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李易开一句玩笑,蓝宝冷静下来,说正事儿。
  他的大箱子里装的全是纸,纸上写数据。
  整个贸易情况全写出来,冶炼的时候遇到的问题、纯度、数量、相关矿石品质、伴生矿无法分离、海产品大小、口感等等。
  他自己一个人完成不了,有大唐海军和羽林飞骑帮忙一起记。
  “旱灾?”李易茫然了,他找不到资料,倭国之后的资料中根本没有记载。
  只有大唐现在的事情,后世的资料才有哪个情况写下了,有的写在县志,有的写在新旧唐书,还有的写在《唐会要》。
  看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否,查他的历史就知道了。
  整个世界,有哪一个民族把自己的历史记载得这么清晰,并且传承?
  如果没有那个另一种什么四旧情况的焚书坑儒,那么资料更多、更全。
  像天竺的历史,自己文明古国当过,然后没了,想找,就找中华,中华对天竺有记载。
  记于文字、传于文化,方成文明。
  华夏文明,正是因此,断代有始,亦存通史。
  即便千年之后,我也知道当时的大灾气候,四季往替,几许春秋?
  查不到倭国此时灾难资料的李易反而骄傲了,查不到就查不到呗!正在经历着。
  “缺粮?现在几月份?旁边的地方过两个月有粮,蓝宝你累不?还要去吗?”
  李易一听倭国缺粮,想到现在是农历三月初三,阳历四月一日。
  过两个月,越南、泰国那边粮食就有了,其实一个多月就有。
  “我现在就走?我想陪陪娘亲和嫂嫂。”蓝宝说实话。
  “这样的话……”李易抬头看天棚。
  “从大唐拿冬小麦过去,给他们磨完面,其他的船去旁边的地方取粮食,蓝宝能休息两个月。”
  李旦年岁大,经验也丰富,他能一次次让位和活下来,你敢说他没本事?
  “对对对,木老丈之言,当真是高屋建瓴、醍醐灌顶。”
  李易一个马屁拍过去,认真的。
  对呀!何必让蓝宝的船队去,蓝宝休息两个月。
  才四月一日,河南道的冬小麦五月末到六月收获,河南道包括山东,山东收获冬小麦比河南府早。
  收完了,立即加工,装船送过去,别让那边的合作方因为吃不上饭而出问题。
  “李东主,谢谢!”蓝宝开心了。
  “高兴是吧?其实还有更高兴的事情,你儿子五个月了,早产,你嫂嫂身体之前因为特殊情况有影响。
  若是足月的话,应该是不到两个月,提前了三个月,有些小问题,一直在医院养着调整。
  差不多快好了,主要是骨骼问题,颅骨修正,早产的时候扁了。”
  李易告诉蓝宝一个好消息,你跟你嫂嫂有个儿子,七个月就出来了。
  也就是在我李家庄子,换个地方,必死无疑。
  “啊?”蓝宝傻眼:“嫂嫂和娘没与我说呢。”
  “医疗的事情不是应该我说吗?我对你说才有用,她们说了,你能改变什么?我告诉她们别说,说完你总惦记着你儿子。”
  李易理直气壮,提前告诉你,你还能吃饭吗?你还会告诉我们倭国的事情吗?
  反正孩子我都给救活了,而且正在进行颅形修正。
  是你占据主动,还是我?
  “李东主你别生气,我不是那个意思,孩子像我不?”
  蓝宝又开心又着急,想去看看。
  “不像你,像我。”李易怼。
  “不可能,我怎么能有东主你这样的儿子。”蓝宝连连摆手。
  “哈哈哈哈……”毕构大笑。
  “哈哈哈哈……”其他人大笑。
  李易:“……”
  他老后悔了,之前怎么说的来着?绝对是哪里出问题了。
  “李东主,不是的,我是……是说……”
  “倭国那里有人为难你没?”小机器人零三三在旁边突然出声。
  蓝宝被吓一跳,他犹豫了下说:“你……没,没人为难,我打着大唐皇室的旗号。”
  “你回来的时候,当地比咱们洛阳暖和是不?”小机器人又萌萌地问。
  “热,关键是不下雨,人热一些不怕,地里种东西就完了。”
  蓝宝继续回答小机器人的问题,他又不好拒绝。
  “是的呢,他们又不懂得钻井,下次你过去,带上两台,不,四台用来钻井的蒸汽机。
  万一有坏的,好能及时更换,让其他的人看一看,跟咱们大唐合作的地方,随时有井水用。
  还是带羽林飞骑去的话,咱们加一些容易损坏的零件,单独培训羽林飞骑,教他们怎么判断故障和维修。”
  小机器人就着这个话说起将来的打算,让人听着一点毛病都木有。
  “所以说所谓七星、八星级的大酒店,比不得我李家庄子,因为他们少了一个可爱的小机器人。”
  李易摸摸小机器人的脑袋,别看平时挺调皮的,但关键时刻真管用啊!


第两千三百五十九章 外务策略内卫生
  李易嘟囔的话大家选择性屏蔽,他们觉得小机器人说得对。
  带蒸汽机过去,这玩意儿别人就算拿到手也仿造不出来。
  倭国如果大旱,正是好时机,笼络人心啊!
  “可!”李隆基答应,别管说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他从来也没把小机器人当成傀儡来看待,小机器人放在李易那个年代,别人一样把它当成人来对待。
  “既然如此,当多送去蒸汽机钻井设备,护住了一方,范围越大,得到的拥护越多。”
  宋璟这个时候考虑问题不一样了,他没有说什么大国气度,免费给别人才好的话。
  他现在学聪明了,更务实,之前的他其实很虚伪。
  李隆基之后评价他就这么说,这人个人一直在装,后来发现不对,赶紧拿下。
  历史上李隆基对宋璟的评价是:彼卖直以取名耳。
  相当于魏徵。
  别人说他什么其实都不重要,皇帝的印象才最重,但又不得不用。
  因为那个时候毕构挂了、卢怀慎挂了、魏知古挂了、姚崇废了、源乾曜跟着姚崇一起挨收拾,那个乱啊。
  李隆基就能在这个情况下平衡,理论上他就是死得晚了,死得早点就好了。
  现在不是啊!李隆基依旧精明,毕构活着呢,魏知古在长安管着事情。
  宋璟这个宰辅仅仅是四分之一宰辅,毕构、张九龄、苏颋陪着他。
  关键还有个团儿,团儿里的人除了宰辅就是当过好多尚书的人。
  “制作更多的米粉,加上调料,送至倭国,船只无须过大,只要看好天气,即能换回大量东西。”
  苏颋也有政治智慧,经济方面的早学过了,再学不明白,就该进团儿了。
  关键是团儿里的人也学会了,这就比较尴尬了,你不会你进团儿,你处在什么位置?
  毕构夹着一片刚涮熟的肉:“以倭国之物当抵押,行海外兑换之无瑕,物之价在于大唐之币之狭,在于大唐之军之辖。”
  毕构想得透彻,拿倭国的矿产当抵押发行货币。
  这样海外的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会觉得哪里有问题,至少能兑换啊。
  那么一种东西的价格,就取决于大唐给予对方货币的数量,不是你想要就给你的。
  怎么维护这个利益关系?军事。
  李易一愣,行啊老毕,研究得很透彻啊!
  “若倭国真有旱灾,可以以粮食换矿产开发,其实就是换一个地方,他们又不是咱们这种,开采得经过朝廷。”
  苏颋跟着出主意,给一个地方一些粮食,然后咱们就把那个有矿的地方买下。
  再雇佣当地的人来挖矿,给一点好处就行。
  比如说给吃饱饭,让干活的人带回家里一些饭菜。
  “刚柔,你说句话。”张九龄想了又想,觉得哪个似乎都不对。
  这些个行为太明显了,到时候当地的百姓吃亏,保证要反抗。
  李易在涮菜呢,涮茼蒿,大棚里的。
  他停下动作,不涮了,煮吧。
  放筷子,李易出声:“诸位目前所想,就是大唐有什么东西送到倭国换好东西。
  换来换去,倭国百姓也会发现吃亏了,他们就要提高待遇。
  处理的方式有许多种,咱们在海外,也是交换东西。
  那么人家不想换,就想抢,最后保证要打,自己人去打不方便的时候,花钱啊。
  他们有人!咱们给人家好处,然后他们去打,所有的地方都如此,何必非要把麻烦放在自己身上。”
  李易有办法,咱们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与眼下大唐边关部族一般?”苏颋对比下现在大唐的情况。
  大唐有自己的军队,另外就是投靠过来的,突骑施的一部分在苏禄的带领下,另外一部分是大唐的。
  按照李易的意思,也花钱像之前养苏禄那样养其他地方的人?
  到时候他们也跟苏禄一样叛变,咱们把人家给培养好了,再转头打,费劲不?
  “略微不同,大唐的将领打完,地方归将领所在的部族,咱们雇佣别人打,打完地方是我们的。”
  李易微微摇头,他也知道让别人打可能会尾大不掉,不过不给地盘,对方少了根基。
  “见机行事。”李隆基总结一句,其实跟没说一样。
  蓝宝吃完饭,跑去看自己的儿子,五个月大了。
  早产儿,蓝宝嫂嫂黄氏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好在孩子挺过来了,很健康。
  黄氏之前就因为没有孩子被欺负,命运多舛。
  李易也带永穆公主和小兰过来看,小宝宝长得白白胖胖的,被父亲抱起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好奇地看,不认识。
  黄氏一脸幸福,有孩子了,证明自己并不是遭天弃的女人。
  李易有检查一下,见宝宝不哭不闹,转身出去,给别人一家说话的空间。
  “李郎,做女人真不容易。”永穆公主从黄氏的事情上感慨。
  “观念问题,报纸上一再强调生男生女在于男人,而不是女人,目的便是把这个压力从女人身上挪开。
  另外生孩子这个事情吧,大唐很多情况在于少女时候的卫生没有处理好。
  男人也是如此,所以需要环切。
  往后报纸上专门拿出来一块区域,写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字体和颜色调整。”
  李易发现大唐有不少女人生不出孩子,纷纷跑去寺、庙、观求子。
  有的时候是男人的原因,求子求着求着就跟里面的人发生关系,然后有了孩子。
  有的则是女人的自身因素,百姓生活都艰难呢,哪有时间考虑卫生状况。
  比如说喝生水,井里的还行,河里的很容易就喝出问题,尤其是有的人家的茅房就在河边。
  等少女的时候生理期到来,一旦照顾不好,就生病了,自己还不清楚,有的觉得难受,羞于问医。
  时间一久,等到了需要生孩子的时候,不怀孕。
  值得庆幸的是,报纸一宣传沤肥,大家的茅房里的东西就变成了好东西,不往河里排了。
  加上告诉百姓喝开水,又解决了很多因饮水而出现的疾病问题。
  “油料作物,还需要大量的油料作物。”李易就这个事情想着,知道还有哪里存在短板。


第两千三百六十章 出海谋划南田羡
  “是制作更多的肥皂,用来清洗。”永穆公主瞬间想到李易在考虑哪个方面。
  “嗯!回头我制作一批硫磺皂,由于咱们庄子的卫生条件好,把这个肥皂给忘了。”
  李易点点头,不但要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