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以海知道他这是为自己考虑,毕竟臣子冲锋,总比监国亲自下场更易操作,也有回转余地。
  “这事老大人可以找邓王一起商议,若是邓王愿意一起上书倡议,则更好。”
  邓王朱聿键在宗室中比较有威望,且辈份较高,现在又是朱以海任命的宗人府宗令,本就负责皇族事务。
  “回头我再召巨野王和邹平王等议此事。”
  巨野王和邹平王都是鲁藩支系,现任的两位郡王还都是朱以海任监国以后授封袭爵的,所以跟朱以海关系较亲近,一来本就是同支,鲁王是大宗家长。二来他们逃亡江南,爵位都还是朱以海下旨让他们承袭的。
  朱以海若改革宗藩制度,不管是收王庄田还是征王庄田皇粮,其实跟他们都没多大关系了,他们的封地和庄田,都在山东,早就沦陷于清军之手。就算削禄降爵,他们现在流亡江南,全靠朱以海才落了脚安稳,又有什么资格反对呢。
  若是能够好好配合朱以海改革宗藩制度,说不定还能重新得个封地,再划拔些庄田给他们呢。
  徐石麒也明白朱以海的意思,若是从鲁藩先开始削禄征粮,那其它诸藩反对声也会小些。
  “国家之事,其实就是钱粮之事,钱粮办好了,才能供军养吏,才能天下安宁。尤其是如今,处处都离不开钱粮,没有钱粮,军队整编、训练无从谈起,不能整顿军队,就无法抗击鞑虏!”
  崇祯亡国,就是亡于财政崩溃。
  不管是小冰河导致的一系列灾荒,还是关外女真和关内流贼用兵不断导致军费大增,总之就是一句话,钱的问题,让本已经腐朽不堪的大明彻底的崩溃了。
  解决不了钱粮问题,崇祯再怎么折腾,也救不了大明。
  同样的,就算朱以海知晓未来,但如果他不能改善财政,他也走不远,士兵不可能一直饿着肚子为你作战,皇帝都不差饿兵,没钱不仅没饷,更变不出铠甲刀枪和大炮战舰,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拿天灵盖去拼鞑子的骨朵,那是不可能拼的过的。
  清军都知道大力发展火炮,打造出了专门的火炮部队,明军总不能指望削几根木头就能打赢他们吧。
  “钱粮钱粮,无外乎开源和节流,多管齐下吧。”


第187章 兄弟会
  江风猎猎。
  一支舰队驶来,遮天蔽江,无数银帆连接天际。
  高大如楼的大福船桅杆上张着一面黄字将旗,旗下,靖虏伯、浙直水师提督黄斌卿魁梧高大的身躯站在三层甲板上,任风高浪急,却岿然不动。
  身后,数名披甲将军站立。
  “想不到,短短两个月,我们又回来了。”黄斌卿叹道。
  站在他左侧的男子望着远处隐现的陆地,没有接话,这位看着个头不算高大,但若报出名字,在东南海上却是能够震三震的,此人海上被称为仁盗,姓周名鹤芝。
  因为大明特殊的海上政策,导致了东南海盗众多。
  周鹤芝是福建福清人,少年读书,梦想一朝金榜题名,在福建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偏僻之地,通过仕途改变命运,但从宋至明,福建却是有名的科举大省,这里的科举竞争也格外的激烈,周鹤芝虽然也十分用功,但终究还是没有成就。
  二十岁便跟许多同乡年轻人一样,毅然下海,在日本到明朝的海上贸易航线上做事,因为读过书,年轻而又聪明,还十分谦卑礼貌,因此他很快闯出了几分名头。可也因为人豪侠仗义,而被同乡嫉妒陷害,最后被迫远走日本,后来还得一位大名看重,收为义子。
  得到大名支持后,周鹤芝重返海上,有了自己的船,并开始做起了海盗,打劫昔日那些排挤陷害他的同乡商人,但是他却盗亦有道,就算打劫却也只劫一半财货,并不杀害一人。
  久而久之,海上仁盗之名远扬。
  后来他潜回家乡,却被同乡举报而入狱,可凭着仁盗之名,借着良好的人脉,他还是成功的买通了狱卒,在蹲了三年监牢后逃出,继续纵横海上。
  崇祯五年,接受招安授为把总,但不久后,复为海盗。
  黄斌卿屯驻舟山后,为了扩充实力,到处招兵买马,尤其喜欢招聚海贼,周鹤芝纵横海上又有仁盗之名还曾受过招安,于是黄斌卿百般拉拢,最后成功的把周鹤芝拉入伙,并授他水军都督之职。
  甚至还凭借着周鹤芝在日本的关系,开辟了舟山至日本的贸易航线,硬从福建郑氏嘴里抢食。
  黄斌卿在长江败退回舟山,并能迅速站稳脚跟,靠着一个岛养活手下兵马,还能不断扩兵,周鹤芝功劳很大。
  眼下也是实打实的舟山水师的二把手,黄斌卿统领的是原朝廷官军水师,而周鹤芝统领的是义师,也就是招拢的各路海贼们。
  在鲁监国招抚舟山的过程中,黄斌卿这么快低头奉诏,也同样与周鹤芝有很大关系,他一直劝说黄斌卿奉鲁监国为正朔,并接受征召调令,因为周鹤芝的态度,黄斌卿不得不认真考虑。
  在外有王之仁大军压境,鲁监国态度坚决,内又有周鹤芝力劝受诏的这种情况下,他才最终奉诏,把舟山交出,带水师北上。
  黄斌卿手按腰间剑柄,指着远处出现的崇明岛。
  “崇明几沙,人口二十余万众,若真能控制,倒不比舟山差。”他笑的却有些苦涩,来时他是盘算的很好,以舟山换崇明,倒也不亏。可来的路上,却接到很多新的消息。
  鲁监国已经先一步到了崇明。
  义阳王退位归藩,投附鲁监国,鲁监国亲率水师攻崇明,刚经历内乱的崇明岛上,黄五常和顾容、高进忠三方势力,却又各怀鬼胎内讧起来。
  双方都想争夺崇明控制权,高进忠暗里向太仓的张国柱、李成栋等请降,以自己五千人马向清廷讨要爵位官职,并要求控制崇明。
  多铎给出的回复是只要高进忠率部剃发归降,便欢迎归附,且保留原职使用,但没答应把崇明交给他。
  更没同意授他伯爵,因此事,高进忠便有些犹豫起来。
  恰在此时,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兄弟会,这兄弟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但他们突然起事,有海贼有码头工人,有江淮难民,甚至有本地豪强地主、农民等,总之响应者众多。
  他们突然起事,把岛上三方势力都打懵了,在所有人都措不及防下,兄弟会居然把崇明县城给夺取了。
  正当三方都咬牙切齿要攻打县城时,阮进率领着水师抵达。
  九条大鸟船顺江而下,舰炮齐鸣,赶缯船、同安船、米艇、福船、沙船,各式水师船杀到,炮声轰隆,杀声震天。
  高进忠、黄五常、顾容三方势力本就各怀鬼胎,又大意失了县城,再被水师从后面杀到,顿时大乱。
  阮进没费什么力气,便成功击败三人。
  黄五常、高进忠、顾容纷纷投降。
  崇明成功拿下。
  原来这兄弟会乃是负责情报的陈潜夫组建的一个外围情报组织,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在江南发展,吸引成员。
  兄弟会名字由来,就是当初鲁监国传檄天下时所说的那句,凡举义抗虏者,不论士绅大夫或草泽匹夫,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因为北伐军在江南的发展顺利,兄弟会在各地发展也非常迅猛,得到许多士绅大夫、草民百姓的支持,裂变式的扩张。陈潜夫派了许多骨干到崇明组建发展兄弟会,尤其是在义阳王等投降后,更是利用崇明本地出身的沈廷扬,还有荆本彻在岛上四会营余部等关系,很快就渗透到了崇明岛的各方面。
  因此一朝发难,还忙着内斗的高进忠等人完全就措手不及。
  崇明兄弟会起义,也是兄弟会正式亮相。
  黄斌卿还没到崇明,结果崇明已经易手几次,如今更是落到了监国手中,鲁监国就在岛上。并已经下诏,把崇明岛设为御营亲军水军的内河水师伏波镇的驻地,舟山则为御营亲军水师的外洋水师定海镇驻地。
  同时,崇明还是江南提督的驻节之地,也是淮扬巡抚暂时治所。
  总之,崇明岛虽然之前说给黄斌卿这个浙直水师提督,但现在已经不是他独有了,只能把几座沙岛中划一个给他驻守。
  他得跟江南提督、淮扬巡抚、内河水师等一起共处。
  可事已至此,黄斌卿也已经无法回头了。
  “之前离开时,崇明也是兵强马壮,谁能料到,转眼间义阳王已经退位归藩,昔日的那些总督、巡抚、总兵、监军、侍郎等,死的死、降的降呢。”
  他身后的周鹤芝却一直没有什么言语,他知道黄斌卿虽然抱怨,但其实也已经没有其它选择余地了。
  他遥望崇明,倒是有几分迫不急待的想拜见那位监国殿下了,又想起当初在海上结识的小友郑森,现在成国姓爷了。
  “这天下大势,倒是有些扑朔迷离起来了。”黄斌卿长叹几声,然后下令,“降帆下锚江心,舰队在此停泊,诸将随我一起上岛拜见监国殿下!”


第188章 赐丹书铁券
  崇明沙。
  朱以海率众臣亲至港口迎接到来的黄斌卿一行,舟山水师远远的在江心下锚,黄斌卿等将校乘小艇前来。
  “世勋,你父亲还是有几分小心谨慎啊。”朱以海笑着对身旁的黄斌卿之子黄世勋道。
  黄世勋本名不是这个,这个名字是当年黄斌卿拥立福王继位后所赐,兄弟俩一个赐名世勋一个赐名世爵,以示黄斌卿拥立功高,子孙世爵世勋之意。这位黄世勋名字听着文雅,但其实他少年随父从军,脾气暴躁,十分嗜杀。
  每战必奋勇争先,十分勇猛,但战后必定杀俘,甚至是抢掠无辜百姓,他最大的一个爱好,就是食人心肝,奸人妻子。黄花大闺女他不喜欢,就喜欢别人的妻子,尤其是喜欢当着别人丈夫的面凌辱妻子。
  每次战后都狂性大发,将俘虏敌将剖膛破腹,取出心肝亲自煎炒食用,然后吃饱喝足再当俘虏敌将的面,把他的妻子给辱了,甚至只淫正妻,不论年纪。曾经当着一个老头子面,把他头发花白的六十多岁老妻给当众豁豁了。
  背地里别人都称这位黄小将军禽兽不如,私送外号食人兽。
  被父亲送来当人质后,食人兽倒是挺老实的,没敢乱来,面对监国的问话,也是毕恭毕敬的回答道,“臣父不敢失礼。”
  “哈哈哈。”朱以海大笑,黄斌卿之前对朱以海的招抚可是爱理不理,甚至不断的制造摩擦,现在说不敢失礼,可谓是天大的笑话。若不是他朱以海迅速整合浙东,然后挥兵北伐,且取得这么多胜利,黄斌卿会来投吗?
  历史上,黄斌卿可是从来都不曾尊奉过就在身边的鲁监国,甚至鲁王兵败想退往舟山,结果他还带兵袭击,杀人夺船。
  拳头大才是真理。
  这等乱世,连皇帝的名头都使唤不动这些军阀,只有实力强,才能威慑的了他们。
  眼下的朱以海已经不是之前给黄斌卿去信十几封,他都懒得回一个字的那个鲁监国了,这是已经得到残明各地官吏军民都拥立尊奉的君主,尤其是手底下还有一支打出威名的御营亲军。
  远远的,黄斌卿等登岸后,便都大步赶来朝拜。
  “臣浙直水师提督黄斌卿拜见监国殿下。”
  相距十余步,黄斌卿已经直接跪拜下去,高声报名,伏在地上,不敢起身。
  看着这个曾经孤傲不可一世的军头,如今匍匐于自己面前,朱以海微微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