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家的核桃林子下面的石头好,挖我家石头的人就是杜辛他家的人,他小妾的哥哥。”
  石老三不白痴,先把关系说清楚。
  李易轻轻点头,看向杜辛:“你怎么说?”
  “李大夫,为了本县百姓能够过上好的日子,有的人在贡献,他们通过辛勤劳动,采集和烧制了肥料,供……”
  杜辛对着李易露出微笑,说关于为何采矿的事情,后续还有烧水泥配套的。
  “很好,青松,笔墨伺候,我要弹劾洛南县县令杜辛,把他给我拉出去,我不想看他。”
  李易见这等事情多了,官方总是打官腔,实在是发现官腔不行,才收拾一两个小喽罗给别人看。
  事情明摆着,我为你为什么你家亲戚去挖别人的石头,你跟我说你发展地方经济,用你发展?
  洛南缺什么都不会缺钾长石,但钾长石和钾长石不一样,想来石老六家地下的石头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而且这边的土壤中的钡含量同样不小,这里属于关内道。
  李易烦了,不想再问,你杜辛给我打官腔,那行,我就弹劾你,看你不顺延行不行?
  “易弟,不可以这搬对待一县之令。”李隆基开口。
  杜辛不知道李隆基的身份,他一听这人称呼李易为易弟,又帮自己说话,松口气。
  “来人啊,拖下去打,打到他说实话。”李隆基跟着又说。
  “……”
  杜辛先愣六秒,被拖着出去的六秒。
  随后他反应过来:“你谁呀?你说打我就打我?我乃官员,你用私刑,可是不晓得大唐律法?你有灭门之祸。”
  这次轮到李易:“……”
  李易想不通,你都看出来有人能影响我,我是什么身份?你说别人要灭门?
  你敢说灭我门不?若不敢,你咋敢说跳过我直接处罚你的人?情商和智商都不要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难定之罪在能力
  杜辛被拽回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未等挨打,他已经猜测出来,也回忆起来,就是陛下没穿以前见那一面时穿的衣服。
  “石老六家的石头烧出来的钾肥比别处的好,我有罪!”杜辛诚实,不再提经济发展。
  李隆基瞪他一眼,扭头石老六:“石老六,你想要什么?”
  “钾肥赚到的钱我要两成,以后再挖,给我石头钱。”石老六站在那里说要求。
  “只需如此少的钱?”李隆基露出笑容,看样子石老六不贪。
  “不,不少了,他们采石头、要粉碎、烧制,建窑得花许多钱,别处同样的石头多。”
  石老六分析一下,他家只有石头,他自己烧不了。
  “嗯!”李隆基颔首:“家中日子可好过?”
  “好,杜明府天天看报纸,只要有什么能赚钱的办法,明府会找人四处宣扬……”石老六夸起杜辛。
  杜辛当县令,采用报纸治县的方法。
  整个县的农具大更新,蔬菜大棚多,他还亲自派人到长安领试纸。
  烧陶瓷器皿、建水泥厂,冬季河流储冰,利用县水利优势,自己增加水网,仿制轮船。
  孵化鸭苗、鹅苗、鸡苗,鸡就放在山上养,鸭鹅下水。
  根据报纸上所写的丹参种植技术,今年一早就让百姓种,收获了不少丹参,运送到长安卖给药店。
  县里有养猪场刚弄好,冬天不适合收仔猪,价格高,待来年的。
  另外有县里自己的造纸大作坊,造纸需要的石头县里同样多。
  造出来的纸大部分送到河南府与京兆府卖,少量的免费发放给县中的孩子和学子。
  有自己的制墨坊,造出来的水墨一样免费提供给县里的人。
  百姓的收入翻了足足三倍,一大群人准备开春化冻后盖新房子。
  杜辛的亲属们赚得更多,他自己整天研究报纸内容,吃喝挑好的,甚至还有一张天上人间的会员卡,别人的名头。
  “呵!”李隆基又一次打量起自己的好县令,心情复杂。
  刚才他准备绞了杜辛,杜辛的家人一律流放。
  眼下为难了,你……
  杜辛跪在那里还抖着,汗珠子顺着脸往下淌。
  他熟悉律例,知道自己偷窃别人东西是什么罪,更清楚冲撞陛下的后果。
  “去找其他县中的百姓过来,各行各业的。”李隆基要查证,顺便对杜辛说:“你继续跪着。”
  “是,陛……毕竟我有罪。”杜辛声音颤抖,使劲喘气,却放下心。
  跪着不怕,跪着属于惩罚,陛下能惩罚,说明有活路。
  “易弟,当地情况说一下。”李隆基坐在别人搬来的椅子上,手上多一个手炉。
  洛南的气温不算太低,眼下零下七八度,还是因为飘了轻雪的缘故。
  “洛南县钾长石储量非常高,另外还有含钡的石头。
  受水系发达影响,淤泥与水中的许多植物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丰沛。
  种什么都长得不错,尤其是一些药材,如丹参、菖蒲、连翘。
  制墨所用松墨的原材料更充足……
  县里的核桃好吃,石老六家应该种核桃吧?”
  李易提供县里资源的信息,矿产、水利、药材……
  “李东主神了,我家种核桃。”石老六一脸好奇,你咋知道我种核桃?
  “李东主,山路多,却难行,用水泥修路好,还是用当地的石头修路好?”
  跪在地上的杜辛听入神了,顺着问一句。
  “石路为先,水泥烧煤多,县中有煤的地方非露天,需打井,采煤难度大。”李易想了几秒钟,给出答案。
  “李东主,打井,我们打,不怕费劲,现在从别处运煤,还有的人用背篓背。
  有背的力气和时间,我们打个井算什么?
  县里能烧的石头多,即便不烧水泥修路,我们少钾肥,钾肥卖出去,钱再继续修路,甚至可以雇佣别处的人来修路。
  洛南需要路,洛南群山林立,小路走不得大车,不然我不会琢磨着用轮船运输。”
  杜辛越说越激动,他准备得到煤矿的位置,就开始工作。
  说着他一抬头,看到李隆基,又突然愣住。
  忘了,自己现在还等着发落呢。
  “倒是行,回头我给你拿地图,告诉你位置和深度,县里有金矿,不准挖,不给你标注。”
  李易答应,不错,有这样的人在洛南县,自己省许多心,杜辛确实是努力发展县里的经济,改善百姓生活。
  “啊?”杜辛嘴张得大大的,他不看李易,看李隆基。
  意思是:陛下,李东主说不给我标注金矿,我还能当县令?你的意思呢?
  “易弟,他的家人和亲戚捞的钱……”
  李隆基不在乎杀不杀一个人,他琢磨有好处,杜辛家的人得利更多。
  “回头我就让他们把东西捐了,只留一点够生活。”杜辛激动地保证。
  “那倒不必,交税吧,洛南凡是开厂子的一律交税,再看看有没有其他问题,有问题就重罚一次。
  如石老六家的事情,哪个亲戚参与了,罚没一半家财,小妾的哥哥?”
  李易明白,不罚不行,必须让别人看看。
  “好,好,罚八成家财也行,再打我一顿杖子。”杜辛主动提高惩罚标准。
  挨一顿打,养上两三个月,事情就过去了。
  “十年内凡与你有关系的人,不得扩张买卖,你也不能升官。
  除非你能让商洛的百姓整体收入翻十倍,从现在的收入开始翻,收入最少的人达到京兆府普通人家的程度。
  现在京兆府普通人家一天一人二十五钱,两样你都做到了,十年之限可解。”
  李易不愿意换掉杜辛,这人自己能捞钱、懂享受、带家属们一起捞,百姓也管着。
  若其不是县令,而是个大商人,朝廷必须表彰。
  把杜辛给杀了,或者弄走,洛南百姓的日子又变差。
  百姓绝对不会因为杜辛捞钱被收拾而高兴,他们会恨。
  甚至会说,他捞钱就捞钱呗,石老六吃亏了,大不了咱们赔给石老六钱,管你李东主什么事儿啊?
  “石老六,你认为要不要把杜辛给杀了,或者流放了?”李易征询受害人的意见。
  “不能,我就是想让他们别挖我家的矿,给我钱。杜明府还帮我卖核桃呢。”
  石老六使劲摇头,他此刻才反应过来,要出大事儿。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贡献不小官可留
  石老六感到恐惧了,要是因为自己把杜明府给弄死了,或者弄走了,大家日子不好过,自己会被打死吧?
  “石老六,回头给你四成的销售利润,以后长期合作,你家的石头好,给高价。”
  之前还说石老六是刁民的杜辛感动了,多好的百姓啊。
  自己当初怎么就以为他发现不了,然后偷挖他家的石头?
  “两成够了。”石老六后怕,不要那么多。
  “你不拿着也罚没,反正都是罚。”杜辛强调自己那个小妾的哥哥被罚的钱。
  “你俩回去后再商量,核桃怎么往外卖?去几个人到石老六家,拿点核桃过来,我尝尝。”李易对商洛的核桃很有好感。
  几个羽林飞骑离开,去取核桃,不给钱。
  “我家的核桃好吃,个大、皮薄,还不涩。
  杜明府会找人去京兆府看价钱,然后每家把核桃挑出去,到大路上,一起运。
  价钱不以前商人来收高两倍,商人们的心太黑了,多亏有杜明府。”
  石老六不在乎家里的核桃被李易吃,他说起赚的钱,笑容出现。
  “养蜜蜂了?”李易微微转头问杜辛。
  李隆基手指头向上动动,示意杜辛起来,一会儿跪晕了,还得易弟救,留着你有用。
  杜辛用手撑着地,一点点起来,地上太凉了,这一会儿都跪得失去知觉了。
  石老六过去帮忙扶一下,杜辛的腿哆嗦,汗却不出了。
  “煮碗玄参汤,给杜辛加个军大衣。”李易看杜辛一副‘我要不行了’的样子,吩咐。
  太医署的护士赶紧去,小丫头叫着‘我来我来’一起跑了。
  “有四十六户百姓养了,明年多,我安排下去,百姓知道能赚钱,丹参的花可以采蜜。”
  杜辛顺口说出县里养蜜蜂的户数,给出规划。
  “要多种植一年期药物及花卉类植物,洛南土壤含微量……就是对人有好处的东西多。
  多年生,取根茎者,不可种,会出现重金属中毒。
  取果实者,则无所谓,果实一年一结。
  种花可得更多蜂蜜,丹参蜜是药,用来为核桃进行深加工,制作蜂蜜核桃,附加值更高。
  另外蜂蛹同样为药,价格我不说你们也知道……”
  李易愿意教喜欢研究报纸内容,然后实际应用带领百姓过好日子的官员。
  他为杜辛讲深加工,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尽量完善某一个深加工产业链条。
  杜辛听着,忘了自己的腿的事情,慢慢站直了,认真听、努力记。
  他愿意当县令,即能帮百姓过上好日子,有成就感,收获精神上的享受,又能自己吃好喝好赚钱,获得物质上的享受。
  李易强调再强调,多年生去根茎为食的植物不能种,重金属含量太高。
  一年生的草本和多年生的取果为食的最适合,当地种丹参和玄参好,土蜂采蜜,直接入药。
  给核桃进行琥珀制法,就锁水、保质。
  用土蜂来采丹参蜜,李易那时有,六百多元一斤,正宗的。
  要是换成洛南的,超过八百元,当药卖,各种噱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