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自己都弄不到凡士林,所以才用蜜蜡代替。
  李隆基咽下一口肉,突然问:“易弟似乎对富人看不惯?”
  “三哥只说对一部分,我是对为富不仁的富人看不惯,是对官商勾结的富人看不惯。”
  李易说出自己的看法,又道:“每一次朝代更迭斗争,其实都是财富的分配破了临界点。
  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无底线的手段积蓄财富时,雪崩就来了。
  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个人拥有吃不完烂掉的粮食,却看着许多人饿死而不拿出粮食的时候,也就是他要死的时候。
  道德与律法的约束,在那一刻,都显得苍白和无用。”
  “叔叔说得好。”王皇后就觉得对。
  因为当初李隆基还没有现在地位的时候,也很穷的。
  过生日的时候连碗面都吃不上,是她爹把一件皮毛大衣当卖了,才给李隆基做了一碗有肉的汤饼吃。
  “为富不仁者当诛。”李隆基想了想,似乎也想明白了社会利益分配的问题。
  “三哥,杀是杀不完的,就如咱大唐与吐蕃的战争,以杀止杀,并非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正途。”
  李易说,他想通过三哥把一些国家斗争理论传上去。
  “不杀?不杀如何安四方?”李隆基霸气显露。
  “把敌人变成自己人就行了,如今吐蕃国力强盛,乃是天道缘故,那里暖和了,从松赞干布时就能大面积耕种,还能种水稻。
  原来不行的,原来只能种青稞,然后松赞干布娶了咱们的人,带去了很多工匠和技术。
  现在再想用兵力去压服,不可能,那里是高原气候,缺氧,就是喘不上来气儿。
  不过换成我,我拿买卖就能把人拉拢过来。所有的争斗,都是最上面人的想法争斗,叫意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咱不夺那些东西,咱融合,用好生活来融合。
  三哥和嫂嫂看我的庄子,若张家村是敌人,我有强弩老兵戴甲,又有钱财,再照顾张家村百姓。
  即便村正张肖想打我,他也打不动。我想废了他,轻而易举。在兵力震慑下,有钱就足够了。”
  李易说地理、天文、政治、经济、人性、斗争。就这一番话,全说明白了。
  “如此说来,用兵防守,不打也行?”李隆基捞干货,总结出来。
  “对,只要武力顶在边境,让他们不敢过来,其他的就好办了,卖酱油我都能给他们搞垮了,三哥,这叫经济战。”
  李易胸有成竹地说道,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庞大的帝国都是这么废掉的。


第九十一章 经济之道当如是
  复问吐蕃军事情,但言两地一输赢。应启边贸寻常事,经济定在军前行。
  李隆基喝口酒,慢慢理解李易说的话。
  待他夹起肉扔进火锅中时,出言询问:“易弟觉得吐蕃还会来打么?此次我大唐歼敌三万余,号称十万人数的吐蕃九曲强兵损失惨重。”
  “小规模摩擦还是有的,吐蕃的大相乞力徐,算是个能人,他监国,在危急时刻,想趁我大唐内政交替不闻,在黄河那里多占土地。
  目的是联系当地的贵族,作样子给别人看,他早知道大唐不可能答应。
  即便那样,还是要说和盟,然后偷袭,选的时间恰好是大唐无法长驱直入的季节。
  之后,吐蕃无力主动出击,定然会与另一边战场上的黑衣大食、突骑师部休战。”
  李易缓缓地说出吐蕃面临的情况和选择。
  “黑衣大食和突骑师部厉害吗?”李隆基对吐蕃在另一边的战斗了解的不多。
  “如吐蕃不打我大唐,可以追着两部打,吐蕃对那边成战略进攻之势。
  吐蕃是想抢一块我大唐的好地,作为吐蕃的后勤供给地。
  吐蕃地处高原,生活不易,必须寻到平原之地。
  无论是打大唐,还是打黑衣大食,目的皆如是。”
  李易从根源上说吐蕃为什么要拼,而大唐这片土地,谁都想要。
  李隆基认真听,复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自然是吐蕃与其他势力结盟打我大唐,会打我大唐大宛都督府,联合的正是黑衣大食。
  再下一步,联合突骑师部,还是打我大唐那一圈,安西都护府的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四个军镇。”
  李易告诉李隆基吐蕃要怎么干了,打两个地方,其实就是挨着。
  李隆基不由得一哆嗦,易弟又测算天机了?
  “易弟你的寿命。”李隆基着急,他怕李易出事。
  “啊?啊!三哥无须担忧,未碰天机,乃是推算,你想啊三哥,吐蕃跟人家联合了,大家没事做,自然要找事。
  黑衣大食和突骑师部挨着咱们,黑衣大食如今兵力比突骑师部强。
  吐蕃想要消耗大唐和黑衣大食的兵力,当然要先糊弄黑衣大食来打。
  然后才能再找突骑师部,他们两个连吐蕃都打不过,又怎能打得我过唐军。”
  李易找理由解释,为什么是那样,先知道结果后推论,容易许多。
  “如此便好。”李隆基松口气,王皇后跟着放下心。
  王皇后跟着说:“叔叔,咱们能一下子把他们全灭了么?”
  李易轻轻摇头:“地方太大,劳民伤财。眼下大唐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把隐民给喊出来,大力发展经世济民之道。”
  “吐蕃和黑衣大食、突骑师部,该怎般?”李隆基有疑问。
  “开边贸,与吐蕃打,好多桥梁、栈道被毁。然,有小路可通行,咱们走私,顺便拉拢吐蕃贵族和豪商一起走私。”
  李易给出主意,贸易断了不行啊,却骑兵和牛羊肉,还有藏地的药材。
  李隆基很自然地问:“卖东西给他们,岂不是帮他们?”
  “一国一地,产出有限。未有新法叫地增产、养殖增加,每卖东西过去,那边自然要减少物产。
  粮食是根本,我们卖其他的东西过去,换吃食回来,吐蕃缺吃食。
  如酱油,三哥你我各为一国,你国中种大豆,一斗五百钱,我买来做酱油,卖一斤给你,换你一斗大豆,我所用大豆不足半升。二十倍差价。”
  李易举个简单的例子。
  李隆基瞬间明白:“好,正该如此。”
  王皇后在旁边说:“换来换去,就把我家三郎的大豆都换到叔叔你手里去了,双方军力相差不大,三郎麻烦了。”
  李易颔首,对,这就是贸易顺差逆差的关系,涉及到了技术因素在其中。
  “走私,走私好。”李隆基堂堂一国皇帝,准备玩走私,他知道吐蕃缺什么,首先是茶叶。
  用茶叶找人走私过来,换马了、羊了回来。
  其次是丝绸,吐蕃有钱的人想要。
  另一头,裴耀卿坐在主位上,听着一个个有才之士在那吟诗论赋。
  大家提前准备好了文章,拿过来,好叫长安令看上眼,明年科举的时候获得个好名次。
  裴耀卿不动声色,只是听,越听越不想听,明明不错的人,跟本地东主一比,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陛下若是知道今日盛况,定然高兴。”裴耀卿身边坐着的一个国子监监丞童齐出声。
  国子监监丞从六品下,裴耀卿的长安令是正五品上,双方实权和品级俱差一大截。
  童齐过来捧场,让人知道,国子监的人在。
  “正是。”裴耀卿心情突然变好了。
  他想到的是,对呀,我怎能拿他们与李易比,李易陛下亲自过来,有多看重?
  而这些人,值得陛下亲睐么?
  不错,不错,都很不错,加油!
  众人吃着、喝着、吹捧着,庄子里的人来了。
  他们端着托盘,托盘中有红绸,红绸上面摆放着一个个三寸长宽一寸半厚的刷了桐油的木头盒子。
  庄户每人送一个,送完离去。
  另有人抬来十个箱子,箱子里装着铜钱。
  四百缗,即四十万钱拿古来,一缗重六斤四两,共重两千五百六十斤。
  裴耀卿站起来,对众人说:“凛冬至,长安多有衣食无落者,本庄东主李易,捐钱四百缗,以助苦寒之民。本官当为其上表。”
  其他人有的已经打开盒子了,盒子里是个琉璃瓶,上面有个小木头塞,正准备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见到很多钱,便听裴耀卿说。
  他们第一个想法是,有钱,李易李东主有钱。
  第二个想法是,李易确实有钱。
  第三个想法是,李易怎么这么有钱?他究竟有多少钱?
  “诸位,你等手中所拿之物,乃琉璃瓶所装的护肤珍品,千霞凝霜露,涂抹在嘴唇或皴裂处,比之其他油膏好上数倍。”
  裴耀卿给李易打广告,甘油叫千霞凝霜露,一听便知是好东西。
  大家眼睛亮了,给东西?
  裴耀卿继续说:“今日诸位若想买,只需五成钱,一缗而已,琉璃瓶赠送,待其中千霞凝霜露用尽,可持瓶到庄子上以每瓶两缗之价装填满。”
  众人眼睛灰暗了,要钱啊?不买行不?
  不过这个琉璃瓶,白送?赚了,不然想买一个差不多的,没有个缗不可得。
  “我买了。”有人先支持,长安令要面子的,亲自说东西好,还送个琉璃瓶。
  一缗买个三缗以上的琉璃瓶都不答应,长安令必然生气。
  大不了用完了里面的什么千霞凝霜露,不来装,留个瓶子也是赚。
  大家纷纷签字画押,没带钱,回头给。
  一共四百五十六人,一人一缗。
  “钱,诸位送至本官行令之地便可。”裴耀卿说,意思是别送庄子。
  因为和李易说好了,卖完的钱,就是这四百缗,装在箱子里的四百缗不拿走。
  多出来的算是自己的,多出五十六缗呢,可不是小数目。


第九十二章 但行好事心无痕
  “易弟好本事,论赚钱,天下无处其右。”李隆基这边听到那头的消息了,他笑着夸李易。
  李易摆摆手:“三哥,自己赚钱富裕,乃为下品,能带更多的人一起过上日子,才是上品。”
  李易谦虚着,其实挺高兴,琉璃小瓶拿出去确实能卖钱,但卖多了不值钱。
  送个瓶子,以后用没了,还得来灌甘油,到时候再说优惠打折,第一批买的一律一缗一瓶。
  买了的人,当然要帮忙宣传了。
  尤其是女子,闺蜜之间,给你抹两下嘴唇。
  人家卖煤油的都能免费送煤油灯,自己送个瓶子算得了什么。
  四百缗留下了,广告打出去了,名声有了,顺便还贿赂了裴耀卿。
  “天再冷一冷,我要施粥。”李易决定做好人,做好人加寿命,心情也愉快。
  “易弟,若与不知感恩者,可还愿施舍?”李隆基问出个他觉得很难回答的问题。
  “僧有罪,罪不及僧众;罪应罚,罚不在焚宫。”李易平静地说道。
  “易弟果然是这般。”李隆基露出舒心的笑容。
  王皇后跟着露出会心的笑容,放下筷子不吃了,半饱足矣,什么时候想吃了再吃。
  有两个人现在就不是很开心。
  这二人是姚崇和张说,他俩一听说还要画押,于是拿着装有千霞凝霜露的盒子跑了,拿盒子跑了,跑了
  火锅还没吃完呢,杯里的酒还剩着呢。
  逃跑成功,没人追。
  张说年轻,听下来喘得不是很厉害,姚崇年岁大了,呼哧呼哧的。
  他边喘边说:“道济,我敢打赌,这琉璃瓶中的什么千霞凝霜露,绝对不值得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