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来想写部新剧,以监国北伐之事创作,以此做为给监国的献礼,希望能够与监国见面后,能够得到这位年轻而又锐意进取的监国的青睐赏识。
  毕竟鲁监国能够不顾东林党人的反对,不究他们在弘光主政的失职,还授他和马士英少卿职,甚至如刘孔昭、杨文骢这些奸党都被重用了,这都让他觉得有再得重用的机会。
  可以往一天能写好几出剧本,甚至半月写完几十出的一本新剧,可现在却怎么也写不好。
  怎么写,都不能让他满意。
  患得患失。
  他搜集过鲁监国的许多过往,但仍然感觉看不透他,鲁监国的行事,总是不同寻常,这让自诩聪明的阮大铖,都感觉很迷茫。
  “哎,五十九岁了,老了。”
  明年就是花甲六十了,蓦然回首,惊觉老了。
  可阮大铖还是有几分不太服老,刘宗周张国维黄道周方逢年陈盟这些嘴炮,都能再入阁,他阮大铖哪里差了?
  论办事能力,自己绝对强过他们,就算是论兵打仗,也比他们强的多。
  可偏偏就是没机会。
  张国维督师两江,黄道周总督安徽,朱大典督师湖广。
  他自到绍兴,虽授少卿之职,可实际上却整天无事可做,除了偶尔跟马士英一起喝喝茶在家听听家中戏班子的昆曲,真就闲的发慌。
  可不甘心啊。
  阮大铖一直在寻找着一个复出的机会,一个能够打动监国的机会。本想以北伐之事写一出剧好好称颂一下监国,可却写不出满意的东西来。
  也许只能指望方逢年和方国安了吧,方逢年在阁,毕竟曾是崇祯首辅,而方国安手握重兵在严州,方逢年一直在谋划着倒阁,要倒宋之普的首辅,取而代之。
  宋之普虽是监国心腹,但毕竟资历不足威望轻,如何是方逢年这种老狐狸的对手,何况方逢年还联合了陈盟,甚至连新入阁的何腾蛟也跟他们走的很近,再外面有藩镇大将支持,这事应当没问题。
  就如当初马士英与江北四镇拥立福王称帝,东林党的史可法等虽有意拥潞王,可最后在那些藩镇大将面前,不也只能无奈接受?
  方国安当初曾拜方逢年为义父,这关系很密切,而他之前也在方国安军中许久,关系也是不错。
  正想着是不是邀请方逢年过来听戏,好好细聊一下,外面传来急促脚步声,管事慌张进来,“老爷,不好了,镇南伯被监国提剑斩于富安,令羽林传首绍兴也。”
  “方阁部,也已被监国降旨夺职!”
  阮大铖脑袋轰的一下,整个人都愣在当场。


第204章 复出
  阮大铖匆匆换好衣服,便往外走,鞋都没来的及穿好。
  庭院廊下,一个三十多岁的美丽女子风姿绰约缓缓而来,一身丝裙穿在身上,显得格外的素雅而知性,得体的裁减又很好的衬托着身材,整个人犹如一朵盛开的栀子花,她便是阮大铖的女儿阮丽珍。
  一个满是江南水乡气质的美人,更是个名动江南的大才女,因自小接触家中的戏剧,所以长大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戏曲家。所编的剧本,也是名燥江南。
  或许是因为阮大铖这辈子欺师灭祖背叛了东林,被士林所不耻诅咒,所以阮大铖无子。
  阮大诚本就是打小过继给了无子嗣的伯父阮以鼎为嗣子。结果他转眼六十了,也是无一子嗣,仅有一个女儿。
  只得把个外甥当孙儿养。
  阮丽珍嫁给了阮大铖桐城老家的同年光禄少卿曹履吉之子曹台望,育有几个孩子,不过丈夫因为老丈人士林中名声不好,所以夫妻相处不好,闹到要和离的地步,阮丽珍便干脆搬回娘家居住。
  今天她正跟几个堂妹弹琴作诗,谈论剧本创作,谈到兴起,便来找父亲请教。
  几个年轻的阮氏姑娘也都是美丽动人。
  “父亲!”
  阮大铖此刻却没有心情跟平时最宠爱的女儿多聊,边走边摆手,“为父还有急事要出门,回头再说。”
  阮丽珍看到父亲急匆匆的样子,也不由的惊讶,印象里父亲总是一副云淡风轻智珠在握的样子,怎么今天这么火急火燎的。
  “出什么事了,三叔?”
  管家于是把刚发生的惊人事情相告。
  鲁监国率御营突至富阳,提剑亲斩镇南伯方国安,收编方国安部众,然后命羽林军传首东京绍兴,并降旨罢免方逢年大学士之职。
  阮丽珍也为这个消息惊的玉口大张。
  她很清楚父亲跟方国安、方逢年关系密切,甚至隐约知晓些父亲最近在谋划什么,现在方国安出事,她很担心牵连到父亲。
  几个阮家小姑娘更是急的脸色苍白,这几年时局动荡,她们也经历了不少颠沛流离,见过许多名门淑女,却沦落尘埃的惨状。
  “你们先回去吧,不用担心,不会有事的。”阮丽珍安慰起妹妹们。
  ……
  阮大铖急匆匆出门,坐上马车便往衙门赶。
  鲁监国在台州举义,自称监国,最初是以台州为行在,后来再定绍兴为行在东京,以分巡道衙门做了行宫,各个官府做了内阁、六省等衙门。
  绍兴城的街道上,已经有明显的变化。
  消息已经传的满城皆知,所有人都很震惊。
  而随着方国安首级一起到绍兴的,还有鲁监国的御营亲军羽林军一部,他们进入绍兴后,很快就接管了绍兴诸门城防。
  京营总督王之仁也接到旨意,随即绍兴戒严。
  五军营三千营配合羽林军,开始抓人。
  阮大铖赶到衙门,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行在的官员,一众内阁大臣、司礼监的大太监们也来了,连锦衣卫指挥使国舅张国俊都在。
  每个人的脸上,表情都很凝重。
  众人看到阮大铖来了,都只是冷着脸,绝大多数人都还厌恶着马阮二人,尤其是东林出身的,他们一直视阮大铖为叛徒,背叛了东林,欺师灭祖投附阉逆,早就跟他誓不两立了。
  阮大铖径直走到马士英身边,“瑶草兄,怎么回事?”
  在绍兴行在,马士英跟阮大铖算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他是贵州人,万历四十七年两人同中会试。相比起阮大铖,马士英最初仕途很顺,初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中,历任严州、河南、大同三府知府,崇祯初,迁山西阳和道副使,五年,再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但刚到任一个月,因为挪用公款数千金,贿赂朝中权贵,被镇守太监揭发,罢官流放。在那时,马士英本来也是东林党一员的,他被贬时,东林党因此还称这是阉党构陷,替他维护。
  后来马士英闲居南京,跟在江南名声大关系广的阮大铖这个同年再次相聚,两个失意的人相处的很好。
  阮大铖虽然被列为逆党不得复用,但他在朝中关系广,一番运作,献万金帮助东林党和复社助周延儒入阁。
  周延儒当上首辅后本要报答阮大铖,但因为阮被东林上下仇视,最后阮大铖便让周延儒帮马士英复出,马士英成功起复后自然一直记着这个大恩情。
  所以后来马士英以凤阳总督拉着江北四镇拥立了福王,成为弘光朝首功后,便不遗余力的举荐阮大铖复出。
  两人患难与共,曾经也都是东林俊杰,后来却都成了阉党奸臣。
  来到绍兴后,两个失意的人更只能抱团取暖。
  昔日为弘光朝首辅的马士英对阮大铖叹声道,“出大事了,方国安被监国诛杀,方逢年罢相,”
  “怎么会这样呢?”阮大铖跟马士英虽然名声不好,但相比起大多数自诩正人君子的东林党来说,两人都是那种更有干事能力的人,虽说弘光朝两人主政,也没有半点功绩,弘光朝迅速灭亡两人有不可推卸的罪过,但以当时那个草台班子,还忙于内斗的情况下,换谁来都办不成事,都不可能力挽狂澜的。
  就跟十分忠贞的史可法督师江北一样,虽满腔忠诚,但他督师江北,一样指挥不动四镇军阀,自己也根本没有什么可行的抗清守淮的办法,最后也只能是与扬州城共亡,以死报国而已。
  马士英拉着阮大铖走到一边,“监国数方国安十余条大罪,最关键的便是谋逆。”
  “哎,其实我看还是因为方国安暗里弄出来那个益阳王出的事,不听劝告,过于跋扈自雄,可也不看看面对的是谁,监国可不是圣安皇帝啊,他也不是左良玉和江北四镇,没那个本钱的。”
  “如今落的这个尸首分离的下场,也算咎由自取。”虽然马士英当初从杭州城下入方国安军,也一起相处了很长时间,但方国安的行事,确实是自找的。
  鲁监国如此强势,他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历,如今被鲁监国亲自带兵一剑砍了脑袋,怪谁。
  阮大铖感觉手脚总是发凉,七月大热天,却微微发抖。
  “监国行事,真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马士英倒是挺坦然的,“我倒觉得监国行事有迹可依的,这位是中兴之主,杀伐果决,义阳王、通城王等称监国称帝他都能容忍,靖江王也称监国但因挑起内战便要被幽禁至死,益阳王更是被明旨讨伐。”
  “陈梧被杀,黄斌卿交出舟山后还能保全,这些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方国安不肯真正接受监国的诏令,不肯接受整编,鲁监国无法容忍,趁这次返回,一记黑虎掏心便要了他命。
  方逢年下台,则是因为方国安曾认他做义父,两人又暗里书信往来密切,据说这些信如今落到监国手里。
  “方逢年是罢相还是下狱?”阮大铖追问细节。
  “监国谕旨,给方逢年留些体面,让他自己乞骸骨致仕。”
  这些结果让阮大铖比较意外,“只让辞职致仕?居然没下狱?”
  “没有,方国安是谋逆伏诛,但方逢年只让他自己辞职,也不追究清算,甚至还给加少傅、柱国,并特旨致仕后仍领全俸,还令录其两孙至御前行走听用。”
  “殿下对方逢年还真是优厚了。”阮大铖叹道,一般人牵扯到方国安这样的案子中,换成崇祯或弘光,都不可能让他全身而退,必然是要牵连诛杀的。
  “据说,殿下说方逢年先前在绍兴城中绝食等死,准备殉国,是绍兴起义时郑遵谦将他救起,监国说他与刘公、祁公等都是国之忠臣。如今犯了些错,但罪不至死,给他留几分体面。”
  阮大铖也不知道该说监国是有些凶残呢还是仁厚。
  那边方国安堂堂大将,还是镇南伯,结果说杀就杀,还是亲自去杀,可这边方逢年却又宽赦放过,还给加少傅致仕,全俸养老,孙儿录用。
  “方国安被诛杀,其部下是否有作乱?殿下是否打算用方逢年去招抚方国安部众?”阮大铖问,毕竟方逢年老家就是严州的,他又是方国安的义父,如果他去招抚方国安部众,那就能起到很好效果,能避免动乱。
  “也许吧。”马士英道,他现在也是坐冷板凳的人,知道的消息也基本上是公开的。
  阮大铖道,“咱们也曾在方国安军中呆过一段时间,与方部诸将也算相熟,何不借此机会,上书监国,自请同去招抚方部?”
  马士英先是一愣,然后眼睛也微微眯起。
  这倒还真是一个机会,若是他们能把这事办好,那么也算是在监国面前表明了能力和态度了。
  “多亏阮兄提醒,赶紧写奏章。”
  “嗯,联名奏请吧。”阮大铖道,反正两人自弘光朝起,已经是马不离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