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个宫里的人又来接,路上没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昨天听的那些内容太过震撼了。
  “今日为何如此安静?”黄贤荣想缓和下压力,便问。
  “今天考试,学到哪里就考到哪里,东主说了,五天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要让孩子习惯考试。”
  翠柳说这话的时候哆嗦了一下。
  因为她也要考试,东主新想出来的。
  在庄子的日子里学习,回去后给书,然后再轮到班的时候考一下。
  如果连续两次某个科不及格,那么东主就要找高力士换人。
  知道了这么多秘密,一旦被换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等两个人一脑袋迷糊见到李易的时候,李易正在那里埋头写字,答题中
  李易发现秘密了,跟系统要考试材料,医学方面的内容。
  然后看着题来回答。
  没有填空、选择和判断对错,一律辩症论述。
  他自己先看相关方面的书,然后在纸上写,再跟正确答案对照。
  不就是考试嘛!学呗!
  他跟别人不同,别人及格就行,他必须追求满分。
  不然动手术的时候告诉患者,我有百分之六十的把握?
  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要看什么手术。
  阑尾,或者说是辅助生孩子,百分之六十,对方转身就走。
  百分之六,不,千分之六,对方还是走。
  李易严格要求自己。
  杨环晋和黄贤荣不知道,刚要说话,被太监和宫女给阻止。
  领到旁边给泡茶,放点心和干果。
  李易这边又答完一道题,对比正确答案,点头,还行,差不多,不用每一个字都一样。
  他放下笔,揉揉手腕和眼睛,扭头笑着说道:“二位可是和其他人商量好了,要合作?”
  “图纸买了,一百五十万斤盐。”杨环晋声音有些沙哑。
  李易眼睛一眯,想了下说道:“说说另外两个事情吧。”
  “李东主请说。”杨环晋摆出一副挨宰的样子。
  “胡豆,我要二十万斤,与长安大量购买价格等同。
  蜀椒有多少我要多少,尤其是大红袍,与长安大量购买价格等同。
  今年芥菜疙瘩,需要先阴干,再运过来,一百万斤,价格同上。
  至于你们那里想打盐井,别找我,这事我只占一点点,很小的一点。
  至于是谁拿了大头,相信你们能给出我原来图纸一百五十倍的价钱,应该知道些什么了吧?”
  李易给出好处,别看价格是一样的,但他需求量大,对方依旧有很多利润。
  同时他还提供了一个拿钱都买不到的信息,谁会在那里打盐井。
  李易只是习惯性商业谈判,他却不愿意占蜀地人的便宜。
  谁的便宜他其实都不愿意占,有赚钱的本事,何必欺负人。
  他不是四川人,却对四川有着很高的评价。
  按照历史来说,安史之乱,李隆基就跑去四川。
  当时的李隆基多狼狈呀,人家四川依旧护着他。
  后来唐朝灭亡了,宋朝出现,北宋时期,四川的人依旧顶在前面,蒙古大部队都得绕着四川跑,不然就要被打。
  结果就是绕着跑,也依旧被打,蒙古大汗蒙哥就是这么死的。
  等到了明朝,四川还是有白杆军。
  抗战的时候,川军死字旗,迎风飘荡。
  凡中华危机时,那个明明有着很多少数民族的地方就会用无数生命来支援中原。
  然后那里依旧那么美丽、那么漂亮,锦绣河山!
  历史上,晋商,靠不住;鲁商,靠不住;闽商,靠不住;辽商,靠不住
  一个个地方的大豪商家族都靠不住。
  而蜀商,靠得住。
  别管平时蜀商怎么作,国家存亡时,他们会站出来。
  甚至有人说出来,蜀地不失,中华不亡的话。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家合作有财发
  李易知道历史,也正是如此,李易在拿一百五十万斤盐时,觉得没问题,但是得给人家还回报同样的利润。
  并且告诉对方,井盐自己没办法,不受自己控制。
  杨环晋和黄贤荣不知道李易的想法,却感受到了李易的诚意。
  买好多东西,大量的钱财往外扔,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
  两个人不傻,这时很聪明的。
  能管几个宰相和尚书叫老魏、老姚、老张、老卢的人,与裴耀卿称兄道弟的人。
  他说井盐的事情他没办法,那背后是谁还用说么?
  只这一个消息,就值一百五十万斤盐。
  “李东主,既如此,我二人就回去了。”得到消息了,杨环晋准备走。
  “别呀,图还没拿呢。你看的没有用,朝廷那里的你们拿不出来,谁给你们谁死。
  还是得从我这里拿,很详细的,包括出了问题怎么解决。
  一百五十万斤盐,我算你三十钱一斤,四千五百万钱,得这个技术,一点不亏。
  何况以后咱们还有更多的合作,蜀地那里我不会放手。有什么难处,可以派亲信来问。”
  李易坦然,图纸和说明非常重要。
  能看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出事的时候怎么解决?能看到么?现在又没出事。
  朝廷那里想收买,根本不可能,姚崇在抓人杀人呢。
  杨环晋和黄贤荣这回不那么紧张了,有了心理建设。
  不过听到李易给出的买卖数量,二人稍微一盘算便明白,只要花钱运一披东西过来卖给李东主,就把一百五十万斤盐给赚回去了。
  为什么不说继续运盐?盐的产量有限,井少、池子也少。
  这回来是攒下的盐。
  下次过来,盐没有那么多,其他的东西补充。
  “李东主仁义,我等昨日”杨环晋要表示歉意。
  李易摆摆手:“往后还有更多的好处,有钱大家和上面一起赚。不过,若大唐前征,辎重不足,还望你等”
  “我蜀地义不容辞。”不等李易说完,黄贤荣便表态。
  李易笑了,他相信。
  他觉得挺有意思,四川那里的少数民族很多,正常来说应该乱。
  可是每当中原的政权一出来,蜀地立即跟上,中原不放弃,蜀地就不妥协。
  中原一顿打之后,需要收复国土的时候,蜀地那里很容易过来了,不像有的地方还要使劲打。
  他不是四川人,他一直就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但他承认,那里的人特别亲切,跟其古代他少数民族区域不一样。
  或许是文明,锦绣之地,有着自己的骄傲,不承认其他蛮族。
  “别走,晌午一起吃饭,我有好东西,给你们一人二斤辣酱,就二斤,多了真不行。
  你们那里现在有望江楼吗?就是在蜀江边的楼,跟黄河楼差不多的楼。”
  李易不让对方走,吃个饭啊,他决定拿出来辣椒酱。
  现在蜀地没有辣椒,却不代表当地人不喜欢吃辣的。
  还有湖南湖北那边的,哦,现在叫山南道和黔中道,一部分黔中道就是湖南。
  “没有!”杨环晋和黄贤荣一起摇头,他俩心情不错,没想到李东主这么好说话。
  昨天是自己等人作差了,想以势压人,结果人家少年东主说几句实话,就把自己给压下去了。
  “你们建一个吧,我有一联,很有意思。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是: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影月影,月井万载,月影万载。
  那去当个噱头,把楼和井都弄出来,可以多赚些钱,以后我找你们,就有地方了。”
  李易对两个人说,他知道蜀地的人爱文才,和苏州那里一样,在这个时期甚至更突出。
  杨环晋二人眼睛瞬间亮了,觉得这个好,有文采。
  “李东主,你这是现作的?”杨环晋问。
  李易摇头:“不是,抄的。”
  黄贤荣表示明白,关切地问:“杀好了,埋好了?”
  “你们也知道了?”李易郁闷。
  他想说,我是真的在抄,为什么你们把这当成了乐子?
  “长安传遍了,说,李易杀人抄万篇,无数高才埋河边。”杨环晋顺口说一句。
  “谁他娘的瞎给我编?我真是在抄。你们信吧?”李易强调。
  “信,聊着聊着你就抄一下,李东主,我要鄙视你,你就是个文贼。”黄贤荣配合,一副我真要鄙视你的样子。
  “行,你们厉害。”李易表示服了。
  当初跟谁来着,就是一个斗气的话。结果,无心一语万民传,每回文出成经典。
  中午吃饭。
  干锅的鸡肉快,选鸡腿肉制作,口感不怎么好,太瘦。
  然后蘸辣酱,这个就是口味了。
  “易弟,你这酱还有么?咋这么辣?拿到我们那里,一定能卖大价钱。”杨环晋吃得满头大汗。
  他一边用桌子上的竹纸擦,一边说。
  李易根本就没碰那菜,他也怕辣,主要是喝白酒呢。
  喝白酒吃这么辣的东西,一口下去,简直不要不要的。
  今天的主打菜是红烧鸡块,有一个锅专门制作成干锅。
  干锅其实是炖菜一点点把水给炖没了,然后干锅,和干煸不一样。
  李易那个时候,人聪明啊,干锅那么炖,最少两个小时。
  怎么办呢?爆炒,使劲放油,油温高啊。
  炒的时候放一点点水,之后放到小锅里或小坛子里了,就是干锅。
  所以买个干锅土豆片,发现下面有很多油,就是先把土豆片过油,然后跟其他辅料爆炒,装在一个什么器皿里。
  骗呗,你就是知道了,你还能怎么地?
  现在的干锅不同,确实是炖着就干了,后来的火慢慢放小。
  汤里的味道进入了食材中,蘸着辣的豆豉酱吃,把杨环晋、黄贤荣二人吃的不停地冒汗。
  蜀地和岭南一样潮湿,岭南好在还有热呀,潮湿可以散去一些。
  蜀地的热也是闷,没有辣椒的情况下,大家吃别的辣物来缓解。
  今天吃到了辣椒酱,杨环晋想吃更多,以后最好是顿顿吃。
  李易手里抓着个卤猪蹄,抬头说道:“蜀椒油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多种蜀椒。”
  他邀请两个人吃饭的目的达到了,你们既然想吃,那就要划地种植。
  各品种花椒种植,对土地要求很高,才好推广新的沤肥法,然后增加寿命。
  不然我专门为你们兑换辣椒制作酱?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未来行动成定局
  吃饭时,杨环晋和黄贤荣给李易介绍着蜀地的风光。
  李易以前去过,只是当时那里全是楼房,尤其是重庆最有意思,爬楼,好不容易爬上去,发现是一楼。
  现在那里没有那么多的楼,都是山,除了益州那里的城比较不错之外,其他的地方很危险。
  砍完树放木排,每年都会死很多人。
  不在河里放,凭借陆路运输,累死的、出事死的人会更多。
  “我那里就是路不怎么好走,到长安一般是走水路,从下面南边绕一大圈。”杨环晋说着喝口酒,感慨行路难。
  黄贤荣跟着说:“听闻李东主你有很多好办法,修路到蜀地”
  “没有,确实没有!”李易摇头,他可想不出什么主意修一条从四川出来的大路。
  那边现在是官道、栈道、山道、小道。
  多少年后,那里要说道路好,除非是铁路,其他的开车走,依旧危险。
  道路塌陷、路边泥石流。
  那种机械设备和人口发展需求的情况下,一条好的川路都难。
  何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