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崇哆嗦了一下,自语道。
  他慌了,那个少年,为一件事,用一年的时间来布局,直到如今才显露出来。
  好忍耐、好心性。
  而且他一定还有很多技术,是不是继续有着什么盘算?
  武功县的窑是临时出了问题,坑百姓,他那边几天后放出来新釉。
  也就是说,紧急事件的时候,他李易反应迅速,丝毫不留情面。
  不急的话,他就慢慢来,在这个过程中,你逼迫一下子,他保证立即应对,还是那么快。
  如打仗一般,战略战术,什么都不缺。
  你不出招,他一点一点逼迫,你突然出招,他瞬间反应,不给你丝毫机会。
  姚崇深呼吸,然后去拿氧气袋,给自己接鼻子上。
  “此子谋算之深远、应对之迅疾,非常人可及,当小心,小心,再小心。”
  姚崇自己给自己说,意思是,不要总想着压对方。
  说不定现在对方在布局呢,等少年忙完旱灾和蝗灾的事儿,下一步要干什么?不会是对付自己吧?
  姚崇如是想着,他自己吓自己,他根本不知道,李易一直没把他当回事儿。
  通过天上人间给他好处,是为了稳住他。
  别闹,忙着呢,你儿子那些事情偶都知道,就是不愿意出手。


第三百一十九章 采茶忙碌嫩芽贵
  科举放榜后第三天,考上的学子重新进吏部,接受免试。
  所有学子仔细打扮一番,有的擦胭脂、涂腮红,使自己看上去比较漂亮,衣服理顺纹理。
  众人进去,吏部官员看看长相、测测视力,在问几道简单的判文。
  结果全部通过,大家喜洋洋。
  中午之前从皇城出来,其他人刚想与李家庄子的准官员们约一下,四十二个学子已纷纷上车。
  车队转向,回庄子。
  四十二人要回去继续学习课本,先自学,主要是物理、化学、算术,语文不用。
  他们听劝,知道馨研不会骗他们,故此应该踏踏实实学本事,眼下不是与其他人游玩的时候。
  另外十七个甲第的准官员们则是骑上别人友情借的马,开始在横街上溜达。
  可惜看热闹的百姓比去年少许多,百姓们跑去找地方采茶了。
  采完茶叶要赶紧送到李家庄子换钱,没时间看别人游街。
  等队伍往东,到达平康坊的时候,北曲的姑娘们纷纷推开窗户,在上面挥舞起手帕,娇声喊。
  直到此刻,十七个进士才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份是受人尊敬的。
  “从现在始,茶叶一直能采摘到夏收之前。”裴耀卿邀请李元纮在天上人间吃饭。
  看到有百姓从城西过来,路过天上人间,背着竹篓匆匆向东走,与李元纮说。
  李元纮看着心情不错,跟着道:“如此,两县家资不丰的人又能积蓄些钱财,焕之去与李易寻来的活计儿,当有大功。”
  “多亏大纲体谅,未与我这长安令生气。”
  裴耀卿表示感谢,他一个长安令让另一个县的人跟着干活,对方没说什么。
  “主要是不敢拦,先不提利民与否,只衙役可以多得钱,我就难以阻止。”李元纮笑着说了一句。
  他不去争,事情办到就好,拿了不敢拿的钱,有风险。
  何况裴耀卿的钱依旧用在两县百姓身上,其本身没去贪。
  “往后喝茶不用花钱买,李易答应的。”裴耀卿换了个话题。
  “冲泡的茶确实口味不同。”李元纮颔首,他不在乎茶,因为他不知道李易以后会把茶卖出什么价。
  此时京兆府的百姓忙着找野茶,有人种的茶园进不去,就问茶园的主人要不要人手采茶。
  茶园的人知道茶叶会慢慢生长,现在还都是嫩芽,李家庄子给的价钱高。
  按照不同的品相,最贵的一斤可达五十钱,最差的也有十钱。
  比以前制作好的茶价钱都高,只是要求多,采下来的新茶送到庄子不得超过三天。
  同时又不准堆厚厚的一层,不然价钱要继续往下掉。
  寻常人找到茶树,采一天,就要往庄子上赶,附近有人多,则雇一辆马车、驴车、骡车、牛车。
  离庄子相对近的地方的人,可以采两天茶,然后乘车去送,不超过三天。
  茶园的主人看到有钱可赚,与采茶的人商量好价钱,一群人冲进去摘嫩芽。
  看上去双方都很高兴,一个是不用自己寻找茶树,一个是感觉凭白得了钱。
  当第一筐茶叶送到庄子上的时候,庄户们开始忙碌。
  准备晒茶的地方,还要保密,炒茶绝对不能教,指望这个赚钱呢。
  宋德按照李易画的图和说明看品相,每当给出五十钱高价的时候,他笑得比对方还开心。
  后面做茶的人按照不同的工艺开始处理嫩茶,按照茶的水分要求不同,制作出来的成品率也不同。
  茶要求的越干,需要的青茶越多,一般情况下,绿茶是四斤多青茶出一斤成品。
  若是一大堆的青茶送过来,十斤中选出来四五斤的好芽,那么这个炒出来其实属于十斤出一斤那个品质。
  但被选下去的芽,依旧可以炒。
  如果是制作很干的茶,或许需要从二十斤青茶里挑选出十斤,然后炒一斤。
  京兆府这边的嫩芽,挑好的,五斤出一斤绿茶,能卖出天价。
  至于怎么卖,东主有办法。
  庄子旁边,暂时不制作蜂窝煤的人,组上团,跟庄子雇马车,跑到一处处地方采摘。
  必须是雇,要给钱,去的时候车上装着草料、盐和大桶的水。
  一般是一天的路程,中途必须让马休息。
  采一天,多半天,再赶回来,把茶芽卖给庄子。
  不过庄子答应,会给他们一些差些的茶喝。
  补充下维生素什么的,顺便清理肠胃,有不适合喝茶的就别喝了。
  张家村子的人没动,他们收拾地,今年要种棉花。
  阴历是二月,阳历是四月,要种了。
  不止是村子,庄子同样种很多。
  张家村子的人与李易庄子上合作种棉花,庄子出种子和技术,村民们负责干活。
  庄子给村子出一个租赁土地的钱,再给一个雇工的钱。
  相当于村子的人多赚了一份工钱,他们的旅游业还要继续搞。
  包括养殖蛤蟆和种水田,水田里养螃蟹。
  相当于先富起来的李家庄子带动地方后致富。
  北面的皇庄亦如此,大家等着今年继续赚钱,然后盖新房子。
  二月二十八,科举考完后的第十天,李易站在船头看着漕船缓缓靠岸。
  船工们说十天就是十天,果然准。
  洛阳码头,现在是河南府,河南府的最高长官是河南尹。
  河南牧是遥领,有个亲王说是河南牧,但根本不管任何事情。
  眼下河南尹叫毕构,今年六十五岁了。
  按照资料显示,他今年会回到长安,当户部尚书,然后明年生病,没好过来,就挂了。
  李易知道这人,蝗灾处理不好的一些原因就在于他。
  估计是他年岁大,老臣,硬顶着姚崇不收拾蝗虫,所以李隆基给他调回去。
  正常来说,今年姚崇在蝗灾上干着急,使不上劲,明年少了个关键人物,就敢下死命令。
  这个叫毕构的给孩子起名都是按照五行来的,他字的名也有个木字旁。
  还跟一群人被称为方外人士,你一个朝廷命官,你方外好吗?
  至于河南府的其他官员,李易没查到资料,乱七八糟的,都是史上无名之辈,不用理会。
  李易看着、想着,船停稳,跳板搭上。
  船工们帮着往下搬运东西,把人送走,要洗刷船只,顺便问问还有没有谁要运货,拿钱就给运。
  李易不干活,他下船,在码头上看,洛阳的阳历四月上旬的最后一天,天很热,黄河水明显变浅。
  码头的草丛中的草上面偏黄,一只只蚂蚱在那蹦达。


第三百二十章 土地租赁不言说
  别人忙着搬运,还有去找码头上帮工过来帮忙。
  李易观察蚂蚱,此时的蚂蚱应该是青绿色或深绿色,面前的大蚂蚱开始转灰色。
  等干旱到一定程度,一片地方的蚂蚱开始聚集,全是灰色,还有的身上有斑点。
  咕咕咕、咕咕咕。被搬动的鸡在笼子里看到蚂蚱了,叫着,脑袋探出来,脖子使劲伸。
  笼子中的鸭子同样骚乱起来,它们想吃。
  庄户们谈好价钱,找来帮工和车,把鸡、鸭、小猪放上去。
  码头上的人没有活的为了赚工钱过来抬,同时好奇地问来问去。
  “从哪来的?咋运这些个鸡鸭,怕不是有上万只吧。”他们问庄户。
  “大家小心,别摔到地上开了笼子,抓起来费劲。”庄户不回答,在旁提醒。
  羽林飞骑牵马下来,马一站到实地上,鼻子里喷着气撒欢,在船上太难受了。
  一匹匹军马站好,士兵们搬运草料,一匹马加两个鸭蛋和一把胡椒粒。
  蛋打开,蛋液放在手心上,马高兴地舔,舔完再舔胡椒粒,最后才吃草。
  其他庄户边盯着干活的人,边把鸡蛋鸭蛋分好,说的时候说了,不给现钱和布,给蛋。
  一路上,一万只鸡和三万两千只鸭子,十天中可没少下蛋。
  对着阳光看,能孵化出小鸡小鸭的单独放,孵化不出来的放另一堆。
  到了洛阳当钱用,可以多给个。
  干活的人转手卖了,也能多赚。
  此处码头位于洛阳城西,东边是洛阳城,西边有空地。
  水路可以直接把船给送到洛阳城里面。
  李易为了养鸡鸭,不方便带进去,没地方。
  城外有村落,还有山、其他河流,除了黄河,最大的河是穿城而过的洛水。
  船能直接进去,就走洛水,停到哪个坊,便在哪个地方装卸货物。
  游船亦在河上转来转去,繁华程度比之长安并不差。
  至于更东边的开封,现在还不行。
  李易要找一个有山的空地,城周围的近处的山,必然属于有主之地,租下来。
  这等事情不用他亲自操心,有庄户去办,进城找牙人询问,给钱,牙人就办了。
  “大家的车帮着运到地方,要在那边租个山,放心,工钱给足了,愿意要蛋的人,一人多给五个。”
  庄户对着干活和提供租车服务的人群喊。
  被雇佣的人其实属于提心吊胆状态,鸡鸭和小猪多,还属于正常。
  军马那么多,还有军士跟着听从调度,这是什么人?
  没见过的弩、弓、刀、盔、甲、清一色的服装和皮靴。
  再看身体的强壮程度,后脖子上的肉隆起来。
  连喝水的水囊与别处都不同,还多了一个是铲子的东西不?
  一人三骑,这支军队属于哪?
  等着樊凡照顾好马,把旗帜挑起来。
  周围的人喧哗了,一个大大的羽字,一个大大飞字。
  “从长安那里传过来的专门护卫陛下的羽林飞骑?”
  “瞧着便是能打的样子,一套军械,加上马,要多少钱?”
  “刚刚还给马喂鸭蛋和胡椒吃。”
  “他们护卫的人是谁?”
  “不知道,漕运三十艘大船,明目张胆送东西。”
  “他们听那个少年的话,少年身边的人穿的衣服不便宜呢。”
  “定然是哪个王,闲着无聊运鸡鸭。”
  “从长安来的,不晓得要作甚。”
  “拿钱干活,不理会那许多。”
  百姓知道来人不是强盗,放下心,羽林飞骑又不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