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6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子里的水,就算河里的,煮开了也没问题,好像古代人在河边不吃饭似的。”
  李易鄙视,你我讲饮水科学?
  “莫说古代,几年前大家都在河边直接喝水,眼下的洛阳宫河边附近的人依旧从河里打水。
  然,除了一些经过检测的井水外,百姓们不喝生水,怕得病。
  你看看面前河里的水,它……有鱼,快抓,大鱼,做个汤。”
  毕构说着一指水,发现存在很多条大鱼。
  “禁畿内渔猎采捕,自正月至五月晦,永为常式。”李易说一句话。
  “有人偷摸抓和钓,你庄子里过路的河,无人看到。”毕构还是想吃鱼。
  “告诉他们用摩托车给我送两条鲫鱼,二斤左右的。”
  李易满足毕构的愿望,庄子有养鱼的地方。
  两条够用,他不喝鱼汤,他喝葶苈汤。
  “挖了许多野菜,吃不完浪费,呃……”毕构又看篮子中的野菜。
  “不浪费,剩下的拿回去晚上吃,你别喊人来。”
  李易摇手,我想清静清静,一大群人跑到这,我不用吃饭了。
  “老夫何时说叫人?蒲公英你给老夫装一些,老夫晚上吃。”毕构不承认。
  大家做饭,包盒子,真正的包盒子技法,不是一张面皮对折再捏,而是两张捏一圈。
  对折的其实是饺子包法,图省事儿。
  盒子包完,看周围一圈,像齿轮,团团圆圆,否则就成了半个月亮。
  一个小时之后,大家开吃。
  大屏幕吊起来,看看节目,洛阳和长安的民生。
  长安外面的田地中小麦正在等着收割,今年晚一些,看节气,距离小满还有半个月。
  小满一到,基本上就行了。
  百姓在田间撑网捕麻雀,眼看着要收获,麻雀会成群飞来吃。
  稻草人和布条等东西不好用,时间一长,麻雀发现没危险,继续吃。
  百姓有钱了,弄来网,看着麻雀往上冲,挂在上面下不来。
  再带个筐,留一个小洞,放下网,摘一只就塞进去一只。
  重新把网支起来,等收差不多麻雀后,筐搬到路上,推独轮车去长安卖。
  城南李家庄子就收,做成吃的卖。
  李易并不担心麻雀会被捕杀光,平时不捕,收获农作物的时候再驱赶和捕。
  “那片地要种何物?”毕构喝一口葶苈汤,指着一大片翻耕完的空地问。
  “大豆,冬小麦收获后会种玉米,春大豆收完则种大白菜,就抢这点时间。”
  李易一看就明白,那片地没种冬小麦,种的晚大棚,提前拆,种早大豆。
  就是大豆跟蔬菜换着来,而冬小麦的地跟玉米换着来。
  别的地有的种花生、土豆、地瓜、水稻。
  种多了肥跟不上,就空一年,养养地,农家肥要施进去养。
  或者种大豆,然后留根,不考虑大豆产量,养豆虫,大豆做豆腐或榨油后的渣子发酵再回田。
  像种烟草时,说豆饼烟,即把榨油后的豆饼粉碎了当肥料施进去。
  后来发现直接用豆饼不如先把豆饼给发酵一下,如此利用率更高。
  镜头一换,出现在面前的是生猪养殖场。
  不少人在那里看猪粪,有的车在装粪,运走。
  “要运地里去?发酵了么?”毕构吃着饭,居然不恶心。
  “发酵了,不发酵不能直接弄地里,鸡粪也是。”
  李易说着夹盒子吃,蘸蒜酱,不要陈醋。
  画面再切,一户人家在干活,砌猪圈。
  旁边有猪圈,里面有五只猪,再砌的看规模比原来的大很多。
  地上堆了不少石头和砖,还有筛子、水泥袋,显然工程量不小。
  “他家赚大钱了?旁边摆有铁管子,像庄子里那样喂水和冲洗?”
  毕构把李家庄子都转遍了,不止他一个人。
  李家庄子有自己的养殖场,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养,动物园还有大熊猫和企鹅、金丝猴等动物呢!
  “不是他出钱,养猪协会出钱,他只负责修猪圈、养猪,偶尔打点猪草。
  养猪的主饲料都不需要他家出,他家自己买价格高,协会统一买。
  目前养猪协会的利润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不算低,四年回本,当年赚的百分之二十,第二年又投入进去。”
  李易看着画面讲养猪协会的利润,余怀德他们组建的。
  “你怎晓得?”毕构不认为李易连别人的利润都算得清楚。
  “李家庄子股份在其中,他们就算不给朝廷报账,也要告诉我。
  否则利润为何控制得如此稳定?高了不行,低了同样不可以。
  其实不进行疾病防疫的话,利润能达到百分之四十,但一个不小心,全完。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死几十万头猪,对民生影响太大。”
  指指自己,咱有股份,在里面还是大头呢!


第两千八百八十二章 出口外贸航运关
  “这个比韭菜盒子好吃。”毕构无语一下,说起小根菜盒子,即薤白。
  “嗯!人工种植产量也比韭菜低,作为药材讲,它只能那个头是。
  庄子里收,只有头也可以,带着后面的叶子干的也没问题。
  头就是放药房,有茎叶的用水一泡,还能变成盒子和咸菜。”
  李易就喜欢吃小根菜,对韭菜有恐惧感。
  小时候吃韭菜没问题,后来长大了,韭菜品种变了,一吃就拉肚子。
  还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芸豆、草莓都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和口感了。
  小时候种的草莓可不是均匀的都那么大,有的长得跟花生粒似的,有的大一点,青的都好吃。
  只有小根蒜,去农村大集上买,从山上挖的,还是一样。
  “这个猫耳朵汤也好喝。”毕构又夸一个。
  李易:“……”
  你还有脸说?你要喝鱼汤,给你做了,你一口没碰,看看你的随从们多可怜,帮你喝。
  “前提有面和油、蛋,然后才能做出来这顿饭,小根蒜和猫耳朵属于野菜,不值钱。
  如今时刻便属于青黄不接,好在还有野菜,一个月前,野菜也不多,日子才难熬。
  朝廷准备收粮吧,九年粮储备完毕,该替换,陈粮放出来。”
  李易说起大唐买粮的问题,古代百姓和朝廷都有饥饿恐惧症,粮食不够吃。
  如今大唐已经储备够了九年粮,即九年整个大唐的百姓不种粮食,依旧能吃饱饭。
  九年粮指吃九年,不意味着储备了九年的时间。
  百姓多吃土豆、地瓜、籼米,小麦、大米、玉米就节省下来。
  再从外面买的粮食,九年粮够了。
  之前储备的粮食包含了籼米,现在正好用其他的粮食把籼米给换掉。
  毕构看大屏幕,内容换成种莲花,莲花是花,有莲子吃,bsp;      莲花的叶子还能当包装物,比较实用,莲花塘里养鱼。
  他的心思没放在莲花种植上,他回忆一下刚才养猪的人建猪圈。
  “储备粮换掉一部分,正好用来给人吃和养殖?这等事情为何不提前说予我等听?”
  毕构发现问题所在,你早安排上了,把我们蒙在鼓里?
  “呀!老毕你说得好有道理,原来不经意间,还解决了粮食多的问题。佩服佩服!”
  李易满脸震惊的表情,伸大拇指,表示佩服。
  “呸~!”毕构鄙夷,你当老夫白痴?
  “汤里有沙子?”李易关切地问。
  “沙子?小易你是不是把别人看成傻子了?这事儿没完,老夫要弹劾你。”
  毕构不答应,必须弹劾,联合其他人一同。
  “老毕,别生气,你说一袋密封包装的籼米干米粉,能够保存到船运到别处卖不?
  别人有小麦和稻子,但他们缺少制作的工艺,吃顿饭很难,还得浪费部分东西。
  咱大唐以前为啥大家不爱自己做饭?你得舂米和舂麦子。磨不是谁家都有的,土砻更如是。”
  李易帮着毕构在碟子中倒点陈醋,大家关系这么好,何必弹劾呢!
  “咱们赚加工费?”毕构很快把心思转到这个事情上。
  弹劾不弹劾的仅仅为表明态度,弹劾有什么用?让陛下罚俸?
  或者降官职,从二品降到从七品,甚至流放到琼州、振州。
  流放过去后,自己等人也跟过去。
  不然不行啊!万一生病了,庄子的护士技术比不上小易。
  “一倍的收益,包括运费在内,面和米粉的价格看上去没有一倍。
  但加工过程中,剩下的东西也是咱们的,咱们拿来养牲口、喂家禽。
  之后再出口风干鸡、腊肉、腊肠,这个贵了吧?风干的兔子也不错,只吃草。”
  李易把盈利的比例说出来,百分之一百。
  正常来讲,出海就赚一倍的钱不划算,夷商若是赚这些,早改行了。
  实际价格与数量成反比,要么控制出口量,维持价格,要么降低价格,增加出口量。
  别人可交换的物资在于别人的生产力,人口还是那些,没有东西了怎么给你?
  一倍的利润,大唐有赚,对方也不赔,节省大量时间,然后用来生产。
  薅羊毛得先养羊,羊多了薅的羊毛才多。
  毕构眼睛看着大屏幕,走神,想事情。
  屏幕上此刻放着长安李家庄子的林蛙养殖区,林蛙产卵,人为给提供条件。
  林蛙不能放到池塘里养,必须有林子、水塘等环境,人工养殖的红虫扔下去,林蛙自己吃。
  同时要避免鸟类吃林蛙,包括之后的蝌蚪,这样林蛙数量就增长迅速。
  豆渣了、鱼粉了,等等都得往里扔。
  等长大后,就会进林子,一代代的。
  “小易,你这样做,夷商还有利润了吗?
  说好了的,不卖帆船给他们,他们的小破船风险高。
  许多时候,他们跟地方的人打交道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毕构看的大屏幕上又出现了蜂农的场景,蜂农在分蜂。
  他还知道等这段树木类的花期过后,接着就是大面积种植的向日葵开花。
  但他说的事情跟大屏幕上的无关,需要考虑夷商的利益。
  李易咽下嘴里的食物:“之前卖船的情况发现错了后,我已考虑到这个情况。
  咱们不卖给别人帆船,却可以提供蒸汽机船的运输,收运费。
  评估他们的风险与收益后,就是运费的价格。
  他们的利润会因市场原因减少,但与运费无关,他们少了死人和毁船的风险。
  只要他们在另一边组织货源,大唐的船只过去装运,他们跟船到大唐再买东西回去。
  贸易关系未改变,形式则不同,大唐垄断了海洋运输渠道。”
  “原来如此,吃饭。”毕构点点头,明白了。
  他主要是怕永穆公主,永穆公主在那里嘟嘴儿表达不满,我家李郎吃个饭你没完没了的。
  咱们一家人到此放松心情,你非得寻过来,你在食堂吃饭不行啊?鱼汤你一口没碰,哼!
  安静下来,李易给自己舀点蒜蓉辣酱,蘸小根菜盒子吃,这个过瘾。
  屏幕上一群孩子在学堂的院子中吃饭,菜是茄子烩土豆,凉拌的,主食大米水饭,加上黄瓜条蘸酱。
  有孩子突然抬头,看天上,对着无人机露出个大大笑容,天上有小黑点飞呀飞,孩子们都知道是什么。


第两千八百八十三章 雷雨将至文明志
  又一年的小满到来,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大家疯狂收麦子。
  军队都出动了,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