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蛏子不晓得是缺心眼儿,还是运气不好,没跑掉。
  “赶紧的,拿木锨,这里应该有一大片,回头给你们煮着吃。”
  李易先是傻眼,随后明白了,太过密集,蛏子有自己的领地。
  之所以被小兰给抠出来,说明左近有其他的大蛏子。
  以前他吃点蛏子,又叫小人仙儿,一般都是一寸长的,到海边,价钱高了,能吃到两寸的。
  现在这个太大了,吃着过瘾,不管是煮的,还是辣炒的。
  永穆公主不舍地松开李易的手,招呼:“桃红,你们快过来挖,带木锨。”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初心坚持往事深
  岛子上的原著民捡完鱼,看一大网贝类,不敢上手。
  他们有人喊一嗓子,跑去帮忙挖蛏子,蛏子的壳不值钱,肉倒是好吃。
  在李易等人眼中,贝类属于食物。
  原著民看贝壳,是钱。
  哪一种平时最不好捞的贝,它的壳就值钱,还有大小的区别。
  想捞到稀少的贝类,运气算一种,却不长久。
  只有水性好,能够潜到更深的地方,才可以。
  水性好的人,不管乘船去贸易,还是捕捞,都比别人强。
  大的贝壳能装水,结实的可以当成刀或铲子。
  李易拿过来清水,把挖出来的蛏子放水里养,不给原著民吃。
  鱼和贝才是礼物,大竹节蛏子回去煮了就能吃,最好是辣炒。
  其他的贝,辣炒也好吃。
  “请他们吃一点辣椒酱。”李易想到辣炒,馋了。
  “李郎,是等到了地方有更多的辣椒,所有的地方都能种了?吃起来不心疼。”
  永穆公主考虑要到的位置有辣椒,多了不值钱。
  李易微微摇头:“凡是过去的人都不准把辣椒带回来种,下船的时候要搜查,逮到就杀。”
  李易拒绝,多难道就种?辣椒又不是生存必须品。
  不像玉米、地瓜、土豆。
  西红柿他其实都不想直接给大唐人种,包括葵花籽、芸豆等作物。
  不过芸豆好吃,百姓需要多一样蔬菜,西红柿能当水果,夏天百姓从别的地方买水果不容易。
  葵花籽属于干果类,还能榨油。
  花生更不用说,油料作物,还是零嘴和菜。
  而南瓜,它可以长很大,当菜跟粮食。
  唯独辣椒,吃不吃都行。
  继续自己种,卖很多钱。
  “回头我多制作蒜蓉辣酱,咱们拌饭吃。”李易又馋了。
  他想起以前,吃过蒜蓉辣酱,辣呀,味道香。
  后来变味儿了,不够辣,而且蒜蓉感觉也不对。
  当时不理解,就是不爱吃了。
  之后才明白,辣椒变了,之前的那种辣椒贵,蒜蓉也变了,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大蒜价格被炒高。
  自从那个辣酱的味道一变,销量顿时下降,如那个什么牛肉辣椒酱一样。
  总有管理者耍小聪明,忘记了以什么为根基发展起来的,非玩创新,把自己给玩废。
  李易决定做出来曾经的味道,好怀念,然后可以研究新的口味,却不能把原有的口味给弄没。
  就跟酱油、腐乳、臭豆腐一样,新的品种加其他的料,一直卖的这种不变。
  说话的时候,一大片的蛏子被挖出来。
  岛民们脸上带着笑容,他们看出来送鱼的人想吃这个,那他们就不吃。
  女首领这个时候喊了几句,指一指李易。
  岛民先是一愣,看那么多的贝,再看李易,紧跟着爆发出欢呼声。
  涉水跑过去,从网中向外取贝。
  先找大的,拿上来放在一个位置上,再找稍微小点的,放一个位置。
  最小的也归类到一起,并且挑选花纹。
  哪一种值钱,单独摆放。
  当然,这些东西不直接归他们,需要等女首领分配。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高兴,多了,首领保证给。
  现在他们应该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制度下,却有一点区别,与关岛差不多。
  他们采取跟其他地方的人生孩子的办法,所以一看到有外来的男人,他们就高兴。
  像羽林飞骑,岛上的女人瞅着,一个个两眼放光。
  倒是看李易的时候不是太在意,李易没光膀子干活,长得清秀。
  岛上的女人不喜欢,还是强壮的男人好。
  当四个工匠开始干活,她们又觉得会制作东西的男人也挺好。
  至于六个官员……靠边站。
  岛子上的男人同样打量李易一行中的女人,略微有点失望,不强壮,总感觉干不了什么活儿。
  不过瞧着有种另样的冲动,反正生孩子也不留下,要是……
  女首领察言观色,哇啦哇啦又喊。
  一瞬间,岛上的男人和女人同时露出失望的神色,原来不行啊。
  今天李易请岛民们吃烤鱼,往上刷一点酱和油,蘸的干料,孜然粉、花椒面、辣椒面、盐。
  贝也烤,贝壳不烤,烤多了会碎,人家还拿着当工具用呢。
  “师父,他们会烧陶?为什么不多烧?”
  小丫头看到岛民拿出来不到五十件各种奇形怪状的陶器,不明白。
  “换,他们不会烧,与会烧的交换。
  之前去的岛子,他们的陶器由他们自己烧,数量也不多。
  他们的烧陶器用木头,小陶窑,温度不够,烧不出瓷器。
  有时候一窑全烧废,成品率低,技术问题。”
  李易松口气,终于有大弟子不懂的事情了。
  小丫头点点头:“我家周围几个县,有的人家就只有一两个陶器,有的坏了也不舍得扔,锯不上的就用大的片煎东西吃。”
  李易一听,神色黯然。
  “不过呢,师父,那是以前,自从你教了许多好法子,大家又有点钱,家家都买了新的陶器。”
  小丫头瞬间转折,笑嘻嘻看着师父。
  “调皮!”李易知道被算计了,点点大弟子的额头。
  他很有成就感,他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师父,开始修铁路了吧?你不在,他们会好好修吗?”小丫头想起另一件事。
  “我不在,他们更要努力,否则能掉脑袋。
  就是开春耽误耕种,好在月份还没到,种籼稻的多。
  河南府应该在以水泡田,顺便育秧,我留下了两种种植方式,一同施为。”
  李易不担心有人不好好干,整个朝廷投入大量的钱财,指望快点回本。
  哪个敢在此事上搞事儿,直接砍。
  “两种?”小丫头眨眨大眼睛。
  “插秧与抛秧,不清楚二者优劣,试试。”李易对此有一丝纠结。
  他无法确定应该怎样操作,好在容易调整,两者即便产量有差距,到下一茬改过来即可。
  “师父,我跟她说说,我看她想要过来。”
  小丫头同样不清楚哪个好,她看见女首领总朝这里望。
  她端起自己的东西,跑过去跟对方说话。
  “这天赋,唉!学医吧!别当宰相,累!”李易看着大弟子在那里熟练地交流,心情复杂。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表象快乐缺淡水
  永穆公主挑着贝肉吃,吃几个停下来,看周围的岛民开心的样子,歪头问李易。
  “李郎,直接给他们钱,告诉他们用这个钱买咱们的东西?”
  “不,那属于自欺欺人,他们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才可拿到咱们的钱。”李易摆一下手。
  “是用钱买他们的贝壳?然后他们就习惯使用咱们的钱,跟长安百姓习惯用兑换券一样?”
  永穆公主认为可以采取同样的模式。
  李易还是摆手:“让他们种地,种蔬菜,他们眼下只种稻子,其他谷物少,菜都是挖野菜,然后吃海里的东西。
  咱们划出来一片地,给他们钱,雇佣他们干活。
  小豆、黄豆、白菜、菠菜,等等,咱们的人过来好吃。
  越是在海上,越需要新鲜的蔬菜,再教他们怎么做豆制品。”
  李易早有打算,把周围有人的岛子,变成蔬菜种植基地。
  紧跟着他补充:“到那时,有海员愿意跟他们那啥的话,我不阻止,有了孩子,慢慢教大唐的文字和语言。”
  李易想得开,人家母系氏族社会,不需要男的帮忙养孩子。
  等人口增加,交流变多,直接把地方划进大唐领土。
  随着物质丰富,人的劳动力差别体现出来,阶级化严重。
  慢慢的,当地变成封建社会模式。
  不用太久,有着军事、经济、文化、技术优势的大唐,便是所有人的向往。
  这些地方的人还以部落群居模式生活,哪里有什么爱国主义思想。
  只要别人足够强,而且保证自身可以得到利益,他们就愿意依附。
  别说大唐的时代,李易想到了另一个时空。
  还不是一样?谁强就听谁的,甚至拖家带口往那里跑。
  小国,看着主权归自己,实际上得听别人的。
  永穆公主夹一个贝肉,喂给李易:“到时候岛子人太多,住不下了怎么办?”
  “早着呢,想要人口翻几十上百倍,很多年,暂时不操心。”李易不去想太过遥远的问题。
  他要在短时间内叫大唐国力是以前的许多倍,其他的就好办了。
  永穆公主想了想,说道:“天下太大了,我想去看看。”
  “简单,等大唐稍微稳定一下,咱们想去哪就去哪。”李易记着呢,别的地方有资源。
  “其他的地方,有不少咱没吃过的果子,可好吃了,大部分要在琼州种植。”
  李易想起非洲的水果,非洲有地方的环境得天独厚,沙漠的位置不算。
  “运输定然不方便,运到长安全烂了。”永穆公主吧嗒下嘴儿,她想吃水果了。
  以前吃饭都有果盘,出海只能吃罐头。
  除了山楂罐头,别的似乎都没有新鲜的水果好吃,山楂算不算水果?
  “游艇,驾驶游艇过去吃,吃完打包,再开回长安,给别人品尝。”李易指指停在海上的游艇。
  游艇速度快,还可以弄个气库,装上水果,能保存很长时间。
  只要控制温度,只要有气库,什么水果都能保存下来,至少吃到相对新鲜的没问题。
  什么樱桃、山竹、杨梅、荔枝……
  凡是想保存的,李易只要愿意,一律没问题,成本高低而已。
  “今年夏天,哈密地区的甜瓜,我飞过去带回来给你吃。”
  李易想起了哈密瓜,这个在长安吃不到。
  永穆公主使劲摇头:“不吃,我吃甜的牙疼。”
  “要不我弄个保鲜水,加上装冰降温的箱子,等哈密地区的甜瓜将要成熟,拿保鲜水泡一下,放在箱子里,快马送过来。”
  李易想到个节省寿命的办法,一套方法上去,保存一个月都没问题。
  路上冰化了,在驿站补冰,钱的事情。
  “我想吃,牙不怕,李郎你会治牙。”永穆公主一听不用寿命了,赶紧答应。
  “咱得跟有钱人说好,问他们吃不吃?他们吃,正好多派人取瓜,把路费赚回来。”
  李易连马钱、人工费、冰钱都不想自己出。
  永穆公主把眼睛笑成弯月:“在闻恬兰香阁我说……我说吃这个养颜美容。”
  “你没说错,它确实是药,籽也不错,制作成果脯,新鲜的更好。”李易先给永穆公主点个赞。
  女人的美容、男人的功能、老人的寿命、孩童的聪明,都是销售要点。
  永穆公主更开心了,突然看到岛民,感慨道:“还是他们活得简单,有鱼吃就很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