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说终于遇到个官比自己小的人,赶紧质问,先爽一下。
  “回宰辅的话,外来求活之民太多,汇集于此,我担心”
  “说实话。”张说打断裴耀卿的话。
  “他们日子过得比我管的地方好,我来学学,结果又见到了陛下和皇后。”裴耀卿低头。
  “你比不上李易就对了,不然陛下和皇后怎不去你家,偏偏到李易庄子?”张说能理解裴耀卿的苦恼。
  “臣以学到许多,回去定要做好冬季安民之事。”裴耀卿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唉!”张说摇头:“明天若你能见到李易,亲自求教,冬日外来百姓和长安百姓怎样安置。”
  “还需再问?”裴耀卿认为自己学到了。
  “焕之,你只见其形,未晓其神。此法庄子可用,你长安令不可。不然你以为本相为何赶来?”
  张说说出裴耀卿的字,表示亲近,劝对方好好询问李易,别瞎搞。
  “是矣,明日我问,宰辅所为何来?”裴耀卿不免好奇,打听一下。
  “怎样在冬季雪天快速修路,各坊茅厕秽物结冰,可有法子更好清理。”张说说出来两个问题。
  他根本不想问裴耀卿,知道对方答不出来。
  裴耀卿突然有些恶心,想到厕所了,冬天粪便出来后很快冻硬,然后就顶上去了,蹲都蹲不下去。
  然后只能用铁钎子怼,把那个冻起来的一串给怼倒。
  至于雪天修路这是人能想到的问题吗?
  “宰辅,你来问李易,他能给出法子?”裴耀卿吃惊。
  “不然呢?前几日姚相问如何冰雪地行车,你没见到有车装了翘板?李易之谋,不可度量。”
  张说说着夹起一片肉,在火锅里涮。
  裴耀卿愣神。


第一百零九章 外戚插手出谶语
  “风在冷,不想逃,花在美也不想要,任我飘摇。天越高,心越小,不问因果有多少,独自醉倒”
  在乐器伴奏的动静下,女子合唱的歌声传过来。
  “宰辅,是笑红尘,李易所作。”裴耀卿对张说介绍。
  “我知道,但我不知道的是谁能摆出如此阵仗,你听,各类乐器和唱出来的声音,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么?”
  张说聆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脑海中甚至模拟出了女子们跳舞的姿态。
  声音越来越近,瞧情形是奔着食堂而来。
  张说和裴耀卿起身,站到门口向外张望。
  不一会儿,一群灯笼先出现,接着是拿着乐器的女子和坐在小车上抚琴的女子。
  以及一群边唱边跳往这里来的女子。
  “这不是平康坊研大家她们么?”裴耀卿认出来了,笑红尘原版歌舞团。
  谁呀?好大的能耐,可以请动这些人过来,现在天多冷了?
  队伍一直到食堂门外的空地上,在那里原地表演,唱一些之前李易写的诗词。
  “快走,先吃几口,暖和暖和,还要出去给别人看呢。”一部分女子休息下来,双手提裙,脚步飞快倒腾进食堂。
  食堂里的人认识她们,笑着上去打招呼。
  “你们又来了,快,今天东主高兴,所有人吃火锅。”
  “哎呀,晚上你们怎么过来了?怪冷的。”
  “你们唱跳的一定是我家东主写的是吧?”
  庄户十分热情,一个是美女们漂亮,男的想多看几眼。
  另一个是他们知道这些女子属于哪了,平康坊南曲,一个个才华满腹。
  “梁掌柜的他们受不住了,找人请托,过来赔罪,请我们姐妹,送了很多粮食和活猪,都在河边呢。”
  “加起来不下一万缗,一千万钱哦。”
  “还给了我们姐妹两千缗,我们一起送过来,知道李郎管着许多人活路。”
  “今天晚上我们给大家表演,可要把吃食准备好了,外面冷,轮换着回来吃两口热乎的。”
  南曲的大家们跟庄户开心地说着,告诉庄户,有一些人低头了。
  然后梁掌柜出现,他自己一个人代表其他人过来。
  求见管事宋德。
  是的,见管事,根本不敢找李易。
  宋德赶来,抱拳:“梁掌柜何必如此?百煮浑圆蛋前几日就不卖了,只卖酱油,你们没损失什么。”
  “宋管事,不是蛋的事儿。是我们知道李东主救民,心中难过,遂尽绵薄之力。”
  梁掌柜苦着脸说。
  他没办法了,平康坊根本进不去,他们都是做不小买卖的人。
  有时候得招待旁人,天上人间倒是未为难,可平康坊才是大头。
  使得许多主顾都不愿再与他们接触。
  还有米花糕,从天上人间出,就是不卖给他们,别人谁想买了再转手卖他们,被查到,直接也不卖了。
  唯有酱油,依旧按照规矩进行扑卖。
  越是这等守规矩,自己等人越怕。
  于是商议一番,请托人,托到了王皇后的妹夫尚衣局奉御的长孙昕头上。
  这才请到平康坊南曲曾经的那些大家帮忙。
  拿出来足足一万两千缗啊。
  搭着人情花着钱,过来赔罪。
  “梁掌柜客气了,东主庄子还算稍有钱财,东西拿回去吧。”宋德拒绝。
  一万缗又如何?当我没见过钱?
  为了对付你们,我家东主拿出来多少好诗?哪一首不是流传千古之名作?
  最近这些日子,我家东主一首诗都未写过。
  当然,平时东主也不写,东主很忙的。
  梁掌柜快哭了,小声道:“不是铜钱和绢帛,是粮食、活猪、马、牛、羊,已送至灞水边。何况还是尚衣局奉御长孙昕帮我等求得研大家等人,那长孙昕乃皇后妹夫。”
  “梁掌柜稍作歇息。”宋德一听涉及到那么高的人,不敢做主了。
  留下一句话,跑去院子。
  主院的餐厅中,八个人正吃得高兴,宫女和太监单独一桌,说是吃,其实大部分精力全放在主桌上。
  宋德来了,先对李隆基三个人抱拳,随后过去与李易耳语。
  “知道了,既然是皇后的妹夫,而且活不了多久了,我又没想对梁掌柜他们如何。
  得饶人处且饶人,当是叫长孙昕快活两日吧,若我拦,他未必会死。
  我与他又无任何交情,一万缗的东西要了,那两千缗也要了,送些女子当用的东西给她们,以后每月都送,叫她们安排人来取。”
  李易对宋德说,没有咬耳朵,别人听到了。
  “是,东主。”宋德转身离去。
  “长孙昕怎么了?”宋王看三弟和弟媳,帮着问出来。
  “梁掌柜那些人进不去平康坊,我又不想把米花糕让他们经手,不然他们万一又觉得我需要依靠他们,说不定又要搞事。
  结果他们找到了皇后的妹夫长孙昕,这人啊,活不了多久了。
  我和他不熟,今天不给他面子,他与我起了争执,说不定就逃过一劫。”
  李易给另一个人下了谶语。
  “叔叔,长孙昕会死?”王皇后似随意问。
  “我与他此番断了因果,不去帮他,他必死无疑,因为他太跋扈了。”李易如实相告。
  “怎会这般?”王皇后担忧,叔叔说一个人死,那人还能活?
  “因为王皇后无出,群臣隐有怨言,陛下承受着,结果外戚不但不争脸,反而以皇后之位行事肆无忌惮,陛下岂能容忍?
  武氏、韦氏,遗祸连绵,陛下若不收拾掉长孙昕,外戚抬头,姚崇那边还没有稳定好,动乱将生。”
  李易说,直接挖根。
  李隆基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李成器看三弟,心到原来你是这样考虑的啊?
  王皇后神色复杂,伸手摸摸肚子,那里是她的全部希望。
  “易弟,你能解决外戚的事情吗?我也算是吧。”李成器关键时刻出声。
  “简单。”李易回答两个字。
  “简单?”三个人一起问。
  李隆基最想听,他已经被外戚闹得恨不能全给灭了。
  他要这大唐只他一人说得算,不愿再如之前,长孙家的可是没少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武氏和韦氏更无须多言。
  怎么到了易弟口中就简单了。


第一百一十章 宰相肚量出主意
  外面的演出开始,五十个大家轮换上台。
  跟随她们一同来的侍女、伴舞、乐队也来回转台。
  同时开了三处地方,平康坊的打家在旁负责维持治安,手上拿棍子。
  观众们在增加,张家村子的跑过来,皇庄的和被安置的人。
  倒是庄子上的庄户观看的人比较少,有人已经去睡觉,不能因看演出耽误下一班的工作。
  何况又不是没见过,练习军乐的时候天天见。
  主院里隐约能听到动静,只是李隆基、王皇后和李成器无暇理会。
  “易弟,外戚应怎样做?”李隆基十分关心。
  “三哥,再过上些日子,陛下会给五王府中的五王找个活干,太平公主的事情稳定,不能叫兄弟们无所事事。”
  李易说起另一件事情。
  李成器又看李隆基,意思是三弟,你想要把我们安排到哪?
  李隆基再次哆嗦一下,自己心情确实有此想法,易弟你
  “会在京兆府周围给个州府,当个刺史什么的,像宋王,他此时是岐州刺史,但他并不会去岐州。
  其他几王亦是这个样子,他们就是摆个样子,真正做事的还是原来州府的人。”
  李易继续说。
  李成器点头,支持,对,我现在就在你庄子呆着呢,没去什么狗屁的岐州。
  我真去了那里,三弟能放心?
  李隆基颔首,叫李易再说说,什么意思?
  “其实吧,不管事不对,至少要抓一抓意识形态问题,比如宣传一下陛下的恩德了、说说大唐的优势、别处的苦寒了。
  叫百姓看了有对比后的幸福感,同时叫自己负责的州府经常送上来怎样施政百姓的措施。”
  李易开始给三个人灌输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刺史如何刷存在感。
  李成器眼睛可能是被火光照的,贼亮贼亮的。
  他感觉自己发现了新的一片天地,哎呀,还能这样玩?我以前咋没想到呢?
  李隆基觉得收获颇大,对,告诉大唐百姓,吐蕃百姓可苦了,你们比吐蕃强,是朕的功劳。
  “其他外戚照着,如我等,照着做?”李成器又帮三弟问。
  “不不不。”李易摆手:“宋王他们确实不能给实权,其他的给,他们拿了实权动摇不了陛下的位置。”
  “易弟,拿了实权,他们不会做。如果是易弟你,给你个县,为兄放一百个心。”李成器说。
  “是呢,叔叔治理一县,其实也屈才。”王皇后绝对支持,肚子中的孩子指望叔叔保住呢。
  “他们不会,他们可以找会的人帮忙。像京兆府三原县,安排个外戚去当县令。
  告诉他明年县里的财政收入要翻倍,百姓日子更要好过,县中富人不能被盘剥。
  在找另一个跟他不对付的,甚至有仇的外戚隔几天派人去察看。
  陛下也派人明查暗访,多派几拨人,前者不知后者,抓到问题有赏。”
  李易出主意,很坏很坏。
  让外戚找人使一个地方富裕,敌对势力监督。
  李成器擦汗,吓的,平日里看着多么温和的易弟呀,居然
  果然是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找能人,能人一定可叫租庸翻倍?”李隆基认为不行。
  “我去没问题,翻一倍,我都脸红。他们嘛所以陛下这个时候应该教他们。
  教他们收商税,减去百姓的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