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堂首席大汉奸李永芳的二儿子李率泰,侍郎兼梅勒章京,协镇苏州的一位八旗汉军的顶级家族的梁柱,就这样剩下一颗狰狞的脑袋,摆在他面前。
因为用石灰腌制过,又放在了水银里泡着,显得更加的狰狞恐怖。
而黄蜚站在那,没有半点久经沙场大将的气势,就跟个被阉割后的土狗一样狼狈可怜。
黄蜚那是崇祯时就做到水师提督的人,在义阳王那也凭着兵强马壮,被加封为督师少傅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封镇南伯的,现在却有如行尸走肉。
太湖五万人马被败讯惊溃,然后溃到松江,结果得胜港又被一千余骑兵给两把火烧的精光,五万人马就这样没了。
黄蜚最后的一点精气神都被打击没了。
这个征战半生的老头,此时已经没用了。
朱以海看着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也只是一声叹息。
他很清楚,黄蜚能力是有的,虽不算很了得,但也应当在这个时代属中上了,但他在国破之时,带着的那支流亡舰队,虽努力支撑,但还是失控了。
他早就控制不了这支舰队了,所以如此全军覆没,其实也不能全怪他。
换成其它人来,估计也没用。
这真好比一人赶了五万头猪,这如何赶的好。
“黄将军先请下去休养,差事等休养好了再安排。”朱以海没给黄蜚治罪,他这种情况,属于非战之罪了,谁来都拯救不了。
况且,黄蜚本来也不是他的兵将,黄蜚的舰队虽覆没了,但苏松两地,还是有不少溃败兵在外的,这些兵有部份已经被朱以海收容了,不管是挑选入伍,还是做船工,又或去搞后勤、建生产,以后也都会是他们的一份子,所以朱以海没理由杀黄蜚。
这等乱杀,杀也杀不过来了。
黄蜚好歹不是汉奸国贼。
黄蜚羞愧的低头,给朱以海跪下,磕头,额头碰出血来,泣不成声,眼泪鼻涕一把,也没多说什么,磕了一脑门子血然后眼泪鼻涕的起身退下。
结果当天,下面上报,黄蜚离去后先去见了徐石麒、沈宸荃等,又去见了原舰队的一些被收容的老部下,最后说了番慰勉的话,然后便拔剑当众自刎了。
他临死前说鲁监国不罪他,他反而没脸苛活下去了。
“让徐阁老等议谥,赠东江侯、赐祭,入大明忠义殉节录,供忠义祠!”
黄蜚自刎,对他而言,也算以死谢罪,更是一种解脱。
朱以海秘会严我公。
告诉了他黄蜚自刎而死的消息,严我公听后也很黯然,“哎。”
“你告诉土国宝,那些货我都已经接收了,数目也没错,折抵三十六万两,我很满意。就是李率泰的脑袋挺吓人的,还有,他杀了李率泰,却把凶名栽赃到我头上,这让我有些很不高兴,不过呢,念他初犯,这次就算了,但如果有下次,记得先经过我同意先。”
“我军三日后会撤出苏州城,到时会留些人马虚张声势,让土国宝夜晚来佯攻取城,我们会配合他们演戏,这次的辛苦费也不收了。”
“还有,在他之前藏银子的地方,我给他留了玳瑁象牙珍珠什么的,价值四万两,其中三万六算是他赎城首付的一成折现,剩下四千,是李率泰人头的赏钱。”
“若是下次他能给我弄来洪承畴的脑袋,我给他四万两打赏,若能弄来多铎和博洛的给十万两。”
“当然,若是一般鞑子兵的首级我也要,这有张单子,给转交给他。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严我公接过,只见上面写着从总督到巡抚,从提督到总兵,从参将到游击,守备、都司、千总、把总等各级鞑子军官的人头赏银,总督四万两,一个普通八旗马甲都有二十两,步甲十五两,包衣奴才十两。
“八旗汉军和绿营的,除了营官以上的,其它的不要,我怕他杀良来冒功领赏!”朱以海道。
“按着这名单上的,只要他能弄来,有多少我收多少,见脑袋就给钱,绝不拖欠折扣。”
“还有,告诉土国宝,我很看重我们达成的协议,希望能够长期合作。可如果他敢耍花招,告诉他,后果他承受不起。”
严我公点头应下。
朱以海拉着严我公的手,“博洛已经马上要到苏州了,这次你随他进京要小心一些,尤其是得提防多尔衮,北京城里奸诈的鞑子很多,务必小心谨慎,一旦露出半点马脚,可就万劫不复,我们就算想救,都救不了。”
严我公却很淡定,“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这段时间潜伏贼营之中,倒也已经习惯了,就算真的万一露陷失手,也左不过是凌迟碎剐,自当初自请入贼营时,我就有了这个准备了。”
朱以海听的很感慨,严我公如今的处境,绝不比那些冲锋陷阵的大将轻松,随着他在敌营位置越来越高,那暴露出事的危险也越大。
心里的压力肯定是巨大的。
“严卿,你此去北京,孤便也给你加封晋级以壮行,赐卿绍兴伯爵、少保,授阶荣禄大夫授勋柱国!”
严我公笑笑拜谢领封,没有拒绝。也许他怀着一去不返的心情,这毕竟是秘密封赏,除非他功成圆满,恢复身份,否则这官职爵位也只是一道不见光的秘旨。
“严公,你可是把贝勒博洛、伪总督张存仁、伪副将李遇春、伪巡抚萧起远等都骗的团团转的人,我相信你此次北上,南京的伪总督洪承畴、伪豫亲王多铎等同样看不破你,就算到了北京,也照样能把多尔衮玩弄于股掌之中!”
严我公呵呵一笑。
想把整个大清朝都蒙在鼓里,欺骗他们,这无异于登天之难,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但严我公并没提出留下,他愿意为鲁监国北上,愿意走这一趟,哪怕极可能有去无回,但能多争取些时间也是值得的。
“假如臣此去遭遇不幸,请殿下为我刊报正名,臣无他求,但求能进殉节录,能进忠义祠。”
“以后殿下王师北定中原日,记得让人给臣坟头烧一道捷报便好,臣也能含笑于九泉了!”
这话说的朱以海想流泪,明明说的是死亡、牺牲,可却这么坦然自若,这么从容淡定。
一介落第举人,却能坦然面对死亡,这是位真正的勇士,还是忠贞之臣。
“你他娘的别再说什么死啊亡的了,你个家伙肯定能活到一百岁,说不得你去北京转一圈,就被派回来当江南总督了呢!”
“老子等你回来一起喝酒!”
严我公哈哈一笑,躬身退下,转身而去。
朱以海独自站在那,总感觉心里堵的慌。
“千万别死了,我等你回来!”他冲着那远去的身影大喊!
第167章 遍地监国
太湖,东山。
朱胜利陪邓王朱聿键平安接回了通城王朱盛澂,一同来的还有原兵部郎中王期升,并总兵金攻玉等一行人。
朱以海对他们很客气,朱盛澂其实这一路都很紧张,忐忑不安,虽有邓王这位宗室长辈再三说监国怎么圣明,但他心里总是不安的,毕竟他在湖州已经是行帝制了,尤其是还搞的不得民心。
生怕被好言骗了来,然后一刀砍了脑袋。
“先前两广总督丁魁楚奏报,称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起兵作乱,妄称监国,攻击督抚,然被七日平定。广西参将陈邦傅带兵押解其一干人等北上行在,留守阁臣们票拟,请诛杀。孤思来想去,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孤先前也言,先复两京者王,靖江王错在不该出兵内讧。”
起兵称监国,七天就兵败被擒的靖江王朱亨嘉成了两广总督和广西参将陈邦傅的功劳,这种人朱以海其实也想杀,杀几个也能杀鸡儆猴,不过最终他还是打算不杀。
倒不是他也姓朱,是老朱家的人,而是他还是想要维持团结抗战的这面大旗,如果他连老朱家的人都容不下,那闯营顺营甚至投降的清军绿营将领们,他们就很难真正相信朱以海的团结之词。
千金市骨,朱亨嘉不仅称监国,还率先内战,都饶过他,那曾经打进北京城,逼死崇祯的闯军,曾经攻入中都凤阳,挖过老朱家祖坟的张献忠大西军,他们才能放心啊。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朱亨嘉这种人,对朱以海其实也毫无威胁,他已经造过一次反,且败的这么厉害了,那他就算再想造反,都不会再有人跟着他。
因此这种人,杀不杀都无所谓,不杀还能有些作用,倒不如留着废物利用一下了。
当然,只是不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他已经传旨绍兴那边,批红处置,靖江王朱亨嘉废为庶人,幽禁于台州,靖江王这一藩,朱以海也并没有趁势废除,而是立了朱享嘉的堂兄朱亨歅为新的靖江王。
这个新靖江王的授封,倒也很有讲究的,这本来也是靖江王府的一桩公案,第十任靖江王朱任晟是朱亨嘉朱亨歅哥俩的爷爷。
朱任晟有两个儿子,长子朱履祥次子朱履祜,但是长子履祥死在父亲之前,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任晟没立长子的长子也就是长孙亨歅为世孙,而是立了次子为世子,据说当初是因为长孙太过年幼,所以约定,先让次子袭王爵,将来次子再立其长孙亨歅为世子,传给他长孙。
后来朱任晟死后,朱履祜成功继承靖江王爵位,却没按约定立大侄子为世子,而立了自己的儿子亨嘉做世子,这跟当年刘孔昭他们家借爵一事如出一辙。
反正从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朝,这朱亨歅为了王位,跟叔父堂弟打了很多年的官司,这个案子也是天下皆知,朱亨嘉爷俩甚至都不承认朱亨歅的身份,最后虽然朱亨嘉打赢了官司,可崇祯只给他授了个镇国将军爵,靖江王世子位仍是朱亨嘉的。
等朱履祜死,朱亨嘉继位,更是在继位仪式上,以朱亨歅迟到为由,把朱亨歅当场捉住关入禁室,从崇祯七年一关就是十一年,直到他自己谋反失败,朱亨歅才被放出来。
所以现在朱以海直接封了朱亨歅为第十四代靖江王,并下旨把靖江王改封到广西凭祥州,镇守镇南关。
经朱亨嘉作乱一事,朱以海对整个靖江藩的处置,是先废朱亨嘉,废为庶人,幽禁高墙终身。
然后重新翻案当年争爵一案,改立朱亨歅才是合格继承人,实际上就是把朱亨嘉爷俩的王位都给废了,不仅废朱亨嘉的还废他爹朱履祜的,死了也要剥夺爵位,不承认。
同样的,另立朱亨歅后,还移封到广西最边的凭祥守镇南关,顺带着清理一遍靖江王府,把历年靖江王侵占田地啊等等这些问题都清算一下,该处置的处置了。
这也一样是震慑宗室。
此时朱以海的监国地位已经可以说是稳固了,但现在各地冒头的宗室仍不少,不说已经被擒废的靖江王朱亨嘉,以及新奉诏退位归藩的通城王朱盛澂,就是在崇明仍有个义阳王监国,如今眼看着要玩完,但毕竟也是曾经号称拥兵二十万众,得三吴响应,差一点就能跟浙东鲁监国抗衡的。
此外,现在各地上报,也还有不少。
比如浙东出了个益阳王,自称得了慈禧太后旨意监国,在衢州龙游、处州遂昌等地私授知县,公然称监国。
据张国维等调查,这个益阳王自称受慈禧之命,得勋镇方国安推奉,乃监国。这慈禧太后指的是弘光帝的母亲邹太后,杭州失守后被俘然后北上时自杀了。
所以这明显就是个幌子,真正的实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