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个人同时摇头,由罗欧桁出声:“正常施工,无法干预。”
  长孙昕露出遗憾之色:“若能挖到金子,此地当成矿,由朝廷管。”
  “东家,不可再造谣传谣了。”罗欧炘看一眼长孙昕,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赶紧劝。
  “不,不造,李易对造谣的人下手太狠。”长孙昕打消念头。
  等又喝几口茶,招呼伙计给续水时,关小潭手上托了一个小罐子找过来。
  “长孙巡察使,我家东主派人送来二斤牛肉酱,需在三日内吃掉,不可久放。”
  关小潭把小罐子放在桌子上,介绍一下。
  “不会是里面下了毒吧?”长孙昕持怀疑态度。
  “我家东主想给人下毒,白开水中下,岂不更方便。
  牛肉酱中有那日摘的东西的皮,却不是很辣,长孙巡察使试过便知。”
  说完这句话,关小潭离开,爱吃不吃,回头扔了都不管。
  “晌午吃,宫中有吃过辣的牛肉酱。”长孙昕笑着说,他妻子过来后与他说的。
  随即他又露出羡慕的神色:“李易每天有好东西吃,不晓得他今天中午会吃什么,又忙什么呢。”
  灞水李家庄子。
  被长孙昕惦记的李易在劝羽林飞骑。
  “我看你们整天闲着无事可做,不如我带你们玩个游戏,可好玩了,一点不骗人。”
  李易一个小热气球放飞场地的旁边,对用惊恐的眼神看他的羽林飞骑们说。
  人群中,第一拨的羽林飞骑军士脸色苍白,之后来的人看上去状态也不是很好。
  他们没有被李易带着玩过,却被第一拨的带着玩了差一个层次的。
  差一个层次的都被折磨的想寻死,更不用说老前辈们曾经玩过的游戏。
  “李东主,放过我们吧,我们现在很忙,忙着适应热气球。”老兵苦着脸说。
  “不是上次玩的那种,这回的轻松,不累,以前那样的我也不想再来一次,我累。”
  李易继续劝,目光中透着真诚。
  军士们摇头,不玩,说什么都不玩。
  郭子仪看不下去了,站过来:“李东主你说吧,要如何作,大丈夫死则死耳,怕什么?”
  “看,你们看看你们的郭长史,李某最佩服这等人。”李易表扬郭子仪。
  “说。”郭子仪一副豁出去的样子。
  “郭长史,你会算学吗?”李易点点头,询问。
  “自然晓得,加减乘除皆可。”郭子仪底气足。
  他能当将军的人,不会算数,怎么知道有多少人、多少粮、每日消耗几何?
  “那就好办了,九章算术会吗?”李易提起一本书。
  郭子仪微微摇头:“不会。”
  “不会没关系,咱们学里面的……现在单独拿出来了,叫海岛算经。
  这个有意思,不需要学正弦、余弦,也不用推导公式,只要死记硬背。
  把九种测算方法用熟练,大家就可以测算各种高度和深度,在不同的地方测。
  再配合上望远镜,诸位往后想测什么就测什么。”
  李易拿出来的是海岛算经,现在就有,但一般人不学。
  一个是觉得难学,另一个是写字都不会,怎么学?
  一听学算术,羽林飞骑们的脑袋瓜子开始嗡嗡,我一个当兵的,还要学这个?
  “李东主,学来干什么?”刚才的老兵又出声了。
  “自然是打仗,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可以看天,地利需要测,怎么布置。
  等你们学会这个,我再教你们用计里画方的办法,手工绘制地图。
  我给们提供纸、笔、尺子,再画上等高线。
  地面能直接过去的配合空中一起侦察画图,地面部队过不去,或太危险的时候,热气球负责侦察画图。
  咱先把咱们大唐边关的地形画出来图,再一点点画敌人那边的。
  打仗之前,先派热气球去画图,画好了再打。
  尤其是吐蕃和西边的突厥的地方,山多、河多、谷多。”
  李易说出自己的目的,他要把羽林飞骑培养成特种兵,不是蚁附攻城的敢死队。
  列军阵的时候,更不能直接冲过去陷阵,太浪费了。
  羽林飞骑应该处在最关键的战场位置上,就跟海军陆战队一样。
  不仅仅是要学测量和画图,以后还得学测炮距,用大拇指瞄,给公式。
  武装泅渡、攀岩、跳伞、索渡,谁规定飞骑下马就弱的?
  另外战地医疗还得练,只拿猪练手不行,要送到战区,给其他部队的战友们救治。


第四百七十二章 李庄娃娃再出行
  军士们听到李易说是打仗用,一个个不愁眉苦脸了。
  他们知道自己的定位,必须是大唐最强,不,是天下最强。
  别人不会的自己要会,别人不行的自己得行。
  “东主,你说吧,怎么学,我们愿意学。”老兵表态。
  “对,我们学,东主不会害我们。”
  “东主,我最怕读书了,不过这次我拼了。”
  “我就当是有人拿刀架在我脖子上,不学就死。”
  其他军士纷纷喊起来,一副拼命的架势。
  他们羡慕读书人,之前在庄子里的三千羽林飞骑学了写字。
  现在羽林飞骑都在认字写字,传情报用。
  “找学子们学习,这东西简单,不用我教,不要整天玩热气球,那不是有河么,戴上跟屁球下去。
  以后你们要在河中打水球,那个对练习游泳最管用。
  我知道你们新来的羽林飞骑中有旱鸭子,下去。
  之后我选个山,带你们玩攀岩。
  鸿卢寺的人里面出小吏,到庄子上给教你们吐蕃和突厥的话。”
  李易安排上了,他也想学学现在的吐蕃和突厥话,还有文字。
  军士们斗志高昂,李易放下心。
  他跑去工坊,找人制作大量的绳尺。
  工坊用的绳尺有两种刻度,一种是厘米和米,一种是寸、尺、丈。
  在一条绳子上用红色与蓝色标出来,现在要给军队装备上。
  把这些事情安排妥当,李易想了想,找来宋管事。
  “明天和后天,两天,给孩子们放假,出去玩,准备好护卫和车,到外面吃烤肉串吧,”
  李易看到秋天来了,孩子们还没秋游过呢。
  在庄子里孩子们有玩具,看着很快乐。
  但秋游这个他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的活动,想来庄子中的娃娃们也愿意参加。
  当然了,放假就是放假,玩就是玩,不写游记。
  “东主,去哪?”宋德知道事情又多了,看孩子才最不容易。
  “城里不去,受约束,去……蓝田县,蓝田县近,那里还有醉仙居。
  我想过去看看,有什么可以发展的项目,大家的生活状况,从业人员都是哪个方面。
  本来应该去武功县,那里最先派人调查,不过路程远。”
  李易略微想了想,选在蓝田县。
  “我这就去把好消息告诉给孩子们听。”宋德答应了,转身要去安排和报信。
  “晚上再说,现在说了,他们就没心思学习了。”李易对孩子很了解。
  果然,到了晚上的时候,在吃饭前,把明天要到蓝田县吃烤串的事情一说,孩子们疯了。
  莫名其妙地就兴奋,又跑又叫的。
  七月三十日一早,李家庄子儿童团再次出行,小家伙们排着队上车。
  庄上出了六十个护卫,背弓持弩挎刀。
  羽林飞骑紧跟着出动三百骑,一人三匹马,早早的斥候就派出去。
  李易坐在马车的外面,双腿搭拉着,一晃一晃的,看上去很悠闲。
  亲自带队的郭子仪却放不下心,他昨天晚上被李易找去说了一些话。
  带着一大群孩子,车队的速度不快,巳时正的时候,才抵达蓝田县。
  蓝田县的人第二次看到豪华车队,第一次是庄户们过来,故意彰显实力。
  当一个个的孩子从车中下来,蓝田县的百姓看呆了。
  他们早听说李家庄子收的庄户孩子们过得好,今天亲眼见到,才知道,哪里是‘好’可以评价的。
  这分明就是大家族专门养的小祖宗。
  那一个个的小模样,看着就想抱回家。
  等着小家伙们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排上队,向着县中最大的晒谷场倒腾着小腿走过去时,百姓们纷纷叹气。
  县里的孩子也跑出来看,眼中露出羡慕的神色。
  羡慕那么多孩子在一起玩,也羡慕别人身上穿的衣服。
  到地方,庄子的小孩子们把自己的背包拿下来,打开。
  然后对着围观的小朋友喊:“过来一起玩儿啊,我们带了玩具。一会儿一起烤肉串儿。”
  县中凑过来看的孩子们不敢动,哪怕眼中有着向往的神色。
  在他们看来,李家庄子的孩子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庄子的孩子看他们不来,大点的孩子跑过去,也不嫌弃对方衣服脏、手脏,拉着就走。
  一个个孩子被拉着,一副不是我们要过去,是被拉着没办法的样子。
  不过很快,他们就放下了‘矜持’,与庄上的孩子在那里摆弄着各种玩具。
  竹子制作的小铲子、小锅什么的,在庄户们推来的细沙子堆旁边,玩过家家。
  还有别的孩子没见过的带木头轱辘的小铲车、翻斗车,用手推着能在地上跑。
  他们的家大人过不来,在一箭之地外被羽林飞骑给拦住。
  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天上一个接一个小伞花打开。
  县里的孩子第一见到这么有意思的东西。
  把小石子装进一个小口袋里,小口袋连接几根绳子,上面是一团绢。
  在团成一团,向天上抛去,装石头子的袋子坠在下面,上面的绢变成了降落伞,慢慢飘下来。
  他们玩的能在天上飞的是竹蜻蜓,用手一搓就飞,感觉没有这个有意思。
  李易没陪在孩子们的身边,他的救护车在二十骑的羽林飞骑保护下继续向前。
  他坐在车外观察蓝田县的情况,蓝田县每年都要受个灾。
  有时是冰雹,有时是涝,还有的上半年涝完以后下半年又旱。
  蓝田县山多,一处地方可能就是一个样子。
  “明天一早,我要上山,大家准备一下,派出来二十个最开始的羽林飞骑跟在我身边。”
  李易对看着民居的时候对跟在身边的郭子仪说。
  “我也去。”郭子仪点点头。
  “去呗,这山啊,不能开梯田,不然水土流失会加重,本来就是总受灾的地方。”
  李易转过头又看向那边的山,山上有砍伐的痕迹,显然是用来取木头了。
  在砍伐的地方有植物生长,不知道是谁家上去种了什么,还是野生的草。
  “那这边的山适合干什么?”郭子仪对山上的农事不是很了解。
  “不用山上的地,当地有好的水稻土,应该种水田,种麦子怪可惜了。
  还有更多的泥土,分类好,可以出一些个小作坊,想来本县的窑最好。”
  李易知道蓝田县有陶土和瓷土,当地人必然要建窑。
  一路前行一路看,李易摇摇头,穷,房屋还有用草和泥混合建的,上面无瓦。


第四百七十三章 县中立志众少年
  李易看着县里居民住的房子,好坏皆有。
  还有泥墙裂了缝隙的,外面用泥巴抹了一下,颜色不同。
  显然这样的房子属于危房了,继续住下去,下大雪,或者是下大雨,容易压倒、泡倒。
  郭子仪看了也摇头,太差了。
  比起李家庄子差了许多,李家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