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喂,含水量大,与青储和发酵豆饼一同吃,粪便过稀,反刍的话不好咀嚼,拿大麦过来,加盐,粗盐。
  喂两天,就可以改换其他草料,不是大问题,实在不行,我还能给它们扎针。”
  很快东西送过来,再次喂牛。
  这下牛本能性地低头猛吃,尾巴甩来甩去,看上去很开心。
  围观的庄户们欢呼起来,为牛庆祝,东主找到病症了,牛会长壮实,来年干活有力气。
  “好本事。”老头由衷说道。
  “自然,易弟医人厉害,区区个牛瘦了,养好不成问题,别说是缺吃的,即便有疾,到易弟手中,依然能治过来。”
  李成器有些骄傲。


第一百八十一章 总为心怀常有馨
  牛在那里吃着,庄户们提着石灰水开始给牛刷洗。
  牛没拴,却不躲,偶尔刷舒服了,还挪一下,意思是你们继续给刷那里,痒痒!
  庄户们对此非常了解,其他人继续刷其他的部位,专门有人刷牛自己给出的位置。
  刷完石灰水又刷肥皂水,然后清水,有人拿着布给擦,怕结冰。
  十头牛低头吃,使劲吃,先吃到肚子里,抽空再倒出来慢慢嚼。
  庄户们似乎知道牛的想法,吃吧,给你们喂,各种饲料不混合在一起,分开,牛自己选择。
  动物有本能,需要什么尝一口,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吃。
  除非是把精料和粗料混合,不然牛根本不吃粗料。
  现在的俱是好东西,青储、发酵豆饼、没放盐的半成品腐乳、加了粗盐的大麦。
  牛都忙不过来了,这个吃两口,又扭头吃另一个几下。
  愿意围观就围观,愿意摸就摸,反正自己先吃。
  李易此刻开口:“这是有人不会饲养,主要是很多豆子拿去榨油了,养牛的人以为不给吃豆子,吃别的一样。
  实际上豆子炒好了,在牛的胃里会自然发酵,牛再通过倒嚼,重新吞咽下去,进一步发酵。
  从而补充牛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其实如果青草能供应上,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李易从生物、微生物和医学的角度出发来讲。
  医人的医生,学兽医很容易。
  兽医专业才几年啊,医生专业,博士毕业就是个小医生,想上手,从头学。
  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差远了,多少实习的博士生被护士瞧不起?
  博士在医学中是,跟其他学科的博士差距太大。
  别人不知道李易这种无奈、无力、骄傲和坚持。
  他们看到的是牛正在开心地吃饭,东主站在那里悲天悯人的样子,也悯牛。
  “小娃,去看看你庄子的牲畜。”老头突然出声。
  李易:“”
  我跟你有这么熟吗?你就管我叫小娃?你送来的十头牛啥样的你自己不清楚?
  十头牛的身体机能差到一定程度了,我验血,换成个人,我都准备注射维生素了。
  李易想着,深吸一口气,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对,易弟,去看看别的牲畜。”李成器得出声。
  “大晚上的看吧。”李易给面子,十头牛他不准备给老头还回去八头了,太坑了。
  大不了看老头有什么老年疾病,能直接治疗的直接治疗,不能直接治疗的给缓解。
  一群人离开了狂欢大吃的牛们,去饲养场看。
  饲养场中,羊是成群呆在一个大的棚子里,近千平方米的羊圈有二十个,都是卖酱油和其他东西换来的。
  牛的就少了一些,不过牛的数量也少,还有小牛犊跟在母牛的旁边。
  都是有火道,棚子里暖和,棚子的栅栏不关,谁想出去溜达,外面也是一个大的围栏。
  有的牛羊嫌热,便出来凉快凉快,再回去。
  马厩的规格就高了,一匹马一个位置,想站着就站着,想侧躺着有专门的地方。
  看到人来了,站在那里闭着眼睛睡觉的马,耳朵动动,睁开眼睛瞄两眼,继续睡。
  猪场的猪睡觉打呼噜,不时在干爽的草上蹭一蹭。
  所有的地方都有学子拿着书本在旁边守着,沼气灯的光芒下,学子看一会儿,便起身溜达一圈。
  “二百二十个学子负责搭理牲畜和家禽,家禽就不去看了吧,鸡都上架了,鸭子和鹅也缩在一起。”
  李成器对老头说,他不想惊扰到鸡,公鸡要是起来了,会打鸣,然后狗有可能跟着叫唤。
  在班的无所谓,休班睡觉的人可难受了。
  “学子们愿意干活?”老头就站在一个学子的身边问李易。
  李易撇下嘴,你直接问学子不就完事了么,何必绕圈子。
  果然,学子出声:“最初不愿作,但来时说好的,不作不给地方住,也没饭吃。
  到了庄子,干活很苦,后来会干了,发现挺有意思,以后即便学求不成,我回去也能自己养。
  而且东主认识许多人,滑冰的这个,管事说,现在是有钱的人,之后还有官员。
  到时我们过去干谒、投献,比在寺庙里强。
  寺庙里也会荐人,但能被推荐的人太少,又没有肉吃,晚上读书,灯油钱寺庙里可不管。”
  学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到老头问,就想回答。
  李易知道,属于心理学应用范畴,就像他对患者一样,老头的声音共鸣和频率,以及说话时候的节奏,给普通人一种祈使暗示。
  当然,对他没有用,他追求本质。
  “嗯!”老头负手颔首,转身去别的地方,学子却觉得自己得到了鼓励。
  “小娃。”老头对李易说。
  “干啥?”李易一句话就把氛围给破坏了,什么气场不气场的,跟我有关系么?
  李成器忍着笑,三弟都坦然相对,你是辈儿大,可是你得看你面对的是谁。
  “就现在所见所闻,作诗一首。”老头说道。
  “不会。”李易鄙视之,我闲的?天这么黑,看完牲畜我写诗?
  赶紧睡觉去吧,明天一连串的检查,我忙你也忙,十头牛一头都不给你了,当作检查费,你以为上一次ct费用少?
  等我再多攒点寿命,我就换一个核磁共振。
  百分之九十的寿命我要留着,百分之十的拿出来换东西。
  指望明年大推广,今天都是在京兆府局部应用。
  老头似乎头一次被这么干脆地拒绝,他看向李成器。
  李成器偷摸摊手:别这样,我能怎么办?非要让他写诗干啥呀?
  “你这个对子不错呀。”老头没为难李成器,看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门楹。
  “易弟,这个确实好,为兄当日就是看着过来的。”李成器回忆,有无限感慨。
  那一日听到的是一群娃娃念诵千字文,一个庄子啊,清脆的动静震撼人心。
  “其实就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李易终究说出来了,这个诗是,七律,首句入韵,仄起平收。
  当然,这诗不是最严格的近体,而是采用了一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矩。
  关键的是这诗的意境高,尤其是两个对仗句。
  老头满意了,笑着看李成器。
  李成器则无所谓,易弟写诗不是正常么。
  于是他问:“易弟,原作埋了?”
  “嗯!保证不会有人跳出来说是他写的,不然我再埋。”李易配合。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比商鞅照前秦
  淡香烛火婆娑,影清郭。相对二更轻叹把言说。
  纷争过,心安厝,恍如昨。绝艳惊才可使九州托。
  听李易和李成器的话,老头嘴角微翘,他听过李易的事情,凡有佳作,皆为抄。
  他正要说话,学子放下书起身,到堆放草料的地方推小车装料去给马送饭。
  “此时喂马?”老头看李易。
  “白天庄户骑着训练,到上一次喂料已过两个多时辰了,补喂一次。
  看马的粪便,一旦食物消化差不多,就喂,该练则练,庄子不差一口马粮。”
  李易随意地说道。
  老头颔首,赞同:“吃个草,确实不需很多钱。”
  李成器:“”
  天啊,马吃草不费钱?你真是我亲爹呀,一个五口中等之户,给一匹战马养,用不上两年便破家。
  战马不准干活,只能训练。
  “是。”李易还附和,用不着跟老头解释一匹一天吃掉多少钱。
  什么盐了、胡椒了、豆子了、鸡蛋了、青草了、谷子了
  嗯!等胡萝卜多了,还喂胡萝卜。
  “别处?”老头还想溜达。
  “今日早些休息,晚上口渴不得喝茶水,只能喝一小杯水。”李易劝,我也得睡觉。
  老头意犹未尽,但还是答应。
  看在十头牛的份上,给老头单独安排一个小院落。
  李易回去洗澡睡觉。
  二更天的时候,有人过去叫李成器,李成器和衣而睡的,直接过去。
  “父皇,可是睡不着?”两个人对着坐桌子边,火苗晃动着,沉默一会儿,李成器开口。
  “睡过,清梦扰人,想起已往的事。若当时李易在,不知”老头李旦说到李易时,欲言又止。
  李成器摇下头:“那时李易才几岁?去年才到的庄子。”
  “确却,为你三弟而出,由因你而起,你有功于社稷。”李旦想想也坦然了。
  他还是比较信命的,已往的人生叫他争不起、不敢争。
  李成器却想得开:“这天下我确实占不得,事烦而多,真不知三弟如何作的,我建个庄子,还是照李易庄子的一些办法来抄。”
  “这李易可有王莽之志?”李旦突然问。
  李成器吓一跳:“父皇,易弟若有王莽的打算,他就不会连续拿出来好东西叫我们帮着传扬天下。
  同时他还会结交更多的权臣,他想交上人,凭他的本事,轻而易举。”
  “哦?可攀附权贵?”李旦再问。
  “他拿出来好东西就行,镜子、花露水、香皂,给人送上门,再赋诗一首,邀到庄子,岂不容易?”
  李成器觉得自己都能想到的事情,易弟当然不可能不会。
  但他就守在庄子上,琢磨新的利民的东西,苦练医术。
  李旦叹口气:“为父经历得多,正日提心吊胆,总觉得谁都想要害朕。”
  “父皇不必怕,三弟那里也杀累了。何况有不顺心的事,还会找易弟。
  历朝历代,能人辈出,王莽才有几个?赵高未成事,司马算一个。
  姜子牙、诸葛亮,还有许多,都不错。儿臣看来,李易更如商鞅。”
  李成器知道父亲疑心重,他可不想让父亲整天担心易弟。
  李成器琢磨着,不知道这种心疾易弟能不能医。
  “商鞅?李易也有变法之心?”李旦看着蜡烛说道。
  “易弟心才黑呢,他比商鞅聪明,商鞅得罪一群人,易弟给三弟出的主意是以外戚制外戚。
  又以罪臣举家性命相威胁,叫罪臣去查其他官员,不知三弟那里开始作没。”
  李成器说着,把李易出的主意详细地说给父亲听。
  李旦听得一会儿是目瞪口呆,一会儿又抚掌叫好。
  “故此,易弟想谋自己的势力,早就出来了,何必守庄子不动。”李成器最后总结。
  “竟是纵横捭阖之术,对外用经济之战,对内用人欲来引。”听懂了的李旦震惊不已。
  “是吧父皇,比起商鞅,易弟更胜一筹。”李成器对李易推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