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知道的专业救援人员什么都会,不过可以有分工,不用哪一样都强。
  消防也是如此,多会点东西,好帮助别人。
  李易说着,进屋取出来一张简单的地图。
  “坊州的地图,里面有个露天煤矿,从那直接挖,别从其他地方运。”
  “这个地方的煤好烧?”李隆基丝毫不吃惊。
  “低硫、低灰、低磷,热值高,咱们这个地方煤矿多,就有的需要挖下去,像邠州,有埋在七十多丈深的地方的煤矿,眼下不值得挖。”
  李易说出来的是长武的煤矿,那里有许多。
  西部地区煤矿多,往北面去,快到‘几’字头的地方,当地的煤矿热值高,超过七千大卡。
  “好,好!”李隆基连说两个好,那边有煤,直接挖。
  李易拿出来煤矿,就享受免费拿煤的待遇,属于他探出来的矿。
  ……
  翌日早朝,李隆基把新的煤矿抛出来。
  “命令当地组织人手采煤,冬天周围地区的百姓日子要好过了。关于救援的队伍……”
  他把李易的那一套说法说出来,告诉宰相们别着急,人会有的。
  开小朝会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想要绕开李易,自己办个事情,结果到最后,还是李易帮忙出主意。
  为了解决煤炭运输问题,甚至拿出来一个新煤矿。
  毕构显得很高兴,按照规矩,煤面子百姓随便拿,煤块得掏钱。
  一般是铁匠铺子、窑上买煤块,百姓有煤泥就够用。
  “陛下,可是要安排人手在坊州煤矿洗煤?”毕构知道李家庄子需要的煤要求高。
  别的地方有人在洗煤,很辛苦,不过赚得也多,还有劳保用品。
  “今年冬天先可着百姓用,别管块的还是面的,明年再看情况。”李隆基不打算大冬天的安排人到新矿去洗煤。


第七百七十六章 牛马管用官方购
  “吁~~到地方下来吧。”一辆从咸阳县到长安的马拉雪橇停下。
  赶车的人先跳下车,催促车上的四个乘客下车,他好卸雪橇,使马轻松一些。
  马是从李家庄子租赁而来,承租人很爱惜,赶路的时候始终让马匀速跑,从不催促。
  原来河边赠送免费汤的地方距离拉开,五个棚子合成一个棚子。
  还是有免费的汤,也供人和马休息。
  咸阳县距离长安五十里,马带着五个人跑了一个多时辰,中间在一个棚子中休息过一刻钟。
  四个人下雪橇,一人掏出来四钱的兑换券给车夫。
  这是他们的车钱,夏天租船便宜,从咸阳到长安可以坐六到八个人,四钱到五钱的费用。
  冬天过来,一趟雪橇一个人四钱。
  不想花这笔钱,就在雪地上走五十多里的路。
  “看上东西了赶紧买,晚上天黑前要赶回去。”四个人中年岁较大的人对其他人说。
  “知道了十一叔,长安城中的东西便宜,去了路费,咱们买的东西也比在咸阳花钱少。”
  有人说出来此行的目的,购物。
  今天过小年,采买一次,回家后就不出来了。
  长安城中的东西便宜,是同样的商品与咸阳比。
  长安城里还有咸阳没有的商品,价钱贵上天。
  长安城的蔬菜价钱比京兆府二十个县贵,县里的人不买。
  赶车的人目送四个人离去,摘下马屁股后面的粪兜,卸下雪橇,牵马去吃饭。
  附近有停马的地方,马匹过去有人提供粮草,赶车的人草料按照包装购买,一小捆。
  精料按照斤数购买,给马添加进去。
  旁边有铡刀,愿意给自己的马切草料,便自己动手。
  水是免费的,水由朝廷提供,与路上的补给点一样。
  “吃吧吃吧,吃完了回去,他们带了货,多收钱,今天再跑一个半来回,就歇着,晚上给你加料。”
  赶车的人对自己的马说,有着一点皴的脸上满是笑容。
  从咸阳过来,四个人十六钱,回去因为有货,看货多少商量价钱。
  太多了话必须下去人,不能累到马。
  租金现在一天是十钱,吃的料要看承租人给什么。
  喂精料就多花钱,一天需要十几钱,喂寻常的干草料则便宜。
  有个问题,不喂精料马就没力气,因为营养不良死了,以后甭指望从庄子上租到东西。
  周围的邻居更会对其指指点点,说他坑害灞水李家庄子的牲畜。
  车夫盘算着回去一趟,就把租金和草料钱赚回来,再跑一个来回,属于自己的收入。
  一天赚到手的将近四十钱,一冬天下来,并不少。
  旁边来了一辆牛拉的雪爬犁,上面载了九个人。
  牛停住,大家纷纷下来,把带着的货物背上,要去西市卖。
  赶车的人拿出扫帚给牛蹄子和腿清理雪,牛能拉车,但是速度慢。
  牛车显然是更早的时候就出来了,然后多休息一会儿,等下午再回去,一天跑一趟,赚的钱差不多。
  ……
  “东主,今天又买了三头牛和两匹马,年岁大了,养的人不能用它们干很多活,喂料喂不起,问庄子,庄子不买他们会报备一下杀掉。”
  宋德找到了看大绯胸鹦鹉的李易,汇报情况。
  “按照肉钱买的?”李易用长镊子夹起个松子送到笼子中。
  “你好,我家东主。”鹦鹉把学到的两个词连起来说。
  有时候说的是‘你好,欢迎,天太冷了,我家东主。’
  “是,照着肉钱算。”宋德应声。
  “养几天,然后套车。”李易没想杀了吃肉。
  他知道宋德买的不是那种一点活儿都干不了的牲畜,是一家养一头牛,老了,指望它像以前一样干活干不了。
  有办法,把两头牛放在一起拉车,甚至是三头牛、四头牛。
  它们一起干活就能干动了,理论上这样的牛和马,两匹比正常的牛马一匹做功多。
  现在的状态干活,能够赚到点钱,除了自己吃,还有剩余。
  那便一直养着,直到有一天四头牛都干不动一头正常牛的活的时候,就用它们额外赚来的钱喂它们。
  到那个时候,离自然老死也不远了,活不了几年,不然它们一直能够干活,效率高低的问题。
  等老死了,检查一下,再吃肉和剥皮。
  即,用牛马自己的劳动为它们的晚年换一个自然死亡的机会。
  死了后还是要吃的,只要没有什么病,牛马再重要,也没人重要。
  “东主仁义。”宋德一直以为李易仁义、善良。
  李易不再解释,别人不信。
  他是要尽量利用劳动力,牲畜多几头一起干活,就像修不好用的发动机一样。
  能干就干,产生的价值不能直接以当时的金钱价值来计算。
  牛若是能够再活五年,干活的时间是四年,最后一年等着慢慢死去。
  要考虑货币贬值问题,人家那四年的第一年干的活赚的钱,比最后一年购买力大,庄子就赚了。
  还有一个涉及到工作岗位问题,一千亩地,用老的牛马来耕,喂的饲料和干出来的活基本等同,不代表没有利润。
  不用牛马来耕,换成人,消耗更大,连人也招不上来,一千亩地荒废了。
  价值的体现在于资源最大程度利用,老的牲畜补充的是位置。
  “东主仁义。”被李易慢慢喂的大绯红鹦鹉突然模仿了一句宋德说出来的话。
  “行,你聪明,多给你两个。”李易愣了一下,继续夹松子递进去。
  “东主仁义!”鹦鹉又喊一嗓子。
  “这是资本的力量,哪怕是收废品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同样能发家。
  等牛马死了,肉的加工和皮革、筋的加工,以庄子的规模,能够赚到钱。
  对,骨头拿来煮免费的汤,给牲畜一个自然死亡的机会,人得到的并不少。”
  李易对鹦鹉讲解,闲的,吧嗒吧嗒嘴儿,谗了,想吃酱牛肉,最近两天怎么没有死掉的牛呢?
  ……
  中午,天上人间。
  宋璟邀请一群人吃饭,他有要事相商。
  大唐第一巡查团的人都来了,估计是他觉得朝堂上现在的力量不够,必须找更多的人。
  “诸位看到了冬季雪地中雪橇的运载能力,比起去年,简直不敢想,今年的水网起作用,又因为下大雪,陆地上行驶亦容易。”
  宋璟指外面的人群,城里没有雪橇,街道上的人却多。
  大家看着他,等待。
  “朝廷今年赚了税钱,李家庄子养的牲畜太多,可否由朝廷收来?”宋璟说到正题。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主动降价数量增
  宋璟说完看毕构,毕构管财政。
  毕构眼睛望着外面街道:“李家庄子牛马数量超过六万,庄子里养不下,只能以租赁的形式分散出去。”
  姚崇听明白,跟着说:“三万羽林飞骑,十万匹军马,养在禁苑,若现在收购李家庄子的牲畜,当放在何处饲养?”
  “照李家庄子的办法,或只选年岁小、身体壮的买。”宋璟显然考虑过此类问题。
  挑好的买,不好的留给李家庄子。
  他没办法了,招人招不上来,还得租李家庄子的牲畜、雪橇。
  李家庄子往外租牲畜和车,收费,朝廷也不能说不给钱。
  除非朝廷不接手,继续让李家庄子负责灾民的问题。
  主意是宋璟手下所出,又想朝廷要脸面,又想省钱,不如买。
  等过了年,五千人的队伍招齐了,正好用牲畜来运输。
  买的话,从市场上采购绝对不行,价钱会猛涨,大宗采购,自然找拥有牛马数量多的人。
  “只能买现在李家庄子租给朝廷的马队,其他的牛马在百姓手中。”
  卢怀慎摇摇头,嘴上说着买,却并不看好此行为。
  宋璟抿一口酒:“关键在乎李易愿不愿卖。”
  “价钱合理,想来没问题。”毕构考虑一下李易的行事风格,又面带愁色。
  “隆择……”宋璟再次看毕构。
  “好,老夫去问。后续物资运输,当有五千匹马参与,体格俱不错,全买?价钱估计在每匹三十缗上下。”
  毕构不觉得钱多,十几万缗而已,有钱。
  价钱不好确定,马和马不一样。
  李家庄子还有近五千匹的军马,一直给十六卫用、自己庄子的人学着骑。
  说是李易自己的马,关键时刻是朝廷军事储备。
  他随时会拿出来,包括其他健壮的马组成辎重队伍。
  毕构说完起身,不吃了,先把朝堂的大事解决。
  其他人坐着等,希望毕构能够带回来一个好的消息。
  毕构匆匆赶到庄子,以为李易会在吃饭。
  结果刚一过桥,就看到李易蹬着两个轮子的东西快速过来。
  ‘叮铃叮铃、咯吱!哗!’
  距离几步远的时候,伴随着铃声、刹车声和轱辘摩擦地面的声音,李易把自行车停下来。
  “没有充气的车胎,只是用皮子包外面一层,颠簸严重啊,老毕来了。”
  李易下车,观察一下车轱辘,嘟囔着与毕构打招呼。
  “这是……”毕构眼中没有了李易,他发现好东西了。
  “自行车,不算设计成本,造这一辆需五百缗,可贵了。轴承和链条用了新的钢,制作枪的钢。”
  李易看到毕构盯着自行车瞅,先报价,五百缗。
  实际上就十多缗的钢材冶炼的材料成本,技术成本不算。
  李易的吹气炼钢转炉制作好了,对原材料的要求比平炉高,产量也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