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潇云对宋璟笑着说,端庄大方。
  “请!”宋璟看潇云的表情和态度,不得不抱下拳。
  等潇云行礼退下,他问其他几位:“南曲的?”
  “广平好眼力,两个专门带人活跃的‘大家’,行止有规,言谈存矩。”卢怀慎点点头。
  “李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宋璟更难受了,他一回来,怎遇到的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想像?
  “很有意思的一个少年,打着大义的名义偶尔欺负他一下可以,别太过分。”
  张说笑着说,看毕构。
  “看老夫作甚?我哪里过分了?我一百八十多万缗的钱,还不是听他的安排?我弹劾过他?”
  毕构怒了,你张说要是把话传出去,以后再坏了牙,怎么找小易去镶?
  “你总盯着他的钱收税,还拿人家的好处。”魏知古针对毕构。
  “我不盯了,你别管我户部要钱,你想干什么活,自己找小易。”毕构怼回去。
  宋璟听着看着,更迷茫了,你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吃菜喝酒。”张说年岁最小,他缓和一下,别看他是宰相。
  如今的宰相不值钱了,可以有三个,长安城外面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外相。
  大家开始喝酒,宋璟尝了个虾仁烧白菜,发现果然清淡中带着鲜香。
  “广州当地如今都做不出来这等口味,天上人间居然会做那里的菜?”
  宋璟在广州当都督好几年,习惯了当地人吃饭的口味。
  回来的三天,还没调整过来,不曾想,天上人间给上了那边风味的菜。


第六百五十五章 国之重臣不可轻
  姚崇吃着也习惯,他吃了不下三百道菜了,各种风味。
  端起酒盅,他出声:“天上人间的菜一般而已,差不多的地方是蓝田县醉仙居,最好的地方是李家庄子食堂。”
  “元之所言不错,李家庄子食堂的菜不止大唐各地、吐蕃、大食、沙陀族那边地方口味的菜,无不可做。”
  卢怀慎给出一个评价,他主要说给宋璟听,宋璟新回来的。
  宋璟又一样菜尝一口,果然都是他在广州当都督时当地口味的。
  天上人间厉害如斯?照此看来,一千缗一个的三楼会员资格不贵。
  “各地口味皆能做,一千缗……可!”宋璟给出评价,即便他没有一千缗。
  “酒楼中有个信箱,如你买卖受当地官员欺压,可以写信扔进去,别人看不到内容。”
  张说给宋璟普及,他们的包厢里没有信箱。
  外面有,还有人会投信进去。
  “御史台?”宋璟察觉到自己最近一些日子应该用来了解长安情况。
  “比御史台厉害,你说的官员奏报陛下,当由御史等人在旁记录。
  现在咱们大唐有一个第一巡查团,往后谁出了问题,就进团儿。”
  张说跟宋璟说,却看向姚崇。
  姚崇没回应,只是皱眉。
  “广平,既然小易知道你了,你跟陛下打个招呼,去李家庄子检查身体,记得晚上……”
  毕构给宋璟讲怎么体检,尤其是肝功能。
  宋璟点头表示记住了,没问为什么要与陛下打招呼这等白痴的问题。
  庄子外面十六卫的人,庄子里面羽林飞骑,已经够用来判断的了。
  六月七日,宋璟和李隆基请了假,一早跑到李家庄子。
  被轮换着守桥头的千牛卫小部队给拦住,倒是没搜身。
  等了大概八分钟,李易跑出来的,宫女太监跟着跑。
  旁边还有羽林飞骑,一百人,一个个箭搭在弓弦上没拉起来,斜指着地面。
  宋璟在桥对面看到了,这阵容。
  “老宋,快,进来,陛下管得严,不是防备谁,而是谁都防备。”
  李易跑过去拉着宋璟的袖子往里请。
  资料上记载,宋璟没有私德的问题,也没有政治上的问题,一直那么耿直。
  至于文采,看看人家写的诗、赋、行文,就知道了。
  宋璟留传下来的诗赋文不多,却该对韵就对韵,该合律就合律,行文最多,都是国策民生之文。
  就这些宰相、尚书,说他们诗赋不行,那是对自己的羞辱,只不过人家没心思写那么多而已。
  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朝政和大唐局势上,这一代的人,才是奠定李隆基开元盛世的基础存在。
  等这一代人下去了,新的一代人就完了。
  故此,李易对宋璟非常热情,一直面带微笑。
  宋璟很不适应,一个比自己儿子小很多的少年和自己这般接触,感觉别扭。
  但看到李易的真诚的目光,又觉得比自己儿子优秀,那是一种特别的气质。
  “李易,你是因我为刑部尚书而如此?”宋璟被拉着走,上了拖车,坐着问李易。
  “老宋啊,你这样想就是骂你自己,尚书在我眼中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之前的户部尚书钟绍京就是被我给弄下去的,现在当书法协会副会长,编纂字典呢。
  老毕这个人上来,不错,我知道他总盯着我庄子的收入想要赚钱。
  我更知道,他若是不当户部尚书,和我相处是另一回事。
  你也一样,有让我认可的地方,我才搭理你,上一任的刑部尚书想来我庄子,我不会答应。”
  李易大咧咧地跟宋璟说话,他坦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你不怕我抓你?”宋璟瞪眼。
  “学谁不好?非要学老毕。还抓我,我从二品的文散官,轮得到你抓?
  我以为你要过两天才能来,没想到他们给你透消息了是吧?天上人间的卡你就拿着吧,陛下的。”
  李易还是那么实在,跟宋璟闲聊。
  “果然是你安排的,你……我昨天晚上没吃饭,就喝了清水,有两碗吧,现在又饿又渴。”
  宋璟这下全明白了,昨天身份一暴露,局就布下了,防不胜防啊。
  “这个主要是为了验肝功,早上入厕没?”李易点头表示明白。
  “没,忍着呢。”宋璟不傻,知道是要检查身体情况。
  “那太好了,抽完血,我给你检查其他的,咱们来一个全套。
  其实你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不过我希望你更健康,多活一些年。”
  李易始终营造着轻松的氛围,说话间就到了‘医院’。
  先抽血,送到检验室里自动检验。
  再给宋璟两个小竹盅,让宋璟入厕。
  宋璟回来的时候很不好意思,李易却还是面色平静,拿着去检查。
  “果然是他们所言,但凡涉及到疾病检查的时候,李易始终是那么平和,好一个医者之心。”
  宋璟自语了一句。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一边想要限制一下李易,一边又不允许别人招惹李易。
  限制是为了大唐,不让别人触碰李易,同样是为了大唐。
  “老宋,你上厕所不怎么舒服,在南边呆久了,菌群和气候不一样。
  我这里有奶酪,都是发酵好的,你那个直接吃吧。
  中午你别走了,检查一套下来后,吃点酸菜锅,还有泡菜。
  你把奶酪当成餐前甜点,虽然它不怎么好吃,一般人不适应味道。”
  李易检测完了,给宋璟开方子,吃饭。
  如果不管,过些日子宋璟也会自己调整过来。
  “太医给我开的巴豆。”宋璟郁闷地说。
  “没错,巴豆可以,见效还快呢,两天就好,跟着我吃饭调整,呃……也是两天。”
  李易给太医点个赞,巴豆就是泻,泻完了,重新就调整回来了,没毛病。
  他是用养来调节,太医是攻伐,很直接。
  其实还有一种他已经写给太医署的药,槟榔四消丸。
  吃完就哗哗的,不过不是很难受,比巴豆强。
  但需要的其他药估计太医署没给配齐,那是水蜜丸。
  “巴豆可以?”宋璟以为太医骗他呢。
  “没问题,其实你愿意的话,我给你连续吃冰棍也行,先吃十根,中午再吃十根,晚上继续,基本上就好了。”
  李易点头,还有其他的办法,水土不服嘛!泻掉、抑制、调整,用哪个都行,这就是中医啊。
  “我在你这吃饭。”宋璟选择最舒服的。


第六百五十六章 政绩难信大战情
  晌午的时候李易和宋璟吃火锅,里面有五花三层肉,不是纯白肉。
  泡菜自然是蜀地的泡菜制作方法做出来的,不辣。
  奶酪当成餐前甜点,放在煎的鱼肉上。
  李易不爱吃这种东西,宋璟一样不喜欢吃,却强忍着吃,然后喝了一小盅的雄黄酒。
  “老宋啊,晚上吃饭的时候别吃太咸的,不然你要多喝水,还是拉肚子。”
  李易给医嘱,喝水多了拉肚子,何必用酸菜、泡菜、奶酪的菌群来调整呢?
  “晚上我在庄子上住。”宋璟一点不客气,他已经从姚崇等人的口中得知,想在庄子上住就可以住。
  前提是李易亲自把你请进去,不然你进都进不去,还住个屁。
  “晚上住啊?那咱不吃酸菜了,咱俩吃烤串吧,喝黄酒,慢慢吃,一直吃到晚上。”
  李易一听宋璟有时间,改变策略。
  把没动的饭菜给宫女太监们吃,跑外面架起小烤架,李易亲自烤。
  泡菜没拿走,这个蜀地泡菜对胃肠道调整很好用。
  没吃过的人根本不知道蜀地泡菜有多好吃,不是李易那时的东北辣白菜,也就是棒子国推崇的泡菜。
  李易那时的东北人都承认,泡菜就是蜀地,自己地方的不叫泡菜,叫辣白菜、桔梗等鲜族菜。
  “这么吃没问题?”宋璟一看又换了,比较担心。
  “黄酒就够了,咱们慢慢吃,今天本来我有课的,讲医学,陪你,他们去实际操作。”
  李易很重视宋璟,课给停了。
  实际操作就是去给外来务工者区域的人看病,包括那些个学子。
  有的学子今年考上了,还住在那里。
  他们不觉得丢人,房子住着很舒服,然后帮忙干点活儿而已。
  据说李东主亲自去和敌人刺杀的部队干仗,那可是武夫行为,李东主没问题。
  还有制作什么利民的工具,李东主亲力亲为。
  住楼房的学子们逐渐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在免费住宿和有偿用灯、吃饭的时候,他们劳作。
  接触到的是张家村子的人和外来务工者。
  这两个地方的人一直在努力学习识字、写字。
  学子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包含着劳作和对知识渴望的氛围。
  人的性格是受环境影响的,不然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宋璟一个跑到广州府当都督,能深入基层,为当地百姓想着盖砖瓦房的人,自然也懂。
  “李易,不,小易,你说我在广州府让他们盖砖瓦房合适不?”
  宋璟头一次对自己的施政方针产生怀疑,他想从李易这里得到一个肯定。
  “老宋你建了足够多的窑了吗?燃料问题怎么解决,用的是什么沙土烧砖瓦?”
  李易其实不认可,扯什么呢?现在的广州那里你给我盖砖瓦房?那只能是一部分人。
  我自己投入多少钱了?京兆府的百姓都不能全住上砖瓦房,你跑广州去就可以?
  广州府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你那么牛逼,我何必又劝着老毕,又卡着工部用工盟。
  蓝田县我投入多少?当地也不可能全是砖瓦房,只不过是把其他的泥的房子修一修,到今年年底看着再盖砖瓦的。
  那还是因为蓝田县本身自然资源丰富,烧砖瓦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