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有艘大船就好了,装修一下,当花船。今年看看能不能买一艘,造是等不及的。”
  李易摇了下头,把暂时的思虑甩走,继续安心抄书。
  抄几下他突然又笑了。
  看着一页纸上一大段一大段的话,嘟囔:“如果是拿手机看,满屏幕全字密密麻麻的字,这得硬性分段。”
  李易有走神,想到了以前学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那都一段好几百个字,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看时,一个个的都能把以前语文老师气死。
  瞬间他心情好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云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易弟,没下,没有雨也没有雪,天不错。”李成器过来帮三弟取三十六计。
  “降水不够,大片地方要出事,尤其是种地的人会争水,村与村械斗。”
  李易想到的是另一个情况。
  “怎么做才好?”李成器严肃起来,他没亲眼见过村子的械斗,却有所耳闻。
  小河的上游村子先把水给大量放走,下面的没有水,就带着工具上来堵。
  上游的拿工具要继续开,两边拿着工具开始打,拼了命地打。
  “打井,大哥你既然有工匠联盟,可以调动起来,去长安城外面没有大河的地方给人挖井。”李易提出个想法。
  “村民又没钱,总不能叫工匠白干活。”李成器现在考虑收入了。
  “管工部要钱,这不是工部的事情么?”李易出主意。
  “工部若不给呢?”李成器比较现实,你要他就给?
  “不给?不给好啊,你先看着计划。”李易却笑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预订鸭苗拦尚书
  李成器并不知道李易要作甚,却为魏知古捏把汗,工部尚书是魏知古。
  今年前段日子吃了李易不少药,顽强地活过来了。
  他夹起一条蒜茄子:“易弟,我过来取三十六计。”
  “正抄着,你把原本拿走,我又要再写一份,先叫学子誊抄出来,拿副本。”李易喝口肉汤说道。
  “多抄一份副本,你原本给我,为兄要留着。”李成器喜欢李易写的字,瘦金体。
  李易的楷书一般,写个公文、奏章,绰绰有余。
  论书法,差高手一截。
  唯独别人现在还未学会的瘦金体独领风骚。
  “好!”李易答应,他不指望靠卖字赚钱。
  早饭吃罢,等学子们抄的时候,李成器又拽着李易溜达。
  刚扑卖和正常售卖一大堆东西的管事宋德赶过来。
  “东主,他们问是否愿意卖鸭崽儿、鹅崽儿。”宋德汇报。
  “为何不买小鸡?”李成器好奇问一句。
  “因为他们是要预订,孵化技术我可是交出去了,大哥要帮忙推广。现在蛋少。”李易说。
  李成器疑惑:“并不少,每日皆有大量蛋在卖。”
  李易摇头:“各坊中所养鸡鸭少,从别处运来的蛋,路上不平坦,多有晃动,蛋黄和淡青一旦晃动剧烈,就孵不出来。”
  “竟是这般?”李成器记下,以后别人不知道的时候,他可以
  “正是预订。”管事对李易已经习惯佩服。
  “预订是何原故?”李成器觉得自己怎么又变笨了。
  “再有些日子,草才长出来,好喂鸭子和鹅,鸡吃的草相对少,等河开了化,鸭子放进去吃东西。
  至于鹅你把鱼虾剁碎了鹅才吃,在水中的时候家鹅不会捕食鱼。
  但和鸭子一起放养,鸭子吃,鹅看到了,偶尔也会吃一点小虾什么的。”
  李易继续给讲解,庄子中的大鹅有时就喂一点鱼骨粉、河螺连着肉一起粉碎的东西。
  鹅会吃,丝毫不拒绝,还很爱吃。
  跟着鸭子一起在水中漂,鸭子各种逮鱼,鹅就学会了,大的它们没法吃,遇到很小的,也要尝一下。
  若是养的鹅,没有鸭子,扔一堆小鱼小虾,鹅就看着,不碰。
  和散养的走山鸡与养殖场的鸡差不多。
  走山鸡,蛇小一点都想吃,什么蜈蚣了、毛毛虫了,逮到保证吃。
  甚至蜻蜓飞得低一点、慢一点,鸡也能给叨下来。
  养殖的鸡看到后会躲,害怕。
  李成器继续牢记,在他看来,此事亦是学问。
  “告诉他们,卖,草长出来,河水暖和,就大量鸭苗和鹅苗给他们。什么时候水暖和,问庄子里的鸭子。”
  李易说到后面笑了。
  宋德跟着笑两声。
  “鸭子怎么问?”李成器纳闷。
  “鸭子什么时候自己去下水,就是水暖和的时候,春江水暖鸭先知。”李易给出答案。
  李成器:“”
  突然想起个事情,觉得李易不一定会,于是问:“易弟可知坊间鸭子怎么孵蛋?”
  “给鸡,庄子里若不是鸡以后有用,偶尔还叫孵一孵,就全用人工孵化了。”李易随口说。
  李成器再次:“”
  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消息,居然
  宋德在旁边缓和一下李成器的郁闷,说道:“东主说了,孵化的时候鸡鸭长时间不动,吃东西费劲,就会变瘦。
  鸡还好一些,鸭子喜水,总是不能下水,毛都不好了,鸭子心情也不好。”
  “我知道。”李成器更郁闷了。
  另一边的学子,有一个念的,其他好几个在抄,早上没吃饭,三十六计的字数不少呢。
  食堂说给送饭,他们不要,怕吃饱了困,影响速度。
  四十二个今年要参加科举的学子里选出来的人,别人想来不行。
  李东主写的东西,想抄得排队,看地位,不然没资格。
  李易这边不管大哥了,让大哥自己去转悠,他回院子写三国演义。
  李成器背着手溜达,看别人干活,看休息的大人努力识字,看魏知古的马车过来。
  “魏尚书,你这是病好了?”李成器迎上去,堵在灞水桥的这边问。
  他警告,你要是觉得病好了不能死,可能不生病也会死。
  这里是你可以随意来的地方?
  魏知古下车,没穿官服,他苦笑一下,对李成器说:“臣实在是没办法了,想问个事情。”
  “你在兴庆殿问不可?非要亲自前来?”李成器对这个解释不认同。
  说好了的,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先通过三弟,由三弟或自己来问,其他人不要往庄子跑。
  倒不是说易弟不能见人,实在是你们有朝堂政事,一跑岂不是耽误时间?对,就这个说法。
  “眼疾,个人的事情,最近看东西模糊,近了看不清,问问能不能治。私人求医!”
  魏知古说着挺挺胸,怎么滴?我以私人身份过来看个病还不行了?
  “不是有水晶的东西可看么?”李成器知道,按照易弟说的就是花眼,有放大镜,用水晶制作的。
  “过来看看。”魏知古不想用那个东西,拿不回家,朝堂上准备了。
  “等着,我去给你拿几个,你试试。”李成器依旧不放魏知古进去。
  他转身去取东西,陪着他的一个宫女和一个太监堵桥。
  片刻后李成器回来,手上拿着一个大盒子,还有一本书。
  盒子打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眼镜,有单独镜片的,有两个放在一起的。
  “魏尚书,对着书试一下,左右眼睛一个一个试,试好了我给你调整。”李成器指着那些单独的镜片说。
  魏知古内心是抗拒的,但还是照着尝试,一个个换,最后确定两个镜片。
  李成器把这两个选出来,拆个竹子制作的眼镜框,换上去。
  “再看看。”他把眼镜递给魏知古。
  魏知古往耳朵上一戴,点头:“好,这个好。”
  “行,你走吧。”李成器赶人,给你一副花镜。
  魏知古攥了下拳头,要不是不敢打、打不过,他想动手了。
  其实主要是打不过,不然打你宋王几下子,因为这事,陛下难道还要杀头?
  “臣,臣还有一事想与李东主当面说。”魏知古说道。
  “没有,你没有,赶紧走。”李成器摇头,不行,有事你去跟我三弟说,就知道你来问什么办法。
  眼花是另一个借口,你看你选的镜片,度数都不大,当我不明白?


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一法钱万铢
  魏知古站在那里不动,强调:“大唐百姓之重事。”
  “对,魏尚书赶紧回去开朝会。”李成器点头。
  “水利之事。”魏知古又补充。
  “魏尚书还不立即召集工部官员开会,庄子不管大唐水利。”李成器依旧有话堵。
  “李易庄子一压一压的那个井,钦天监说今年会旱,庄子上的井好。”魏知古说出具体事情,要技术,压力井的技术。
  李成器这次没急着赶人,他思忖几息,道:“魏尚书回去,下午本王回宫里后与你说。”
  魏知古:“我想当面问。”
  李成器不出声。
  “也罢,老夫这便走。”魏知古拿着花镜,上车转头。
  李成器专门跑到了压力井那里,风车已经撤下去了,不连续抽水制冰。
  压力井依旧每日有人使用,开春后即使不连续有水流动,也不会结冰。
  由于密封不好,当井隔半个多时辰不使用,里面的水会渗下去。
  再使用时需要拿一盆水倒进去,来回压一压,空气排掉,就又有水被抽上来。
  厨房的人刚推走两大桶水,李成器站在那里,一下一下压,看着水呱呱流出。
  “易弟说这井是为了不让孩子去敞口井取水而专门制作,魏知古要它作甚?”李成器似乎是自语。
  留下来的宫女金菊说道:“想来魏尚书同样怕孩子掉进去。”
  紫玉反对:“不可能,大唐的井,只有庄子才有这种,都改了?”
  “那你说他要井干什么?”金菊问紫玉。
  “说不定是哪个有钱人喜欢,走通了”
  “住口,魏尚书也是你可编排的?”李成器等紫玉一眼。
  他继续压着,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早知道问一下魏尚书就好了。”李成器松手。
  午饭的时候李易出现,厨房午餐住打酸菜、白肉,用大蒸锅蒸,而不是煮和炖。
  五花三层肉放到一个个大盒子最下面,加上姜片和几个八角,上面是酸菜,倒水,盖上蒸。
  蒸好的酸菜不酸,而且汤是清汤,同时肉丝毫不腻,比煮的好吃多了。
  其实最好的是那个汤,爽口,跟夏天的冰镇冷面汤似的。
  往饭里一泡,虽说对胃不好,吃着却过瘾。
  李易装一碗,选择吃馒头,他若是打饭,保证会泡汤。
  “方才工部尚书魏知古过来,眼花,我给他试了两个镜片。”选择同样食物的李成器说情况。
  “身体还有问题么?”李易对于患者很上心。
  “没有事情。你说干旱的时候,打敞口井和你庄子上的压力井,有什么区别?”李成器终于问出来心中的疑惑。
  “不抢水,可以从井口那里直接挖引水渠到其他田中,大家轮流压。
  若换成敞口井,自然是谁打上来的水谁挑走浇地,总不能轮换着打上来倒进引水渠里吧。
  相对来说压力井节省力气,从井里用辘轳摇一桶水的时间,压力井一般能够装两到三桶水。
  用桔槔,适合浅水井,水深了,需要支很高的架子。晚上压力井更好用,连续作业。”
  李易说给大哥听,就这么简单,压力井大家方便协调。
  “唉!”李成器叹气,喝汤。
  金菊花和紫玉低头吃酸菜,脑袋不抬起来。
  “工部还是有能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