
  你们派人编队,一同巡逻,如遇敌,协同作战,草料算给你们的军饷。
  你是将领,渤海都督府的河西经略副使、赤水军使。
  另有军辎提供,棉被、褥子、军大衣、七八壶等等。”
  姜岗也喝一口酒,下完小雪,地上无积雪,冷却是实实在在的。
  伏帝匐微微一愣:“不收我们的武器?”
  “你们又不是降户,咱们属于自己人,后突厥被逼到小海,你们从那里战略转移。”姜岗笑了。
  伏帝匐带领的部族跟其他部族不同,他始终当大唐的官。
  大唐能调动骨利干部,尤其增援大石城,伏帝匐带领骨利干的勇士们过去帮忙。
  大唐给他们提供茶砖、绢帛、武器。
  跟苏禄差不多,不过苏禄觉得自己翅膀硬了。
  所以给突骑施的东西取消,不在乎苏禄不高兴。
  派去吐蕃那里沿路的电报发报,自己这边有收到。
  趁机还要打苏禄一次,在冬天之前。
  伏帝匐点两下头:“对,我是大唐将领。”
  他始终认为自己不属于大唐,只是拿大唐的东西,不跟大唐打,帮大唐干活。
  这回过来是没办法,大唐把吐蕃给解决,后突厥根本打不过大唐。
  自己要么跟后突厥在一起,要么投靠大唐。
  到地方会收了自己的武器,防备自己突然叛乱。
  哪里想到大唐真把自己当成大唐的将领,之后的事情不一样。
  自己可以提要求,箭少,要增加。
  这么考虑,他试探地问姜岗:“我们缺少箭支,一万……五千支?”
  “箭支好说,不急,你们主要针对后突厥,冬天想是他们不会打来,你们主要跟着一同巡逻。”
  姜岗眼中带笑意,我说让你们帮忙打,借口罢了。
  你打谁?后突厥跟你们换地方,咱们的人在那里顶着。
  冬天后突厥敢向南出兵?找死?
  “哦哦!”伏帝匐想起来了。
  “你们若喜欢出去转悠,往东北,靠北一些,有大片的针叶林。
  那里的松塔多,野兽多,你们带回来换东西补贴家用。
  箭支有,天兵军在更新装备,对弓箭要求降低,淘汰下来的给你们。”
  姜岗自己想到个主意,先说出来,再发报问陛下行不行。
  那边有大片的红松林,跟渤海国的差不多,就是没人去采。
  奚族今年应该会过去采,他们人手有限。
  “松子吃着费尽,采剥麻烦,粘一手松油,不好剥,跟着松塔一起放在火上烧,再砸。”
  伏帝匐对松子无爱,小海那里有松林,后续处理他不会。
  有那个吃的时间,不如把松枝拽回家烧火用。
  “东主有办法让松子开口,指甲一抠就能吃,在长安很贵。”
  姜岗又一次有了优越感,来自于自己的教官李易。
  看,你们那里什么都有,你们不会用,连个松子吃起来都费尽。
  “二百斤换一只羊?”伏帝匐想知道多少钱,拿羊衡量最方便。
  “这里的羊?五斤换一只。”
  姜岗给出个比例,松子少,寻常百姓吃不到。
  “我们到地方休整两天,去找松子。”伏帝匐感觉自己错过了好多好多好多。
  “长安卖做好的松子五斤换一只羊,你们采剥出来的三十斤能换一只羊便不错了。”
  姜岗把话说在前头,等对方采回来一堆,五斤换一只羊换不到,该以为自己骗人。
  “四十斤,我们去采。”伏帝匐主动让利,四十斤行。
  养一只羊要多长时间,捡的松子才多久,带上爬犁过去,树上的松塔多,拉回来。
  不在那里剥,太费尽,带回来给孩子、老人们剥。
  伏帝匐想到松子成熟后会自己掉下来,怕浪费,他看看自己的族人:“明天加快赶路,我们不休息,草地能拖爬犁。”
  伏帝匐打算好,下大雪直接带爬犁回来,不下雪,用马运输。
  “确定?”姜岗扭头找自己的电报机,对方答应,自己必须汇报。
  “去!”伏帝匐满脑子松子换钱。
  姜岗往旁边挪挪位置,打开电报机的箱子,开始发报。
  白天他抽空就摇一摇给电池充电,随时能用。
  在滴滴答答的声音中,信息发出去。
  天兵军最先得到,关瑜锦没睡呢,在继续背电报数字码。
  他收到消息,翻译过来,先转发出去,再带着内容找张嘉贞。
  张嘉贞看完:“咱们跟着去,林子大,后突厥没威胁,招呼奚族和契丹,问问其他后降的部族去不去?”
  他想派大量军队去采松子,能换钱的好东西,不采扔在那里怪可惜的。
  “我给东主发报。”关瑜锦又追一封电报。


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不堪回首技术秉
  “先保存好,等运到山上,把医院建起来,放到安稳的地方。”
  电报一路传过来,没打电话。
  李隆基等一群人找到李易时,李易刚带徒弟和护士们把一具大体老师给放进药水中泡着。
  悲田坊去世一个没有家属的人,直接给李易。
  李易先举行一套仪式,对亡者尊重,再处理。
  李隆基他们在外面等,进不去,这里不允许无关人进入。
  何况大家不愿意进去,总觉得周围凉飕飕、阴森森的。
  李易一行人先洗澡换衣服,换的衣服还是白大褂。
  “小易,晚上穿官服比穿现在的好吧?”
  卢怀慎在煤油灯下看李易,衣服的颜色太扎眼。
  李易想了想,想到清朝官服,走路一蹦一蹦的,赶紧摇头。
  “习惯了,官服不适合。牛送来了?”李易以为一百头活牛凑集完毕。
  “牛乃小事,换地方说话。”姚崇同样不喜欢呆在此地。
  “你们休息,你俩跟上。”李易先对护士们说,再招呼徒弟。
  “嗯!”小丫头乖巧地回应。
  李归藏则没事找事:“谢师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眼前人更多,我会努力学。”
  毕构:“……”
  他一听到这句论语,浑身上下皆难受。
  有个孩子太坏了,为了不当自己徒弟,说什么三个人走路必然有一个是我可以当他师父的。
  吓唬他一下,他的回答立即变成荀子、孟子、尚书里的内容。
  徒弟没啦!回去又被小机器人调戏一番,三个姓必的人走路,跟我姓师的有啥关系。
  宋璟、苏颋、张九龄三个人几乎同时叹口气:“唉~~”
  没啥可说的,当时还叫李抚宽的孩子问自己等人他的名因何而起,自己答不上来。
  偏偏之前人家见到小易,小易给出答案。
  李隆基忍住笑,他听过这个‘故事’,对某些人来说很悲伤的故事。
  去找徒弟,慢了一步。
  只是如今想来,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