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姓们看得热血沸腾,更有的不停抹眼泪,太惨烈了。
  于是普通百姓带东西去,然后再拿回来,香火留下。
  富贵人家的组织家人一同去烈士陵园,祭奠用的烤猪头,送给守烈士陵园的残疾士兵。
  这些士兵会好好照看陵园,收入高,关键他们有兵器。
  谁想搞破坏,需要先把他们给干掉,难度相对比较大。
  ……
  “初五咱们去烈士陵园,顺便在天枢祭祀一番。”
  下午四点,陛下赐宴,都是烤串儿,没有烤全羊和全猪。
  其他的蔬菜一样烤,或者谁不想吃烤的,白菜、生菜、茄子、大蒜等东西自己吃生的。
  海产品亦有,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按桌子上的电铃,按下去就有人询问,告诉对方,会送来。
  就差用手机扫码点菜了,不是不能有,而是李易不想兑换。
  李隆基这一桌人少,他、李成器、李易、王翰。
  此刻他与李易说话,豪爽的王翰变得拘谨,使劲想事情,想诗,他准备随时应对陛下的命题诗。
  “十五就不去了呗?”李易想到正月十五,月圆之夜。
  “上元节看演出,这次的水幕和大屏幕一部分调整,给之前没看到的百姓看。”
  李隆基有安排,希望别阴天或下雪。
  李易把烤好的一把肉串分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四个人,他自己烤,不用按铃。
  他又拿上去十几个扇贝烤着,淋了汁的:“过些天,灞水庄子的一部分苗发出来,用火车先运到洛阳,再通过运河送到江南之地。”
  “给百姓种?”李成器拿着肉串问。
  “百姓看着,租百姓的地,司农寺的人教百姓,十六卫派一部分人负责守卫。
  南北天气不同,北方的大棚在日照上限制颇多,影响下一代种子繁育。
  到南边,那里耕种早。琼州咱们种胡椒的地方,送过去种子,按照步骤育苗移栽。
  兄长安排,多费心了,胡椒今年会量产,咱们种了许多。
  还有额外在八角生长的地方多种出来的,也能采摘,今年刚种的橡胶树等作物,还要等。”
  李易跟李隆基和李成器说,胡椒终于长到时间了。
  种的时候有人觉得要好几年才能收获,时间长,着急。
  但不种永远没有收获,橡胶树好好种植,七八年才能割胶。
  种,不种不行,指望海外运输太耗成本。
  而东北松子,自然生长,二十五年以上可以采松子。
  人生有多少个二十五年?即便如此,天兵军那里也开始种,同时看护松林,都是钱啊!
  二十五年后,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享受了。
  种了又不是天天守着它,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嫁接的十二三年能够收获,嫁接的时候累一些,时间缩短一半。
  还有种人参,五年可收获,八年的之后开始往小了长,再长大。
  这个可以计算,种一亩地的萝卜一年赚多少?五年赚多少?
  种一亩的人参,五年后赚的钱能不能比种萝卜多。
  对家中没有积蓄,每年必须赚到种萝卜钱才能生活的百姓不适用。
  他们就需要卖萝卜的钱来过日子,贷款百姓不愿意。
  李易把这些情况讲出来,大唐需要一些地盘来种特殊的药材,东北的土地就不错。
  “安东都护府可以?”李成器问。
  “行,那里不错,凡是更东北地区能种和养的东西,当地都能种与养。
  今年,不,去年当地出兵帮忙把人带回来。
  今年派人去教他们种,一定要守好了,一守很多年。
  守的时候告诉他们价值,其实他们知道,人参嘛!
  另外有一些地方也能种,在契丹的地盘,至于另外的地方,药效同年份会变弱。”
  李易对现在的安东都护府十分看重,历史上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他到大唐,就又在那里设立了都护府。
  他主要盯着那里的露天煤矿,那个煤矿的热值逆天了,含硫量特别小。
  李隆基吃两口肉:“好,安排放心的人手去,谁适合?郝灵荃?”
  “郝灵荃不行,我正找人教他夷商的语言,他需要至少会五种,然后他负责对外。”
  李易不想让郝灵荃去东北,浪费人才了。
  郝灵荃的外交能力太过出色,忽悠着别人把默啜给整死了。
  带队伍去吐蕃,又很快跟吐蕃的一群人搞好关系,把对方劝说着加入大唐籍。
  “也罢!”李隆基颔首,行。
  王翰在旁边一口东西都没吃呢,始终听着,此刻比较茫然:你们不作诗啊?


第两千二百五十七章 天塌之压诗赋陈
  王翰挺郁闷,他准备好了四首诗,就等着李隆基说写诗呢。
  结果三个人像聊家常一样说种的调料和药材,哦,加上一个将军的安排。
  如此开心的日子,不是应该看歌舞,然后陛下一高兴,上去亲自表演,其他臣子纷纷赋诗吗?
  你们在干啥呢?种的胡椒能收获了、八角也额外在各地种了很多、松子必须继续种、人参种植挑地方。
  一想,王翰闹心,自己的才华怎么表现?
  故此他壮着胆子对李易说:“李大夫,可喜凉州词乎?”
  李隆基和李成器同时皱眉头,说国家大事呢,你要写诗?
  李易笑了:“子羽兄问了,正好我这厢有一首,子羽兄给予指正。”
  “好!”王翰高兴了。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易顺口说出来,抄呗!我跟你费尽想诗?没空儿。
  说完他转头对李隆基说:“今年出发的船队顺着岸边走,不要离岸太近,会触礁。
  也无须跑太远,到一个咱们联系不多的地方,就回来,从当地换取东西。
  郝灵荃郝将军第二批出发,到当地打好关系,咱们保证航路畅通、商贸平稳。”
  “如此甚好!”李隆基端杯喝啤酒。
  李易把烤好的扇贝拿下来,让大家吃,他自己也吃一个。
  李成器吃着肥美的扇贝:“想当初,鲜扇贝吃不到,俱是扇贝干,烤来远比不得此刻。子羽,快吃,凉了不香。”
  他还没忘有个‘外人’在,得说句话,不然冷落了。
  王翰看着扇贝,一脸愁苦,现在作诗都这么玩儿了?
  我刚说一个凉州词,你顺嘴来一首,不需要考虑是吧?
  哎呀!这个难度有点大呀!
  照这么个操作,自己似乎跟不上节奏哇!御前应答竟是如此凶残吗?
  想着他得吃,宋王劝菜,拒绝就是不给面子。
  他捏着边缘拿起个扇贝,用筷子往嘴里扒拉,诶?好吃哦!原来鲜的扇贝是这个味道?
  李隆基连吃两个:“易弟再烤牡蛎,先烤八个,一人两个。铁路修到渤海湾,当地的冬天的海产品就能很快运到京兆府了?”
  “自是如此,火车速度快。冬天黄河无法通行,渤海湾冷,都冻上了。
  装上货厢,一路到京兆府,只要上面压了冰,冰都不会全化掉。
  当地今年会储备许多冰,今年夏天,只要稍微加进去一点冰,封好,中间不停车,运到京兆府一样是鲜的。
  不过要说好了,先下定单,确定的定,全款付了,之后确定哪一天,专门给运。”
  李易介绍河北、天津、山东地方的情况,铁路修过去,就是为了海产品,顺便解决军队运输问题。
  说话的时候,八个牡蛎就被他给撬开,加上汁在烤架上烤。
  他说话时流畅,动作自然,内容丰富,有种特殊的韵律。
  就跟泡功夫茶一样,有种美感,令人舒心。
  并非他刻意,他习惯了,以前的功底,请什么委的游湖、请什么院长喝茶、请主任在山庄吃烧烤……
  如孔子,论语中有讲: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讲孔仲尼的姿态和动作,一举一动带着美,像跳舞似的,最后的一句是礼。
  就是有四个女儿的妇人送客,站在门口开着门,直到大家走远看不见了才回身。
  这个就像一些穿校服的孩子,外面运动服,里面白衬衫,故意把运动服上衣打开,感觉很潇洒的样子。
  李易不作这等姿态,他不能穿白大褂翩翩起舞,他必须谨慎,只能在小范围内体现优雅,这个难度更高。
  但他已经练到即便看着美,却不做作的境界。
  王翰汗出来了,压力山大呀!他觉得自己在李易面前有自卑感。
  他咬咬牙:“刚柔,方才你所作凉州词,可说……”
  “你这人咋这样呢?我家东主在说国事民生,你非要谈诗,咱俩聊吧,我给你一首”
  旁边的小机器人不答应了,你太烦人了。
  “你会?”王翰很不开心。
  “我给你来个歌行的哦!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小机器人用事实说话,来,我和你论诗作赋,我说完了,该你了。
  王翰再一次:“……”
  原来这就是面圣啊?诗赋不值钱了是不?这个小机器人都能张口即来,果然自己少见识。
  李成器诧异地看一眼小机器人,笑着摇摇头:“易弟,珍珠再过几年能出,不好的入药?”
  “入药最好还是从外面买,不需要太过圆润,那边的年头久。
  品相不好的珍珠,我可以人工处理一下,合成漂亮的大珍珠,一般人看不出来,卖到夷商那里。
  包括琥珀,一堆小零散的琥珀,我这边处理一番,变成看上去像天然一样的大琥珀。”
  李易不在乎王翰会听到,他告诉李隆基和李成器,我会造假。
  他那时有人用树脂造假,把壁虎、螳螂等东西封在树脂里卖,几十元钱就能买一个。
  他从来不买,那个跟自然的琥珀差远了。
  关键在于壁虎活着的就硬给放到器皿里浇灌树脂,这东西有观赏性?看着动物昆虫生前的一刻怎么被人为给整死的?
  又不是药,同样是壁虎,大壁虎,叫蛤蚧,它属于药,不活着封在树脂中,而是杀了后炮制。
  观赏与药用是两回事儿,当然,标本昆虫也是杀,不过应用在科研上,非科研的标本李易不喜欢。
  他有能力造假,那就是可以赚钱。
  “易弟,玉……”说着他拿起来一个玉佩,就挂在他腰件。
  “真的。”李易拿到手上看看,给出鉴定,不是假的。
  这个玉里面有一条看着像龙的红纹,他摸一摸,各种角度看看,没毛病。
  “能做出一样的不?”李成器问。
  “一样的难度有点大,不过要是血浸纹理,多做一些,可以选好的图案卖钱,自己别戴。”
  李易诚实,都是亲兄弟,以后就是亲老丈人和……这个称呼太多了,南北方至少能弄出来十个。
  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咱一家人,一家人不骗一家人对不对?


第两千二百五十八章 五品直提几多沉
  “易弟,烤多了,为兄不想吃扇贝和牡蛎了,还剩四个牡蛎。”
  李隆基就想吃一个牡蛎,他让李易每人烤两个。
  他根本没想过王翰是否愿意都吃掉,他看自己的大哥,大哥也不想吃的意思。
  “三哥你是忘了,你说给宰辅们烤,去,送给宰辅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