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食堂里的味道香啊,闻着感觉哪个都好吃。
  大盘鸡送上来,小家伙自己一个盘子,已经放好皮带面了。
  他的大盘鸡里面没有骨头,全是小块的鸡肉,还有胡萝卜片、黄瓜片。
  他拿着筷子在那里等,李隆基赶紧吃一口,小家伙才开心地吃起来。
  没人教他这个,他小,先吃就先吃。
  不过平时在宫里,李隆基不动筷子,其他人就不敢动,他学会了。
  “刚刚遇到了蜀地盐帮和梁掌柜等人,他们似乎要从黄河走水路离开。”
  毕构抿一口温热的黄酒暖暖肚子,提及杨环晋他们。
  “告诉宋德,准备五十万缗的面值不同的兑换券,杨兄走时给带上,以后买东西从中抵扣。”
  李易对青松说,给钱,当作提前支付的钱了。
  青松离去,不长时间宋德进来:“东主,出五十万缗兑换券,超发了。”
  “新茶放出去一批,上报纸,打九折。顺便再宣传一下阴沉木乐器,允许别人到李家庄子定制。”
  李易颔首,给出两个回收货币的手段。
  超发不行,李家庄子印了好多钱,但每一次往外放,必然有同等价值的抵押品。
  李易紧守着规矩,不然超发别人也不知道,更不可能有人跑过来挤兑。
  “东主,不够。”宋德摇头。
  “差多少?”李易问。
  “大概四万缗。”宋德知道数据,对比了一下,伸出四个指头。
  “夏天来了,报纸上说,提前购买花露水,九折优惠,只有四万缗的量,每消费一百缗,额外赠送硫磺皂一块。”
  李易沉吟片刻,说出另一种商品。
  新研究出来的硫磺皂,药用,报纸上介绍了怎么用,却没有货,现在赠送。
  “知道了东主。”宋德放下心,跑出去安排。
  毕构在旁听着吧嗒嘴儿,馋的。
  五十万缗可以直接放出去,后手立即补上超发缺口,小易还是有钱。
  “老毕你别这么看我,超发不是五十万,之前有积蓄,我没钱。
  今年户部税收应该超过两千万缗,你盯着我这点小钱作甚?”
  李易被看得很难受,我弄点钱不容易,都打九折了。
  “小易,你有五十万缗。”毕构强调‘你有’。
  “超发了,哪有?”李易一副你不会算账的样子说。
  “你超发你又补上了,然后那五十万缗是放在蜀地盐商手里够买东西的钱,钱存在着,可以换五十万缗的货。”
  毕构不上当,他现在对财务这一块也非常熟悉了。
  “哪有什么货?等着边关缺少辎重,就让蜀地直接运过去,我能管边关将士要钱?还是管你要?”
  李易给出另一个账,钱扔出去了,根本没想真正买东西回来。
  因为他有新东西要放出来了,还是给毕构交税的,他不缺钱。
  毕构不出声了,喝酒。
  宋璟心情更好了,看,人家李易五十万缗扔出去了,给将士。
  百姓当然记得李易的好,自己怎么跟人家争?
  “那钱真给了?”李隆基相信李易说出来的话不会收回去。
  “买忠心,边关节度使、都督、都护的权力过大,用那笔钱让下面的将士知道谁给他们钱财。
  同时也叫他们知道,今天能给这些钱让他们生活好起来,明天他们反叛,就会有更多钱给别人围剿他们。
  蜀地盐帮拿了兑换券回去,也会用来流通,更多的蜀地商人和百姓得到便利。
  若有人起事儿,他们第一个不答应,他们需要这个货币的稳定性。”
  李易把事情铺开来说,五十万缗是很多,却比不上民心和军心稳定。
  他自己要太多的现金留存没有用,李家庄子的兑换券大量流通,本身就提高了李家庄子的信用等级。
  等朝廷发行纸币,李家庄子的兑换券一比一并行存在。
  朝廷若控制不好,李家庄子凭借信用就能把朝廷的货币给作废了。
  永穆公主眨动大眼睛,还是那么崇拜,却心疼,感觉自己家的钱没了。
  “李郎,五十万缗收不回来了?”她忍不住问。
  “想收不但能收回来,还能多赚。”李易拍拍永穆公主的手背。
  在李隆基瞪眼睛的同时,李易又说:“五十万缗并非一次就花掉,谁能花那么多的钱,我不说送东西,他们怎么花?钱是我的。”
  “然后呢。”李隆基的眼睛看着李易依旧放在永穆公主手背上的手,问。
  李易收回手:“然后我制作一批迷彩服,保暖的和春秋、夏季的,送过去,让蜀地盐商购买,以我的名义送给将士。
  我送过去的东西是商品,不然我直接捐多好?购买商品,可以成本一倍的利润。
  就是说我用我的钱去捐,我赚我自己的钱。
  还有其他的货物,东西好呢,军工品质,百姓也就跟着买,我从百姓手上又赚一笔钱。”
  李易把他那时的运作方法说出来。
  比如说有个什么会啊,接受捐款,然后需要给灾区帐篷。
  这个钱怎么花呢?找一个人成立个公司,不需要自己能生产帐篷,去别的地方买帐篷,多买价钱便宜。
  然后这个会呢就从这家公司高价购买帐篷,如此呢,钱就套出来了。
  李易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东西捐,无论价格多高,他必然有损失。
  在损失的时候,一些商品会被当地人知道,他们也要买,这个就相当于广告费。
  如此一来,李易真正捐出去的不是五十万缗,可能是二十万,也可能是十五万。
  加上百姓购买的商品利润,回本,或者盈余就看当地购买力和商品对于当地的宣传力度。
  像他那个时候国外的遗产税很高,有钱人就捐,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
  慈善基金买东西给别人,买谁的?
  买自己海外注册公司的,还是买其他人的?
  买其他人的,这个其他人背后有多大的政治背景?双方利益交换对方能给提供什么?
  “怎可以这般?”毕构发现自己又学到了,算计太深了吧?
  “我就是这样一说,其实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赚回来。我即便是赚钱了,我还是会把钱拿出来帮助百姓。”
  李易看毕构,一副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资本基本操作手法而已,有什么可吃惊的?


第九百一十五章 飞鸽可托无送别
  “搭轨道跳板。”
  “搭轨道跳板。”
  “轰!”
  京兆府渭水码头,岸边扛活的人在吆喝声中,把一个带轨道的跳板像护城河的吊桥那样落到船帮上。
  紧跟着船上的人拽,岸上的人推,把一辆辆装有货物的小车推到头,顶住,船上的人直接搬运。
  每一次是同时搭两条轨道,却在一个n形的板子上。
  从岸上一个方向往前面送,卸掉货,从另一个方向转回空的车。
  装货时如此,卸货时亦如此。
  不再通过人扛着过跳板送了,慢,还危险。
  空船,若是船小,板子一搭会朝码头倾斜一下,等把货物先放到另一边,就逐渐平衡。
  大的船只根本感觉不到这点重量,尤其是平底漕船。
  一艘艘已经顺流而下,有一支队伍规模最大,挑起来的旗帜上写有两个字:蜀盐
  杨环晋站在码头上,看着最后一些箱子搬运到带帆的轮船上,回头看一眼,迈步上船。
  箱子中装的是五十万缗面值不等的兑换券,钱拿了,李易的面却没见到。
  今日李易也不曾来送行,却有人随同。
  养鸽人,李易弄来一大堆的鸽子,逐渐拉开距离放飞,主要是熟悉京兆府一代的地形和磁场环境。
  现在拿出来五十羽,装在笼子中带去蜀地,尝试可否归巢。
  “若可行,飞回来养一养,再多带一些鸽子去蜀地,再往回飞。”养鸽人正在与黄贤荣说话。
  他知道鸽子精心照顾的目的,老鸽子带新鸽子,长途跋涉往回飞。
  鸽子的脚行带信筒,里面用密码来写内容。
  密码为李家庄子单独印出来的一本书,对照的数字,甚至是字的打头拼音组合表示在书的哪个位置。
  “一次一只,可传递五十次。”黄贤荣很期待,等到了蜀地,再养一批鸽子。
  通过陆路快马运输,关键时刻于蜀地到长安通信将快无数倍。
  “一只可不成,至少五只,以免找不回来路,或被路上猛禽抓住。”养鸽人轻轻摇头。
  “从蜀地到长安需几日?”黄贤荣想想,觉得有道理,问速度。
  “一日。”养鸽人竖起根指头。
  他有信心自己队伍养出来的鸽子一天时间可轻松从蜀地飞回来。
  “快,真快。为何不带些小鸽子过去?”黄贤荣根本不熟悉信鸽,他还有问题。
  “没下蛋呢,等下了蛋,这边尝试成功,孵化出来的小鸽子会由专人驿站传递过去,我在那边养。”
  养鸽人说起在那边的时候,看上去有一点忧愁。
  他肩负着重任,他是养鸽人中最优秀的那个。
  到地方他需要教会别人养鸽子,然后才能回来,他的家在长安。
  似乎想到这个问题,黄贤荣宽慰道:“李东主会照顾好你的家人,每个月给你多少钱?”
  “五十缗。”养鸽人终于露出笑容,五十缗,他是最好的那个。
  一个月五万钱,一年若没有闰月,六十万钱,有闰月,六十五万钱。
  以前他给别人养鸽子,一个月只有五百钱,差了一百倍。
  黄贤荣重新打量旁边这个看着很朴实的养鸽人,没想到啊,工钱逆天。
  “如此你可攒钱买房子了。”黄贤荣表示祝贺。
  “有房子,东主给房子,长安城南的房子,专门划出来一片地方。
  凡是养鸽人,家中人住在二层楼的院落中,周围有保护的人。
  避免我等家人被人抓去用来威胁我等,等大唐各地养的鸽子多了,就会安全。”
  养鸽人说起房子,笑容不改。
  黄贤荣发现自己想得还不够多,他突然问:“你被敌人抓,叫你传递假的情报,你该怎般?”
  “我……我死也不答应。”养鸽人低头。
  他其实想的是,那就换一种纸,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那种特殊的纸,每张纸上有编号。
  特殊的纸在特殊的编号上,每一个养鸽人的编号不同。
  用特殊的纸传递消息,长安这边就知道自己出事了。
  会一边想办法营救,一边利用自己这条线。
  自己要努力地活着,等待被救的那一天。
  断了线不行,线断了救援的人会找不到自己。
  都是说好的,每一个方面全有考虑。
  当然,他不会告诉外人,摆出来一副忠心的样子。
  “行船喽~~!一路顺风~!”
  岸上的人吆喝,帮忙撑船帮,轮船中的人踩动几下,调好舵,船被冲着顺流而下。
  盐帮带走了四艘轮船,一个是在长江水道试验。
  在急流的地方船只要依靠纤夫前进,其他的地方有桨的划桨,没桨撑帆。
  故此长江上面逆流的水道比顺流的宽,顺流直接下,逆流的若风不好,就来回偏。
  看到的帆船通常是往左斜着走一下,再向右斜着走一下,船上的人不停地操作帆,也是个力气活。
  正好顺风,那便满帆,向下的船只落帆。
  四艘轮船需要在急流的时候帮忙拉自己的大船,若成功,纤夫的工作轻松一点。
  轮船是改装,上面还有帆,等风向好时可以跟上大部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