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程为什么不追求利润,我甚至安排人专门购买东西逆流上去卖。
  我不用自己产盐,我买你的盐,运输过来给我留下利润,我只做中间商。”
  李易告诉对方蒸汽机船的作用在于商业运输需求,不针对某一个行业。
  你们过来,难道空船回去?
  他接着说:“往后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蜀地的盐你们垄断一大批,有人能够低价收购,你们……”
  “我们会处理。”黄贤荣保证。
  “你凭什么处理?陛下的盐就赔钱卖,你敢处理?”
  李易看对方,我让你处理了吗?你连别人的商业竞争都想阻止?
  “我以为李东主你不想叫其他人参与呢!可是地方有地方的规矩呀!”
  黄贤荣吓一跳,陛下可千万比那么干。
  “故此产业要优化,品牌要树立,同等价钱下,盐帮的盐品质最好,另外开发新品种,比如……”
  “嗯哼!小易,陛下有盐要卖。”
  毕构咳嗽一声,有好东西你不先想着陛下?
  “陛下赚钱要赚在暗中,不可放在明处,陛下已经不需要用卖盐钱养兵。
  陛下的井盐往后用在平衡上,如蜀地盐帮敢抬价,陛下的盐就以陛下的名义放出来。
  报纸上会写,告诉百姓,陛下给盐了。
  如李家庄子一般,其他行业庄子皆参与,却不现山露水。
  谁破坏价格体系,李家庄子就冲击谁,李家庄子的身影无处不在。”
  李易讲解另一套体系,跟他那时一样,每一个行业暗中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对,想来陛下也如此思虑。”李隆基认同,朕需要站出来?
  “对对对。”杨环晋跟着点头,心中那叫一个恨啊!你毕构打什么岔?新品种是啥?
  “自己想,甭指望任何事情都找小易。”
  毕构看出来了,老夫故意的,你奈老夫何?
  “是是,毕宰辅教导得对。”杨环晋想哭。
  “其实也没什么,蜀地有竹子,井盐本身干净,当地人有喜欢把盐放进竹子里烤,竹盐。
  额外添加东西,补充微量元素,正常人用不上,出海的时候海员需要。
  另外到其他地方,当地的营养不够均衡,吃这个也行。
  它的用途有局限性,然,你不可以说它没市场。
  还有多次提纯,碾压成细小的粉末,这种盐就是庄子里正常用的精盐,拌菜的时候用。
  等回去之前提醒我,我有好几种方子,作用不同,一遍给了。”
  李易不藏私,告诉你们,回去研究吧,配方都可以赠送。
  杨环晋和黄贤荣起身,向李易深施一礼。
  他俩明白,李易会的东西多了,所以不在乎。
  跟自己看别人家没有盐吃,随手丢过去一包盐一样,无所谓的。
  “李东主,往后盐帮哪里做得略有欠缺,还望提前告知,盐帮定然立即改正。”
  杨环晋再施一礼,怕,人家能随便告诉你方子,就能轻易收拾你。
  给的时候多随意,收拾的时候便多轻松。
  “互相商量,总不好叫你们赔钱,盐帮我放心,你们……我更放心。”
  李易这才起身叫二人坐下,咱们之间还说那些作甚。
  杨环晋跟黄贤荣心累,你放心?你放心为什么要先提盐帮,然后又单独提我俩?咋分来了?


第两千三百九十四章 互有所赠非交换
  “李东主,此番前来,除了正常贩盐,还为陛下和诸位大臣带了些土特产。”
  杨环晋一时间想不出来李易的意思,决定晚上再研究,提给的东西。
  众臣:“……”
  你终于想起来我们的存在了?还以为你是宰辅呢,只在乎陛下、宋王和李易。
  “什么好东西?”李易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有三家大熊猫,都有了孩子,孩子长得圆滚滚的,有一家还是两个,我们看报纸介绍,想尽办法才让大熊猫养好两个宝宝。”
  黄贤荣先说李易最喜欢的东西,洛阳也有,猎人们送的。
  “大熊猫生宝宝之前就分开了啊,怎还能一家?”李易纳闷。
  “可以一家。”黄贤荣笃定。
  “有道理,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吧?”李易明白了,硬抓呀!
  人家大熊猫交配完,盐帮,甚至还有其他的帮出动人手,把公的大熊猫逮起来。
  母大熊猫始终盯着,生完宝宝,有一只生两只,赶紧照着报纸上写的给养上。
  等过来的时候,公的关一起,我管你要不要分开?
  给李东主送去的时候必须是一家,团团圆圆的。
  “它们互相不打?”李易已经准备派人去看了。
  “有吃的哪顾得上其他,我们带了大量嫩竹子和竹笋,一艘运盐船的五分之一装大熊猫的吃食。”
  杨环晋回答,简单、粗暴又直接。
  “好办法。”李易认可,大熊猫就这点好,一天拿出来大量的时间吃饭。
  “另外跟吐蕃一样,我们带来了活的牦牛,一路上不停地浇水,稍微剪了些毛,怕给热死。”
  “好,这个庄子能养,赶快传命令,接一下。”
  “加上其他的药材、蜀锦,每个人都有,不止是我们的,其他人一起托我们送来。”
  杨环晋继续说,他这次过来要送礼,一大群人的东西。
  这不是黄河源头占下来了么,蜀地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而且少了兵灾之忧。
  吐蕃的东西也陆续运过来,双方贸易恢复,蜀地的大商人们从中捞取的好处最多。
  为了表达对朝廷的支持,尤其是李隆基和李易,众人筹集了整整两艘船的各类东西。
  其价值计算起来,超过十万缗,不是一家一户所出。
  “倒是破费了。”李隆基颔首,不错,有人想着自己。
  转过头他对李易说:“易弟你安排一下,回程的时候把船装满。”
  李隆基要赏赐,具体赏赐什么东西他也不知道。
  “三哥放心,有东西,正好需要他们帮忙运回去。”
  李易也是这个意思,他确实等着蜀地的大商队过来帮忙带走。
  就是那些地瓜、土豆、玉米等作物种子。
  土豆有的已经出芽了,没放在其他的地方种,蜀地适合,必须给送过去,在那边继续培育。
  另外还有一些搭配好的药材,按照每种药材的含量,用起来比较顺手,医书上所记载的量可直接抓药。
  加上东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松子、大榛子等干果。
  从海州送来的咸鱼、干贝等。
  原本是为了感谢蜀地百姓战争时候所做出的贡献,之前以闻恬兰香阁的名义送去一堆烟花、柴油。
  “蜀地眼下的气候如何?”李隆基放下心,他是皇帝,不可能轻易要百姓的东西,土贡除外。
  杨环晋和黄贤荣互相看看,犹豫了,不明白陛下想问哪方面。
  “有蘑菇没?”李易帮着问,李隆基不可能问冷不冷、热不热。
  “有,此次带来了,那里一年四季都有蘑菇,有的地方突然冷了,蘑菇就看不到,稍微一暖和又出来。
  另外竹子和一些菜,即便在长安飘雪的季节,也生长得不错,用不上大棚。
  等着运河的铁路修好,冬天这边再想吃青菜,容易很多。”
  杨环晋这下明白了,问气候用作物来回答,这个最直观。
  “天下物流为重啊!”李成器感慨,又与李易说:“蒸汽机船,顺流好用否?”
  “在特殊的地段,挂上帆的话,与其他的船只差不多,在平缓区域,速度更快。
  今年的一些蜀地产的水果,咱们就能吃到了,我调兑一些保鲜剂。
  需要运输的水果,采摘后选品相完整没有伤口的,泡在保鲜剂里,再捞出来,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到地方卖,报纸上写,必须用水泡过一定的时间,甚至是拿温水。”
  李易开始考虑保鲜剂的问题了,只是吃的时候必须洗干净,荔枝不用,除非拨皮的手总碰到嘴。
  一般的保鲜剂就是在蔬菜和水果的表面形成一层膜,不让它们好好‘喘气’。
  运过来了,不洗下去,很容易人吃多也无法喘气。
  当然,短时间内体现不出来,几年,十几年有的人体质不在乎。
  现在一些东西李家庄子也用甘油来保鲜,这个甘油属于医用的,吃吧,保证吃不出问题,就是吃多了拉肚子。
  “易弟,万万不可兑。”李隆基脸色变了。
  “三哥,调兑,不是兑换。”
  李易感动,看,还是老丈人关心自己。
  得对人家的闺女更好才行,哪怕天天单独做红烧肉也甘心。
  漂亮不漂亮、身材好不好的不重要,对,不重要。
  李隆基等人说着国家大事,学堂的孩子跑来跑去,他们才不在乎吃什么呢。
  他们就觉得今天高兴,一大群人陪在身边,吃东西吃一口就行。
  王家的丫头已经找人把自己要去李家庄子的事情传出去,告诉家里,不回去了哦!
  她已经发现了,自从家中叔叔的孩子出生,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仗。
  犬子嫡孙,最小的儿子,最大的孙子,不是孙女。
  王家到目前为止就一个小男孩儿,曾经偷听的时候,还说让自己招个上门女婿。
  有了弟弟,没人再提此事。
  走吧,跟东主哥哥走,去李家庄子学本事。
  “不用担心,每旬会回来一次,很快的,专门派船给你送回来,比绕路走快多了,就是大的船只走不了,只能小船。”
  归藏看王家的丫头不怎么开心,在旁边宽慰。
  “不回来也行的,我不想回来。”王家丫头难过。
  “没有你家族的付出,你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别看你把论语给背下来了。”
  灼灼小丫头懂事儿,跟对方说,别以为你家里抛弃了你,你享受的就是你家的荫惠。


第两千三百九十五章 组胺食水肠关联
  是夜!王家的丫头上游艇,青黛和灼灼跟她一起睡,带她洗澡。
  杨环晋和黄贤荣也每每地冲了一次澡,确实是冲,游艇上有冲浪式浴缸。
  那边三家大熊猫到了地方,赶紧分开,把雄的分出去。
  庄户们十分好奇,带着雄的关在一个笼子里,竟然能够平安无事。
  一袋袋的盐被卸下,到火车站装箱的地方搬运进货箱里,等着火车过来接挂。
  明天不用跟船的盐帮人干活,他们彻底放松,到李家庄子了,吃、喝。
  他们喝黄酒,吃卤味儿,尤其是熏鸡,一人一只抱着啃。
  跟船的一路,只有炒面、泡干巴米、咸菜、黄河那里羊肉的肉干每顿给四条,不到二两。
  酒是不允许喝的,船上也没有,包括帮主杨环晋,都吃一样的东西。
  好在如今治安好了,没有水匪抢劫,也没有官员巡河抢劫,就是担心撞了什么东西。
  以前即便卸货,都能遇到码头帮的人多要钱。
  这么说吧,从把盐运过来到回去,整日提心吊胆。
  现在不了,到家啦!直接进李家庄子,喝酒,喝多了不怕的。
  ‘外地人’对李家庄子的认可便如此,哪怕一个地方只有李家庄子的一个庄户在负责,他所管理的地方,就是家。
  没有人敢去挑衅,庄户若是说话不管用,甚至出事了,就得成百上千人陪葬。
  目前为止,一切安好。
  所有人都给李家庄子面子,发自内心的,真的!
  民间有言:宁惹阎王殿,莫伤李家犬。判官可笔回,东主无胎转。
  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