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24章 使过
  那晚两人深入交流。
  相谈甚欢,大有相逢恨晚的感觉。
  最后聊到要想大明中兴,必须改变现在百姓穷困现状,得减轻他们负担。而大明现在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富农、权贵们占据了大量田地,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沦为佃农,而佃租又高,加上普遍的高利贷情况,百姓被此所累,甚至强过朝廷赋役之累。
  黄宗羲提出应当适量减租减息,由朝廷划定一个地主收租的红线,不能随意的加租拒租,甚至放高利贷,必须得给百姓最低的保障,否则民不聊生,则大明也不可能中兴恢复。
  这话朱以海很赞同。
  不过现在首要问题,还是如何把税先征上来的问题,大明田赋本身是很低的,如果不算各种杂税摊派等,本身可能是只有三十分之一,那些北方最贫的地,可能都不到三十分之一。
  但如果你征不上来,你一切都是白说,地方官府又没多少留余,官吏俸禄低,于是更只能剥削百姓了,大户豪强往往地方官府也没办法,只能全转嫁到普通百姓头上。
  碰上个天灾,再遇个兵祸,那就彻底活不下去了。
  本来小冰河时期就是这二百多年来最艰难的时刻,偏偏后金崛起,再处置不好,没点手段,那只能灭亡。
  所以现在朱以海对着内阁大臣们,才会说的这么透切,他们唯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把本该有的税赋征上来,尤其是让那些地方豪强地主大户们把税赋缴上来,而不是再跟过去一样,只盯着穷老百姓了。
  朱以海以经免除所有天下普通百姓的过去欠缴税赋,但大户的没免,一丁十亩地的免征额,超过这个额度的都要补缴拖欠。
  “先从浙江整顿开始,各承宣布政使司,改名行省,原浙东八府,绍兴府升格为绍天府,以表孤绍膺天命之意,不再隶浙江行省,为东都行在,
  宁波、台州、严州、衢州、金华、处州、温州七府,设浙江总督一员,东阁大学士于颖总督浙江军务,驻宁波,
  设浙东巡抚一员,以黄宗羲为巡抚,驻严州。”
  “原温处巡抚巡按、金衢巡抚巡按皆裁撤,温处巡抚卢若腾改为绍天府尹,正三品。”
  “原苏松监军道陈子龙为浙西巡抚,驻富阳。”
  “浙江提督王相驻定海,统辖浙镇营兵定海、海门、温州、衢州四镇总兵,御营水师定海镇驻舟山,御营勇士镇驻严州,御营旗手镇驻杭州西,余驻防绍天府、钱塘江防。”
  连串任务,前天晚上跟朱以海睡了一觉的宋之普,仍是首辅。
  昨天晚上跟朱以海睡了一觉的黄宗羲,则从浙江巡按高升浙江巡抚。
  “授阮大铖为分守金衢严道员,加参政衔,马士英为分巡道衔,加按察副使衔。”
  朱以海又加了两道任命,但任命一出,还是引的刘宗周腾的站起来高声反对,之前朱以海召二人入行在,授了个少卿衔,但基本上是坐冷板凳。
  现在授的是分守分巡道员,虽然加四品参政衔,仅是个四品职,但却是个实职。
  分守道是浙江布政使司衙门派出去分道而守的官员,阮大铖分守金衢严道,就等于是布政使司衙门派了个二把手过去分管金华衢严州这三个府的钱谷,督课农桑,考核官吏,简军实,固封守。
  说白点,分守道主要负责监察人事、经济、农业等工作,分巡道则负责监察司法、治安、官员作风等工作。
  相比起知府,还在其之上,毕竟是分管一块的领导,虽不如知府管的全面,但人家管好几个知府啊。
  “臣反对,马阮二人乃奸党……”
  刘宗周话还没说完,朱以海却站起了身,“召马士英、阮大铖今晚入内奏对,散会!”
  刘宗周看着匆匆离去的监国殿下,愣在了那里,一堆的垃圾话想喷马士英阮大铖,却没了攻击对象。
  偏偏何腾蛟还在旁边道,“殿下意思,莫非今夜要跟马阮二人一起睡了?”
  一个睡字,用的恰到好处,既嘲讽了首辅马士英,攻击了新贵黄宗羲,也成功让刘周宗老头的火再次腾的冒起来了。
  可朱以海跑的非常快,根本不愿意跟刘宗周扯皮,这一把年纪了,脾气又固执,真要争的激动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脑溢血挂了,那不扯犊子了吗。
  此时用马阮二人,倒不是说被两人给骗了什么的,马士英阮大铖一直给朱以海写奏章呢,虽然大多数都是自辩的一些废话,但也是有些针对时局的一些建议的,还算中肯。
  这次他们针对严州的情况,也上了道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说的还挺对朱以海的胃口,虽然知晓两人肯定是揣摩上意,有意逢迎,可现在朱以海确实比较缺这种既能领会自己意图,又比较有办事能力的官员。
  有句老话叫啥,使功不如使过,犯过错的官员,使用起来更好用,他们有不良记录,所以会比较卖力的干活将功赎罪。
  换其它官员来接管严州,可能还会心存顾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可如果换成现在一心想要表现证明自己的马士英阮大铖两人,他们绝对会甩开膀子拼命干。
  而且绝对会忠实领会监国的思想路线不走偏的,谁敢阻拦,肯定会拼尽全力的干翻他。
  这不就是朱以海现在最欠缺的官员嘛。
  至于说二人是奸党啥的,奸党也是东林说的,本质上东林党、阉党什么的都一样,没太大区别。
  东林攻击马阮二人毁了弘光小朝廷,更是扯淡,是他们一起内斗毁灭了弘光朝。
  朱以海又没什么道德洁癖,用他们更没什么心理压力,他现在用人看重两点,一得忠心,不能是那种脚踩两只船骑墙观望的家伙,那种随时想着投降清军的肯定不能用。第二点得有能力,光忠心没能力不行。
  而马阮二人,抗清这事上挺坚决的,忠心暂时没问题,能力也没问题,那为何还不用?
  刘宗周等反对,朱以海不理会便是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不希望自己的朝堂上,全都是些东林党人,那才叫完蛋了。他现在一手打造一个新的武勋集团,同时也对马士英阮大铖等这些有过些污点的非东林官员,也是来者不惧的。
  刘宗周他们越是坚决反对,其实只会让朱以海越发坚定决心使用而已。


第225章 晋升
  “老黄,你要老婆不要?”
  军营里,黄季熊正酒足饭饱的躺着休息,今天监国犒军,军中杀猪宰鸭,大家难得有机会放开肚皮吃。黄季熊分到一斤肉一斤酒,吃的那叫一个痛快啊。
  此时拍着饱胀的肚皮,捂着怀里的银钱袋子,感觉跟做梦一样。
  队副老徐走进来,笑呵呵的直接问他要老婆不要。
  “老婆当然想要的了。”
  “要就好,我给你报名,回头就给你领一个来,我跟你说现在报名找老婆有好处呢,军营四处帮着找老婆,一个老婆彩礼能谈到十两银子以下,说不定五六两就搞定了。到时集体办婚礼,这个钱不用自己出的,军营出了,另外彩礼还补给一月饷,军营再给一月饷给女方做嫁妆压箱的。”
  “里外里找老婆可能不用自己掏一文钱,白得个老婆还能带回些钱来呢。”
  “哪有这等好事里。”黄季熊呵呵一笑。
  结果老徐却道,“我之前是石浦游击营的,后来跟着北伐,编入旗手营,我以前跟你一样三十岁了还打光棍,就是在嘉兴找了个老婆,御营帮忙找的,没掏一文钱,当时还赚了二两银子,如今我老婆都已经怀上了,送回石浦老家养胎去了……”
  黄季熊心里一动,坐直身子,“徐队你说的是真的?”
  “那我还吃饱没事骗你呢。”
  “那我报名。”黄季熊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个老婆了。
  他心里还有几分存疑,真有这么好的事?凭白无辜发老婆,甚至还贴钱,应当是算计着怀里当发下来的银钱吧,可假如真能发个老婆,就算把银子拿走,他觉得也还可以。
  本来他也打算找人去娶个刚抄没的那些大户人家的丫回来当老婆的。
  “我给你先报名,不过这是殿下仁政,御营要贴补不少银子的,所以得一批批来,三等兵是没这福利待遇的,起码得是二等兵,还得优先选那些平时训练积极,作战勇猛,忠心服从的,得先紧着他们来,一个个来嘛。”
  黄季熊一听呆住,他刚入御营,就是个三等兵呢。
  “我一直观察着你小子呢,平实表现的不错,忠厚老实,不耍滑头,拳脚刀枪本事也扎实,所以跟赵队总已经给上面打报告,你是这一批提二等兵的之一。不出意外,很快就会宣布。”
  这真是喜上加喜。
  黄季熊兴奋的脸都通红了。
  三等兵升二等兵,一天就能涨一分银子,一个月就多三钱银子呢。更何况,这还说二等兵就有资格排队领老婆了。
  “徐队,太感谢了,”激动的黄季熊说着就往身上摸银子,结果老徐摆手,“可别害我啊,咱们御营待遇丰,规矩也严,敢吃兵血,那得没命的。”
  “对了,若是到时报名排上队了,你得先交五块银元,这是彩礼钱,当然,回头营里还会另给你们一笔结婚补贴。”
  黄季熊赶紧摸银子。
  “不急,等报上名了再交,对了,你们现在拿了饷,这银子带着身上也不太安全方便,其实完全可以存在御营粮台,要用的时候去取便是,而且还有利息呢。”
  “咱们营粮台存钱,活期随存随取,但不计利息。而定期则是三到六个月,一年不等的,最低三个月的定期是年利两分,大额的最高是五分年利。”
  想不到还有利息,黄季熊倒是很意外,假如他把身上二十两银元全存粮台,存个一年最高定期,那一年五分利,二十两银子一年岂不是就有一两的利?
  不过他有些犹豫,觉得这银子放到别处,就不那么安全了。
  “放心好了,这是咱们自己粮台,不是外面钱庄当铺,存银子会发个凭证票据,取银时还得本人凭军牌一起验证的,不可能有人冒领。”
  黄季熊点头。
  此时外面也有不少钱庄、当铺甚至金银铺、粮铺也吸揽存款,再经营,或是放贷的,比如当铺,他们可不仅是典当,更主要的就是放贷,典当不过是一种抵押放贷,主营放贷业务,自然就得有丰厚本金。
  绝大多数此时典当铺,都是跟官府衙门打通关系,把衙门里的各项库款放在当铺做放贷本金,当然也是得给存款利息的,甚至因为是官家的银子,利息还不低,许多绅商富户的私款,也多放在当铺里存着。
  一些大官僚们则直接是把钱放在当铺,以资金当活股经营分红,甚至换成能够随时兑现的银票,相当于随时可以收回本钱,甚至一些大当铺发行的银票钱票,还能直接流通,见票即兑。
  但当铺的利息都比较高,存款利息都在月息一分以上,年利率起码十二。当然,他们放贷的利息更高,最低是三分月息。而且还是抵押贷款,且只能抵押典当物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价值,且往往只能短期抵当,一般就是半个月到六个月,少有超过六个月,且不过年。
  各地还有不少金银铺、钱庄等也经营存贷业务,他们则主要以信用贷为主,但也基本是短期贷,存贷利息都比当铺的低。
  甚至许多商号店铺也揽储,他们这种主要就属于集资款用于自身经营,相当于公司债类似,你们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