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殿下要率军北上苏松?”
  “没错,孤已任命沈犹龙为苏松总督,王永祚为苏松巡抚,他们正分别联络松江、昆山两地的人马,要发动起义。”
  “殿下不是说要先让鞑子撤离,怎么?”
  “两码事,鞑子任命的苏松地方伪官,最近十分嚣张猖狂,对百姓又是严令剃发,又是强征钱粮,百姓民不聊生,义愤极高。所以这个时候借势举义,先在博洛返回前清除这些伪官,再打击一波降虏的汉奸,顺便把伪官征集的那些钱粮夺走,也是必要的。”
  “等起义成功后,可以再迅速主动的撤出府县城镇,暂避锋芒。”
  待博洛主力经过离开后,孤率军北上,再重新汇合,然后将江南各地,切割分离,各个击破。
  “一举收复江南,夺回南京吗?”
  朱以海却摇了摇头。
  “这个目标太高了点,有些不切实际,孤的计划,要分一二三四五六步走,收复江南,夺回南京,可能是第九步第十步了,中间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徐石麒道,“不急,不急,慢点无妨,老臣能等,大家也都能等,只要我们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就行。”
  “老大人有什么补充的吗?”
  “嗯,老臣刚来,什么都还不清楚,不胡乱说话,先看着便是。”当初他一入南京,便向弘光上书,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
  但现在想来,这七事虽无错,可与如今的形势不太符合,或者说不是最当务之急。
  既在北伐军中,那肯定得以军务为上,而他又暂时没什么好建议,所以并不乱放空言。
  这个谨慎态度,让朱以海对这老头越发喜爱了。
  沈宸荃对徐石麟也非常客气,如今行在新添一位阁臣大学士,他虽是先入阁,但却仍执晚辈礼。
  朱以海等行军到平湖县郊后,李遇春也终于等回了他的诸葛孔明严我公。
  看到严我公在杭州如此受博洛、张存仁、田雄等重用,他居然有几分酸酸的感觉,以如今严我公的官职头衔,已经不再是他的师爷了,甚至地位远在他这个副将之上。
  人家是一省招抚钦差,就是杭嘉湖分巡道兼巡海道这道台衔,那也是妥妥他这嘉兴副将的顶头上司,兵马训练、名籍帐册,武器装备,甚至粮饷这些,都得归这道台管。
  何况人家还握着王命旗牌来的。
  李遇春倒也是身份态度转变很快,对着严我公恭敬行下属之礼,而严我公则仍如从前那般客气。
  “伪提督朱武的人马到了平湖县郊,请问宪台大人,该如何处置?”
  严我公道,“既有约定在先,肯定是按约执行,总镇大人说是吧?”
  李遇春一听这话,欣喜的道,“是的是的。”
  “那就按约定行事,总镇大人准备好赎城银没?”
  “早已备好。”
  “恭喜总镇大人已经收复嘉兴全境一府七县,要不这次干脆把所有约定的赎城银全给了吧。”
  “全给?”
  “我这次在杭州见博洛大帅和总督、提督大人们,博洛大帅即将北返,伪提督朱武自与我们约定后,也还是很守信用的,咱们配合的也还不错,之前的那事也没有半分漏陷,总镇大人总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候,出点什么意外吧?”
  “此事事关你我二人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啊。万一事泄,咱们可都得没命。”严我公压低声音道。
  李遇春连连点头。
  跟伪提督朱武的秘密协定,就跟埋了个雷一样时刻威胁着他,可他又毫无办法。
  “反正银子早晚要给,再者这银子也不是从咱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不是么?”
  李遇春点头。
  然后马上回过神来,讨好着道,“严公刚从杭州回来,我还有些情况没来的及汇报,我收复嘉兴诸城,各地乡绅也还算积极助捐,所以如今军中收到不少银子,除了按约定给朱武赎城银,以及付那利息和手续费外,还有些剩余,我想除军中将士们吃用粮饷外,剩下的咱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如何?”
  严我公哈哈一笑,“这可如何使得,这银子总镇自己留着便是。”
  “要不我四你六?”
  “实在不行,便三七开吧。”
  李遇春也知道眼前这个严先生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半夜来投自己的乡绅举人了,这如今不仅是博洛和张总督田提督面前的红人,而且人家官职也是压自己好几头,实打实的顶头上司,两人之间虽有些小秘密,但也不敢以此拿捏。
  而且他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位严孔明,因此还是很甘愿拿出银子来的。
  当初若不是严先生帮自己谋划与朱武的秘密协定,自己早没命了,哪可能现在还能捞银子。
  严我公笑着说,“还是五五吧。”
  “五五好,五五好。”
  严我公拿出几道命令,一道是李遇春加记名总兵,仍领实职嘉兴协镇副总兵,另赏银钱、鞍马。
  李遇春的心腹,严我公也为他们讨了些升赏银钱。
  李遇春认真谢过。
  “严公,你说咱们这事,能瞒多久?”
  “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可我就怕这朱武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是咱们把银子都送过去了,他接着要怎么办?”
  “我明天去平湖秘会一下朱武,跟他好好谈一下。我们既然是合作,那便是合则两利。若是闹掰了,都没好处。博洛大帅还没离开呢,想必他们也不敢乱来。”
  “可等博洛离开后呢?”
  “那时?那时再说吧,走一步看一步!”
  李遇春有些很不是滋味,可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无奈点头。
  “这朱武还真是拿捏住咱们了!”
  “从来都是老子打雁,想不到反被雁啄了眼!”


第121章 排队投降
  夜色静谧,只有海浪无休止拍打礁石的声音传来,阵阵海风轻佛,摇动树梢。
  几盏渔火在暗夜里指引。
  一条渔船缓缓靠近渔火,严我公从船上下来。
  羽林营副将杨伯兴引严我公经过重重明岗暗哨来到朱以海面前,“让殿下久等了。”
  “这盛夏夜晚海边吹风,再烤点生耗煎几条八爪鱼,白灼点虾,其实也还不错,一起尝尝。”
  严我公谢过,双手接过一串递来的海虾。
  “这次在杭州还顺利吧?”
  “嗯,很顺利,博洛对臣深信不疑,就是那汉奸张存仁和田雄也信之不疑,对臣都是委以重任,希望臣能够招降更多我大明文武过去。”
  朱以海嚼着很韧的八爪鱼须,一边从怀里取出一份名单递给了严我公,“早给你准备好了。”
  严我公借着篝火翻看着。
  只见上面写着开远侯吴凯、定远侯石仲芳、义安伯顾奇勋、开平将军姜君献、安远将军王用升、昭武将军田得坤、翼义将军陈龙、忠勇将军沈乘龙、虎贲将军胡茂芳、平夷将军陆鸣时、总兵陈德芝等。
  两侯一伯,七个挂印将军加一个总兵官,十一个人。
  这上面的名头一个比一个吓人,只是严我公除了一个吴凯有些印象,知道这位是从龙元勋,如今是石浦镇总兵,镇守在宁台之间的象山半岛石浦镇外,其它的一个都没听过。
  “这些是?”
  朱以海抓起一只白灼大虾慢慢剥着壳,一边道,“吴凯你应当听说过,原浙东海门卫的指挥佥事,后任省镇海门参将,是孤的首义协谋功臣,你说这样的功劳,孤给他封个侯不过份吧?”
  严我公听的有些迷糊,据他所知,鲁监国在台州即位后,虽然也封了些爵位,但还是比较谨慎,并没滥封。
  麾下大将,也仅王之仁封武宁伯,张名振封镇东伯,至于说镇南伯方国安,南安侯郑芝龙等,其实明显不一样,是带有些羁縻安抚性质的。
  吴凯当初虽有首义协谋之功,可也并没得到爵位。
  怎么现在突然就又成了开远侯?他记得吴凯当初只得了个授封开远将军号啊。
  这号,还明显是个杂号将军。
  “孤听说鞑子很会收买人心,对我大明文武官员开出很高的招降条件,尤其是那些带兵的将领,投降后许诺都保留原职,有爵位的也都保留,甚至还能加阶任用。”
  “孤当然也不能对自己的忠心将士们小气不是,乱世之际,更当重赏忠勇。所以孤最近加封了不少大将,或授封爵位,以作世袭,或授予将军号挂印统兵,以增威势。”
  “只是有些人辜负了孤,在严卿你的大力招抚之下,居然降清了。”
  严我公听到这,瞬间就全明白了。
  什么开远侯吴凯,什么定远侯石仲芳,原来是这么回事。
  “殿下是让臣拿这个名单上报北京虏庭,说成功招降到这些鲁监国麾下大将?”
  “没错,正是此意。”
  “除吴将军外,其余这些将军原任何职?”严我公问。
  石仲芳原是萧山人,上次随太仆卿陈潜夫渡海而来。朱以海也没瞒严我公,这个定远侯石仲芳原是萧山的一个卫所的千户,在于颖招降萧山时,带家丁响应,擒伪知县迎于颖。
  后来便在于颖的钱塘江防线统领自己一营义军人马,上次随陈潜夫运送钱粮过海,留在北伐军中,现在是统领四营的参将衔。
  朱以海给严我公的名单上,却给他写的是定远侯、萧山义军大将。
  义安伯顾奇勋其实只是镇东伯张名振麾下的一名亲兵队副,曾经还是个山贼头子,手下有十几个马贼,对外号称血鹰十三骑。开平将军姜君献、安远将军王用升、翼义将军陈龙其实都是当年的十三马贼之一。
  忠勇将军沈乘龙、虎贲将军胡茂芳、定夷将军陆鸣时都是王闯子手下勇卫老兵。
  总兵陈德芝原来只是个水贼。
  他们大多在朱以海的北伐军中,除了吴凯,最高的不过是个参将,最低的仅是个队头。
  这些人有个特征,要么是前军官要么是前山贼土匪海盗水寇,一个个都很勇武,而且别看出身不怎么样,但是经过陈潜夫仔细考核过的,是那种比较忠勇的。
  海贼水寇山匪马贼说忠勇,其实也不矛盾,就好比很多坏人有时也是大孝子。
  朱以海又拿出来一份名单,上面是副将雷虎彪、杨子龙,参将吕一成、高树勋等二十一员中高级将领名单。
  严我公一问,果然这些副将、参将、游击将军们,最高不过是个队副,好几个只是个普通的亲兵或家丁。
  “殿下,如果都是吴凯将军这样的,鞑子比较容易信,起码也要石将军那样原卫所千户以上军官啊。”
  朱以海有些无奈道,“本来我想让四大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画中九友的杨文骢,还有前提督南京操江的勋臣刘孔昭他们假降投虏,可他们都不愿意啊。”
  冒辟疆听说要他假降鞑虏,头摇的跟个拔浪鼓一样,非说为国假降其实也还勉强接受,可要剃发就不行,而且他说自己名气大,要是降虏,只怕鞑子会召他去北京,所以还是不想冒险。
  杨文骢和刘孔昭也坚决不假投降。
  最后没办法,朱以海只好找了一群愿意的猛士,都是些出身不太好,现在职位不高,但又比较忠勇的,最后为了能够糊弄鞑子,只好把拥立元从吴凯也列上名单。
  总共是三十二人,假装是三十二支鲁监国麾下或江南民间抗清义军首领。
  严我公觉得有些为难,这造假也造的太假了点。
  吴凯这样的还能骗一骗,可你搞一群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