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构把宝剑解下来,作个样子就行了,带剑面君,你以为你是武官?
  要带也是苏颋带,他是兵部尚书。
  毕构找地方放剑,一不小心宝剑掉地上,剑柄掉了,就剑柄,里面根本没有剑。
  不,有,有一个木头棍,要不然剑柄不好固定。
  李易诧异地看着毕构,你老毕也这么卑鄙了?
  “瞅什么瞅?信不信老夫用木头棍也能杀人?”毕构瞪眼睛。
  “信,老毕你已经到了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地步,你厉害。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李易给一个大拇指,佩服!
  “李郎,有什么说法?”永穆公主不在乎什么宰辅,以前她怕,怕宰相不高兴,自己身份不够。
  现在她无所谓,宰辅还敢为难自己?自己有李郎呢!
  “给你唱首歌,看我动作。”李易闲到了,在那比划起健身太极。
  “刀光剑影不是我门派,天空海阔自有我风采……手中无剑,心中无尘,才是我胸怀……”
  一套简单的健身太极打完,李易收功,歌也唱完了。
  周围一圈人处在懵圈状态下,郭子仪就愣神最严重。
  太极真正实战的时候,其实就是自由搏击,不过表演类的就不同了,漂亮啊。
  让李易用他健身学习的太极去打人,他打死都不干。
  叫他表演,那就不一样了,太极的表演给人一种愉悦感,尤其是力量的应用方面。
  别人哪知道这个?郭子仪如此厉害的人,居然看入迷了。
  “行军作战,虚实变幻,自在由心,千可敌万。”郭子仪领悟到了,兵法,不是格斗。
  格斗就李易现在的样子,他一个能打仨,不准瞬间兑换出枪的那种。
  是的,郭子仪知道自己打不过李易,因为李易在刹那间能兑换出防御东西和攻击武器。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行事周全无缺漏
  “要不是有了好的钢材,做不成,要求的动力其实很高,好处在于需要处理的粮食越多,越划算。”
  李易说的套筒叫米筛筛网,说白了是脱壳、粉碎机。
  以后有了玉米,用设备把玉米给打成小粒,叫苞米碴子。
  说东北人说话一股大碴子味儿,就这个碴子。
  网筛目的直径决定了出来后的东西大小,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更多的工具会被制造出来。
  大家泡在温泉里,男池子,其他女子在隔壁。
  李隆基脑袋露出水面,放松,一路上他累,终于回到了家,感觉浑身上下酸疼酸疼的。
  “朝廷怎般得利?”毕构不关心技术,他只在乎钱。
  “收使用费,先在京兆府、河南府,以及洛南应用。
  李家庄子出东西,朝廷安排,当地的人操作,官府设点儿亦可。
  我在报纸上说加工价格,允许百姓举报。
  其他地方的百姓发现凡交税之地,皆能有更好的工具,对当地收税有促进作用。
  官员那方便,已经有了,生孩子的补贴,税收的截留。”
  李易非常清楚地方的事情,官员、富户、普通百姓。
  所有人都支持收税,税收便不属于害民之法。
  地方若反对,好事变坏事。
  与地方的官员、大族、百姓讲道义绝对讲不通,利字当头,一切俱解。
  “不可,若费用过高,没有百姓磨米,租赁设备之人将承受损失。”
  宋璟想到弊端,设备租出去,租的人没有人上门来磨,利民变害民。
  说出反对意见,宋璟心情莫名其妙地好了,再看李易,不那么有压力感。
  宋璟以前面对李易有压力,李易太过厉害。
  终于呀,你也有思虑不周之时,哈!
  张九龄皱下眉头:“李易,还有其他收钱的办法?”
  “要从实际情况考虑,不可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
  苏颋同样长出口气,以后李易不再那么神奇。
  毕构觉得能赚钱,提议:“给官府操作,用一次咱们分一次钱。”
  毕构略微遗憾,感觉小易变笨了,他更希望李易始终不犯错。
  不过犯错,才证明李易是个正常人。
  李易诧异地看四个人,叹口气:“配件吧……有磨损。
  某一个配件能够磨多少东西,多也多不了太多,少也少不了太少。
  关键的配件能磨一万石,可能磨一万一千石,也可能磨九千石,咱们按照九千石来收钱。
  坏了就换新的,交一次钱,不坏你一直用着。”
  宋璟等人互相看看,要不是水有点烫,他们想把脑袋沉进去。
  “呵呵呵呵~~”李旦笑出声。
  宋璟感觉承受到了一万石的伤害,打出爆击效果了。
  还是张九龄恢复得快:“如此无须在乎次数收费的情况,好!”
  “有人如能磨两万石而不坏呢?”苏颋还想挣扎一下。
  “奖励,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改进设备,传授给别人。”李易还是很诧异。
  ‘咕嘟咕嘟’苏颋脑袋下去了,热就热吧,一会儿上来,脸红就说烫的。
  他晓得,自己犯了大错误,纠结某一个人使用得好,而不顾大局。
  别人会使用、懂保养,难道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自己属于目有小利、心无大义,宰相肚量哪去了?
  “易弟可是要把零件的质量调整下来?”
  李隆基解个围,他就没指望宰辅们把事情思虑周全。
  “往好了做,但是再好,依旧有使用寿命,在应用的时候,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将来要是能磨十万石,更好。”
  李易在追求质量,而不是性价比。
  有的时候,买个水龙头,用着用着坏了,发现外面的材料好,里面居然是铁的。
  还有的是铅的,使用寿命短。
  最简单的是塑料盆,有的塑料盆用十年,大盆,人还能站在里面,掉地上也不碎。
  有的两年之后,一碰就变成渣渣。
  关键不在乎使用寿命,而是以次充好。
  李易自己曾经厌恶的,就不能拿来坑人。
  “李家庄子出的东西,该如何就如何,写出来,叫人知道差别,大唐的律法,必须有此类。”
  李易想着,对大家说,控制住。
  八零粉就是八零粉,不可以说成是六零粉,不然逮到,保证叫对方倾家荡产。
  李易对他那时的商品质量挺无奈的,网络平台买卖,地方上究竟能不能管?
  实际上能管,只要商品在某一个地方生产或销售,就可以介入。
  但地方为什么不管?因为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影响,不好的影响。
  地方造假,放到网络平台卖,官员看着制假的民众赚钱,同时物流也赚钱。
  管了,赚不到钱,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啥?树立地方质量品质品牌?哈哈!别看玩笑,经济才重要,等地方钱赚得多了,自己就升官了。
  更有甚者,说消费者购买东西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商品的价值,花五元钱能买到五十元的东西?
  意思是消费者买的时候就认可了商家卖的东西质量不行、是假货,即便商家说是正品。
  每一个消费者都应该是价值评估师,能够轻易分辨出商品价值。
  但这话在出口的时候敢说吗?罚不死你。
  李易认为大唐不应该有这等风气,要宣传正能量,诚信、守信。
  “小易,你为何总是做一些付出很多,需要回报很少的事情?”
  毕构想不通,凭借李易如今的地位,哪里还用这般付出,该得到的都得到了。
  其他几个人一同看李易,想弄明白,李易简直是圣人。
  李易被问住了,他想了又想,最后无奈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怎为凝眸垂珠泪,即是心许应无言。”张九龄给‘翻译’了一下。
  李易:“……”
  他觉得还不如不翻译,不过他只能点点头:“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小易,运输队伍早已出发,从长安送东西到黄河源头,以朝堂之名。”
  毕构说一下情况,算是汇报工作,向李易汇报。
  他不觉得丢人,钱是李易出的,办法是李易想的,目的是大家都想要达到的。
  整个朝堂的文武官员皆明白,给边关送东西,送的不仅仅是东西,代表了意志,大唐的意志。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人生追求无所够
  “摩诘,过年的时候,我妻儿能到吗?”
  没资格参与聊天的孟浩然和王维泡在角落里,孟浩然惦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他着急,他想证明自己,获得家庭的话语权。
  以前他还有各种想法,什么皇室争斗,自己不参与。
  后来媳妇儿有了,孩子也有了,父亲偏偏不同意。
  历史上他恨不能跪着给人磕头,让人帮忙引荐一下,见李隆基。
  他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可以治世,陛下看重自己。
  如今他见到了,陛下还给了机会,问政,结果
  孟浩然清楚着呢,没有李易,根本见不到陛下。
  同样的,没有李易,一个问政没答上来,什么都没有了。
  李易的存在,才有自己继续努力的机会,李易的面子就这么大。
  他此刻就想老婆孩子在身边,努力当好县丞,京兆府蓝田县的县丞,无数人求而不得。
  他决定慢慢来,好好学习,不敢盼着一步升天,因为升不上去,陛下再问一个问题,自己还答不上来怎么办?
  跟陛下接触的机会随时都有,那么接触了以后就混个脸熟?
  陛下就在一个池子里泡汤子,自己敢过去吗?
  “李易说能到,绝对能到,你根本不知道羽林飞骑的厉害。咱俩在过年后,到这里任职,可得好好学。”
  王维同样郁闷,追着陛下跑过来,追上了,作诗,陛下认可;当官,陛下不认同。
  王维其实认识岐王李范,五王府的那个岐王。
  家里的关系,加上他的才华。
  所以他才能知道一些大唐的事情,在考科举的时候懂得则样写策问题。
  到目前,王维终于懂得,大唐重要官员任命谁说得算。
  李易看谁不顺眼,找谁都没有用,毕构那么一个不拘言笑的人,居然带个假宝剑来吓唬李易。
  关键是李易还配合,两个人的关系还用说么?
  “说是这个水能喝?感觉身上一划拉就一堆气泡。”
  从没有泡过碳酸温泉的孟浩然觉得身体上的小气泡有意思。
  “喝的水从源头接,不是泡完的,源头那里没有人泡,温度高,放心喝。”
  在城南那里喝过汽水的王维向孟浩然介绍。
  一个时辰之后,午饭时间到了,大家上去吃饭。
  菜像艺术品一样摆出来,今天醉仙居制作的是淮扬菜,李易那时候的淮扬菜。
  比较清淡,一般国宴的时候总用,刀工好。
  北方人一般情况下吃不惯,盐少,不过瘾。
  所以有围碟,咸菜围碟,包括了带辣椒油的。
  于是永穆公主就吃到了红烧肉,跟淮扬菜没有一点关系。
  一大块红烧肉吃到嘴里,永穆公主满满的幸福感,就喜欢这个味道。
  “李郎,跟你做的有点不一样。”永穆公主在满意的时候,又小声跟李易说。
  “料酒放少了,炖的时间倒是没问题,山楂也放了。”李易尝出来了,知道少什么。
  “李郎,啤酒做的鱼好吃,炖啊炖,即便是鲤鱼也没有土腥味儿。”永穆公主现在就琢磨怎么做菜好吃。
  “以后多种啤酒花,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