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朝皇帝在安史之乱后,就靠着神策军维持着统治,不仅保住了关中,甚至一步步把地盘扩充到关外,要没有神策军,唐朝皇帝早就保不住龙椅了。
  不过晚唐皇帝们都是用宦官来掌握神策军,这虽然保证了宦官们统领的神策军忠心拥护皇帝,却也让掌握神策军的宦官中尉们有了废立皇帝的实力。


第199章 快刀斩乱麻
  朱以海既想要一支忠心于自己的军队,又不想再出现刘谨啊魏忠贤这等大太监,所以走不一样的路,借上次北伐之机,打造了一支御营军。
  现在强势回归,先灭方国安,然后借机开始把御营驻防绍兴周边。
  监国的安排,用意很明显,连刘穆这个曾经的武状元都看出来了,但也没反对的理由,况且,朱以海虽等于把刘家父子的人马吞并入御营,但也授了他勇士镇总兵一职,等于他以后就成御营将领,成监国嫡系心腹了。
  这样的好事,无疑是表彰他在此次诛方的功劳,也是提前给他好处,让他配合整编。
  于是刘穆接旨谢恩,完全拥护。
  刘肇绩兄弟等一众刘部将领自然更没意见,成了御营军后,那就是朝廷嫡系,以后钱粮装备这些都不用愁了,不仅有了严州府这块地盘,还有了六千八的兵额和粮饷,待遇都是立马上来了。
  朱以海有些激进的亲手斩了方国安,富安的这支人马倒是立马缴械整编,但是其它地方的各部,现在却也成了隐患。
  但朱以海是不会后悔的,他能赦免称帝的通城王,接纳退位归藩的监国义阳王,能饶称帝并挑起内战的靖江王不死,甚至能把闯贼接纳授忠贞营,但是方国安一再挑战他底限。
  这种时候不出手,那以后监国的威权也能维持。
  适时的杀伐,也有助于震慑宵小。
  况且,之前忍了方国安许久,也是没有准备好,而这次朱以海趁回绍之机,突袭富阳,也是精准打击,直接来了个斩首战。除了方国安后,他的余部其实也没多少可担忧的。
  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若是直接宣布方国安叛逆,派兵讨伐,倒是有可能会有大麻烦,逼急了方国安说不得还要跑去降清。
  但现在方国安被杀,嫡系大将也都被一网打尽,各地的那些部众,四分五散的,难成气候,他们就算想抵抗,朱以海也不惧。
  勇士镇将立即前往严州驻防,到时不肯接受整编的严州方国安余部,会被定为谋逆叛军,直接攻打歼灭。
  杭州西这边也是一样,张全统领旗手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迅速的把方国安余部拿下。
  他甚至会派出神机、羽林和定海水师协助,以求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地方扫平,不给这些人做乱的空间和时间。
  不过朱以海预计,方国安余部反的人肯定有,但不会多,毕竟反叛也是需要实力的胆量的,方国安若在,手里捏着几万人马,可能还想威吓朝廷,但方国安一死,几员大将和精锐又都没了,各地的这些将领哪还有这个能力和胆子?
  朱以海有意借方国安的人头,向绍兴这边宣示他的回归。
  自即位监国以来,两个多月了,朱以海堂堂监国一直在外面跑,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能够真正在这个小朝廷里有话语权吗?
  这话语权从哪来?不是从监国这头衔里来的,乱世里连崇祯这样的天子都没有真正的话语权,更别说如弘光、潞监国了。
  尤其是知晓南明的隆武、绍武、永历等这几个近乎傀儡的皇帝经历后,他越发的不可能走老路。
  就如他之前在三吴也一直给东京这边发诏旨,但真正执行的没几样,而且大都荒腔走板。
  这次他先不入绍兴,而是先来富阳,并且亲手斩方国安,冒着兵乱哗变的风险,也要干这遭,说到底,还是为了权威。
  乱世里光有名头是没用的,还得有些其它的东西。
  而朱以海认为,这其它的东西,便是兵多刀利,是杀伐果决,唯有如此,才可能真正令行禁止,能够真正号令天下。
  拼搏转战近三月,不就是为了能够真正一言九鼎,言出法随吗?
  就让方国安这个大将、伯爵的脑袋,让这个握着几万人马,号称统兵十万的军阀的脑袋,让绍兴,让浙东,让整个大明剩下的半壁江山的所有人明白,他朱以海是个什么样的监国!
  所人都想阴奉阳违,都要先惦量惦量下自己几斤几两,是不是比方国安更有份量?
  监国连方国安这等大将都敢杀,还亲自杀,他们是不是比方国安更厉害?
  当天,朱以海入方国安营,朱胜利提着方国安的脑袋,方应龙等五总兵俱降为游击将军衔跟在后面。
  旨意颁下。
  营中有些骚动,但很快还是安定下来。
  所有队总以上的军官离营,善后处置很迅速,留用的、遣散的,在全副武装的御营亲军把一箱箱银子搬进来,然后开始发银子后,这些骚动慢慢的就没了。
  从牢骚不满,从惊疑不定,渐渐的就变成了意外欣喜,甚至在有人带头高喊万岁后,呼声此起彼伏。
  方国安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了不起,那些士兵也没有预料中的忠心耿耿。
  其实想想也很正常,他们连大明朝连皇帝都没那么忠心,该跑路路跑,该投降投降,又怎么会对方国安一个死人有多忠心呢。
  如果这里没有御营,换成方国安拿银子发赏,然后精锐家丁裹挟着造反,说不定他们也是附从的。
  但现在这里遍地御营诸军,方国安的脑袋就在那里摆着,监国亲自发银子,又没哪个不开眼的军官敢带头找事,自然也就一片和谐。
  当天富阳城里,方国安的两万多人马,就被整编完毕,方国安的八百骑兵,三千精锐步兵,大多留用,打散编入了旗手、勇士、羽林、神机、定海诸镇,其余又选出约三千来人,也是打散编入各营使用。
  剩下的一万五千余人,基本上都是要遣散,这些人拿了银子,老家在江南的,各回家乡,老家在鞑子占领区的,由朝廷负责安置。
  这些人毕竟也都曾是明军,所以也不可能说把他们拉去开矿或干嘛。
  刘穆等部,也同时接受整编,留用的留用,遣散的遣散。
  这边富阳城里整编一片忙碌,那边张全、杨伯兴等也领兵四出,迅速的前往临安、于潜等迅速收编方国安余部。
  一边快刀,一边银子,谁都知道如何选择。


第200章 投名状
  富阳。
  严杭两地捷报频传,方国安在各地的余部,果然如朱以海所料,真正敢反叛的没几个。甚至大多数地方的方国安部下,都还不知晓富阳发生的惊变,在御营迅速赶到,拿出监国诏令要求入城时,也没几个敢拒绝的。
  等御营一入城,把军官们召集起来宣读诏令,公布方国安反逆被诛事实,特别是在方元科马汉等一众方国安原手下总兵、副将等大将的前来宣令下,他们更是纷纷放弃抵抗,交出兵权,听候朝廷发落。
  只有几个跋扈的家伙十分莽撞的为方国安叫不屈,可不是被方元科动手杀了,就是被御营砍了。
  富阳城方国安的人马,更是已经整编的差不多了。
  城外一处军营里。
  大约百余个方国安部的军官被带进校场。
  “殿下,这些人都是军中桀骜不驯,且暗里串连意图煽动军士作乱者。据查,这些人克扣兵饷严重,且十分凶残。”
  正因为这些人手上都沾着很多鲜血,以往在方国安部下时就是最得方国安信任的,也因此个个嚣张跋扈,纵兵劫掠,奸淫妇人,甚至克扣兵饷,虚籍冒名严重。因为坏事干太多,所以方国安死后,这些人非常不安,总担心鲁监国不能容忍,迟早会被清算,于是在营里私下密谋串连,想要煽动士兵哗变。
  只是他们没想到,朱以海不仅让人把方元科等这些游击以上高级将领们控制的很严,对其它的军官也一样都盯着,他们的那点动作完全瞒不过朱以海。
  只是故意没马上拆穿,就等他们密谋串连,等到差不多了,才一网打尽。
  “喝兵血、害民众的兵贼,不知死活。”
  朱以海摆摆手,于是被挑选出来的那些方部精锐几千人,都出现在校场上周。
  “这些人过去是你们的上司长官,但却克扣你们的兵饷,喝你们的兵血,如今还意图带领你们做乱,想陷你们于不忠不义,拉你们下水,害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今日,给你们一个机会,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在这校场上一并解决吧。”
  几千已经被筛选出来要编入御营的勇士、旗手、金吾、羽林、神机、定海诸镇的方国安部几千士兵,他们被赶上校场,面对一百多曾经的上司。
  军官们每人给了一把刀,而士兵们人皆一把长枪。
  数千对百余。
  “一个时辰后,还活着的便可离开。”
  这是一个残酷的规则。
  一个时辰里,他们刀枪相向,一个时辰后,活下来的就得赦免。
  如果这几千兵士,能够原谅这些军官,那么他们只要安静的呆一个时辰,就皆大欢喜。当然,如果有人怨恨这些军官,恨他们曾经克扣他们粮饷,恨他们欺榨自己,那么现在就可以报仇了。
  四面,无数的御营士兵也都围观。
  这是一场极其罕见的对决。
  方国安的那百余军官们都绝望了,他们也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不太可能几千士兵都肯放他们一命,只要有人动手,那其它人也会跟着动手,最终他们全都难逃一死。
  而监国却还把这选择权交给士兵。
  不管杀与不杀,都与他无关。
  可事实上,聪明点的人都明白这是投名状,要加入御营的最后一步。
  同时,还是对那些克扣兵饷,纵兵劫掠,甚至骄纵惘上的乱世兵将们的一个严厉警告,这就是下场。
  死在自己的部众手下,而不是直接明正典型。
  校场上,死一般的寂静。
  握着枪杆的士兵,提着刀的军官,此时你瞪我我瞪你。
  突然,一个年轻的士兵大吼一声,打破了这死寂。
  他瘦长的身躯向前,手执长枪发起了攻击,一边冲还一边呐喊控诉被他盯上的那个上司千总。
  骂他袭击了他的村庄,杀了他的家人,抢劫了他们的财物,最后还强行把他抓走当兵,他被迫做了这千总的兵,在营中受尽军官和老兵们的侮辱,干尽脏活累活,甚至还被千总强暴侮辱,而粮饷却总被克扣,连抢夺的战利品的那一份,都总被他夺走。
  在军营里度日如年,少年忍辱负重,苦练刀枪,就为有一天能够手刃仇人。一日复一日,总无机会,少年也变成了一个手上沾了许多鲜血,跟那个千总一样的兵贼。
  他甚至慢慢沉沦了。
  而今天,机会终于来了。
  面对那个仇人,那个上司,他毫不犹豫的端起长枪,直接呐喊着就冲了上去。
  又一个士兵提枪也冲了上去,也在咆哮着怒骂着。
  方国安的军队,虽有朝廷正兵名号,其实跟流贼也差不了多少,缺粮少饷,全靠劫掠,甚至补充兵员和扩招,也都是强拉壮丁,在军队内部,也是欺凌寻常,新兵总要受老兵欺凌,军官则压迫士兵,内部充满勾心斗角,乱世时随时可能被出卖,大家就如同被强行绑在一起的一群人,没多少信任可言,更称不上什么兄弟。
  如果有的选择,他们绝不愿意跟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