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士绅等也都慌了,这如何扛的住。
“不如先放这些绿营兵进来。”
“他们进来肯定抢劫。”
“都是朝廷的兵马,抢劫也不敢太过份,可若是不放他们进来,真惹恼了他们,强行攻进来,到时可就全完了。”
朱廷佐见状,也只好无奈下令开城,“赶紧去取粮食来,再弄些酒肉来,但愿这些杀千刀的不会太乱来。”
“再去取些银子来。”
城门缓缓打开。
城外的士兵立即奔上来。
等这些绿营兵冲进了城门,到了近前,在城门处迎接的朱廷佐等人才发现,这些绿营兵的盔下,居然没剃发。
而这时,吴易居然骑着马也大摇大摆的进来了,直接来到朱廷佐面前,“狗官,纳命来!”
朱廷佐被一枪刺倒前,满脑子都是问号,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不是绿营兵吗,不是杭州博洛大帅的先锋吗,怎么没剃发,吴易不是投降了吗,怎么还这么嚣张?
朱廷佐被刺中,吴易奋力将他挑起,立在空中。
张名扬这个时候也进来了,终于向那些惊惧疑惑的乡绅们开口公布身份,“本将乃大明鲁监国钦授御营侍卫亲军步军世忠镇总兵官张名扬也,从现在起,吴江城恢复,大明万岁,鲁监国万岁!”
突如其来的消息,震的这些士绅们个个惊慌错乱,好几个吓的直接就软倒在地。
而这一刻,仍高挑着伪县令朱廷佐尸体的白腰帅吴日生也真正相信了这是一支大明王师。
北伐军兵不血刃的收复吴江,还顺带收编了三千白腰义军。
等朱以海从后面赶到吴江县,还来不及享受这胜利的喜悦,马上就传回了袁宗第的急报,吴志葵攻松州遇伏,全军覆没,黄蜚水师士气崩溃,全军溃走。
第148章 忠义伯
吴江城中。
吴易与孙兆奎、周耀引白腰军五大将陈继、周瑞、张斌、朱贵、许宠一起拜见朱以海。
“尔等皆忠义之士,快快请起。”
朱以海扶起众人,一一打量,八人皆是身披铁甲外加绵甲又添罩袍,既英武又显儒雅,细一询问,果然,吴易是进士,孙兆奎和周耀皆是举人,其余五个魁梧的大将也都是秀才出身。八人皆是吴江本地人,都是文武双全,骑射精通更习水战的好汉。
在之前打吴江城时,张名扬的前锋打着绿旗出现,水寇出身的赤脚张三、扒皮大王等立马脚底抹油逃跑,唯有他们却是坚守不退。
吴易等都想不到原来江南提督居然就是鲁监国本人,看着这位比他们还年轻几分的监国,银色山文甲外罩一件赤色螭龙披风,都万分佩服,更别说城外那支锐气十足的北伐军了。
“鞑虏南侵,江山倾覆,尔等本是书生,却弃笔投戎,组建义师抗虏,这份忠义之心,天日可表。吴卿,孤现在授你为总督漕运,巡抚应天、太平、方德、宁国四府、滁、和二州等地方。
卿等所领白腰义军,整编为漕标,辖左中右营,以及水师等共五营,总两千五百正兵,加九百辅兵长夫。”
“总漕部院衙门,暂设太湖西山岛。”
“孙兆奎,孤授你为江宁粮储道员。”
“周耀为巡漕御史、监军。”
陈将等白腰军五大将,各授游击将军衔,各领漕标一营。
这串任命出来,吴易等都震惊不已,漕运总督在大明虽非正式职务,但其实也已经基本固定化了,一般全称是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管理着跨省三千里的运河沿线,还兼管凤阳等处地方行政,权力极大,还有自己的漕标部队,满编三千五。
驻于淮安。
在崇祯时还短暂设过总督凤阳地方兼制河南、湖广军务一员,也是由这漕督任的。
吴易只是崇祯十六年进士,考中进士第二年北京就沦陷了,他在弘光朝也只做了个小小的兵部职方司主事,在扬州监军,然后到江南筹集粮饷,还没来的及完成任务,扬州就破了,接着南京破了。
他于是只好在太湖一带游击,他们以长白荡为根据地,长白荡四周芦苇从生,十分隐蔽,湖荡相连,南通何家漾、北近石头潭,往东为南参荡,往西过京杭大运河便是太湖,荡漾之间港汊四通八达,他们选择在长白荡边上的梅家栅建营寨、造战船、募兵积饷,举旗抗虏。
又联合了沈自炳沈自留兄弟俩平望烂溪的义军,互为犄角。
虽然白腰党的主力战船是只可坐六七人的狭长‘箭船’,操浆摇撸,但胜在轻便快捷,他们又多是本地渔民,熟识水路,所以两支人马拥有上千渔船,通过畅通的情报网络,屡屡出击袭击伪军、鞑子,倒是屡屡出奇制胜,虽都只是些小胜,但也给鞑子造成很大麻烦。
吴易他们甚至还成功伏击过博洛的一支百人马队,吴沈两家联合设伏,最终把这一百鞑骑尽皆歼灭。
但说到底,就连在不远崇明的义阳王和黄蜚等,都没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觉得不过是群水寇或者说是乡绅武装罢了。
可鲁监国却如此重视他们,一来就授封漕运总督兼江宁巡抚,他们如何不惊。
吴易都惊的连连推辞,“臣只是区区主事,安敢受此职,请殿下收回成命。”
在北京沦陷时,吴易连个正式官职都没,弘光立,投史可法,才表授为职方司主事,不过七品,后监军扬州,依然也只是七品御史。
大明的总督巡抚虽非正式职务,但一般也起码是副都御史、佥事御史这样的三四品的大员出任,或是兵部侍郎这样的三品大臣出任啊。
吴易的官职,原本也仅是比县令高点,这还是因为弘光初立时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在京侯官的吴易若是没有过硬的背景,是很难留在京城,侯到六部主事等这些京职的,最大可能还是到地方出任县令县丞等。
县令做的好,往上升,一般也是升京城的主事等或是地方的府通判或是大县县令,往上升得按部就班,正常要升到知府这样的地方掌印官都还有很长的路,做了知府,再升是道员,再是省的三司副职,如按察副使、左右参政等,再然后升京城六部九寺,或是地方省内的三司长官,然后再升六部的侍郎等,每一步都得刚刚好,甚至还得有人帮助支持,然后做到总督、巡抚,更是艰难。
现在一步登天。
哪怕这江宁巡抚管辖的四府二州,暂时都还在清军手中,可仅这官衔品级摆在那啊。
“吴卿勿要推辞,国难之时,孤用人首选忠义,再论其它,吴卿奉史阁部之令来江南筹粮饷,扬州陷南京亡,可却都没放弃任务,依然还勇于担当,带着筹粮的人马打出了抗清旗号,并坚持到如今,这份忠心这位胆识,都是值得孤重用的。”
“吴卿,你便接下这份差事,江宁暂时还未收复,便先以太湖为根据,巡逻运河,既要打击鞑虏的漕运,也要协助我军的钱粮器械运输。这是一份艰巨的任务,你能接下吗?”
吴易咬牙,“臣全力以赴,绝不负殿下重望。”
“很好,孤会从北伐军中给你拔些经验丰富的军官,以及精锐的士卒,并给你们调拔些战船、铳炮和铠甲刀枪等,把你的漕标好好练练,要牢牢控制京杭运河线。”
“孤再赐卿忠义伯世袭爵位,表彰卿一腔忠义热血,赐吴卿世代与国共荣!”
吴易的白腰军人不算多,但吴易和白腰军在太湖周边的影响力很大,吴家也是江南有名的大族,吴易毁家纾难,就算在最艰难的时候都不曾放弃过抗虏,一直在游击战斗,这是朱以海非常赞赏的,比黄斌卿、方国安、黄蜚、吴志葵等强多了。
赐一个忠义伯,也是为让三吴的士绅们看到,鲁监国对三吴义士的豪爽,当然,朱以海没把白腰军直接纳入北伐军,也是因为现在北伐八镇已经成型,他不打算再扩编了,也没有能力再消化更多的兵马。
反过来,他还把一部份兵从北伐军中调到白腰军中,混编白腰军,派去将领与吴易共同领导白腰军,以加强对这支兵马的掌控。
“吴卿,你现在开始准备把吴江的钱粮等转移到太湖西山岛,孤北上苏州,你领漕标先留守吴江,但也做好随时接到命令便撤退西山的准备。”
“撤?不守吴江吗?”吴易又是大吃一惊。
“嗯,吴江暂时不守,甚至等苏州打下后,也不会守。”
这下白腰军八人都张大着嘴不可思议。
“吴卿先别急,一会让陈卿给你们详细解释。”
第149章 赶尽杀绝
“吴志葵简直就是酒囊饭袋!”
白胡子老学士徐石麒都气的大骂脏话,胡子都乱抖,“当年张国维还向朝廷说金山把总吴志葵文武全才,可堪大用,就这般堪大用?带上万人马围苏州城,结果却不等水师主力,自己轻信敌诱敌之计入城,被千把人伏击,居然全军大溃,这他娘的也配称总兵!”
袁宗第传回的急报,确实吓了行在众人一跳。
在御营军务会议上,一众人气的都够呛,大家拼命赶路,又是给黄吴报信,又是派骑兵急驰增援,结果都赶不上他们犯蠢。
“其实孤在得到黄吴二将,都带着全部家眷和家当行军的时候,就知道他们此行必败了。”
“就算是闯军西营,他们当年流窜做战的时候,都知道要把家眷与士兵分隔开来,有兵营也有老营,士兵和眷属是禁止在一起,更不许说带在身边混营,黄吴他们这是打仗吗?倒像是郊游,吴志葵兵临苏州城下,自己的家眷居然也不分开,就在营中,这打什么仗?还有黄蜚,带着这么多家眷一路拖拖拉拉,错失大好战机,到了临战时,还在忙着安置家眷,士兵们一心都在家人身上,谁顾的上打仗?一听说前线败绩,敌军来援,立马吓的回去找妻儿父母,带着他们一心逃跑。”
朱以海也实在是胸中一口怒气,这仗打的还不如人家高迎祥李自成他们早期做流寇时的水平,人家那时虽也是到处流窜,可好歹还知道把士兵和家眷分开,各设营头,前后隔绝。
吴志葵轻敌贪功,黄蜚军不战而溃,两部加起来七八万人,结果被千把清军给吓崩了,这简直比淝水之战时的鹤唳风声草木皆兵还他娘的离谱。
可现实是他们终究是没能赶上。
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袁宗第已经快到苏州城下,朱以海也不过距苏州四十五里,但黄蜚吴志葵这七八万人已经溃散了。
“我还是想不通,这黄蜚也是个老军伍了,打小在东江镇从军,最早就是跟鞑子打仗,一打也是二三十年,怎么会犯这么蠢的错?”
朱以海叹息道,“也许黄蜚不是不知道这要做不行,只是也别无选择,他手下这数万人马,他根本控制不住。”
乱七八糟拼凑起来的一支逃亡流浪舰队,连个健全的组织体系都没有,明显是十分松散的联盟,所以黄蜚的话估计也并不好用。
谁也不愿意抛下自己的家眷,谁也信不过别人。
当敌人出现,他们又谁也不愿意留下来战斗。
这就是乌合之众。
他们的样子,连那些太湖水寇都不如,起码别人不会跟他们这般混乱。
“算了,不扯他们了,扶不起的阿斗,想救都救不到,也是吃不上四个菜的混帐玩意,还是来谈下正事吧。”朱以海摆手,不想再谈他们。
反正本来也没对他们抱多少希望。
朱以海之前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