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羽林飞骑接过话,说完他蹲到孩子的面前,用刀鞘在地上写字。
  “敌军在高我于低,围困出兵当用奇。烟雾笼罩迷人泪,且看风向东朝西。”
  羽林飞骑边说边写下这个顺口溜,正楷。
  小孩子挠头,有的字他不认识。
  他爷爷诧异地看一眼羽林飞骑:“对,好好读书,才能当兵。”
  “我一定努力学习。”孩子找到了奋斗的理由,当兵。
  说完他又跑去找小伙伴们玩耍,老头则问羽林飞骑:“你们羽林飞骑都是你这样的?”
  “都我这样的就完了,我是最差的,我晚上要补课。”羽林飞骑低头叹气。
  老头:“……”
  他很想问问对方,你们今年考科举进士科不?
  “不要觉得当兵不好,再过两年,说不定今年情况就变了,需要一些人当兵,不一定会打仗,却得接受训练。
  东主说这叫义务兵,当兵的时候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纪律。
  东主的要求是,即便是小娃娃,喊一声口令,立即排出整齐的队伍。”
  羽林飞骑明白老头的想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可是东主却说,不是所有的铁都适合打钉子,钉子也分种类的。
  更不可能所有的人全是合格的兵,大唐将来的士兵要求高,你想当,可能得走门路。
  像自己这样的人,家中有子弟的,包括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可以给名额。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当上了义务兵,每个月会给家中寄一点钱,在军队吃得好。
  “科举的时务策要考?”老头听完,第一个想法居然是这个。
  “你想透题、漏题?”羽林飞骑警惕。
  “不,不敢,就是问问,问问罢了。”老头笑眯眯地摆手。
  另一边,李易抓着串儿也转悠,看看其他地方的情况,躲开老毕他们的位置。
  罗恩陪着玉真公主一起吃饭,他像个暖男一样,给玉真公主递东西。
  永穆公主和小兰自己吃,不需要别人管。
  看罗恩殷勤的样子,也不嫉妒,身份不同。
  罗恩激动,参与到大的事情中来了,他得表现。
  让其他人看看,自己对玉真公主多么好。
  李易看到罗恩了,点点头,继续转,还拿了永穆公主的一串儿烤大虾。
  转来转去,他坐到李隆基身边,李隆基在招手。
  “三哥,冷不?”李易望下天,别看不下雪了,气温未必会升高。
  “心热就不冷,有这么多的百姓认同烈士,大唐无忧矣!”
  李隆基今天高兴,百姓们主动过来。
  虽说供品之后都拿回家吃,不过香留下了。
  “当一个国度重文抑武的时候,就是这个王朝灭亡的开始。
  军人首先要有信仰,其次要有荣誉,最后还得有利益。
  所以我准备在京兆府及周围各州和河南府采取军人优先制。”
  李易说出自己的想法,灾难战争的时候,军人冲在前,和平的地方就优先。


第两千二百八十三章 人与自然悔其间
  “怎般优先?”李隆基果然问。
  “别人买东西排队,军人想买,拿出军人的证件,直接插队。甚至单独开一个售卖的地方,不允许其他人过去。”
  李易举了一个最寻常的例子,军人有资格插队。
  因为面对灾害的时候,百姓向前跑,军人要转过身,直面危险。
  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当将士转身的时刻,就有插队的资格。
  “等将来义务兵、自愿兵普及,家里邮寄家乡的菜,互相写信,免费。
  谁家的孩子被选上义务兵,戴戴红花夸街,官府要额外对待士兵的家属。
  这叫拥军优属,三年义务兵,其实两年就行,不过他们需要在军队学习文化课。”
  李易今天讲具体的操作,一个国家不重视军人,这个国家就等着被侵略吧。
  李隆基想了想,问:“当兵就不事生产,家中日子依靠衙门能行?”
  “当兵就是生产,等三年退伍,按照正常的百姓每个月赚的钱,一次给退伍的军人。
  拿到这笔钱,他们可以盖房子,也可以做买卖。
  越是提前参军退伍的人,工作就越好,咱们给他们安排工作。”
  李易说着义务兵退伍,但他知道,第一批义务兵都会转成自愿兵。
  两者之间的待遇不同,自愿兵的工资并不低。
  自愿兵学习的东西多,再经过战争,一旦专业,就是地方上的官员。
  “位置不够吧?”李隆基以前听过李易说的专业问题。
  “细化,现在一般都是一个县令、一个县丞、一个县尉、一个主簿。
  其他的属于文吏,官职小,任命随意。
  往后就是像朝廷一样,单独列出来,财政的、城建的、人事的、组织的、水利的、田地的、税务的……”
  李易细分,告诉李隆基,越细越好追究责任。
  该谁负责的出了问题,就收拾谁。
  在大唐可没有什么诫勉谈话与警告处分、党内处分。
  官员一旦犯事,轻着调低职务,重者流放。
  再严重的就是连着家人一起受牵连,谁都别想跑。
  历史上到后期,还有北宋,冗官冗员的问题,根本不是官员的问题。
  冗的问题是那些人不愿意当小官,都等着最低县令、县丞、主簿的位置。
  村子里的他们不去,乡镇的也不去,县中的刀笔吏他们还是拒绝。
  这就么个冗,跟经济危机的时候供大于求一样,百姓买不起东西,东西不降价,当然供大于求了。
  另外就是失业,有工作岗位,因为工资少,待遇不好,所以不去,这种失业。
  大唐的官员有位置,没看甲第的进士科都去当村长助理了吗?
  他那时的一些上面的官员还不明白呢,看不透大学生考完公务员下村的含义。
  这些人的腐败相对就少,从基层干起来。
  几年之后就到县里,做出成绩了。
  接着就是市里、省里。
  这么说吧,每一个阶梯向上一步,就有一批官员可以被收拾掉了。
  说治理腐败亡党,不治理亡国,开玩笑。
  上面的人难道不清楚,人家愿意花几十年的时间来清理,倒查二十年。
  二十年之后,当初的大学毕业的村里的年轻人,有的走到了正厅级。
  到这个时候,每年再收拾升上来的那些曾经的年轻人中的一部分,一年顶一年,国家就好治理了。
  看不出这些东西,依旧贪污腐败,不收拾你收拾谁?
  那些以为国家不敢收拾我,我这样的人太多了,你收拾掉就无法行政的官员,缺心眼。
  现在不敢收拾,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到时候甚至倒查三十年。
  二十年后你退休了,新一代上来了,整体上比你那一代廉洁多了。
  不倒查,你没问题,你躲过去了,一旦倒查,你往哪跑?出国?红色通缉令了解一下。
  红色通缉令也有一些官员不明白,以为国内发个令,我躲出去就行。
  太天真了,你躲到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有当地的势力找你,说白了就是黑社会的人。
  告诉你,你应该回去,主动点,不然的话,断腿啊,晚上睡觉房子着火呀,你说多不好。
  没看到有的被通缉的人员家的房子玻璃被枪击了么?然后那人就回来了。
  你问他,他就说他主动的、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胁迫。
  你捞了一个亿,跑出去,在外面买了房子。
  国家想收拾你,一百万就够了,有当地的蛇头找你谈心,让你整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你要回国呢,保证不是死刑和无期,你回不?
  不回?看看之前那谁在公园里跑步被人开枪打了腿的,到现在还没抓到行凶者,他腿受着伤呢就回了。
  说在外面多危险,还是祖国温暖,这不就对了嘛!
  “大唐现在能养得起那些官员,就不要刻意制造障碍,真正的障碍是同类人。”
  李易想了很多,就是关于逃亡和通缉的事情,转头得谈大唐的具体问题。
  他的意思是给下面的官员提高品级,升迁上更流畅。
  一般下面的人都是考不上科举的,又没有门路赐同进士出身的,更不用说家中有长辈当官荫官的。
  他们在州府里面的成绩其实不错,就是考科举的时候差一点。
  他们一时间当不了县令,不是他们的能力差。
  像刀笔吏的儿子,他从小也学,甚至帮助父亲在晚上处理一下公务。
  考科举就没考上,他的能力不被认可。
  不被谁认可呢?不被通过科举途径考上的人认可。
  我知道你有本事,但我就要给你机会?我是进士出身,你算什么?
  若是你可以跟我一样的位置,我的进士就不值钱了。
  我知道你在一些基层的事情上比我厉害,我比不了你,但我就是不用你。
  另一个人本事比你差,但他给我送东西了,关键人家的媳妇儿找得也好,真好,我比较了解。
  “故,好色之君必亡国。”李易把这样的情况说给李隆基听,最后总结。
  “易弟,我最近几年没加人,还是原来那些。”
  李隆基紧张了,听之前的内容,他皱眉头,知道缘故。
  最后一句,他觉得脑袋顶上有个大雷,随时能轰下来。
  他不知道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自己的文明有着同样的表述。


第两千二百八十四章 正月东北出兵危
  李隆基仔细听着,皇帝需要有人教导,或者说主动一些,就是要求别人阐述。
  包括李易时候的领导人,他们又不是什么都懂,必须找人来问。
  只不过他那时的领导人是从基层干上来的,一般想忽悠的人不可能被接见。
  有着层层把关,人家能坐到那个位置上,就不是你随便可以骗的存在。
  但在别的国家就不一定了,像乌克兰。
  演员出身的人,他被选上了,怎么一瞬间就懂得治理国家?
  其实他什么都不懂,是有团队教他,团队就有政治倾向。
  他其实是个傀儡,自己啥都不是、啥也不行。
  换成李易的国家,一个戏子可以当政,并且是最上面的那个,开玩笑啊?
  没看之后一些文工团都取消了吗?而且不再去评什么将军。
  戏子没有从政经验,只能变成别人戏耍的傀儡。
  李隆基不是,李易不可能戏耍他,也没有必要。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相信李易,他是一路杀上来的皇帝,玩这个他熟练着呢。
  唯独对李易玩不出来,李易最初的时候把所有的事情都敞开了。
  到现在也是敞开,我告诉你我要赶什么,为了什么。
  “易弟,若到其他的地方,你也是一国之君啊!”
  李隆基说实话,他从不怀疑自己的易弟不会当皇帝。
  “不可能,我到其他的地方,首先想着回大唐。”
  李易否认,不可能的。
  他也看过很多历史,里面的东西有值得学习的。
  但他觉得一些主角最后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外面当逍遥王,是一种弱者的体现。
  为什么要跑?说明你没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你觉得君王就是如何,所以主角必须跑,不然就不行。
  要么就是把原来的皇帝给推翻,自己当皇帝,因为人性嘛!
  感觉有点道理,其实狗屁不通。
  照那么说,自己的国家就没有其他人了?就一个主席?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