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穆公主跟着哼哼两句,露出一种特殊的笑容。
  “是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摩诘在干什么呢?”
  李易看着大屏幕,说出来两句诗,想起王维,这是王维写的。
  诗中有画、画里含诗,禅味浓淡。
  小兰指向一处:“在那边,他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跟他的侍女与护卫们跳舞呢!”
  她算记住这个梗了,李易总说王维独自漂泊、孤苦伶仃。
  没办法,他查资料的时候就有这个说法,一想到就特别有喜感。
  “子羽呢?”李易又想到王翰。
  “一起跳着呢!”小兰继续指那边。
  “很好!有画面感了,他俩的人都很多。”
  李易没想到两个人居然玩到了一起去,难道是因为历史上都写过边塞诗?
  不,是因为他俩都有钱。
  一想到钱,李易又纠结了,你俩过来之后,一分钱木有给我,我帮你们养着侍女与护卫。
  “孟浩然不跟王维在一起了?”李易又回忆起另一个人。
  “他与韩襄客一起带孩子,浩然爱写田园诗,他媳妇儿就写劝他和支持他的诗。
  韩襄客的本事,南曲‘大家’亦有人不如她,王维与王翰的侍女,与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她在当地,也是花魁,长得漂亮,琴棋书画、诗行歌赋,无一不精。
  我是比不上了,我很笨呢,就是出身好一点。”
  永穆公主说着低下头,她的才华比不了韩襄客,她自己知道。
  “我做的红烧肉一锅,别人吃着,绝对没有你吃时那么品味琢磨。
  出身好的多了,留不住的莫非是错。
  人生终归叶落,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麦黄秋波。
  我曾经也想拥有浩荡之国,眼中所见不平处即展兵戈。
  如今我才懂得,江山广阔,不如你笑容如昨。
  是诗?是歌?不,是岁月的雕琢。
  星辰日月,永不陨落,只是乌云旁遮,从而含笑落寞。
  上元的时节,不想多说,但请允许我,把你收藏在心侧。
  无须夜空衬托,别称呼为执着,或许这就是上一世情歌。
  前生的承诺,是否还记得,有你有我!”
  李易看着月亮说话,他不会说别人怎么怎么样比不上你。
  因为说这话的时候就是比较了,拿别的女人比自己的女朋友和拿别的男人比自己的男朋友,本身就不对。
  只有唯一无可比才是经典。
  于是李易一着急,说出此番话,行不行?
  “我要吃涮羊肉。”永穆公主扭了两下身子,撒娇般地说。
  “涮!夹羊肉。”李易赶紧涮肉。
  小兰在旁边贼贼地笑着,往前推盘子,李郎,你夹的是牛肉。
  结果涮两下,肉好了,永穆公主吃着:“这羊肉真嫩!”
  “给小兰也涮涮羊肉。”李易反应过来,肉的颜色不多,不管是涮好的,还是涮之前的。
  “这羊肉好!”小兰看着牛肉被涮进去,配合着说。
  永穆公主嚼两下:“洛阳的羊,放养得多,所以吃着比较韧,有嚼头儿,好!”
  她一吃就发现不对,牛肉就牛肉,什么羊肉?但不能说,对不对?
  周围一大圈人看着,牛肉和羊肉明显不一样,就是没人提醒和驳斥。
  指鹿为马都能指呢,牛羊肉认错不是应该的?
  鹿和马为什么分不清楚?因为是马鹿。
  如此一想就念头通达了,跟吐蕃的野马其实是野驴一样,对不?
  称呼不同而已,白马非马呀!
  马理解不了,去理解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其他人一瞬间灵魂都升华了,你俩愿意调情就调情,我们当作不知道。
  “韵都没压对,不好唱,一会儿平一会儿仄的。”
  在边角跟玉真公主吃火锅的罗恩听到李易说的话了,情商过低的他,果然还是那么实在。
  他话音方落,金仙公主站起来,手上拿着话筒。
  “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金仙公主唱。
  唱几句把话筒递给姐姐,玉真公主接着唱:“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女人如花花似梦……”
  好多人在旁边跟着唱,不仅仅是女人,男人也喜欢这样的曲子。
  李隆基在吹埙,给两个妹妹伴奏。
  然后小提琴和大提琴一高一低,隔了十六度,而不是八度,同时演奏。
  人唱的动静在两个八度中间的位置,一群宫女在低声唱和:“我有花一朵,花香满枝头,谁来真心寻芳踪……”


第两千二百九十九章 利益权衡旱涝分
  ‘哐!轰!哗啦啦!’明月正当空的时候,烟花飞上去衬托。
  洛阳宫内外的百姓找到邻居,一同观看节目。
  没有屏幕和水幕的看台子上的人演出,吃着上元节的饭。
  老人、女人、孩子居多,成年的男子早已离开,去运河沿岸继续修铁路。
  不过留在的人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离别的愁绪,男人赚钱,这边生活安稳。
  见不到抢劫、盗窃的人,治安好着呢。
  黄河大桥另一边的百姓同样属于河南府,过了太行山,继续向东,才是河北道。
  大量的人跑到桥上看月亮,站在桥两边保护百姓不掉下去的募兵们有时望着月亮会发呆。
  他们想亲人,路途遥远,只能写信回去。
  家中写信回来,顺便带家乡的特产,并告诉他们陛下又给送去了什么东西。
  一个募兵正看月亮发呆,旁边突然有人出声:“等过了今夜,我一定好好干活,苦点累点不怕,只要……”
  此人说着往桥栏杆处走,募兵一步横跨过啊,抓着对方的胳膊:“一直到天亮,你不准离开我超过一步的距离,更不得到桥边。”
  “凭什么?”此人不高兴了,我去哪你还管?
  “凭我腰间的刀。”募兵很干脆。
  “我就是问一声,行,你说得算。”对方使劲点头,没问题。
  “小五子,怎么了?”另一头的募兵凑过来。
  “他说等过了今夜就努力干活,说着往桥边走。”抓人的还未松手。
  “这话还敢说?不想看天明了?那你守着他,坚持到太阳……”
  “别说了。”小五子吓得脸都白了。
  “对对对,我去别处转转。”过来的人小心地离开。
  别抓的人跟着害怕,怎么个意思?要出事?
  “我蹲下是不是更好一些?”他声音颤抖地问。
  “坐着呗!蹲着腿麻。”小五子拉对方坐下。
  “烟花真好看,不知道明年的今天……”
  “你还是别说话了,吃东西。”
  小五子快愁死了,你哪来那么多感慨?
  黄河的上游,蜀地的百姓们看着同一个月亮,欣赏烟花的美丽。
  今年他们得到大量的东西,长江上的大船到地方,跟他们交换兑换券。
  大小额的全有,收上来的铜钱,再运走。
  海里的海干货,说是朝廷给了补贴,价钱很低。
  许多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县,更不用说吃到干牡蛎、淡菜、扇贝柱了。
  现在都有了,带着户籍去买,便宜。
  蜀地的各个帮派,拿到的好处更多。
  一大群帮主凑到一起,边看烟花边吃东西边聊以后的事情。
  船帮不一定都是蜀地的,黄河与长江,凡是大的河流能通航的,皆有自己的船帮。
  蜀地船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排帮则不可以把排放进长江主流中。
  势力最大的便是盐帮,他们有自己的船队。
  他们说着等运河边的铁路修好,往后船只到了那里,直接卸货装火车。
  再跑到长江入海口的地方装上海干货,回程可以多给纤夫们钱。
  大家应该联合起来,谁都不能吃独食。
  众人商议谁出多少份子,拿到多少比例的分红。
  关键之处在于税必须要交,听陛下的话,别惹李东主不高兴。
  船帮的意思是不出钱,用船和船工来占份子。
  其他的帮派也想同样以别的东西代替钱财,东西的价格自然按照销售的批发价计算,带利润的。
  等别人说差不多时,盐帮的杨环晋才开口。
  “钱财的事情都好说,如今长江上有人力的挂帆式轮船。
  在风向好的情况下,不需要很多纤夫拉纤,只有水流特别湍急处在用一部分纤夫帮忙。
  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好了,我却不满意,还差。
  大唐到海外寻找种子的船队中有蒸汽机的大船,我与李东主通过电报。”
  说到这里他停下,看众人。
  周围人筷子摆到碟子上,聚精会神起来。
  整个蜀地,只有杨环晋能和李易直接发报,官府的人对接朝廷。
  其他人也找不到李易,电报机在衙门中放着。
  周遭安静,杨环晋继续说:“李东主说愿意帮我们改造船只,变成蒸汽机和软帆并用的。
  明日盐帮会组织一批货物下去,到洛阳找李东主。
  诸位说分配的利益问题,不如先写下来,我带去找李东主给把把关。”
  一圈人沉默了,方才争来争去,好像没用。
  海边的干货,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背后各有势力。
  即便单独的渔民,他们也受到限制,没人能够单打独斗。
  海边最大的势力是大唐朝天下基金,宋王管。
  人家盐帮跟李易关系好,大头需要让给盐帮。
  蒸汽机的船好用,李易不答应,谁能改造船只装上去?
  自己等人又不会造蒸汽机,那东西怎么转的到现在还没弄清楚。
  于是一群人纷纷改口,要求降低份额,并愿意出钱。
  “此事不急,待见过李东主再议,想是李东主有更好的办法。”
  杨环晋摆下手,他倒不是为了占便宜。
  大家同处蜀地,一家太过大了,其他的人会联合起来针对。
  不然全听你盐帮的?你盐帮难道是朝廷?
  当权利过大,蜀地的官府调动不了的时候,就是你应该被收拾的时候。
  其他人纷纷应和,对,你快点去洛阳,一路顺风。
  ……
  “月亮真圆,明天不晓得下雨还是下雪,空气中的湿度在增加。”
  李易吃几口菜,停下来突然看到小机器人脑袋上的屏幕亮了,显示湿度和温度。
  湿度上升,有个计算模型,可以大概率算出明天的天气情况。
  换到长安,保证下雪。
  洛阳的天气就不一定了,雨和雪看实际情况。
  “下雪好,下雨太潮湿,温度低,落到路上结一层薄冰,走路容易滑倒。”
  永穆公主抬头看看天,看不出来,嘟囔着应该下雪。
  “河北道、河南道这两年降水少,去年下半年有所缓和,今年若雨量充沛,当要预防涝灾。”
  李易说他考虑的问题,滑倒与否是个体。
  降水涉及一大片地区的百姓,历史上太行山这边的灭蝗不彻底,之后年年有大量蝗虫,并且雨雪少。
  绿色植物少,蒸发量小,有云彩正好能形成降雨云,差一点就不下,地面蒸发量大一些,就变成了雨。


第两千三百章 不计成本地可借
  早上八点的时候,天是黑的。
  “闻恬不用担心雨后泥泞了。”
  李易推着下机器人在回廊里绕,他要到食堂吃饭。
  “看路,我给你照明。”小机器人的灯光打开。
  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明明太阳已经升起,天空依旧漆黑如墨。
  “瞧这场大雪,河南道、河北道种冬小麦的地方不缺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