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占了一个嘉兴,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还给严我公五五分成,若是再打下松江府,不说其它的,就是把府库抢了,再把那些参与叛乱的乡绅地主家抄了,都不得了啊。
  何况,到时肯定还要乘机劝捐一波的。
  不说弄个百万两银子,弄几十万两银子总不成问题的。
  一想到这,李遇春面色通红,呼吸急促的捏拳,“严公在松江也有内应?”
  “这是肯定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如今谁看不出伪明也不过垂死挣扎而已,又还能挣扎几天?但凡聪明点的官绅,谁不知道要另择高枝啊。不知道多少人,现在都日夜盼着王师到来呢。”
  “只要李总镇出兵,到时松江必然就跟嘉兴一样,甚至不攻自破也。”
  这买卖干的,李遇春兴奋无比。
  上次嘉兴闹那么大,三万多人呢,结果城中乡绅引路开门,他们根本没什么伤亡,就击溃了这乱军,拿下了嘉兴。
  打下嘉兴后,他捞了多少银子他心里清楚。
  这松江可比嘉兴还富,要是把松江也抢一遍,这他娘的下半辈子不愁了。
  “还请严公安排,末将依令而行便是。”李遇春现在对严我公那是非常信任,甚至很自觉的摆正位置,甘当小弟,反正钱财五五分成。
  “这次我准备把海宁侯郑继武和海盐伯朱大纲,还有嘉兴其余诸县的各位游击、守备们也拉过去。”严我公道。
  李遇春听了有些急,“人会不会太多了,这到时都要分银子啊。”
  “没事,人多我们就多收复些地盘,到时打完松江甚至还可以打去苏州甚至常州嘛!”
  李遇春有些不太愿意,但最后想想自己那些兵也没几个可靠的,万一在松江翻船,那也麻烦,于是也就勉强同意了。
  “咱们行动得快,博洛大帅已经从杭州出发北上,若是咱们动作慢了,到时博洛大帅带着八旗顺带着把叛乱镇压了,可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对对对,得抓紧,我看要不今天就出发吧?”李遇春忙道。
  “今天怕来不及吧,兵马动员也得时间啊。”
  “先派一支人马出发,次第而行。”李遇春已经迅速的划算好了,派上一支人马打头阵,这万一顺利,也能抢头功,而他则先借出兵为由,再找嘉兴的大户劝捐一次。
  送走李遇春,严我公望着那一箱箱的银子,也不由陷入沉思。
  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想不到李遇春现在都已经这么有默契了。
  早知道,就不把这银子带回来了,五万两,也够监国五万人马开销一段时间了。
  不过一想起监国的那个计划,严我公又不由的激动振奋起来。
  ……
  震泽。
  北伐军正在准备北上,侍卫亲军马军提督张名扬正带着部下更换绿旗和后金绵甲,张名扬有些不情不愿。
  尤其是朱以海希望他们能够剃发的时候,他们很不理解。
  “做戏做全套,你们换上绿旗,换上鞑子绵甲,便是一支绿营马队,如果你们没剃发,这不是一眼看穿吗?”
  张名扬仍然很不愿意。
  袁宗第这时站了出来,“殿下,臣愿意剃发易服。”
  朱以海看着不肯剃发的张名扬,还有主动请剃的袁宗第,一时间也很复杂,北伐军新兵居多,但也有不少老兵,他们自随朱以海起兵以来,都十分勇敢,可现在让他们剃发,他们却都很不情愿。
  倒是袁宗第这个原闯贼大将,现在接受招安以后,倒是表现出不一样的魄力,或许对他来说,他既然连之前征战攻打了多年的大明都归顺了,那现在剃个发去打鞑子也没什么。
  大顺朝是亡在鞑子手中的,不是亡在明朝手中的,这个仇他一直记着。
  黄道周等诸巡抚正准备各自返回,袁宗第李赤心他们三人本来也是要一同南下了。
  “靖西侯,孤想委你暂提督侍卫亲军马军,卿可愿意?”
  “这是张将军的职位,臣不敢夺。”
  张名扬直接把腰间的印摘了下来,“殿下,臣之前已经数辞,如今正好请袁将军接任。”
  他之前请辞马军提督确是事实,主要还是因为在新的调整后,张名振做了步军提督,张名扬做马军提督,而水师提督阮进也是之前张名振的部下,当初石浦游击营,现在倒几乎包揽了御营三军提督之位,这事已经引的徐石麒和沈宸荃等的劝谏,认为不太合适。
  张名振四兄弟,还有个名甲和名斌,如今也都在军中任要职。
  “既然如此,张卿便去世忠镇任总兵,由靖西侯暂提督马军。”
  李赤心和郝摇旗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愿意剃头,朱以海便让他们与堵胤锡等一起返回湖广,“你们先去金华,接上朱大典一同前往湖广,到了那边后,先让何腾蛟交接,然后筹划荆州战役。”
  “万一何腾蛟不肯让位,堵卿,你们可助朱督师将其拿下问罪,若是反抗,请王命旗牌用尚方剑斩了。”
  朱以海最后交待,这是以防万一。
  堵胤锡等都听的心惊,最后还是应下了,他们也知道,万一真出现何腾蛟不肯让位的局面,到时湖广就要出大乱子,更别说什么打荆州战役,以牵制下游江南清军了。
  “现在起,靖西侯你便是大清太湖参将顾麻子,领本部绿营兵,率部北上增援苏州。”
  “你们在前打前战,沿途小股伪军拔除,孤率大部随后而来!”


第136章 玩的这么花吗
  松江府。
  府城华亭,苏松总督沈犹龙与陈子龙等迎接监国使者,恭领诏书。
  “真撤?”夏允彝有些犹豫。
  苏松监军陈子龙咬牙,“监国旨意说的明白,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咱们这次起义,迅速的收复松江全境,已经达到预期,咱们诛汉奸杀国贼惩伪官,现在鞑子主力过境,咱们暂避锋芒是对的。”
  “就真不能守?咱们如今形势大好啊,苏松只剩下一座苏州城在虏手中,眼看着就能打下来了。”
  沈犹龙毕竟是做过几任督抚的,大局观不错,
  “博洛浩荡近十万人北返,咱们毕竟是初起义军,缺兵少械,不能跟他们硬碰,咱们暂时撤出府县城,散到乡野,也正好借机好好整顿一下人马。殿下说的是,兵在精不在多,再者咱们到了乡下,也依然可以控制地方,大家抓紧练兵,打造军械,听从监国旨意。”
  “撤出前,该做的事也都做了。”
  沈犹龙所说的该做的事,便是对清任命的伪官、主动降虏的劣绅奸士等的一波肃清,尤其是那些本地投虏带路的伪劣士绅,这些人必须要镇压。
  要不然,鞑子一来,他们必然要疯狂带队报复。镇压他们,解除后患,还可以筹措一些军费。
  “监国希望我们撤出府县,到乡里好好整顿一下人马,松江这边,总督督标三千人,监军道、兵备道各道标一千,另镇守总兵一员,镇标三千,余副将一员,参将两员,游击四员,各一千人,总一万五千人马,其余的义勇乡兵,则编为乡勇民团。”
  “战兵给粮饷,专战守,乡勇民团不脱产,农闲时训练,战时后勤支援,若征召则给予行粮补贴。”
  “立功皆给赏,阵亡残疾皆当给抚恤。”
  松江府这次起义,收复全境,乌泱泱到处都是义军,加起来怕不得有小十万,这么多人马确实太乱。
  朱以海希望沈犹龙他们趁机整顿,整编出一支真正的战兵来。
  “各部分散乡野,在险要的湖海山中建立起营寨据点,乡村编户保甲联姻,消息通畅。”
  “还有,这次博洛大军过境,都尽量躲避潜伏,不要去招惹袭击他们,咱们先忍一时,等他们走了再说。”
  一众人都不吭声,虽然觉得这旨意让大家有点憋屈,毕竟大家小十万义军呢,但一想到之前嘉兴那边三万人,被人家一冲就溃,也就没啥底气。
  监国的战略部署已经非常明了,就是在鞑子主力经过前,先把苏松犁一遍,该打的打了,该抄的抄了,然后暂时放弃城镇,退回乡村,并且在山里湖里海岛上建立据点。
  等鞑子走后,大家又是条好汉,等到时机成熟,也就是兵马真正练出来时,到时再来跟鞑子真正对决。
  “监国率军去苏州了吗?”
  “嗯,这次监国计划拿下苏州,然后救援崇明,监国希望能够当面劝义阳王退位归藩,咱们两家合为一家,共同抗虏。”使者黄宗炎道。
  “嗯,监国能在这个时候出手相救,明君之举也。”
  “我们松江也还能凑出一些人马来,请让老夫带队去增援监国殿下。”沈犹龙提议。
  黄宗炎却道,“监国早有旨意,让你们留守本地,另外很快从嘉兴那边会有几支兵马过来,比如海盐副总兵郑继武,嘉善参将王有虔等绿营,我们到时配合着演场戏,让他们大败我们,然后夺取诸城便是。”
  厅中都是松江这边的高级文武,也没外人,黄宗炎于是口述监国秘旨,郑继武、王有虔等其实都是自己人,“沈部堂这边,是否有这样合适的将领、豪强?可以安排降清?”
  沈犹龙还真一时愣住,想不到监国都玩的这么花了,这时也才知道,原来嘉兴那边各种纷纷杂杂的情报,总说清虏凶残势大,原来实情是如此啊。
  “本督麾下有沈潘和解明宇汝十八等义将。“
  沈潘原为没落官宦子弟,原籍乌程,与湖州拳师解明宇在松江结识,后又结识汝十八,三人义结金兰,鞑子南下,苏松官员纷纷投降,三人便召集同伴百余人,抗鞑杀伪,很快就得到许多渔民船夫响应,众达一千余人,船七十多条。
  后来沈犹龙派人手书招抚,乃识大义响应,故拜为沈潘为游击,解明宇与汝十八皆为都司。
  “此三人忠心可信否?”黄宗炎问。
  “忠义壮士也。”沈犹龙如此答。
  “那好,快请壮士前来相见,若是他们愿意剃发诈降,到时便可为暗棋伏子。”
  沈犹龙让人请了三人进来,见了监国使者。
  黄宗炎说明情况。
  沈潘三人都有些犹豫,他们当初都是不愿剃发易服降虏,于是奋而聚众起义,啸聚太湖,纵横四出,专打降虏的伪官和汉奸地主,甚至还劫杀过鞑子的信使骑兵。
  三人此时都是用红巾包头,个个魁梧粗壮,皆是豪爽汉子。
  “想关云长当年也曾暂屈曹营,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如今为了恢复中兴,暂时剃发易服,那是一时权宜之计也。”
  汝十八和解明宇还犹豫着,但曾读过书的沈潘却拱手,“为国家计,愿剃发。”
  “可不可以干脆把头发全剃光,不留辫子?鞑子那辫子也太难看了。”汝十八嚷着道。
  沈潘便道,“你想剃光便剃光吧,我们留辫子,少一人也没关系。”
  黄宗炎于是取出几道空白的告身,当众填上姓名职务,授沈潘松江镇协守副将,授汝十八和解明宇皆游击将军衔,并给三人每人一道可子孙承袭的百户世职诏封。
  “三位将军要做的其实也简单,便是剃发降清,当然是诈降,等降了后,你们仍会被安排镇守松江等地,甚至有可能镇守松江府城,进一步授个总兵都是有可能的。”
  “我等虽草莽出身,但也素知忠义,就算剃发易服,但也绝对忠心大明,忠心监国的。”
  黄宗炎代表监国,最后跟沈犹龙、陈子龙等松江义军首领们谈了几点,主要是撤出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