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来韩襄客会骑马,小家伙只能背着。
  “啊?”孟浩然过来要表示感谢,未曾想,还能把人带回来?
  “浩然答应了?来人,待孟兄写了家书,与家书一同送到郢城,接浩然妻子回来。”
  李易对孟浩然点点头,眼下能帮的就这些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所算所谋深如海
  “浩然,快写家书。”王维见孟浩然呆楞住,着急呀,恨不能替孟浩然写一封家书。
  “啊,写,就写。”孟浩然也急了,快一点写,说不定真能在年前见到妻子和儿子。
  旁边的青松等人笔墨纸砚已经准备妥当,桃红还递给孟浩然一个小的暖手炉。
  “可是要我为你作诗一首?”孟浩然看着面带微笑的桃红,用暖手炉捂手的时候问。
  桃红笑容略微温和:“孟学子当以家中为重,我等宫女对诗赋知之甚浅,赖东主多闻经治世之言。”
  孟浩然脸唰地红了,人家宫女看不上他写的诗,人家呆在李易身边,学的是治国策略。
  “我也给家人写一封。”王维同样思念家人了,虽然之前就在他家住过。
  孟浩然手指头能灵活地动了,提笔蘸蘸墨,却无法落笔,腕未落,泪先滴。
  永穆公主看着,转过身,抱住李易,把脑袋埋在李易怀里。
  她听了故事,终于知道想跟心上人在一起有多难了。
  还好,自己没问题,李郎太厉害了,无人可阻,不,根本不是阻,自己能见李郎还是太上皇安排的呢。
  哼!就想把自己嫁给李郎来笼络。
  不过自己不生气,李郎可有意思了,每天都快乐。
  李隆基此时看女儿抱别的男人,不吃味儿了,他觉得孟浩然的父亲缺心眼。
  人家孩子都有了,不好好培养,反而刁难,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嘛!争夺家庭地位。
  就像自己的父亲、太平公主,最后只能靠武力来解决。
  还好兄长让了,否则又得继续杀。
  血不凝的玄武门,了不尽的宫斗命。
  而自己的这个易弟,简直是典范,人不风流自风流。
  女儿跟自己吃了不少的苦,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抱就抱吧,天这么冷,抱着还能暖和一些。
  那边的孟浩然和王维都写了家书,没有诗,不是不会,是认为写诗是种亵渎。
  孟浩然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让妻子带孩子跟羽林飞骑过来,今年在李家庄子过。
  羽林飞骑一人四骑出动,去接孟浩然妻、子的在马上装了座位。
  给橡子脱壳的简单的脚踏、手摇机器也打造完毕。
  被取来的带壳的橡子,扔进去,哗啦哗啦摇动,壳就掉了。
  都是没有壳斗的,因为壳斗必须先去掉,否则它与橡子一起的时候会腐烂。
  拿出家中下蛋母鸡的孩子再没有不舍的神色表露,以后他们能够上山采更多的野生橡子。
  然后制作粉条和凉粉,还有栲胶,每一样,皆为赚钱之法。
  这东西就是去壳费劲,除非没有什么粮食了,才会用橡子当食物。
  石老六家的核桃也被拿过来,李易用手捏,不需要两个核桃放在一起互相挤。
  他用指头就能够给抠开,有劲。
  “东西不在于你产出多少,而在于销售方式和渠道,核桃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李易找到机会就开始科普,他恨不能把基础的一些东西全部传授给大唐百姓。
  只是大唐百姓,别处的没用,不增加寿命,除非把其他地方变成大唐领土。
  李易现在最想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唐。
  李易强调核桃的重要性,属于干果类,确实好吃。
  饭菜陆续好了,准备随时吃饭。
  百姓围着脚踏和手摇的脱壳机看热闹,有橡子倒进去,伴随着旋转,橡子壳被打掉。
  脱壳机的原理都很简单,一个是挤压,一个是研磨,一个是切削。
  然,就是如此一个简单的原理,除了李家庄子的工匠,外面的工匠只是通过经验来琢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百姓们不知道原理,也不想知道,他们看着橡子壳啪啦啪啦掉,便觉得美好的日子在向他们招手。
  只要脱掉壳,里面的仁,他们会处理。
  最简单的方法是泡,一般泡上五天,就不苦了。
  “用泡仁的水再去泡壳,最后得到的是栲胶,可以自己处理鞣制皮革,亦能去卖。”
  李潭拉着弟弟,也就是小家伙的手,给百姓介绍。
  他脸上的两道瘢痕都没了,就是仔细看的话,最后一道瘢痕有一点点印记,随着处理和年岁增长,这个也要消失。
  明年吧,没什么大问题。
  他长得就是小李隆基,就是神态不行,他没那个帝王气质,偏科。
  小家伙被哥哥领着,小手还拽着绳子,绳子另一端连婴儿车,包儿在里面睡觉呢。
  此一幕十分和谐,没有斗争,更不存在你死我活。
  即便一直想上位的武婕妤,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很舒服。
  她聪明,不敢吹枕边风,李易实在是太厉害了。
  吹枕边风攻讦李易,先不说陛下怎么想,哪怕陛下被说动心了,又能奈李易如何?
  对付李易只有一次机会,一瞬间干掉他,在他没反应过来之前。
  随后就是面临李家庄子的庄户疯狂反扑,一个个忠心耿耿。
  要是一瞬间的刺杀失败了呢?简直不敢想。
  “李东主,我与摩诘到蓝田县当县丞,应知晓多少事情?”
  孟浩然现在恨不能抱着李易亲上一个时辰,所有的压力,在李易一句话说出来后就消散了。
  蓝田县的县丞如今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正七品。
  据说要变成正六品下了,自己的妻子,就是敕命正六品下的夫人。
  这便是母凭子贵,妻以夫荣。
  到时自己的父母就高兴了,同样能弄到身份。
  孟浩然对李易是投诚,就是抱大腿了。
  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他总是想找一个能提携自己的人,然后在其手下努力做事。
  “蓝田县那里,其实一直被我控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们过去在行政方面,萧规曹随即可。
  不过你们必须学习,将来放到其他重要的位置上。
  蓝田县属于李家庄子完全控制的县,不过里面有斗争。”
  李易为开春后的蓝田县新增加的两个县丞作安排,叫人家安稳上任。
  至于任上出问题,那就查,时间久了就好办了。
  李易始终认为,官宦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执法力度、违法成本、法律依据。
  官僚主义属于根源,他自己那时,不但不抵制,他还会去利用。
  直到倒追二十年运动兴起,他才放下心,少花钱了,在某些方面。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橡子产物新用途
  县令杜辛站在脱壳机近前观看,壳仁分离,有时也有壳进到仁那边。
  他蹲身捏起个橡子仁,用舌头舔一下,嘴角一咧,又苦又瑟。
  纯野生的就是如此,拿水长时间浸泡,就可把单宁给泡出去。
  百姓家家有大量的橡子,怕粮食不够,然后好吃。
  杜辛没过来当县令时,当地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百姓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吃橡子面。
  吃得比较苦,没有工夫泡,加上用舂剥壳费劲,耽误干活时间。
  “要想快速去掉里面的苦涩,最好在河流中用竹子、树枝编织的篓子扔里冲,冬天……咱们这边的河不冰封,尽量主意安全。”
  李易拉着永穆公主走过来一起看。
  如果用一个大池子来泡仁,捞出去,池水中的单宁浓度就大,再泡壳。
  最笨的方法,也最省钱、省力。
  “现在主要用来鞣制皮革,当地生产,放到长安城卖。
  李家庄子的报纸可为咱们本地在小地方打免费的广告,算是扶贫。
  价钱呢,你们自己考虑,觉得划算即可。
  另一个用途在于打井,转啊转的,用上栲胶,更容易。”
  李易说出扶贫二字时,突然想到,洛南曾经还是贫困县。
  当时的交通比现在强几百倍,依旧贫困,可想此时的百姓日子过得多么艰难。
  “李东主,我们不知道价钱,你说怎么做,我们听你的,然后卖给你。”
  有百姓接过李易的话,把难题推给李易。
  “石大头你疯了?你这是管李东主要钱,不行,咱们自己卖。”有人立即不干,指责说话的人。
  “可不是么,李东主给多了自己赔,给少了,咱们会不会想着钱都叫李东主赚了。”
  “李东主,你给个大概的价格,我们照着上下改。”
  “别为难李东主,李东主给的好处还不够?”
  旁边的百姓摸着良心说话,不想叫李易承受损失。
  李易笑了,点点头:“行!我收亦可,我还能赚钱,收购价和销售价不一样,等你们看着销售的价钱高了,再自己卖。”
  李易同样不清楚行情,别人有其他的方法制革,栲胶的价格不好确定。
  他需要看当地百姓制作栲胶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获取难易度、时间成本。
  接着再计算使用栲胶鞣制皮革的效率和其他方法制作皮革的效率,得出一个对比。
  这样才能知道卖多少钱合理,自己庄子也有皮革鞣制。
  另一个在于钻井,看加了栲胶后的钻井平台是否节省工时。
  还有一种,用来净化水,水不干净,撒进去点栲胶,水里的脏东西就随着栲胶结成絮。
  九十年代那时自来水污染,就会发栲胶,用纸包一包,给居民用。
  “净化水……海水?单宁?远航!”李易突然知道栲胶怎么才能卖高价了。
  用单宁净化海水加在锅炉里,太阳能蒸发制水的给人喝。
  “栲胶用途……”李易开始说,像作报告一样。
  太监宫女们不顾天冷,抓着笔刷刷记。
  他们一听什么用途,立即懂得属于技术。
  百姓们心有灵犀般地停止说话,听李易说,甭管是否听懂,听就对了。
  他们感觉李易学问大,李易曾经扔出去一大堆的抄袭的诗词,县里百姓还能背上几首。
  “只因大海碧波阔,将来多有种橡人。”李易说完应用,感慨一句。
  “易弟,用栲胶可以把海水变成能喝的水?”李成器负责海洋,他对此最为重视。
  “反正比直接喝海水强多了,直接喝会死的,海水中不止有盐,还有其他的东西。
  往后出海的人,就卖给他们栲胶,现在……
  从今天开始,烧热水泡橡子壳,然后按照方法提取、哄干,大价钱收。”
  李易说着,对周围的百姓喊,赶紧的,干活。
  他想到了广州市舶司,自己庄子的人在那里当官,包括羽林飞骑。
  “愿意制作栲胶的人家,一家先发五缗用着,之后看数量结算。”
  李易又看一眼穿麻衣塞草的人,决定先给钱。
  他要把栲胶送去广州卖给夷商,告诉夷商这玩意儿关键时刻能够把不能喝的海水变成能喝的水。
  “李东主,你给大家透个底儿,五缗钱太多,要多少东西?”杜辛站出来帮自己的百姓问。
  “一斤处理好的粉,五十钱。”李易报价。
  一百斤就五缗,他转过头去,能卖出来一斤五缗的价,不,五十缗,看看有人买没?
  最初卖的时候价钱要说得更高,一斤一百缗,海上没有淡水时保命的东西。
  “好,干了,吃完饭,都回去找橡子,没有脱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