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变幻莫测有定律
  关尹德认真学,他的心暂时放下一大截。
  “并不是你们带百姓富裕起来,百姓种大棚,技术从报纸上学,与你等无关……”
  李易给讲道理,为什么说你们拿的钱多了。
  种大棚的技术,由关尹德等官员提供,关尹德拿二百六十五缗,少了。
  他们没有实际叫百姓富裕,只是学了行政手段,并把手段用出来。
  贡献最大的属于种大棚的人,不过物流提高,大棚蔬菜能够外销,价钱也高。
  当地官员仅仅是用行政手段拿一方的钱来进行基础建设,钱捞得便显得有一点多。
  “你们分五百缗,在我心理位置上。既然分完了,也别再往回拿,明年不准拿钱。”
  李易还是谈钱,不说征税行为对错。
  法理上要抓起来一批收拾,没毛病。
  实际操作中,当地官员自己拿好处,顺便把基础设施给修了。
  利弊需要分清楚,今天收拾一大批官员,明天其他地方的官员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有利益牵扯在其中。
  “已经拿回来三千缗,不然修路不够,百姓们很能吃。”关尹德小声嘟囔。
  “百姓干活还卖力气呢,百姓相信你们,所以努力把路给修好,你以为百姓不知道你们拿钱了?”
  李易摇摇头,他觉得有的人想的事情跟正常人不一样。
  总以为别人是傻子,就自己聪明。
  在说话的时候也要占点便宜,明明自己理亏,还狡辩,看对方不出声,以为自己狡辩成功。
  实际上对方看透你这个人了,说什么?
  官员啥情况,百姓不明白?
  百姓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真正能帮着解决问题的官员,各部门互相踢皮球。
  百姓不懂?百姓是无奈。
  这些部门的官员还以为自己能耐,把责任成功推卸掉了。
  责任掉不掉的先不提,公信力是一定掉了。
  “他们……他们……”关尹德只重复了两次‘他们’,其他的再无法说出口。
  “关尹德县令。”李易直呼其名与职务。
  “李大夫。”关尹德称呼李易散官。
  “当官就是做买卖,你觉得俸禄少,你能力强,你直接说,要多少的收入才能把地方治理清楚。
  价钱可以谈,双方谈妥,钱给你,事情你办好了。
  你现在就说,你有多大的本事,你能带领弘农县的百姓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然后咱们说价钱,我衡量一下,钱不是问题。
  但你拿了钱,事情,没!做!到……”
  李易像个商人一样,不言说忠君爱大唐的话。
  你们当官的不是喜欢钱嘛!行,有多大本事赚多少钱。
  划出道来,雇你们帮着大唐的百姓过好日子。
  关尹德这辈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委婉一些?不含蓄一点?你李东主也是文化人啊。
  永穆公主在旁边眨着长长眼睫毛的大眼睛,她同样是头一回知道跟官员说话直接说好处。
  “李东主,我,我不知道。”关尹德怂了,一旦利益量化,他无法给出数据。
  他看李易的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惧意,怕!
  摆明了说,他发现自己拿五十缗都不够格。
  他哪知道百姓的收入提高怎般计算?百姓赚钱,修路能赚多少?
  他的腿又弯了,他终于晓得李易的厉害,随便一句话扔出来,自己无法回答。
  “我给你们作个表吧,按照表上的数据来对比和操作。”李易发现现在官员的缺点。
  他们对数据不够敏感,换成自己卖医疗器械的时候,代理商吃多少个回点,都有具体数据的。
  官员一样能够数据化,以后税收全面展开,看地方赋税总额。
  然后看物价,不同商品的价格表现出不同的地方发展状况。
  粮价便宜,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购买力,一个是粮食产量。
  购买力下降,粮食价格升不上去,升上去百姓没钱买,其他地方的粮食要补充过来。
  粮食产量高,对外销售不够好,本地粮价则低。
  粮食价格不可以直接反应出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这个情况下怎么办?看副食。
  副食价格也低,就不是两种考量了,猪可以赶去别的地方卖,羊也是如此。
  价格低,在物流方面不存在问题的时候,证明当地的粮食确实多,能用来养牲畜了。
  到时候作个统计,看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存栏量,还有秋收后的亩产与耕地面积、作物品种。
  这些数据综合到一起,李易都不用操心,有现成的公式。
  像统计局,一般都是省直管,走国家行政级别。
  市里呢不是,归省直管,却需要听市里的话。
  地方行政职务在于实职,国家行政级别在于位置。
  国家级正处,是市局局长,地方的市,可以让国家级副处当局长。
  享受的待遇是正处级别,这就是两套标准。
  李易对这方面很熟悉,市里要求出成绩,经济数据额外作出来,表现非常好。
  第二个月,国家要补贴,经济数据总量不能变,还要拿这个补贴。
  那么就再作一套针对补贴方面的弱项数据,把补贴拿到手。
  怎么弄啊?又要数据好、又要数据差。
  好办,整体数据提高,国家要补贴三个产业。
  不是同时补贴,有时间差。
  补贴第一产业的时候,工业指数上升、服务业指数上升,农牧业数据下降,拿到补贴的。
  转眼要补贴第二产业,赶紧改数据,工业指数受技术研发投入量增加,利润下降,补贴拿到了。
  半个月之后,说要补贴第三产业。
  数据给出来,旅游和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变多,成本压力过大,未来前景可期,补贴拿到了。
  那么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向稳,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和技术储备投入,在转换过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短板正在积极补缺。
  这就是流程,数据化,以为数据化不可以操作,哈!简直是开玩笑。
  李易就愿意数据化,他要给官员打样。
  同一个游戏规则下,你数据怎么变,李易都能看出来问题。
  这样他方便监督,你作假,没毛病,但是到我这里,我要看民生,民生不好,数据一下子就偏离了,有公式。
  当地官员不懂啊,还开开心心数据造假呢,李易瞅一眼,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落叶知秋处事周
  关尹德是大唐弘农县的县令,不是李易那时的党政一体的县书记。
  他挺茫然的,根本不懂表格啥的。
  更不清楚如何作弊,以后学一学,估计能耍小聪明作弊一下。
  作弊一次,认为别人发现不了。
  要看是谁看数据,李易看,他会笑趴下,太假了,认真点作不行吗?
  至少让我看了符合作假的优秀程度,假的就是假的,不存在给变成真实。
  “李东主,李东主,挖到了,这里有水,往下一尺,冰泡出来后,水盈满了。”
  干活的人群中传出来叫喊声,听着很兴奋。
  “关明府,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一尺厚的冰。”
  李易没去看,还得再刨一会儿,把整个洞凿到能进去人的大小。
  关尹德被问住了:“李东主你说的意思是……”
  “现在的地形、现在的季节,一尺厚的冰,下面是什么情况?”李易换个说法。
  “我哪里知道?有说法?”关尹德着急了,确实不懂。
  “进腊月了,其他河的冰有多厚?是不是地势越高的地方冰越厚?”李易引导着说。
  “是!”关尹德点头。
  “是个屁,高地的水向下流,水存不住,这是小河,何来厚冰?低洼地方的冰才厚。
  你正常一点哦,别想其他事情,不要有压力。
  你贪钱的事情我去跟宰辅们说,你只要不是拿去赌和玩花船,把钱用在妻子和父母、孩子身上,我原谅你。”
  李易给对方吃个定心丸,他保了,地方的物流变好,承诺的路都修完毕。
  干活的百姓拿到好处,交税的人少了庸和调,还在路碑上刻了姓名。
  这就行了,他关尹德弄点钱让家里人日子好过,从人性角度出发,没毛病。
  “对对对,是……”
  “你别对对对,你冷静一下,仔细想,正常的冰现在应该有多厚?前面的冰的厚度有没有问题?”
  李易引导,别因为我的身份让你失去了判断。
  你是县令,不能当应声虫。
  不需要你当我面点头哈腰,表示恭敬。
  你只要把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敬你酒喝。
  关尹德深呼吸,报纸上讲了,深呼吸增加那什么氧气的含量,但不能深呼吸过多,会醉氧。
  关尹德没醉氧,却吸一肚子凉气,李易考虑晚饭之前给其喝碗姜糖水,红糖的。
  “李东主,我知道了,此地乃汇阴积阳之所在。”
  关尹德过了足足五分钟,才给出这么个答案。
  “下面有一个低温的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十几度的状况下,里面存在地下大型湖泊。”
  李易自己说出来了,不叫关尹德再分析。
  我说得是地质水文结构,你跟我说风水?
  当然,风水能够解释这个情况,显然你的风水学没学明白。
  你应该说四阴所汇,阴极阳生,地有所缺,水润以增,冬夏流转,因节成恒。
  这才叫风水,你说得是啥呀?
  说白了,地下水温度高与零摄氏度。
  同时这个水的压力位就在这一尺之下,不结冰的时候,这个位置可以和上面河流连通。
  水高则压强,冬天水少了,压力减弱,周围的地下水的压力又不足以把水压出来,就是形成自喷泉。
  所以下面的水面就维持在一个高度中,又不可能结更厚的冰。
  属于特殊地理结构,有什么用呢?
  取样,检测,按照现在的水温,能够直接灌装了。
  很多李易那时的矿泉水,最常见的有点甜的那个,灌装温度就是零上四摄氏度。
  零上四摄氏度时的水密度最大,灌完以后,任何温暖的改变,都会使瓶子里没有多余的空气。
  许多人一喝这个水的时候会发现,拧开了水就往外冒。
  没毛病,因为温度,人家灌装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这个矿泉水中不存在气泡空洞,凡是有气泡空洞的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凉白开什么的,一律不合格。
  “拿那个压力井,把水提出来,浇灌大棚蔬菜,里面所含的矿物质多。
  像黄瓜了、茄子了,更甜。
  你身为县令,就要单独把这种水灌溉的蔬菜给推广出去,高价。”
  李易在慢慢讲解和教导,只要你愿意学,我就告诉怎么办。
  “李东主,我把我所拿的钱都退回去。”关尹德羞愧了。
  他发现自己在治理地方的具体事情上差李易太多太多。
  这是学识的碾压,那边说低洼处一尺深度无冰。
  李东主这里立即给出答案,显然别处的冰非一尺之厚,应该有两尺或三尺了。
  通过一尺的冰厚度,判断当地情况,给出发展宣传方法。
  这便是‘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之识?
  不,应该说是‘闻积冰所厚,而晓潭水之根。’
  关尹德承认自己比不得,强得不讲道理了。
  那边喊一嗓子,这边连怎么赚钱都想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