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他嘎嘎笑两声,跟鹅叫一般。
  “刚柔你怎么对这个姓氏……”张九龄纳闷,多布干·莫迪而已,你笑什么。
  “没事没事,我说他怎么要反抗呢,多布干·莫迪,不错,是个人物。
  我现在考虑到如果培养他的话,他最后会不会立国,然后在内部不稳的时候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从而领兵打大唐?”
  李易抬头望着天棚说,说完继续嘎嘎笑。
  “借他一百个胆子,蕞尔小国,也敢言战?”李隆基冷哼一声。
  李易脑袋一下一下点着:“对,蕞尔小国。以后大唐贸易过去,会遇到战争,我们不打别人,别人却想打咱们。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呃~!其实咱们去贸易,对他们来说属于一种伤害,咱们以技术卖钱,他们提供原材料。
  如果咱们需要大量的粮食,他们上层阶级为了享受,不会管
  李易认为贸易本身就是战争,得看需求什么,粮食的贸易战会引发战争。
  “他们不管了?”苏颋再次提醒。
  “多布干·莫迪是那般打算,能不能做到还不一定,真的带人跑路成功,到新的地方难道那么好立足?
  最后他们还要过来跟我们交换东西,他们凭借自己其他的本事生活,远比不上跟大唐换东西赚钱多。
  再看看,多了解,实在不行让他们专门当翻译,他们的语言和当地其他地方的语言有不同之处。
  跟大唐各地的方言一样,他们的家人可以接出来,到大唐也行。
  咱们专门成立学校,培养学员学习别处语言,随船翻译。”
  李易不认为对方跑了就断掉大唐的线,一旦享受到贸易的暴富,又怎能收手。


第两千一百六十三章 国乱民苦罗恩意
  多布干·莫迪不知道房子里有很多监控,他继续说着,又让人给搓背。
  那些人被他画的饼迷住,等着换东西赚大钱,回去后到另外的地方居住。
  再买属于自己的奴隶,自己整天不干活,尽情享受。
  李隆基又看几眼,别人搓背,不看了,转身去另外的房间。
  鸿胪寺的人留下,听着,关键的内容记下。
  “喝口茶水。”毕构看李易。
  “好!”李易答应,摆工夫茶,给大家喝分杯的。
  大家晚上睡不着觉就找老毕,跟自己无关。
  “当地百姓竟然不懂得反抗,可怜可悲可叹。”毕构喝一口茶,感慨。
  “被打的,叫其他地方的人征服。如匈奴、鲜卑、羯、羌、氐。”
  李易举个例子,咱们以前也有的地方地位低,打不过人家啊。
  “并不同,至少还有人在反抗,并最终打败其他地方,由是南北朝。”
  宋璟不认同,咱们跟他们岂能一样,他们不懂得反抗。
  李易分茶:“确实如此,眼下当地小国比之南北朝之前更甚。”
  “多,多到我们不知道他们国家的名字,或许刚知道,转眼变了。”
  苏颋没听过释波这个国家,他看李易的样子,显然也不晓得。
  多到连李易不清楚,就能猜出来有数量多到何等程度和混乱。
  李易暂时不加水了,拿起炮制好的杏仁吃:“越打越穷,越穷越打,苦的是百姓。
  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乃为百姓之福,如大唐。
  当军事实力稳固,经济建设才是稳定国家的重要策略。
  尤其内部腐败,必须杜绝,坚固的城池从来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他给大家上课,不停地强调腐败问题。
  “故,好战必亡。”宋璟找到话题,他就想削弱将领的权力。
  “有的战争能赚钱,比如咱们需要的石油,咱们大唐这点好挖的品位不够好。
  外面有好的,同时还容易挖,带回来咱们加工成产品卖回去。
  一百船的石油运过来,一船的石油产品都用不上就足够换。
  比卖玻璃、镜子什么的长远,石油变成的东西,大唐百姓能用上。”
  李易反驳宋璟,谁说我打仗费钱?
  何况吐蕃不打行吗?人家打你。
  后突厥多猖狂啊,总是进攻咱们,咱们的兵守着,难道他们不吃饭?
  东北的地方你是不知道他们正在努力发展,渤海国那谁快死了吧?
  反正给他拿去药了,遇到对症的可以吃。
  你看你吃的大松子,哪来的?
  宋璟不高兴了,低头用指甲抠松子。
  张九龄打圆场:“石油提炼出来的煤油、柴油点灯方便。待数量多时,大唐百姓家家可用。”
  “当找地方建炼油厂,附属产品许多缺少技术,材料的提升也是技术因素。”
  李易顺着话说,等油多了,蒸汽机可以淘汰,换成内燃机。
  寻常百姓不能买去用,租没问题。
  继续修路,好走车。
  众人就着未来贸易及发展的事情聊起来,有对比,对比战乱中的小国,自己的大唐才好。
  ……
  翌日,雨果然没停,甚至还大了。
  大朝会开,李隆基主要为感受下大唐的繁荣强盛,群臣挑好的说。
  李易在医院,没去,下雨有棚子难道就不难受?又潮又冷的。
  医院里有作了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有的拆了线,能够正常走路。
  李易不敢给放出去,必须彻底康复,才能继续干活。
  现在观察,顺便开导他们,告诉他们有工钱,拿一半的工钱。
  吃饭也是在工地上吃的,同时在干活的过程中就有炎症出现,工伤。
  李易只能如此安慰自己和别人,他没办法,不给工钱百姓能愁死。
  不全给是怕有人以此来偷懒,把自己弄出病,养着病拿钱。
  “李郎,罗恩昨天晚上回来。”
  李易转一圈,休息的时候永穆公主找来。
  “罗恩?”李易思考的模样。
  “给石瞎子村里修路那个。”永穆公主提醒。
  “哦哦哦!”李易想起来了,对,有这么个人。
  “他……有事情?”李易又一次反应过来。
  罗恩找玉真公主过夜,不至于让永穆公主与自己提及。
  “他说他想到了一种修路的好方法。”永穆公主果然有事情说。
  “他?修路方法?”李易连续两个语调上扬。
  修路有工匠负责,从古至今修多少年的路了?他能想到好方法?当匠人傻?
  “不会是抢功吧?”李易考虑到工匠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想法,往上报。
  这个该是谁的就得是谁的,工部会得到奖赏。
  工匠因此可获得提拔,拿好处,看功劳大小。
  朝廷的人不傻,官员抢功,以后工匠不出主意了。
  “应该……不是……吧?”永穆公主并不能确定:“他说趁下雨的时候,直接把水泥和沙子往路上抹,再翻一翻,压一压就成路了,速度快。”
  “不是,不是抢功。”李易确定了,绝对不是。
  “能看出来?”永穆公主好奇,怎么如此笃定?
  “工匠又不缺心眼,怎会出这等馊主意?是他自己所想,没错。”李易笑了。
  “啊?不行?”
  “水泥修路有配比,雨水怎么配?加上路面的泥土,混合起来……
  他能够动脑筋,值得鼓励,不过别打水泥的主意,别处不够用。”
  李易觉得不可以太过打击人,人家不容易。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他还说,若路过长,尤其横面对山坡时,即便无河,亦要修桥。
  若仅仅穿洞,往来车辆多,会把路下的洞压实。
  雨水或山上的渗水侵蚀路面,那一处必然泥泞。
  用竹子铺个小桥,桥坏可修桥,比修路容易,路基不会被水浸透。”
  李易愣了,几息后说道:“涵洞?用水泥修涵洞不好照看,以竹来铺,确实合适。”
  他想起从洛阳到黄河那一片地方,山多,路得绕着远走。
  另一种涵洞以石头来铺,货流量大的时候,压塌难修,竹子的换起来速度快。
  这办法好,就是……究竟何人所想?


第两千一百六十四章 阴谋之论顺应变
  “看这里,现在下雨,雨水往下淌,路面两边要有沟,水冲力大,光有沟不可,开一个口子……”
  另一处地方,罗恩给玉真公主画图,介绍他的思路。
  他昨天晚上表现不错,这不干活嘛!体力劳动,他走来走去也算锻炼。
  总坐着读书,那方面会差,运动才是王道。
  玉真公主端坐在旁边听着看着,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神色。
  金仙公主手上捧着本道家的书,刚印的,才来,一起听,她要让玉真公主看看排版。
  这一版标点符号和段落加的多,看着不是一页一段话,那种累眼睛。
  今天的书为横版,看竖版多了的人看横版还不习惯。
  看报纸多了的没问题,报纸很多地方横版,有的大字也拿竖版,显得醒目。
  罗恩兴奋地讲着,笔在纸上的路边一画,出现个圈。
  “这里,种荷花、养鱼,山上的水不能白流,尽量利用上。
  桥以竹子横铺,桥下放鹅卵石,一直连到池塘,再辅以细沙与鹅卵石其间。
  旁边种植垂柳,设一凉亭,走路累了,可歇息,夏日赏景,冬日赏雪,兼遮阳避雨之效,
  另外放一小舟在池塘中,读书人乘舟赏花观书……”
  罗恩一说起来便停不住,有想法。
  旁边桌子上玉真公主府中的人如桃红青松等人一般,飞快地记录,每人记一句,不可遗漏。
  玉真公主不时颔首,等罗恩说累了要水喝时,亲自给倒的茶水。
  “罗郎果然有所长进,待录好,交给……李易看看,他觉得行,你将为大功。”
  玉真公主开心,罗恩终于要熬出头了。
  ‘咳咳咳~~’刚喝一口水的罗恩被呛到,使劲咳嗽。
  玉真公主帮忙拍背,过上片刻,罗恩才止住。
  “怎……怎给李易看?”罗恩有心理阴影,李易像一座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一般。
  之前被举荐到陛下那里时,陛下边把自己与李易比,所以才去修路。
  到现在这修路的工作也不曾换,写个万民表被称赞文采好,咋继续修路?
  “给陛下看,陛下莫非不问李易?给毕中书看无用。”
  玉真公主没有心理阴影,她是公主,李易又不能把她如何。
  “也罢!”罗恩再次喝茶。
  金仙公主把玉真公主拉着到另一边,一同看书的排版。
  ……
  晌午,李隆基赐宴,告诉大家别走了,下雨呢,一起吃饭,有棚子遮挡。
  李易带着永穆公主和小兰及两个徒弟去吃,今天吃烤肉,羊肉和鸡鸭。
  李隆基跟他爹换常服,朝服不方便吃东西。
  李旦之前没在,开完会才来,年岁大了,坐时间长不舒服。
  李易主动凑过去一起吃,他坐别的地方也得被喊过去。
  玉真公主从后面过来,递给李易几张纸,其中一张上画了图,给完转身回去吃。
  永穆公主、小兰带着小丫头两个人也是转到那头。
  准备洗手的李易停下,先看,看着看着眉头皱起来。
  看到尾,他放下一摞纸,洗手。
  “何事?”李隆基拿起。
  “罗恩写的。”李易看桌子上的摆放。
  “罗恩?哦!修路的。”李隆基记性好,看内容。
  不长时间看完,也洗手:“可行?”
  “修桥乃良策,铺涵洞耗工多,损毁补修不易。
  洛阳不缺竹子,年头久的多,能随时更换。
  至于后面所的修池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