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两千六百四十章 寒冬多储盛夏冰
  “趁着小宝宝什么都不知道,我把那边少了丈夫的女子介绍给你,她的孩子跟你的孩子一般大,你愿意不?”
  李易就不想这样的情况在自己面前出现,但既已出现,必须勇于面对。
  “我媳妇儿刚没了,我就再找一个,我……”
  男子很纠结,他此刻对女人没什么想法,就是要养孩子。
  孩子吃奶呢,要是没人喂,他会煮米汤。
  米汤是蒸米饭和煮米饭的时候,在米饭没有硬结的时候,不是有个上面的浓汁么。
  有的那个干后就成了像薄纸一样的东西,这个营养价值最高。
  所谓的喂婴儿米汤就是这个,不是粥。
  这就相当于煮奶喝的时候锅中最上面那一层奶皮子,古代知道怎么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怎么喂婴儿,米汤。
  和尚抱着婴儿化缘的时候,都找那些富贵人家。
  “时间会消磨一切,即使无法忘记,终究压在心底,我给牵的线,没人敢说你难听话。”
  李易坚持要帮两个家庭重组,相当于一个家庭生了一对儿双胞胎。
  大唐许多人家的婚姻绝非因为相互喜欢,而是互相依靠,包括生理上的。
  “那……行,不知道对方愿意不?”男子答应,这样孩子能喝到奶。
  “放心。”李易带男子先打针,挂点滴,不用动手术。
  阑尾也挺重要呢,医学发展,研究阑尾,不是一点用都没有,随便切的。
  转过头李易去找丈夫没了的妇人,跟对方一说,自己担保,妇人也答应,至少家中又多了个男人,先不告诉孩子。
  两个人见了面,无所谓喜欢与否,妇人抱着对方的孩子转身喂奶,就算是一家人了。
  “李郎,他们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周围的人知道情况,万一哪个说漏了嘴……”
  永穆公主了解到情况,找李易。
  “庄户不知道,知道的懂得如何说话。”李易回答。
  “庄户?啊!你要招他们当庄户?他们……嗯!他们一定愿意。”
  永穆公主懂了,庄子增加四口人。
  “不让他们再看到这片海,他们才能不总去想。”
  “是呢!突然的意外才最叫人难以接受。”
  “说明生存压力还是小,自己都活不下去的时候,哪有时间去考虑其他,如那些土著遗民。”
  “照此说来能难过的人是幸福的?”
  “我可没说。”
  “说了。”
  “没!”
  “说,呜……”
  ……
  队伍继续归程,离家越来越近。
  过杭州,接着是上海,大唐的上海还没有,有大河,水哗哗地冲进海里。
  冲着冲着就冲出来冲积平原,再后来就是移民。
  天色是黑的,凌晨四点,按照航行速度,明天半夜的时候能抵达海州。
  眼下海面上亮着渔光,晚上用灯光诱鱼,然后船上的人撒网。
  现在小渔船没有了,最小的都能装十吨的货物,目前采用单船拖网模式,不过网不沉底。
  拖一拖就开始收网,对网的强度要求高,以前麻编织的网敢这么拖,不够网钱。
  船大的优点在于不会被小风浪给拍进水里,安全系数高。
  渔民们组团儿出海打渔,渔船通过李家庄子的无息贷款买。
  打渔之前先说好工种安排和利润分配,晚上打渔,天亮的时候靠岸,网里的东西立即处理,岸上有人手。
  鲜于卖给当地的商人到鱼市,其他的虾什么的煮,鱼则制作成鱼干,凑够一批还是卖商人。
  商人负责把干货带到苏州所在,走铁路运往长安,长安再继续往其他地方送。
  价格看大唐朝天下基金收海货的队伍写牌子,按照基金价格进行上下浮动。
  海货的品种和品相不同,价格也跟着变化。
  现在冬天,有时飞艇会来,往北面的地方运,京畿道上面,即甘肃等地方,从长安运过去陆路远,还不好走。
  飞艇在结冰的地方带上冰块,飞过来要鲜鱼,再飞到需要的地方卖。
  有时风向不好,速度会慢,用冰保鲜。
  那里的百姓就能吃到便宜的海鱼,甚至冰镇的大海虾、牡蛎、扇贝……
  李易在房间中隔着玻璃看渔光,周围一群大臣,近乡情怯,他们睡不着,把李易给喊起来陪他们聊天。
  好在李易今天晚上没干什么,有精力,永穆公主和小兰跟着一起过来。
  李易拌好饺子馅,负责揉面、擀饺子皮,永穆公主二人坐在那里包月牙饺子,早饭这些人吃煎饺,不是水煎包。
  水煎包用发面,煎饺用烫面,口感有区别。
  “今天进腊月了,不知道长安的百姓冷不冷?”姚崇看着外面的渔火。
  “长安北面的更冷。”李易撇下嘴。
  腊月还能暖和?电报过来说下了几场大雪了。
  今天阳历一月八日,农历腊月处二,北方一月份是什么天气?
  “河上的冰冻得很厚了,再等等就凿冰、储冰。明年大唐需要的冰多,正好赚钱。”
  永穆公主飞快地包着饺子,动作熟练,倒不觉得降了身份。
  她过来帮忙是为了好玩儿,想起了来年缺冰,李家庄子卖的冰供应不上。
  “对啊!”小兰附和:“往广州等地送,飞艇过去,海州的大海船也行,冰多了堆在一起盖好,化不了。”
  “是这般,蜀地亦需。”张九龄想到了故乡,那里的人很少见过冰,更不用说吃。
  “井水的冰制刨冰,或庄子的冰块,河冰解暑或镇水和东西。”
  宋璟回忆在广州当都督的日子,热呀!只能用水来降温,井水最好。
  冰,有钱没处买。
  要买的话得在夏天时候的黄河把冬天藏的冰装船,到海边后河船换海船,海船送到广州。
  根本没有人愿意这样做,来回折腾,一船冰送过去,耗时两个月,能剩五分之一?
  再往外拿,两天化没了。
  海上的大船是水军的,水军那时快要解散了。
  “哎呀!”宋璟一想曾经的情况,皱眉头:“最初用水军运冰,所赚之钱可养军队。”
  周围人沉默,不出声了,你宋璟好意思说这话?你刚当上宰相就想着夺军队将领的权力,你会考虑那個?


第两千六百四十一章 钱财核对有缺漏
  “南方夏季的冰价几何?”毕构顺口问出来,不用经过认真思考。
  李易手上擀饺子皮的动作依旧飞快:“对夏季热的地方,冰最大的作用在于医疗,储存抗蛇毒血清、狂犬疫苗。”
  “还有天花疫苗。”苏颋补充。
  “天花疫苗不用,大唐的天花疫苗是研究阶段后期采用的天坛株。”
  李易把饺子皮飞到永穆公主和小兰的面前,两个人停下动作听。
  “天坛?哦!不怕热?”苏颋知道天坛,在长安。
  李易不解释此天坛非彼天坛,他只管讲解:“在猴子身上接种两代,家兔身上接种五代,牛犊身上接种三代,这个就是天坛株。
  致敬所有在医疗研究上努力工作的人,致敬一切冲在第一线的医疗工作者。
  凡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研究、医疗、医护人员,都是后代同行学习的楷模。”
  李易在向前辈致敬,灭活疫苗成本过高,减毒的成本低,便于推广。
  “小丫头一路跟随累坏了。”刘幽求到旁边洗洗手,过来帮李易揉面,动作居然不生疏。
  他口中的小丫头特指冯青黛,医德高尚、医术高超。
  “现在累,以后轻松,因自己不努力学习和锻炼而没救活人,坐卧难安。
  明年夏天,天花疫苗全接种完,并继续进行加强疫苗接种。
  我不发动病毒战争,却也不会好心帮国外的人治疗,更不用说教。
  抗蛇毒血清、狂犬疫苗、破伤风针保存不易,各地最好落实到县中。
  飞艇随时提供冰块,硝石制冰应对这种保存还是可以的,配合温度计使用。其中……”
  李易没有别的事情,正好科普,不然他就困了,被一群老头给喊起来。
  他告诉众人,破伤风使用最多,其次狂犬疫苗,被蛇咬的相对少。
  这三种一律免费,百姓没钱不给用,百姓有一定概率会死。
  有伤口的死亡比例小,被狗和其他动物抓咬的次之,毒蛇咬的最高。
  不救会死人,大唐缺人口,这些东西研究出来不为了赚钱,出口就不一样了。
  “这钱户部出。”毕构听完,愿意为冰埋单,药他不管,药有大唐青黛医疗基金和李家庄子负责。
  “何须如此?卖到其他地方的冰不收税即可。”柳冲认为能够抵一下。
  “不可!税是税,补贴是补贴。”
  毕构摆两下手,数据会乱,没法统一。
  “老毕说得对,今年庄子先交税,再进行退税申请,额外的缺口朝廷补回来。”李易支持。
  “李家庄子哪来的补贴?今年你赚了多少?国库赚的多,你跟着多赚。”
  毕构瞪眼睛,你要那许多钱作甚?你又花不完。
  海外贸易太赚钱了,今年按照目前的数据,能有七亿缗。
  李家庄子卖东西,交完税之后,估摸也能有一亿五千万缗。
  火柴、花露水、蓝宝石、香水、咖喱粉、玻璃器皿、截疟丸等乱七八糟的赚钱东西俱出自李家庄子。
  对内也没少赚,飞艇飞来飞去、蒸汽机船内河运输、卖冰块、洛阳与长安经济区域、报纸广告费、醉仙居、闻恬兰香阁,哦!这个不算,但还有其他的烟花啥的呢。
  你可知道换几年前,你敢赚这些钱,砍你多少次头不?
  大唐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不如你一个月的利润,错,是半个月,因为还要给你退一部分税呢。
  你还有脸要补贴?补你一个牢狱之灾你要不?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李郎,快擀。”
  永穆公主就怕别人问她家有多少钱,开始工作,快速包饺子。
  小兰跟着:“我和小娘两个都不得不抛头露面出来包饺子干活,实在是雇不起人啊!”
  “小兰说得对,人啊!一旦离开了位置,只能揉面换一餐。”刘幽求笑着说。
  “罢了罢了,小易你赶紧花钱,钱不流通会贬值的。”
  毕构不提李家庄子具体有多少钱,赚的钱和固定资产不是一会事儿。
  “明年我就把今年赚的全花掉,满意了吧?”李易赌气一般。
  “嗯!花掉好,全花,然后……”毕构说着一愣:“那你要赚多少?”
  “哪赚了?渔民买船我借给他们钱,无利息。”
  李易拿过来一团刘幽求揉好的面继续揪着小面团擀。
  “你那是无利息?你按照销售价格无利息,但你买的时候压价了,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时的价格差。”
  宋璟出声,顺便帮着把包好的饺子放的盖帘挪到走,换空的过来。
  李家庄子几年前开始这般运作,大批量买东西,低于售价,以销售价格给百姓分期无利息借贷。
  船一样这么干,十吨的船属于小船,一般技术的人接了单子,天天干活,便宜百之三十依旧有利润。
  他们可以流水作业,大量买木头也便宜。
  伐木的人以前伐多了卖不出去,现在只管砍伐。
  大唐有的地方树木太多,像江南东道,即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木头好多好多,根本砍不完。
  李家庄子借出去的钱相当于拿到了百分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利息,最多三年期。
  船买了,渔民用不上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