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上陛下请客,今天白天上山,抓了很多毒蛇,虽说是禁渔猎的时候,游艇也偷摸捕了鱼,咱们晚上吃,好不好?别和其他人说哦!”
  李易压低声音,一副对暗号的样子。
  小丫头紧张地左右看看,点头:“好,我绝不说。”


第两千三百九十章 童子断绝基础延
  李易掏出来一把榛子,分一半到另一只手,双手使劲相扣,咔嚓声中,很多榛子壳碎裂。
  “给,选仁出来,咱们再拍,这个便是手拍榛子,其实本身也是水漏榛子。”
  小丫头赶紧挑里面的榛子仁,挑完托在手心中:“李易哥哥,女子学文有用吗?”
  “你学到哪里了?”李易说着继续两手相扣,又有榛子壳被拍开。
  “论语学完了,现在刚学春秋。”小丫头等着,继续挑。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李易张开手。
  小丫头动作变慢:“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甚好,故学而谋之,与男女何干?持家者,非一人也;应事时,怎一员乎?”李易点头。
  “多谢东主哥哥,我知道啦!”小丫头高兴起来。
  她学完论语了,所以能听懂,自己就是那个可以出谋策的人,哪怕在家里。
  “以后也能当官,因为……呃……你看作坊,很多女人工作赚的钱并不比男人少。
  都是女人的作坊,不方便男人进去,需要有女人管理。
  一个村子若许多女人有事情,男的官员同样不好去说什么,这就需要女官。”
  李易在论语里找不到,只好白话说,不然他还要借用论语。
  小丫头刚学春秋,他不能用春秋里的话。
  换成自己的三个弟子则不一样,随便引经据典,全能听懂。
  当童子科、进士科、秀才科三科‘状元’是白给的?
  “东主哥哥,我今年九岁,明年过年十岁,我能考童子科吗?”
  小丫头一双大眼睛露出希冀的神色,想得到个肯定的答复。
  “把春秋学了,好好学,然后多看报纸。医书方面不会的,问你青黛姐姐,数学她也能教。”
  李易扭头抽旁边的大臣,回给小丫头一句。
  其实就是说不行,方才看一眼,毕构等人撇嘴。
  童子科是你想过,想过就能过?你虚岁九岁学完论语,一年学会一经,你就能过?
  换到头两年,你现在就会被重视,考童子科尽量给你照顾,那叫祥瑞。
  可惜珠玉在前,童子科的要求变了,变得考官不敢随便出声问,你觉得你差多远的距离?
  考进士科的科举吧,学春秋,明年贴经都是春秋。
  然后背医书、学好算术,真这么聪明,甲第不行也能弄个乙第。
  童子别想了,从此天下无童子。
  小丫头十分聪明,咬咬嘴唇:“青黛姐姐他们考过童子科,以后没人可以过了是吧?”
  “进士科也一样,往后有女官,重点培养。”李易只能如此回答。
  “我知道了,童子科不再是通一经,加上论语或孝经的十道题,而是所有的都得会,让考官不敢出声多问,对吧?”
  小丫头明白了,眨眨眼睛,眼泪掉下来:“都怪他们,吓问什么呀?还是陛下解的围。”
  “不哭不哭啊!最开始的时候童子科没有进士科厉害,都是小孩子,给你安排青黛姐姐、归藏哥哥、灼灼姐姐,咱拿个进士科的甲第行不?”
  李易连忙安慰,别哭,不就是个考试嘛!咱们专门练。
  “我还能去庄子里吗?”小丫头攥着榛子仁,用手背擦眼泪。
  “能,回去的时候带上你,每旬回来一趟,你家人不允许,我跟你家人好好商量。”
  李易打保票,你家为了河清县的学堂修了游泳池,必须照顾。
  小丫头突然又笑了:“商量啥呀?东主哥哥你说行,我家里人敢说不行?”
  “好,跟着好好学!”李易对这个丫头满意,情商高啊!
  周围的大臣们,突然觉得给这个丫头一次童子科的机会也行,真聪明,虽然比起那三个妖孽差一些。
  “上课啦,上课啦!”又有人喊。
  “东主哥哥,真不用我家准备东西?”小丫头要回去了。
  “去上课,别分心。”李易摆摆手。
  “我走啦!”小丫头转身,一蹦一跳地跑了。
  “看到了吧?教育跟不上,许多聪明的孩子被埋没,尤其是受观念影响的女孩子。”
  李易收起笑容,对姚崇等人说。
  归藏、灼灼,都是从学堂里选出来的天才。
  大唐如此广博,还有多少聪明的娃娃?
  这些娃娃学医学、学物理、学化学,是否也那么快?
  “小易你放心,团儿里立即派处人手,寻常地方县学。”
  姚崇给李易保证,他可不认为李易年轻就瞧不上,人家是神仙手段。
  “政事堂也派人。”苏颋看看其他三个宰相,答应李易。
  “力士你看看。”李隆基吩咐高力士。
  李成器想想:“大唐朝天下基金要加大投入了,不指望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强,梯队上来即可。”
  “记得定规矩,甭管基础教育多么好,十几、几十年后,不可留让父母帮忙完成的家庭作业。”
  李易补充一句,他想起了个事情。
  以前的老师不要求孩子的家长帮忙批改作业,因为家长不会。
  后来基础教育牛逼了,就中小学的作业,老师干脆教给家长,反正你们都懂,对不?
  于是一些家长不得不重新学,以前的都忘了,你老师太坑了,我上学的时候没这样啊!
  我上学的时候学不会,等放学了,老师正好要印卷子,就把我留下了,给我讲课。
  当时我恨死老师了,别的人都走了,你留我?
  如今想想,好老师啊!你们还能把我孩子留下不?我谢谢你们。
  至于说你印什么卷子,你告诉我,我给你印,我家就开复印社的,很大的那种,成本可低了,我掏钱。
  李易又一次感慨斯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想着他去做饭,今天很多人要吃。
  鱼需要先炸了再后续处理,他采取最忽悠人的方式,炸好的鱼,烧一大锅汁,挨个盘子里浇。
  蛇肉炸,再用大锅炒,浇热汤炖。
  反正怎么快就怎么来,味道和口感差一些就差一些吧。
  部分野菜焯水,其他野菜洗干净。
  不焯水野菜蘸鸡蛋酱吃,焯水的蘸番茄酱吃,酸甜口的,孩子们喜欢就是正义,大人可以继续蘸鸡蛋酱。


第两千三百九十一章 作死野猪翁婿话
  羽林飞骑在运沙子、石头,帮忙填池塘,顺便筛出来细沙子给孩子们玩耍。
  回廊羽林飞骑暂时做不了,他们负责架秋千、制作小的玩具。
  回廊快速建好,需要水泥,李家庄子正在运输,赶紧给县里的学堂做好了。
  派来工匠,包括旋转木马与脚踏小船。
  县学的学堂建筑外表不够卡通,有人负责画图、上色。
  把人家衙门的一些建筑朝这边的墙壁都给画上,沙子堆好。
  李易看看时间,处理肉,野猪的肉,就一头野猪。
  大家都是抓毒蛇,不毒的全放过了,怕有人进山被毒蛇咬。
  有一头重八百多斤的超级大野猪,非要攻击人。
  换个普通人攻击也就罢了,这支队伍你也敢挑衅?别说你是野猪,你就是大象,说杀也就杀了。
  河南的简称是豫,现在也有大象,就是比较少。
  平原地区出现,官府已经下令,禁止猎杀。
  这野猪就不如人家老虎、豹子,甚至狼群看到都远远躲开,即便依旧被追杀。
  关键这头野猪不是被谁给打死的,杀它太容易了,大家都不想杀,想等它繁衍后代。
  它缺心眼,太认为别人怕它,就拼命撞,撞树上了,直径两米多的大树啊!
  它的牙因为撞击,后面穿透了,它还活着,在挣扎。
  放过它,它也活不了多久,时速太快了,骨骼结构发生变化。
  小机器人有四个跑到傍边,商议着是否给一个人道主义,就是电死野猪。
  之所以商议是因为要耗费很多电,大家讨论一次用多少,去哪充电。
  羽林飞骑看不下去了,别呀,你们的电留着保护陛下。
  于是一个短矛直接扎进野猪的心脏,再一转腕子、一翘。
  野猪心脏被扎,血喷出来,没到两分钟就只能抽搐。
  唐朝的禁猎令指在一定时间内不主动猎杀,不代表野兽攻击时也不杀。
  野猪下山,看百姓杀不杀?
  官府都要安排人手把野猪等野兽干掉,人大于其他的东西。
  这只野猪倒霉了,放了它,它也活不下去。
  从今天中午之前就开始泡,一直到现在,李易切块炮制。
  做红烧肉,比家猪费劲,光是炒糖都不行,需要放药材。
  永穆公主和小兰又去换了下东西,站在大锅旁边看。
  王家的小丫头放学了也跟着看:“能学会吗?”
  “不可能的,这辈子都学不会。”永穆公主想也不想就给出答案。
  旁边的小兰使劲点头:“对,太难了,就是看着。”
  “我觉得多看几次就会了。”王家的小丫头不理解。
  “有一天你会懂,记得遇到同样的男人别轻易失去。”
  小兰好心地对小丫头说,她就是说说而已。
  对别的女人来讲,有时失去或许会遇到更好的,或许啊!
  而她和永穆公主不行,不存在失去,她就是安慰别人而已,她自己的生活幸福着呢。
  “嗯!我其实想找个东主哥哥这样的。”小丫头心思单纯。
  “你努力,说不定就找到差不多的了。”小兰突然不想跟小丫头说话了。
  ……
  晚饭的时候没有咸菜,怕孩子们吃多了咸的东西半夜口渴。
  野猪腿和大脑袋在卤制着,等吃完饭,给学堂的‘老师’。
  八百多斤的野猪,不会是一个夫子、教喻给一条腿,要分解好。
  其实这些人的家人跟着一起吃,他们住的地方不远,专门安排的。
  夫子的家要是在四十里之外,他怎么上班?住校?家里人咋办?
  人家也有父母、妻子、孩子。
  当然,有的没有妻子和孩子,甚至父母离世。
  还有的孩子成年了去别的地方,妻子也没了。
  但也存在父母和妻子都没有了,只剩下小孩子的情况。
  人世间的幸福与疾苦,如果你不能去帮助,就别高高在上地责处。
  所以分配东西的时候,都是按照最多人口的那个情况来给。
  即便给完后有的夫子没有家人,转头把东西又给了孩子。
  “刚柔,此地渡口之前很重要?”
  张九龄通过两天的观察,发现情况。
  “有了桥其实更重要,因为不仅仅是渡口,还有码头。
  从黄河大桥到洛阳的路上修好,码头更繁忙。
  这便是物流,朝廷的政策,直接影响着民生,不允许百姓流动,证明农耕技术缺失。”
  李易从来不怼张九龄,因为张九龄不找他的麻烦,总是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而且李易抄人家张九龄的诗很多,最典型的便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就这一句,值多少钱?
  也有一首写这个差不多内容的,王湾的,现在也活着,而且当官。
  客路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