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系统来大唐-第8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个那么强壮,却从不欺负百姓,感觉对外是军队,在自己身边时是亲人。
  尤其是晚上羽林飞骑驭马巡逻的时候,马蹄声听着不但不觉得吵,反倒是安心。
  “樊营长,那火车,报纸上说可载许多人,几日内能在海州、长安间往来。
  到那时,我这方的百姓,想去给陛下上表,是否妥当?
  你看看周遭百姓,小娃娃都不怕你们,还让你们抱着举高高。”
  老者说起此事时,笑容灿烂,缺了两颗牙的地方都那么……自然。
  “陛下定然愉悦,只要别耽误干活,去多少人都行,宫里住不下,李家庄子有地方。”
  樊凡可不敢替李隆基拒绝,先答应下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反正自己属于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有麻烦叫东主解决,估计陛下不会管。
  老者长出口气:“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若真如报纸上所写,有了铁路和火车,感觉离着陛下近了。”
  “遇到事情,我们过来也更快,往后海州会是重要的地方,地方安稳为重。
  有穷苦百姓会因生病,或为不知赚钱之法,地方大族,当承陛下所思所念。”
  樊凡赶紧趁热打铁,你在这里的势力大,那么有的百姓日子不好过,你想办法吧。
  谁生病了没钱看病,你家这么有钱,是不是……
  你又想见陛下,又想得到更多的帮助,你总得付出点啥吧?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军民鱼水不离分
  一片海水被染成红色,一个个生命逝去。
  围观的人满心期待,未露出丝毫怜悯的神色,更有小孩子拍手叫好。
  羽林飞骑乘小船或竹排,谨慎地从外围靠近看上去应该死了的鲨鱼。
  他们不穿救生衣,只穿泳裤,醉上横咬着战术军刀,手上的竹竿上绑了钩子。
  老者答应下来承担大族的义务,在岸上观瞧:“不小心落水,有个竹筒救生衣岂不稳妥?”
  樊凡看一眼堆在岸上的救生衣:“万一鲨鱼没死,兄弟们要与鲨鱼比潜水,浮在海面最危险。”
  “到了水中,鲨鱼往下看不到?”老者对鲨鱼不了解。
  “鲨鱼的眼睛一直不好使,东主说鲨鱼可感应微弱电流,还有鲜血。看,海中活着的鲨鱼互相撕咬。”
  樊凡给老头科普,这叫学问,寻常人谁知道?
  “哦!”老者信了,李易所说,不会差。
  一条条鲨鱼被勾着拖拽上岸,口中乱七八糟的牙齿,看着叫人恐惧。
  岸上的羽林飞骑接手,先检查还能不能动,确定死了,先割鱼鳍,再剥皮。
  他们尽量把破损的鲨鱼皮剥完整,鱼皮可用来制作衣服、刀鞘、食物。
  接着内脏、鱼唇、鱼肉、骨头,一样都不浪费。
  鱼肝会送回李家庄子冻起来当药用,鱼肉百姓分一点,尝个鲜,其他的还得送回去。
  理论上鲨鱼的捕获没有百姓什么事情,牙齿、骨头,一样不给。
  除了内脏需要额外处理,鱼肉和软骨可以大胆放心地吃,没有那么多的有毒元素,大海还未遭受人类的污染。
  “鲨鱼的牙有什么用处?”老者看羽林飞骑耐心地处理着牙齿,一肚子疑问。
  “制作成饰品,辟邪,要么磨碎了喂牲口或家禽,当骨粉用。”樊凡知道鲨鱼的牙可以卖高价。
  找个工匠制作,然后放到闻恬兰香阁,一颗牙怎么不得卖上几十缗。
  一条鲨鱼至少上千颗牙,几万缗出来了。
  值钱与否在于获取的便利性,谁要有本事提供大量的鲨鱼牙,那就卖不上价。
  如海州,多少年估计才能遇到一次超过百条鲨鱼同时出现的情况。
  寻常人看到鲨鱼,躲还来不及呢,有几个去抓的?
  跟用海军的大船下大网捞虾一样,一网上来许多大虾,应该不值钱,普通渔民却无法捕捞。
  长安城中卖海干货的,价钱从来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承受的。
  用船养着运回去的海鲜,吃的是身份。
  “兄弟们,能吃就多吃点,回长安后,再吃可不容易。”
  樊凡一想到于李家庄子偶尔吃一点,赶紧告诉其他人,别客气。
  “知道了,回去不吃,吃一口许多钱,叫东主卖掉,给边关将士送辎重。”
  “觉得也不怎么好吃,吃腻味了。”
  “说这边记载有鲸鱼,没指望鲸鱼搁浅,在海中遇到也成,咱们杀一头,东主说油好。”
  “海里的鱼比河中的鱼大,关键好捕捞,一网下去一大堆。”
  “快点把火车和铁轨修上吧,到时从海州到京兆府路上的百姓不缺肉。”
  “棉麻混纺的网比单独的麻线网结实、轻便。”
  “在水里泡时间长了也不行,最怕挂到礁石。”
  羽林飞骑们边忙碌边就着此话题延伸开来,不一会儿的工夫,楼歪到天涯海角去。
  老人、妇女、孩子,听羽林飞骑聊天,觉得又意思,偶尔还能被逗笑。
  他们用竹竿帮忙顶住鲨鱼,管它活的还是死的呢,不让动就对了。
  百姓与羽林飞骑的关系特别亲近,丝毫不害怕对方是兵。
  都说匪过如梳、兵过似箅、官过若刮,在羽林飞骑身上根本见不到。
  当兵的帮忙干活,偶尔烤鱼、制作竹鼠,孩子们过去,都能分到许多肉。
  还会用贝壳、竹子给孩子们制作玩具。
  关键孩子过去玩耍,并不是学一身子气,反而学识字、文章、算术、做人的道理、简单的搏杀动作、射箭。
  这哪里是大头兵,分明是一个能打好几个的儒雅书生。
  “活着,咬我竹竿,快,打死它。”
  一个小孩子手上的竹竿被鲨鱼给咔嚓咬住,差一点断掉。
  他吓一哆嗦,抓紧竹竿大喊。
  旁边的羽林飞骑突然跳起来,对着鲨鱼的脑袋就是一巴掌,嘭的动静响起,鲨鱼不动了。
  “哇!大哥哥厉害!”孩子开心不已。
  他看见过大哥哥们用巴掌拍海边的石头,一拍石头就坏,看着都疼,手疼。
  但大哥哥们不砸礁石,只砸大的鹅卵石,太厚的也不砸。
  “冰,快送冰来,好运到长安。”老者猛然想起件事情,吩咐自己族中的人。
  海州本地冬天无法储存冰,有的河流能结一层薄薄的冰,然后就冻不住了。
  只能用硝石来制冰,由于可循环使用,材料成本不高。
  他们挖了窖,制作出来一些冰进就放进去,冰不好,却总比没有强。
  羽林飞骑准备好了马和桶,鱼肝和冰放进去,快马往北跑,不直接走洛阳的线回长安。
  到北面,有冬天冰窖存的冰,这个冰足够冷,装上再去洛阳。
  等抵达洛阳,洛阳出马车,用冰桶装了送去长安。
  鱼皮可以不吃,鱼骨头不怕天气热,鱼肉拿盐腌制,鱼鳍同样能干制,到时候再泡发。
  “凡在这里的人,一家拿个一两斤肉回去。”樊凡看看周围,送鲨鱼肉。
  大家没吃过,尝一尝,不然那些渴望的眼神,怎么拒绝?
  ……
  “吃鲤鱼脍,冬天庄子中养的鲤鱼,易弟挑选的鱼,又照着方法养,不怕吃到寄生虫。”
  二月十五,李隆基在李家庄子请大臣们吃鱼脍。
  什么侍郎、郎中,都来了,五品及以上的官儿。
  庄户们负责处理鱼,御膳房的没过来,不放心他们。
  御厨们可能被收买,庄主不存在这个问题。
  庄户的家就在庄子,有亲人的亲人也在。
  鱼肉被切成规整的透明的片,放在碎冰上。
  旁边有辣椒油、麻油、芝麻酱、芥末、酱油、陈醋、葱、姜、蒜、香菜、盐、青丝玫瑰丝、蒸好的大小黄米等东西。
  除了辣椒油以外,都是大唐吃鱼脍的标配,几十种东西供选择。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是说着玩儿的。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武强国尊廉官心
  今日属于望日,晚上月亮会很圆。
  在含元殿开的早朝,一开就是一上午,五品的官员都可以参加。
  御史台的不用五品,另外蕃邦使臣同样不受限制。
  今天早朝,蕃邦使臣们主动带着礼物,不,叫贡品上朝,表现得十分温顺。
  因为之前李家庄子有一艘蒸汽机船坏了,无法出海。
  昨天下午,修好了,来不及去追,决定留在大唐,黄河跑一跑、长江转一转。
  蕃邦的使臣们比较害怕,尤其是挨着海的、有大河能连通的。
  按照他们估算,这艘船可以追上前面的队伍。
  前面的队伍会跟登州的大唐海军汇合,从那里离开。
  后出发的不去登州,到大运河连接的地方,顺流往苏州跑,从苏州那里的长江口入海,能赶上。
  咋不去了?一艘船,你在大唐溜达啥呀?
  那年有烟花的时候,大家看热闹,之后出现了窜天猴和炸药包。
  那年热气球升空了,大家瞧稀奇,后有了配合热气球的滑翔翼。
  那年轮船第在蹬动,大家瞅着好,然后与螺旋桨船一同打吐蕃。
  那年……大家……后来……
  现在……
  明天终归会成为昨天,大唐几个意思?又要打谁?
  正巧遇到大朝会,别犹豫,送东西,东西不白送。
  几年前进贡,进贡价值一千缗的东西,大唐皇帝给一万缗的赏赐。
  现在进贡一千缗的东西,不让进去,必须加,太少了。
  得加到三千缗,黄金、珠宝、马匹等东西。
  大唐皇帝也不小气,赏赐李家庄子三维画、李家庄子墨锭、李家庄子纸张、李家庄子煤油灯、李家庄子打火机、李家庄子……
  没有丝绸、好茶砖、好茶叶、镜子。
  拿了煤油灯和打火机,还得去李家庄子买煤油。
  看上去,赏赐的东西价值更高,然,总觉得哪里不对。
  李隆基不管别人咋考虑,反正自己没占便宜,维护了大唐的脸面。
  一高兴,朝会散了的时候,他叫上众臣到李家庄子吃饭。
  在庄子吃饭,想吃凉的吃凉的、想吃热的吃热的。
  在皇城或兴庆宫,热乎的很难见到,吃口饭那叫一个费劲啊。
  由于人来的多,故此先安排洗澡,里面有人帮着搓背、剪指甲、掏耳朵、梳头,再穿上李家庄子提供的舒适衣服、鞋子。
  看着很照顾官员,实则怕有人身上带毒。
  全收拾妥当,大家在一个临时餐厅聚餐,郭子仪站在李隆基身边。
  分餐制,李隆基跟其他臣子不可能在一起吃什么东西。
  菜一律用小的碟子装,看上去可精致了,其实除了鲤鱼生鱼片,菜俱从食堂取。
  宋德负责,都五品的官,庄户们安排礼物,保证让每一个官员都高兴。
  他和庄主站在旁边,听坐在主位上的三郎跟朝廷的命官们说话。
  “陛下,臣今日十分高兴,昨天下午蒸汽机船修好,各蕃邦使臣便愈发恭顺。”
  礼部郎中起身端黄酒,激动地说道。
  “嗯!在李家庄子,称朕为方渠县公,众卿可知否?”
  李隆基一样心情舒畅,却不忘了强调一下。
  不可以暴露身份,大家有点觉悟啊。
  “臣知错,不,本官知错。”郎中赶紧道罪。
  “我等知晓。”其他人附和,包括毕构他们。
  宋德指挥着庄户们继续忙碌,给官员小桌子上送东西。
  这一幕非常自然,大家和谐相处,没毛病。
  就跟李易那时一货车侧翻,把桥墩给压坏了一样。
  网友们在等结果,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