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各种各样的情报汇聚,他仔细分析后认为,朱以海确实已经越打越强了,仅是苏松此前全面沦陷,这足以表明他们的强大,哪怕清军不断宣传恢复各地,但没点本事,如何能打下来?
  何况,朱以海连他娘的苏州城都打下来了,就更不得了。
  黄蜚吴志葵之前可是谋划过多次打苏州,甚至其实动过几次手,虽都只是试探性的,可每次都是落荒而逃。
  义阳王等在江南,真正打下来的,也就是崇明北边的通州、海门、如皋几个县,而又听闻了黄蜚吴志葵大败的消息后,黄斌卿最终决定抛弃义阳王转投鲁监国。
  没办法,福建郑氏都把儿子送给朱以海当女婿了,他还能比郑氏更强?
  现在黄斌卿想明白后,迅速北上,则是担心去晚了,到时崇明靖江也都要落到朱以海手上,那样一来,他不仅没法守舟山,连崇明和靖江都没有份了。
  乱世里没地盘,那兵多也是持续不了的。
  现在他就是想赶紧北上,接收崇明和靖江二地。
  朱以海能猜到黄斌卿的那点小九九,仍满是乱世军阀的那种盘算,但只要他肯交出舟山,让自己的浙东大本营免去后顾之忧,所以一时也不管他。
  崇明和靖江虽处长江口,是长江入海咽喉,地位也十分重要,但相比起舟山,起码现在是不同的。
  两人边吃边聊。
  一顿饭下来,朱以海对黄斌卿的女儿倒也印象改变不少,觉得她是个挺不错的女子,长相中上,难得是很有见识,落落大方还很健美。
  饭后,朱以海起身,准备回军营。
  黄姬撩了下散落的一缕头发,“臣妾自来,殿下还未曾临幸过,可是嫌弃?”
  朱以海愣了下,没料到她会直接说这个。
  “你很好啊。”
  “那为何殿下这段时间临幸过大小孟姬,也临幸过大黄姬,却偏偏就不肯召臣妾侍寝?”这话让朱以海无话可说,总不能说你爹之前不奉旨意,我担心你侍奉时捅我一刀吧。
  “殿下既然不嫌弃臣妾,不如今晚便在此歇息。”
  朱以海哈哈一笑,“也好。”
  人家姑娘都这么主动了,自己还何必矫情,况且刚才也确实聊的挺投机,再进一步的增进了解也挺好的。


第171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早上,朱以海睁开眼睛,发现已经很晚了。
  “殿下何不再睡会。”
  小黄姬披散着头发侧躺在旁边,一只玉臂支着脑袋,一直在看着他。朱以海望着那张脸,心里有些许后悔,昨夜有些过于放纵了。
  若是这小黄姬真有心害他,那昨夜放纵过后睡的太死,只怕早死一百遍了。
  不过现在这样子,似乎又说明小黄姬其实已经经受过了考验,确实并无害他之心?
  “想不到都这么晚了。”
  小黄姬体贴的道,“殿下北伐以来,一直操劳军机,整个人都一直紧繃着,难得的放松一下,于是才会睡这么沉,估计殿下好久都没睡这么舒坦了吧?”
  朱以海捏了下她的脸,“确实。”
  满屋都是沁人的芳香,朱以海克制自己,赶紧起床。
  小黄姬便也起身,给朱以海擦拭身体,更换衣服。
  等朱以海收拾妥当,望着散发着慵懒味道的小黄姬,伸手抱了抱,然后亲了一口转身离去。
  小黄姬站在那怔怔出神,脸上飞起红霞。
  许久后,转身回到床边,从被子下抽出那张白绫,上面一朵殷红梅花绽放正艳,望着这朵红花,她又出神了。
  监国昨晚看到她铺这方白绫,也看到了这朵花,但好像并没有太过多在意。
  收起白绫,小黄姬抚了抚肚子,期盼能够有种子生根发芽。
  ……
  朱以海走出屋子,发现已经是半中午了。
  杨伯兴就在院里廊下等着他,“殿下。”
  朱以海点头,杨伯兴跟在后面,轻声道,“殿下昨夜留宿小黄姬屋中,臣觉得有些突然。”
  朱以海边走边笑,“你这羽林将军昨夜不是安排了两个女侍在屋里守了一夜吗?”
  “臣是为殿下安全着想,肃虏伯毕竟还不可靠。臣以为,殿下应当去旨东京行在,让那边送些内侍和宫人过来服侍几位贵人。”
  看来他昨夜也担心黄姬害朱以海,让那边送太监、宫女过来,说是服侍贵人,其实也是防止再出现昨晚这样的情况。
  “这事你自去安排。”朱以海倒没反对,他早上其实也有几分后悔的。
  西山岛上本就有个小镇,有许多渔民和一些商铺作坊的,黄蜚先前率军前来,又建了些临时的房屋等,匆忙溃散也没拆走。
  朱以海来后,也是以此为大本营,现在从苏州等城中搬出来的各种钱粮物资也有许多转运在此,甚至这里还建起了野战医院、疗养营、武器铠甲的打造作坊、维修铺等。
  来到前厅,徐石麒等不少军机、枢密等都到了,看到他,陈潜夫呵呵笑着上来报告,“苏州城昨夜已经被土国宝‘袭击夺回’,严我公李遇春等也陆续击败了我驻守吴江、真义等城镇兵马。”
  “博洛到哪了?”朱以海问。
  “据夜不收回报,博洛已至嘉定。”
  负责情报的陈潜夫告诉朱以海,从情报分析来看,博洛似乎准备顺路去趟上海宝山,配合吴胜兆李成栋把崇明拿下,将义阳王擒回北京。
  “崇明那边,义阳王还没有回复吗?”
  朱以海北上后,不止一次的派使者前往崇明,提醒他们清军这次要攻打他们,还希望义阳王在这个时候能够团结抗虏,让他退藩归位,前来汇合。
  可一直没有回信,如石沉大海。
  黄蜚兵败自杀,吴志葵如今‘兵败降虏’,连黄斌卿都已经改投朱以海了,崇明的义阳王可以说已经大势所去。
  他现在没有半点实力跟朱以海争夺监国之位,朱以海能给他开出这么好条件,既往不咎,只是要他退位归藩,前来朝见,这样的条件,他居然还不应允。
  “接下来我们如何行动?”徐石麒问。
  这次北上,可以说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战果,尤其是打下苏州后,可谓振奋人心,哪怕主动放弃,但所获得的钱粮物资就相当了得。
  不仅北伐军几万人现在攒下很肥的家底,够很长一段时间的军饷粮食,甚至连装备都大大改善了许多。
  “继续向北。”朱以海看着地图,指着常州道。
  “殿下,再往北已经不太安全了,博洛已经跟着我们屁股后面过来了,而多铎也还在南京,再往北,那我们进入常镇后,就等于主动进入多铎、博洛的包围圈,这口袋已经很小了。多旗精锐尤其是其骑兵机动很厉害,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被其主力奔袭,后果不敢想象。”
  他们北伐以来,胜仗打了许多,但其实没打过什么真正的硬仗,基本上是以多击少,还没真正攻过坚。
  不管是祝家庄歼灭五百鞑骑,还是夺苏州城,都是取巧用计。
  可现在博洛和多铎来了,一不小心,被他们的八旗精锐赶上,以他们现在的实力,绝对抗不住。
  别看北伐军编了八镇,有几万战兵,战辅加起来五万余,就算是十万,现在也不可能硬刚的过清军主力。
  “我觉得现在还早,还有活动的空间,先沿运河北上,把常州扫荡一遍,一边是太湖一边是长江,我们有水师,还是不用太担心被包围的,咱们只要不恋战,扫荡完就走,鞑子也只能望水兴叹。”
  朱以海现在是越打越胆大。
  当然他也不完全是狂妄自大,现在北伐军人马众多,还有许多愿意跟随他们的溃兵、百姓等,如果带着,那可能就跟黄蜚他们下场一样,绝逃不过清军的追击。
  所以他的计划是分两步,挑一些精锐去扫荡常州,进一步削弱江南投降势力,也支援那些举旗的义勇乡兵,另一方面,机会难得,肯定得尽量的多打汉奸多收钱粮,再一个也是想接应下崇明的义阳王等。
  那边还是有不少人马的,若是能够收服他们,就能成功获得崇明靖江这两个长江口的大岛,以此为江南抗虏基地。
  剩下的人马,一部份则派去湖州、广德等地趁机扫荡,一部份开始安置到太湖等诸山区、湖岛上,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建立起抗虏根据地。
  现在整体上,清军虽占据江南,但其实他们也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下沉到乡镇,更别说山区湖海。
  “臣建议这些交给两位大将负责便行,殿下可以经太湖返回海宁,再海上回绍兴。”徐石麒建议。
  这一次的北伐,已经很成功了。
  朱以海也没理由一直留下,北伐八镇,部份留下,部份也要撤离南下,朱以海这个监国当然更应当回到东京绍兴坐镇。


第172章 倒戈相向阵前惊
  对于接下来该可去何从,其实就算是御营的这些文臣武将们也没统一。
  如徐石麒虽年老持重,希望朱以海返回绍兴,可自己却想留下来,他希望能够跟随北伐军一路打到南京城下去,不说打下南京,起码也希望能在城下祭祀孝陵。
  若是真找到机会攻进南京,不管守不守的住,这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
  陈潜夫则想着一路打穿常州,然后进入崇明靖江,以此天险为据点,凭借水师之利,立足江南,然后还要对江北的淮扬等地作战。
  袁宗第倒是没多说什么,他其实是想早点交还马军提督之职,赶回湖广去,荆州武昌之战即将打响,他这个湖北提督总兵官,当然想早点回去,毕竟监国可是答应过他,等收复湖北,到时荆州交给他驻防。
  若是自己不回去,荆州打下来后,大家也未必会留给他啊。
  张名振已经获得了新的任命,他被任命为两江提督,去江西协张国维镇守赣州,收复江西,甚至是支援湖广和安徽两翼。
  对这个任命他欣然接受,从石浦游击到浙江总兵再到浙江提督,再到如今的两江提督,不管授何职,去何地,他都坚决遵从监国的旨意。
  所以此时他一心已经开始放到江西,正忙着按监国旨意,挑选五千人做为驻赣骨干准备南下。
  北伐八镇,接下来必然要拆分,不可能再长聚江南。
  朱以海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现在说趁胜攻打南京,或者说就跟清军在江南争夺大城,这是不现实的。
  先前趁空子夺了几座城,但现阶段不可能守的住,所以只能主动弃守,能够弄些钱粮物资,清除些汉奸国贼,打击下投降的绿营就不错了,更进一步的不能奢望幻想。
  差不多到散兵的时候了,不过这次散,也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大棋。
  湖广荆襄,江西安徽,这两个新的战场,需要在三吴历练过的禁卫御营前去支援,以他们为骨干在那边建立大明新军,需要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忠心的王之仁、张名振、袁宗第这些大将前去统领,战场将变的更大。
  禁军分散,不是坏处,也不是削弱,而是散播火种。
  以禁军为火种,点燃各地义绅忠士,团结抗虏,更是要让鞑子疲于奔命,只要这样调动他们,分散他们,明军才能够有更多机会歼灭削弱他们。
  “这次我们将暂时偃旗息鼓,但这只是从明面转入地下,仍然会继续抗虏奋战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跟各地的士绅百姓们能够好好宣传,让他们明白我们的战略,不跟鞑子争一时长短。”
  为了避免如历史上的江南大屠杀再次发生,朱以海希望各地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