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7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易答应,凡为后代而谋者,才可证其信。
  像招聘,许多公司其实愿意招聘有孩子的人,正统的公司,不是饭店那种。
  饭店要年轻的,男的帅、女的漂亮,用来吸引顾客。
  你要说你结婚了,尤其是女的,人家就不要你。
  除非你是打扫卫生,叫保洁。
  而大的公司,愿意找这样的,有孩子的,尤其是行政机构。
  有了家才安稳,人家懂,无恒产者无恒心啊。
  家庭关系越稳定,这样的人用着越放心,其在做事的时候,犯险的概率低。
  大公司愿意找这样的,括弧公关部门的除外,括弧完了。
  公关部门中有一个职业是专门安抚客户情绪的,一般客户是女士,就派帅哥过去,反之就是美女。
  需要出差,人家跟你的买卖几百万,你得去协调。
  那么怎么协调?这个……呵呵!
  ……
  转眼间,小年到了,雪停了。
  风也不那么大,京兆府感觉是一派平和。
  然后大家开始制作粘火勺,就是年糕。
  这东西其实不怎么好吃,对胃的影响比较大。
  之所以这个时候制作,就是为了过年的时候应酬后吃东西方便。
  从小年开始,就是为过大年做准备。
  到时候吃来吃去的,没有时间来做饭,就用一些提前准备好的食物来果腹。
  说白了,过年时刻的冷盘居多,热菜少。
  有大棚蔬菜的情况下,热菜才丰富。
  大唐以前过年,就是多吃点主食,要是能煮个白菜都是好菜。
  而现在京兆府的百姓不同了,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
  要吃火锅,小年就吃,到了大年必须包饺子。
  “准备放鞭炮吧,今年都是李家庄子负责,京兆府二十二个县。”李易知道百姓在等什么。
  以前小年是准备,没有烧爆竹。
  现在也不烧,看李家庄子点烟花。
  百姓的想法非常简单,热闹就行,尤其是有人带领。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烟花所照尽繁华
  是夜,雪已停下,露出点点星光。
  烟花一朵朵绽放,鞭炮的动静在建筑物与人心间回荡。
  整个京兆府所有人家,皆吃火锅。
  包括秋天的时候才从别处赶过来的失业百姓,他们租住在各地的廉价房里。
  悲田坊更无须多言,不但有火锅,年岁大的人还有人服侍。
  李易白天可能是被风给吹得不舒服了,此刻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无神地夹着羊肉片在锅里涮啊涮。
  永穆公主帮着李易涮别的东西,往他碟子里放。
  “李郎,不若先回去休息?”永穆公主见李易的模样,劝说。
  李易夹出肉片,端起烫好的白酒喝一口,哈出酒气后,人顿时精神起来。
  他把肉片喂给永穆公主,自己吃涮好的牡蛎:“有了煤,烧窑容易,非京兆府的百姓,家中应有更多的陶器。”
  李易所说乃是京兆府的百姓家中火锅,李家庄子的火锅为铜火锅。
  寻常百姓家用不起,他们用陶的火锅,跟铜火锅一样,带烟囱。
  优点是便宜,缺点是上热慢。
  但终归有,别处的寻常百姓,有个用来煮菜煮饭的陶罐就不错了。
  以前烧窑烧木头和木炭,看温度需求,烧陶的话,木头可以,少瓷器,需要炭。
  烧一窑的成本不低,同等体积的木头、木炭燃烧值和煤炭少。
  既然有煤,陶瓷器应当降价。
  李易忘了,没盯着京兆府之外各地的陶瓷窑情况。
  如今想起,准备在报纸上写,由朝廷下令。
  “每一个烧煤炭的窑,按照规模大小,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廉价陶器,过了年开始执行。”
  李易下令,不允许拒绝。
  “何人监督?监督者是否会公饱私囊?”李成器受先想到的居然是问题。
  李旦放下酒杯:“明明应该出一千套廉价陶器,结果官员要求出一千五百套。
  或者出了一千套陶器,官员不给需要的百姓发,拿到别处加价得利。
  财帛动人心,不可不防、不可不查、不可不思虑。”
  “做得好的地方,允许他们回长安述职时给予一次到李家庄子食堂进餐的机会。”
  李易用手拿起一片生菜叶,在调料碗里蘸。
  他不涮,就想吃生的蘸酱菜。
  在座的众人相继露出恍然的神色。
  李隆基面带笑意:“好办法。”
  “一举多得。”豆卢贵妃评价。
  无人反对,都认为正确。
  干得好,回长安述职,给一次到李家庄子食堂吃饭的机会,可能就会遇到李易。
  整个大唐的官员,到如今,没有一个官员不清楚李易的厉害。
  能不能升官,就看这一次。
  想作假的官员,万一遇到了李易,李易很可能派人去核实。
  若没有做好,到李家庄子吃饭就不是升官,而是送人头。
  官员一旦在李家庄子全身而退,便得到一种证明,证明其本身没有问题。
  同时朝廷考核官员减少了压力,一般有问题在身的官员,不会想来李家庄子吃饭。
  他们害怕,万一被查到了呢?
  别人查,花费多、成本高,李家庄子却不缺钱。
  能在李家庄子吃完饭而不出问题的,可比拿个万民表厉害。
  而李家庄子就成为了清官、能官的圣地,算是终南捷径。
  “吃饭吃饭,不要总问来问去,小易整天跟专门回答问题的人似的。”
  李旦见自己的孙女永穆公主不高兴了,赶紧强调进餐规则,别问了。
  他回想了一下,似乎每一次跟李易吃饭,保证有各种问题。
  如今四个宰相,也不可能把这些问题全给回答出来,结果李易就行。
  即便没有问题,李易还是会出主意,主动的那种。
  “对对对,不问。今年是最近一些年过的最好的一个年了,远处不清楚,京兆府的百姓我等已知晓。”
  李隆基用勺子给汤盅里舀汤,心情愉快。
  京兆府的人口增加,每一个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被安排了工作。
  伤病的就照看着,都人大唐的百姓。
  主要因素在于钱,朝廷钱多了,一切都好办。
  他还不知道历史上的他为了钱,重用李林甫,然后钱捞到多少先不说,能臣都受到了迫害。
  李林甫坑得最惨的人是杜甫,人家杜甫考科举,被李林甫把那一届考生的成绩都给取消了,一个不录。
  ……
  鸿胪寺中,各部族的人一样吃着火锅,他们不需要过大唐的年。
  然,过不过年,终归要吃东西。
  烟花升空,一声声的轰鸣传进耳中,他们俱露出羡慕、嫉妒的神色。
  “大唐越来越富裕了,我等那里,定然有人承受着寒冷,还有牛羊,万一下大雪,冻死一些,唉!”
  一个吐蕃人透过纸窗户看外面每次烟花爆炸时的光亮,想家了。
  长安下大雪,会立即被清理干净,整个城中还有一个个冰灯。
  吐蕃所处,下了大雪,如果干草准备得不够充足,是要死羊的。
  即便学去了青贮的制备方法,也不能以青贮为主料。
  长安城的繁华,不是自己的‘都城’所能比的。
  以前就比不了,现在更不用想。
  这等繁华,是受地域影响,大唐,何时才能变成吐蕃的?
  “听闻不少部族的人归顺了大唐,跑到大唐在黄河边建的城池中生活,他们……”
  另一个吐蕃人想指责别人,偏偏说不出口。
  吐蕃的规矩,依附强者,弱者无资格说别人。
  曾经获得地位的年轻人,慢慢老去时,必须给后来的年轻人让位置。
  “有时想想,若大唐对我们的人一视同仁,归顺大唐也无不可。”又一个吐蕃人说出了心理话。
  说完他突然警觉,说错了,不应该如此想。
  结果周围的人好像未听到一般,低头吃喝。
  包括总想用自己的生命跟李易同归于尽的伯讹与伊辛巴,他俩算是彻底放弃一命换一命的想法。
  人家李易根本不给机会,眼看着李家庄子不停地往外放好东西,李易一计接一计出,却找不到任何办法。
  “要是最初能够直接识破,把事情抖落出来,或许会改变。”伯讹自责。
  他认为在李成器和李隆基隐瞒身份最开始时,把两个人的身份说出来,逼着李易行君臣之礼。
  那么李易必然受到其他宰相和官员的掣肘,无法超脱于外。
  “什么时候都没用,李易保证有办法处理。”伊辛巴泼冷水。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考拉之乡有去过
  小年的夜过去,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一片晶莹。
  成衣盟、正衣盟、荣衣盟纷纷打出来特价服装。
  他们赶制出来不少衣服,要在年底前卖掉,主要是李成器为了照顾毕构。
  再给财政增加一些税收,顺便叫百姓过个好年。
  衣盟的人能够拿到年底奖金,大家皆开心。
  李家庄子依旧给提供贷款,百姓们慢慢偿还,利息很低。
  “货币不是持续贬值么?庄子里出的钱利低,当贬值之后,庄子要赔钱。”
  永穆公主吃早饭的时候透过玻璃窗户看外面,她跟李易在闻恬兰香阁中吃饭。
  今天闻恬兰香阁营业,还有明天,就两天。
  二人在四楼吃饭,新搭出来的阁楼,跟对面的楼有双向滑索,一旦发现情况不妙,赶紧跑。
  她的人在下面忙碌着,京兆府的有钱人真多,都跑来买东西。
  “货币贬值的因素很多,比如商品缺少,求大于供,通货膨胀。
  还有金融方面,有一个世界啊,存在银行,跟金银铺子有一些相同的业务,是这样的……”
  李易为永穆公主讲解银行,比大唐的金银铺子的功能多不少呢。
  介绍完银行及其他信贷机构的情况,李易又提运作细节:“存款的利息和贷款的利息都高的时候,就说明通货膨胀严重了。
  银行的准备金率要提高,叫紧缩银根,国家的逆回购停止,上调储蓄利息,减少资金流动性。
  反之出现通缩,就要降低准备金率,降低贷款、储蓄利息,央行增加逆回购数量。
  还有中期和常备借贷便利,同时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存在隔夜拆借……”
  李易将货币体系中的控制,为什么会出现贬值?
  “咱们往外放贷,就贬值了?”永穆公主听得十分认真,懂。
  “货币贬值,还有生产力的因素在。原材料增加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商品价格降低。
  商品的价格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增加,购买力增加的幅度超过利息,货币不但不贬值,反而要增值。
  货币增值和贬值,取决于百姓生存必须品的价格,如粮食……”
  李易深入浅出地说,是说,不是哪啥。
  一个国家的货币的购买力才是最主要的,在国内的话,如果发现商品不足,那么就转嫁到国外。
  利用技术优势,形成绝对贸易顺差,从而稳定国内货币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北美那个国家货币贬值幅度比其他国家低的原因,越是缺乏技术优势,就越贬值。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够随意与另外国家的货币形成针对性调整,则说明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不比对方差太多。
  一般国民生产总值总量达到对方国家的百分之六十就能勉强做到。
  但要是自己具备全工业体系,做的时候便不是勉强,而是游刃有余。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