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附议。”卢怀慎支持姚崇了。
  “嗯!”张说给个鼻音。
  他们都觉得,别的东西也就算了,这么好的稻子,李易为什么才说出来。
  去年说的话,今年不就有许多地方种上了么。
  “他得想起来才行,想不起来有何用?现在问,难道他就都知道?”
  李隆基才不同意去逼问李易呢,那将失去更多的东西。
  李家庄子,李旦在问。
  “小易,你看看还有什么事情你认为对大唐有用?”李旦如哀求一般跟李易说话。
  他知道,李易想说才会说,不说拿他也没办法。
  李易看看老头,叹口气:“还真有,我以前把,一直想着这些东西,所以要造船,忘了那边的籼稻。”
  “什么东西?在哪?”李旦探探脖子。
  “地瓜、土豆、苞米、西红柿、芸豆,很多。在……两万多里之外,隔着海。”
  李易说出来实话,有,就在那长着呢,怎么拿回来?


第六百四十三章 派人占领恐立国
  听到两万里,李旦还觉得能派人去看看,再一听到隔海,他泄气了。
  “为何要隔个海?地就没有连着的?”李旦嘟囔一句,兴致索然。
  “等有了大船的船队,就可以过去了,淡水的问题好解决,多制造一些个大玻璃罩子,带上硝石。”
  李易却不苦恼,不就是出海航行嘛,有海图。
  海上的饮用水就蒸馏,带很多船过去,每艘船不用装满人。
  专门负责补给的船,等东西消耗光,就把船给扔了,不要,钱的事情而已。
  唯一的威胁是海上的飓风,下大暴风雨,或者是突然遇到大漩涡。
  “需要不少年吧?”李旦一想到大船队,一去一回,从组建船队,到船队过去又回来,时间久远。
  “只要去做,总归有成功的时候,不去做,现在不还是正常生活么。”李易倒是想得开。
  就跟国家研究武器和太空飞船一样,一代接一代的领导人过渡,终究有一天能办到。
  “对,不做永远都是那样。即使老夫等不到那一天,你们也行。”李旦眼中重新有了坚定之色。
  “你能等到,有钱就有船,海船又能打仗,又能帮着把好的东西搬运回来。”
  李易宽慰着老头,老头再活十年的话,哪个大洲的东西都能看见。
  人家哥伦布了、麦哲伦了,船队也不大,船员不多,不也是跑来跑去么。
  他们甚至都没有什么航海图,就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在拼,赌运气。
  自己可以告诉海员们许多知识,包括世界地图,还有给他们制作各种工具。
  要是出去一百艘大船,专门有许多负责补给,怎么可能回不来?那得是什么运气?
  “那些个地方有人吗?”豆卢贵妃在旁听着,想到了当地人的问题。
  “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土豆和地瓜的地方有,当地人不通教化,说的话跟我们不一样。”
  李易让宫女太监搬来茶水和干果,陪两个人边吃边聊。
  “当地人还比不上西南蛮,用弓箭和长矛,其实最近的位置,在倭国的北边,顺着河北道北部地区的路继续向东北走……”
  李易给李旦夫妇讲地理位置。
  他告诉二人,穿过日本的那片地方,贴着陆地向上,就到了一个海峡,海峡对面就是新的陆地。
  只不过那里很冷,如果顺着那边的陆地航行,天气逐渐变暖和。
  “那里现在没有运河,只能继续往下,绕一圈到另一边,其实在那里直接登陆,就有东西了,当地的气候和琼州那里差不多……”
  李易这次讲解的时候找来纸笔,把美洲的大陆给画了出来。
  李旦和豆卢贵妃听得很认真,宫女太监们也聚精会神。
  他们从来不知道还有那样的地方,看上去很大呀。
  “小易,比之大唐疆域如何?”李旦无法知道具体大小,问一下。
  “怎么说呢?龙朔年间比较,那里是大唐的三个半大,若是按照大唐现在实际掌握的土地,有七个大唐大。”
  李易给出两个答案,大唐的许多地方说是自己的,却被别人占着。
  “竟然那么大,又有很多地方可以种地,有产量很高的作物?要是占下来……”
  李旦想要领土扩张。
  李易摇头:“占下来谁治理?治理的人会不会在当地称王称皇?”
  “唉!”李旦经李易一提醒,想到了。
  距离那么远,派去的人在当地建设,把当地人收拢到手下。
  同时还了解大唐,突然宣布立国,大唐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哪怕是把他们的亲人留在大唐当人质,他们大不了不要这些亲人了。
  像现在,许多都护府是用当地人当都督,有的都督照顾不好,说叛便叛。
  “可惜那个地方了。”豆卢贵妃露出遗憾之色。
  “等大唐有了蒸汽机的大船,更好的武器,只要大唐内部不出问题,再派人过去,他们则不敢叛。”
  李易对控制美洲有设想,包括袋鼠洲。
  火炮放在船上,炮弹不在当地制造,技术不给。
  谁派过去,过几年轮换一次,敢不听话,更多的炮船过去打。
  “争气?”李旦端着茶水顿住。
  “锅里的水汽,造好的话,从大唐到那边,有两个月足够。”李易没说半个月,技术不行。
  “快造出来,两个月好。”李旦认可了这个时间。
  李易:“……”
  当天晚上李旦和豆卢贵妃离开,没在庄子上住,顺便把李易画的简略图给带走。
  回到百福殿,先说检查结果很好,可以多活几年。
  接着开始把李易给他们讲的关于土豆的地方说出来,强调那里都是没开化的土人。
  种下去东西,很快长出来,草原上成群的马,这个马的事情李易可没说,是李旦自己想的。
  “易弟倒是未与我提过,不过易弟一直想造大船,与这有关。”
  李隆基心生向往,他甚至第一个考虑的不是占领,而是去许多没去过的地方看看。
  “只要船够快,就能把当地给统治了。”
  王皇后照看着孩子吃饭的时候直接想到了以后怎么控制当地。
  那么大一片地方,当地人还少,土人,为什么不要?
  “还是先造船吧,内河的轮船。”李隆基暂时放弃去想遥远的地方。
  大唐还没忙完,周围有吐蕃、突厥、契丹、大食。
  几日之后,更多的小轮船出现,这些小轮船开始被李家庄子租赁出去。
  水网在挖着,已经有河流的地方可以用。
  蓝田县的河多,一批小船送过去,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有人负责摆渡。
  包月,按照租赁一个月来算钱。
  先不收钱,一个月之后看情况。
  若租赁的人觉得划算,给钱租到手。
  觉得不如干别的赚钱,甚至赔钱,就不用给钱了,不过以后这船不会在租给他。
  四月初六这天,姚崇几人乘车到水网施工的地点察看情况。
  “一个多月了,李易什么动静都没有,你们感到害怕没?”
  姚崇看人在那里挖沟,想起来最近太过平静。
  “冬小麦收获了,再种一茬别的作物,棉花不是有李家庄子的人过去看情况,还有一些小轮船在用着。”
  张说回忆李家庄子的事情,心中没有底儿。
  李易一不冒头,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又给人一种不安全感。
  卢怀慎闭一会儿眼睛:“陛下不是说了么,李易暂时给不出新的发明了。”
  “不一定是发明,还有吐蕃,吐蕃的人质还没来。”张说想起来比试的事情拖到现在。


第六百四十四章 人员缺少活却多
  原因几个人都知道,吐蕃去围松州,本来打不过还能跑。
  结果三千羽林飞骑带着东西跑到松州,作好了准备。
  吐蕃一仗打完,大队人马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转过头羽林飞骑配合着松州兵主动出击,吐蕃又吃了大亏。
  他们被抓了那么多的人,上哪再弄出来二百人当人质?
  事情一拖再拖,双方都不提了。
  显然那边吐蕃在跟松州商量交换人员的事情。
  “最近从京兆府周围各地赶来许多人干活,他们那边收了麦子的田用水泡上了。”
  姚崇看到了一些小旗帜,上面写着某某县。
  相当于一个县组织起来队伍跑到京兆府帮忙建水网。
  “割麦子的速度快了,脱粒的速度也快了,百姓们闲暇的时间多,出来找活做,正是李易当初所考虑的。”
  卢怀慎看着一群群的人在那里流着汗水挖沟,提起李易。
  百姓的麦子收完,想立即种其他的作物,只能翻地,把麦子的根翻出去。
  不然的话,要用水泡,给泡烂了,再翻地,麦子的根就当肥料了。
  这个时候不能立即种。
  占城稻五十多天可以成熟,一年为什么种不了六次?正是根的问题。
  “按照人数和工程的进度,今年秋天的时候,水网会建起来,明年才是大用。”
  姚崇不想提李易,一听到李易两个字,马上担心李易要搞出大事儿。
  李易在李家庄子呢,给患者透视,观看胸腔。
  “行了,你这个情况没问题,可以正常干活,暂时不要干大的力气活。”
  李易对着患者说,患者没被邦着,旁边有羽林飞骑的人看守。
  “你们家里人的情况我已经告诉给之前出发去吐蕃买卖的余掌柜的了,他们会想办法联系上你们的家人,找机会跟过来。”
  李易又对患者说起另外的事情。
  他们私自刺杀,失败了,连累吐蕃赔了钱,回去不会有好结果。
  李易也不杀他们,要把他们的家人带来,然后他们以后住在大唐吧。
  现在他们在挖沟,这个人帮着打个饭菜什么的。
  若是不把家人带来,也无所谓。
  反正他们的家人就要变成别人的,吐蕃可不是大唐,有许多奴隶,其本身的制度就是奴隶制。
  大唐有奴隶,不过是封建制。
  奴隶的存在是遗留问题,虽说历史上之后的朝代也有奴隶。
  “你答应我们了,我们给你干活,我们的家人过来,你要教他们,不准把他们变成奴隶。”
  患者心中有过抉择。
  李易承诺不会伤害他们的家人,双方不熟悉,可以慢慢熟悉。
  俘虏们觉得李易说的话还是可信的,至少契丹的俘虏日子过得很好。
  而西南蛮俘虏,吃的差了一点,却不挨打,李易更是一个不杀。
  还有什么积分,干好了说是可以不当奴隶。
  “下去工作,不要偷懒,同样人数干活的进度比别人慢,就是偷懒。”
  李易挥了挥手,羽林飞骑带患者离开。
  “还有一个多月,不急,再等等。”李易收拾一番,嘟囔着去抄书。
  晚上的时候,李隆基一家又过来。
  小家伙能跑了,就是总摔。
  “易弟,陛下说有今年吏部选的许多县令,本身能力不行。”
  李隆基跟李易聊起了吏部的问题。
  “差不多吧,之前有的县令是买的官,并不是考科举考上的人。”
  李易知道有许多官员走门路了什么的,先买个外九流的官。
  一般没人去仔细查外九流的官,在外九流升官的时候,继续花钱。
  买着买着给自己买成了内九流的官,再买。
  买到县令的位置,当上县令,县中的事情不需要县令管,有吏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