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多种啤酒花,啤酒同等单位,消耗的粮食比其他的酒要少。”李易说着来了灵感。
  啤酒的消耗量远远大于白酒,然后啤酒这个东西和黄酒一样,都能当成调味料。
  最开始没有啤酒的时候,大家都用料酒,料酒也是黄酒中的一种。
  后来大家才发现,中国人,啤酒做菜可以啊。
  现在大唐最贵的酒是葡萄酒,像李白喝的说斗酒诗百篇,就是葡萄酒。
  喝十多斤葡萄酒,然后就喝多了。
  葡萄酒的度数也不低,喝十多斤,从早喝到晚才行,或者是从晚上喝到早上。
  酒精累积,终归是会喝醉。
  李易想着,突然亲了永穆公主一口。
  “李郎!”永穆公主四下里看看,发现大家都低头吃饭,非常整齐,没有一个人抬头,放下下心。
  “能赚钱了,闻恬兰香阁往后卖啤酒。”
  李易找到的发财的方法,多多造啤酒,不再是庄子里自己喝。
  “有人买?”永穆公主对经营这一块并不熟悉。
  “熟制,可以保存啤酒二百天以上,一大桶一大桶的,用橡树的木头制作,跟葡萄酒一样。
  照此说来,橡树未来是个好东西,不但能提供橡子,其本身也是储存酒类的上好木材。”
  木桶酒、陶罐酒,在中华历史上都出现过,包括瓷罐的。
  李易说着啤酒桶,脑海中出现的则是东南亚、东亚的地图,尤其是纬度比较低的地方。
  他想到了一个事情,开春之后,船队出发,带回来橡胶树苗和种子。
  种在哪?是个问题啊。
  东北、北方、西北?开玩笑!
  最适合的是琼州,然后就是西南蛮的地方。
  曾经西南蛮那里有好几百年的大树,当地人为了种橡胶,明明知道这个树活着的时候不可以砍,更是历史物。
  然后为了赚钱,就给几百年的树割树皮,树皮没了,养分供应不上,树就死了,种橡胶。
  还有的是钻孔,给树钻一个或几个孔,往里塞胡椒,再用泥封上。
  这种方法,树还是会死。
  他们知道这个人,却不在乎,他们眼中只有钱。
  那么橡胶不可以种那里,以免破坏生态环境。
  其他的东亚和东南亚地方,种吧。
  还有原产地、非洲、澳洲,都行,何必祸害自己大唐的地方?
  李易一边思忖着一边用大家能理解的语言来说,宫女太监们记。
  “想要过上好日子,必须军事方面强大。而想要军事厉害,除了人员,还有技术。”李易教导着自己未来媳妇儿。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技术者得民心。”永穆公主聪慧,一下子就明白了根基在哪里,技术!
  技术好,亩产增加;技术好,收割方便;技术好,加工容易。等等!
  “当前情况下,任何的法制都是人治,考验的是人的情况。
  知道百姓所想,清楚官员所思,协调好了,方为盛世。”
  李易喜欢乌托邦,却知道弊端,那么就得想办法解决。
  乌托邦其实是理想化的社区,然后发展着就发现不行。
  因为欲望,乌托邦安需分配,这个没问题。
  问题在于生物的本质,漂亮的女人和帅气的男人,也能平均分配吗?
  要么就是GONG产GONG妻?那不回归到猴子时代了嘛!进化还是退化?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底蕴缺失方排外
  “小易,年前能消停下来?”毕构正在整理账目,心累。
  他担心李易又出什么幺蛾子,打乱他的工作安排。
  “老毕你还不了解我?我这人最老实,非是逼到没办法,从不乱行事。”李易抱屈。
  “对,最近几天,无人逼你,你好好呆着。哪个惹你生气,你千万比用计,你告诉老夫,老夫帮你砍人。”
  毕构承诺,啥事都不要有。
  宋璟三个宰辅颔首,表示附和。
  “过年要给浩然兄和摩诘安排官职,放到本县当县丞,可有难度?”李易看孟浩然二人。
  “没有!”四个宰辅同时出声。
  “看,宰辅们通情达理。”李易又向孟浩然和王维说。
  两个人只能点头,不敢说啥,能坐在一桌吃饭,已经不错了。
  永穆公主又想笑,她对宰辅们的印象也变了。
  曾经姚崇当宰相,她觉得姚崇权力大,厉害。
  到如今,她发现宰辅没什么大不了的,年岁大而已。
  论才华,比不上李郎。
  小兰挨着永穆公主坐,眼珠子转来转去,不晓得想什么呢。
  小家伙跟谦儿逊儿坐在旁边的桌子上,小丫头负责照看,四个人相处得还很愉快呢。
  许冠兰一家人同样在,老太太的膝盖没问题,自从打了封闭之后,她懂得保养,冬天也没犯。
  最危险的时候属于春季,空气潮湿,就是南方的那一种,得风湿性关节炎的多。
  蓝宝一家跟他家在一起吃饭,蓝宝的嫂嫂黄氏,好多日子了,还没完全适应。
  身份转换得太快,见到了陛下。
  一顿饭吃过,休息片刻,队伍再次上路,谦儿逊儿跟着一起走了,非要去李家庄子玩儿。
  许冠兰带着媳妇儿自然得随着队伍,万一孩子突然想家,哭闹怎么办?
  蓝田县的百姓反应还是那般平静,没有哭着喊着晕倒的。
  长孙昕带着妻子和小妾,以及四个幕僚腆着脸跟上,他并不想回长安朝堂。
  他认为累,关键是赚钱少,不如呆在蓝田县自在。
  蓝田县百姓对他的观感好,比较拥护他。
  回了长安,百姓认识自己是谁呀?当官当得再大又如何?宰辅官大不?朝廷听谁的?
  自己眼下就是没孩子,需要找李易给看看,问题绝对出在自己身上,夫人、小妾,还有其他的女人,都没怀上。
  等李易给医好,有了孩子,荫官什么的,不需要自己有太高品级,找李易。
  自己品级不低,差一点就进三品。
  “青黛,来,见过四位宰辅,老毕、老宋、老张、老苏,冯青黛是我的开山大弟子,你们帮着把手续办了。”
  车上,李易把小丫头拉过来,与四个人正式见一面。
  “手续?”毕构看小丫头,倒是不错,给人的感觉灵动。
  关键是身份不一样,小易终于收徒了,正式的那种,能被小易看上,丫头绝对有本事。
  “皇后宫中行走、太医署外职女官,正三品。”李易说出自己徒弟的官职。
  四人互相看看,再次默契点头:“好!”
  甭管以前有没有这个官和相应的品级,现在有了。
  一听便知,皇后宫中行走,‘行走’能理解,随便溜达呗!
  可在皇后宫里溜达的人,似乎没有哪里去不得。
  这丫头……哎?她若是医术学好了,自己家中的女眷身体不舒服,找她看啊。
  而且跟她一起来的那群人,里面有女的,她们的医术总该好一点吧?加上李家庄子的三十个女护士。
  往后自己的日子好过了,李易终于干了件人事儿。
  “官服做成什么样?”宋璟已经知道小丫头需要动手术,死囚就是为了叫李易练手,好用在小丫头身上。
  孩子多亏遇到了李易,时也、命也、运也。
  “浅粉色的衣服,袖子和下摆绣暗纹。”
  李易想到了护士服,决定以后庄子里的女护士都这么穿。
  显得漂亮有亲切,气质衬托得更好,不能镶嵌金边,就绣暗纹。
  下摆长的那种,不属于情趣装。
  “暗纹绣什么?”张九龄不在乎绣的复杂与否,反正李易有钱。
  “绣凤……鸾鸟吧。”李易想说绣凤凰,发现不行,换一个。
  “你设计图案,以后就定下来。”宋璟这回没挑毛病,他期待着有更多的女医生出现。
  谁家还没个女眷啊,总不能一有事儿,就找李易看。
  “成,我有现成的,好画。”李易答应,大徒弟的官位确定下来,正三品。
  过了年,开始领工资,正三品的工资可不低呦!
  加上给徒弟专门弄的药材种植园,徒弟往后衣食无忧。
  小丫头高兴了,开始挨个施礼:“青黛多谢毕宰辅、张宰辅、宋宰辅、苏宰辅。”
  “叫爷爷。”李易纠正,别喊宰辅。
  ‘爷爷’的词,还是李易在报纸上写出来的,不然现在不如此称呼。
  小丫头又按照师父的话,再次行礼。
  四个人开始在身上翻找东西,叫宰辅可以不给礼物,叫爷爷,必须有见面礼,小易太坏了。
  毕构给个玉佩、张九龄给个玳瑁的佩,宋璟和苏颋没有东西,只好把金鱼袋解下来给小丫头。
  小丫头笑眯了眼,两只小手捧着东西。
  看到她开心的样子,四个人心情突然愉快起来。
  “回头我给大家用玻璃制作一些珍贵的……”李易决定补偿一下。
  “不要!”四个人依旧那么心有灵犀。
  别人觉得玻璃珍贵,他们懂,不值钱,一烧一大堆。
  “西南蛮那里有一种玉石明翡翠,我让当地的折冲府给弄点,龙种,放心,不冲撞陛下。”
  李易知道现在的翡翠还没有被认可,最认可的是蓝田玉。
  蓝田县的玉,安西节度使那里的和田玉还略差一些。
  而河南府的独山玉与契丹那里的岫岩玉都没人理会,更不用说鸡血石了。
  不过翡翠确实漂亮,龙种不分颜色,指纯度。
  帝王绿纯到一定程度,就是龙种,没有颜色的翡翠,纯到极至,也是龙种,或者其他颜色的。
  都是宝石,钻石,李易知道哪里有,很多很多。
  翡翠西方国家不怎么认可,并非翡翠不好看,而是他们没有,只有北美的那个国家有一点,品质还不好。
  故此凡是他们没有的,他们就贬低,他们有的,才推崇。
  非常现实,不从审美观出发,从政治和自身利益着想。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人性纷扰思通透
  “师父,翡翠美丽吗?”小丫头爱美,以前知道自己活不了太久,无暇去追求。
  她从小就懂事,还聪明,智商估计能超过二百。
  “美,我给咱们的青黛找一些有漂亮颜色翡翠,翡为红、翠乃绿。
  不过外物的美,美在外表,真正的美,美在德艺。
  作为一个医者,最美的时刻在于解除病痛、挽救生命的一刻。”
  李易逮到机会便教导徒弟,他可不是为了钱教学生。
  不是办补课班赚钱,孩子必须入班,不进来,课堂上讲的很随意,知识点就在补课班里讲他带的是徒弟,传道、授业、解惑。
  就如京兆府的一个个夫子、先生、博士一样。
  李家庄子给孩子专门的兑换券,教课的人自己有一些补贴,却从不因为某种影响而肆意给孩子定级别。
  都不需要律法来规范,师者自己就守着底线。
  一个是现在的师者接受的伦理道德思想,一个是犯罪成本。
  能当师的人,自我约束,否则他们会认为自己走错了路。
  另一个则是一旦有一个人违背规则,失去的可不仅仅是学生,属于社会性死亡,圈子没了,全排挤他。
  最可怕的便是失去圈子,孔子都能在掌握话语权的时候诛杀少正卯呢,从而树立自己的圈子地位。
  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眼下真理就是道德约束,别管儒家有什么问题,至少在一些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
  李易认真教,言传身教,有教无类用其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