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小潭没直接回应,他走过去,绕一圈先看外面,再透过缝隙往里瞅。
  里面怎么木头横七竖八地放着?堆木头有这么堆的?不怕倒塌?
  稍微估算一下,关小潭明白了,里面有不好的木头。
  而且即便全是一样的木头,这堆也不值五十缗。
  “如何?”长孙昕在旁问。
  “好,好木头,五十缗我占便宜了。”关小潭认了,一百缗以下的他能做主。
  他没去问哪个工匠木头如何,问了会给工匠惹麻烦,工匠说实话还是说假话?
  说假话,得罪李家庄子。
  说实话,得罪长孙昕。
  “你把钱送来,我派人给你运过去,咱俩写一下。”
  长孙昕怕关小潭翻悔,拉着他还专门写了个买卖契。
  关小潭回去取钱,五千张十钱的兑换券。
  长孙昕额外找了一些力工,过来装车,把木头搬运到醉仙居的施工工地。
  等他带人离开,关小潭才叫上两个木匠过来看。
  “小潭,这个是阴沉木,黄柏的木头,太小,不适合打造棺材。
  如果家中有极阳之地需压制,可用阴沉木制作摆件,不宜打造其余床榻桌椅。”
  工匠看了,与关小潭介绍。
  “那这东西好不好?”关小潭问。
  “看在谁的手中用,有方外之士就好用,寺、庙、观,他们愿意要。”
  木匠用手摸了摸木头说。
  “我带回去问问东主,这边还要你们帮忙照看。”关小潭决定送回庄子。
  几辆车装着形状不是很统一的阴沉木出发,中午之前抵达庄子。
  “东主,长孙昕非要卖我一批木头,外面看的时候是檀香木,里面有黄柏的阴沉木。
  一个个的都太小,做不了棺材,工匠说若家中有……”
  关小潭找到李易,开始汇报情况。
  “哪呢哪呢?我看看。”李易不等关小潭说完,兴奋地喊起来。
  “在……”关小潭又没说完,李易冲出去了。
  很快他找到了那么多的阴沉木,蹲在那里摸来摸去。
  “好东西,行,可以,做什么棺材?这个用来做乐器呀。
  他拿这种木头制作千工拔步床,会死得很惨。
  不过用来制作乐器,价值一下子不同了。”
  李易蹲在那里,一脸欣喜之色,多亏是黄柏的阴沉木。
  换成楠木的软木,还不适合制作乐器呢。
  可以制作小提琴、箫、笛子、胡琴、横琴。
  关小潭凑上来:“东主,木头好?”
  “好,多少钱买的?”李易点点头。
  “五十缗,还有一些檀香木。”关小潭答。
  “去找宋管事领赏,一百缗。对了,立字据了吗?”李易想起个重要的事情。
  “立了,长孙昕怕我反悔,拉着我写的。”关小潭笑了,贼贼的那种。
  “长孙昕不容易呀。”李易感慨一句,为长孙昕难过。
  “是啊是啊。”关小潭附和。
  他能想到,当这批木头被东主给制作成乐器卖高价后,长孙昕会是什么心情。
  “你去找宋管事的时候,告诉他,多收一些阴沉木,不要软木的,只要硬木,我不打造家具和棺材。”
  李易想到现在大家对阴沉木的理解就在棺材、法器等方面,价值不高的时候,多多买。
  等他把阴沉木制作成乐器流行起来后,储备的阴沉木就是钱。
  关小潭高高兴兴地找到宋德,先说李易让大量收购硬木的阴沉木,才提自己有一百缗的奖赏。
  钱他不拿,记在账上,有需要的时候,再跟庄子里买东西。
  比如成亲打首饰,同样在账上转。
  宋德想了想,找到印刷作坊,要求在报纸上打广告,灞水李家庄子高价大量收购硬木阴沉木。
  翌日一早,报纸出来,送往各个地方。
  蓝田县中,昨天坑了关小潭一次的长孙昕吃着早饭,拿到了今天的新报纸。
  先浏览一遍标题,再挑着看最想看的内容,然后……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与民争利催商税
  “长孙巡察使、长孙巡察使,醒醒,不好了,长孙巡察使不行了,快来人救命啊。”
  长孙昕倒了,在报纸的广告位置处看到李家庄子高价收购阴沉木的时候倒的。
  小厮喊着,一群人围过来,各种敲打、各种掐,最后心肺复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长孙昕苏醒过来的时候嘴里就嘟囔着这一句。
  早饭显然不能继续吃下去,长孙昕的人把他给抬回院子。
  “把,把关小潭,叫,叫来。”长孙昕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
  小厮跑去找关小潭,出大事了。
  长孙昕等,还未等到关小潭,卖他木头的商人寻过来。
  “长孙巡察使,前些时日,我卖你的那一批木头错了,里面有的木头是我要送到庙里的。
  今天一查,才知道,居然混到了檀香木中,哎呀,那东西你拿着没用。
  这样,我给你两倍的檀香木,把那批拿错的木头……”
  木材商人一脸抱歉又带着献媚的表情与长孙昕说。
  “打出去,把他给我打出去,快,打断他的腿。”
  长孙昕没等商人把话说完,便咆哮起来。
  商人转身嗖嗖嗖跑了。
  边跑边喊:“长孙巡察使,确实是拿错了,那木头你留着没用,你好好想想,哎呦,真打呀……”
  商人跑掉,关小潭来了,带着八个人过来。
  “长孙巡察使,你找我?”关小潭一脸疑惑的表情,问。
  “小潭啊,昨天的木头哇,卖错了,我要卖给你的是檀香木,对不?”长孙昕喝口水缓缓。
  “是一批木头,什么都有,买卖契上写了。”关小潭纠正长孙昕的错误说法。
  昨天长孙昕写文契的时候怕关小潭找回来,故意没写檀香木,而是一批木材。
  今天他后悔了,不管李家庄子为什么要大量收,阴沉木的价格一定会涨。
  手头上有阴沉木的会跑到李家庄子问价,然后确定从别处收购的价钱。
  “小潭,你看这样,我用二倍的价钱买回来,如何?”长孙昕退而求其次。
  “长孙巡察使,我家东主看到那些木头后,说我办事得力,赏赐我一百缗。”关小潭露出笑容。
  长孙昕心一抽抽,差点又晕过去。
  只是赏赐一个人就一百缗,那批阴沉木会值多少钱?天啊!怎么会这样?
  长孙昕坐在那里发起呆,连关小潭什么时候告辞离开的都不知道。
  足足两刻钟,他被小妾给呼唤回魂儿。
  又喝几口茶水,他抿着嘴琢磨事情。
  “不行,不能我吃亏,朝廷给的回书已经到了,可以把蓝田县当试点收商税,开始收,去找他们查账。”
  长孙昕为了钱,顾不得其他的事情了。
  他带着他上书后给的回文,去找县令。
  县令看到,让长孙昕给写一个公文,然后盖印,蓝田县开始收商税。
  商税可不仅仅是采石头的,包括了酒店、茶馆。
  只要经营达到一定规模的,全收,三十税一、二十税一、十税一,不等。
  如采石头的,就属于十税一。
  醉仙居这种,二十税一。
  其他的酒肆、茶馆,三十税一。
  摆摊的不收钱、挑担子卖东西的也不收。
  衙门里的人出去,挨个地方走,告诉一声,从八月一日开始,收税了。
  账需要重新好好记,不然查出来就使劲罚。
  蓝田县的百姓得知情况愕然。
  “收税了,收的是商税,不是人头税。”
  “三十税一多不多?”
  “毛利就多呗,纯利就少,他们按照毛利收。”
  “商家的日子不好过了。”
  “听说是长孙巡察使要求收的,他一定有考虑。”
  百姓们纷纷议论,看热闹的心态。
  商人们不干了,以前不用交钱,凭什么别处不交,就我们蓝田县交?
  找人,在朝堂上解决,找御史台的人,谁认识?
  七月二十日一早,一大群御史台的御史把长孙昕拿出来说,说他私设名目、与民争利。
  还有说他戕害百姓,会引起地方混乱。
  李隆基听着,不表态,他早知道情况会如此。
  一群臣子啊,与商贾有联系的,自己家作买卖的,家族中有买卖的……
  一旦蓝田县收税,等着没什么事情之后,其他的地方学着收,就收到了他们的头上。
  谁愿意把属于自己的钱交给朝廷?
  问题是不收商税,只收农税,种田的人承受不住。
  李隆基思忖着,御史台的人终于弹劾完,等待。
  “此事再议。”李隆基给出四个字,根本没提要撤消收税的事情。
  姚崇立即出声:“铁勒思结姓,磨散都督,率部南迁,欲降大唐。臣以为,当封官而使其还。”
  话题转移了,从内部的事情转到外部。
  铁勒部族一共有九个姓氏,思结是个姓,却不属于铁勒九姓之一,是九姓中的外姓。
  里面有个人叫磨散,他带着族人过来投降,他到了长安。
  如果大唐愿意,他和他的族人就进到大唐生活。
  姚崇的意思是给封个官,然后让他回去。
  这帮人靠不住,今天投降了,明天可能就出事儿。
  他们为什么要投降呢?因为张孝嵩正在帮拔汗那国打阿了达。
  阿了达是吐蕃和大食人联合起来推出的一个西域地方的王。
  阿了达先去打的拔汗那国,拔汗那国年年给大唐进贡,还派人来问候。
  他被打了,就向大唐求救。
  这个得救啊,不救人家平时白过来朝贡了?
  张孝嵩带着兵去了,一路杀呀,遇到一个城就收拾一个城。
  打到现在还没打完呢,按照历史上来讲,要打到十一月份。
  最后把阿了达给打得跑进山里不出来了。
  战果是打下了好几百个城,屠了三个城,阿了达身边都没什么人了。
  张孝嵩一顿打,其他人害怕,之前的十姓,和现在的思结姓,全是被吓的。
  大唐不需要他们的兵在边境帮大唐打,如果依赖他们,大唐的兵就会没有危机感。
  一投降了,就给个官,意思是没事儿,放心,不打你,回去吧。
  这等小事用不着李隆基操心,一个部族那么点人,说打大唐就能打。
  打吐蕃费劲,打他们容易。
  等着晚上李隆基回庄子,对李易说起长孙昕的事情。
  “听说朝堂上,许多御史台的人弹劾长孙昕,说他与民争利。”
  “没什么大事,他们折腾不起来。土地兼并也无妨,还有招应对。”
  李易对此不担忧。
  土地兼并难道就能跑了?该交钱照样得交上来。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朝堂问策朕有闲
  李易知道安史之乱后,大唐没钱,然后使用了两税法,还有盐铁酒专卖。
  当时的官员们不反对,反对就完了。
  现在也一样,反对收拾你,一个个官员往外放。
  有本事你造反,最近几年杀那么多人,还在乎你们。
  李隆基听李易说得轻松,自己就放心。
  “不知道京兆府都收上商税,可得钱几何。”
  李隆基没收过,想从李易口中得到一个数字。
  “要看收什么税种,各地的税要不要统一,地方截流多少,然后才能判断京兆府的税收。”
  李易无法回答,试运行中,地方还没动。
  行商在一处地方交了税,到另一个地方不能再交税了。
  需要拿着地方的票据给另一个地方的看,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