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荆州被围吗,老子武昌也被围了,还想叫荆州派兵来援呢!”
  就在李过等九部人马围荆州的时候,袁宗第、郝摇旗还有马进忠等也合兵号称二十万,自岳州进发,杀到武昌,如今正扫荡外围呢。
  可佟养和已经被免去总督职务,新总督还没到,武昌城里也没多少兵。
  说是督标三千,实际上督标根本没满员,能打的也没几个。
  要命的是他不久前还刚派了湖广总兵祖可法、黄州总兵徐勇还有承天总兵贾三省一起联兵会剿蕲黄山区里的四十八寨反清人马。
  此时在大别山区里,前河南河北山西总督王缙彦联络各寨反清,在罗田黄梅黄冈等大别山山区里,大小山寨三百余家,势力较大者四十八寨,共尊这位前兵部尚书、总督为盟主。
  佟养和派祖可法徐勇等联兵围剿,此时兵都进山区了,一时也调不回来,武昌城就剩下一个武昌总兵张应祥和督标副将郝应忠。
  兵不过三千。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明军,佟养和除了命令紧闭城门,紧急征召壮丁上城协防外,就只能是派人到处去求援了。
  一面急调祖可法徐勇等回援武昌,一面派人向下游的九江、安庆和江宁求援,并向北京八百里加急求援。
  “荆州怎么办?”
  “让郑四维坚守待援,荆州重镇,城高墙坚,闯贼虽众,能奈之何?”佟养和摆摆手无情的道。
  江宁。
  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内院大学士洪承畴最近有些头痛,北京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断催促江南上缴税赋钱粮,说财用不足,许多新招降整编的绿营都欠饷许久发不了饷军心不稳。
  可江南迟迟不能上缴钱粮。
  洪承畴面对指责也无言以对,只能不断的催促下面的总督巡抚等,可就连最富庶的常镇苏松的巡抚土国宝也不停叫苦,说之前江南大叛乱,各地府库钱粮被洗劫一空,连地方富户和百姓家的钱粮都被劫掠一空。
  如今虽然按朝廷旨意,派人催征粮饷,又加三饷征派,但成效甚微,根本征不上来。
  他现在都派兵下去强征,可就算拆房子抓人,效果也一般,反倒因为强征的太过厉害,导致现在各地叛乱又有所加剧,他抱怨如今士兵都不敢远离城镇,一旦下乡落单,可能就会被叛军袭击,甚至运河都不安全了。
  又抱怨说新整编的各地绿营,大多都装备不齐,粮饷不足,都希望能够尽快补充军械钱粮,否则难以镇压各地越来越厉害的叛乱。
  洪承畴本来是要向各地催征税赋,结果现在土国宝李遇春等这些地方官员将领,反倒是找他要军械粮饷补充。
  无奈的洪承畴只得坐在书房,开始如实给北京的摄政王报告江南情况,并建议暂缓推行剃发令,以安抚民心,同时停征三饷……
  北京。
  摄政王多尔衮面对湖北荆州、武昌的加急求援信,还有江宁洪承畴的报告后,雷霆大怒。
  阿济格班师后到处吹嘘他南征功绩,如何在一年多时间里,便追歼顺军主力,歼灭李自成以及其骨干刘宗敏等,又如何连夺豫鄂赣等六十余城,功勋着著,请求奖赏。
  可现在佟养和、郑四维、洪承畴、潘士林等的奏报,无不表明现在湖广的局势十分恶劣。
  大怒的多尔衮下令,南征主帅和硕英亲王阿济格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另将随征的固山额真谭泰削除公爵,解除原有职务,降为昂邦章京,令其赎身。对随军的镶黄旗护军统领、一等梅勒章京鳌拜等,则是罚银百两,并特别规定,随阿济格出征将士功绩,不许议叙。
  做为这严苛的惩罚后,多尔衮又想到了之前召见的那位很有才的严我公。
  “召大学士严我公,”
  湖广乱局,他想听一听这位曾在吴越地区平定叛乱的严我公的建议。
  严我公一到,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多尔衮立马站了起来,亲自来到门口迎接。
  “严公,湖北大乱,请教我良策!”


第234章 英雄所见略同
  北京。
  顺治皇帝年仅八岁,朝政皆委于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
  朝臣见到多尔衮都要双膝下跪,迎接大驾,小小的顺治皇帝都说王以皇叔之亲,兼摄政之尊,臣民怎能不跪?
  多尔衮也俨然以大清之主自居,对于军政大事也是非常上心。
  自入京后,也是宵衣旰食,勤政无比。
  今日一早,就穿着一身暗龙黄缎便袍,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御案上摆满奏折,可翻来看去没有一个让人高兴的好消息。
  真定巡抚周允上奏,称巡行各处,极目荒凉,旧额钱粮,尚难敷数。况地亩荒芜,百姓流亡,十居六七。
  而山东河道总督杨方兴上疏,称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
  陕西巡抚雷兴巡视关中后上疏,土著之残民未归,荒凉之状较之保郡不啻天渊……石田空城,有名无实,久成旷土。
  朝中多尔衮最倚重的三位大学士刚林、冯铨、祁充格也向他接连上疏,言及财政困难。
  今天,他召来了严我公,此人在江南屡立奇功,多尔衮特旨召入京师,几番召对之后,对此人十分赞赏。
  “户部拟奏,今年全国开销所需银两一千五百七十三万四千两,其中军饷开支就占到一千三百万两,占到总开支近八成半,而今年各地征缴税赋总额也不过千万两,缺额高达五百多万两。”
  多尔衮把严我公请到一边坐下,还给他泡了杯茶。
  “最近浙东的那个什么鲁王监国,已经得到了残明各部的一致拥立,孤没想到,朱由崧和朱常淓一俘一降,如今居然还有人不肯归附。洪承畴当初误我,说江南传檄可定,如今反倒错失良机。”
  严我公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身子前倾,十足小心。
  捧着皇叔摄政王所赐之茶,静静听着。
  “现在湖广又起战事,阿济格当初说湖广江西皆定,可如今下面报上来的情况却不是如此,郧阳一直未拿下,江西赣州也是如顽石,近来江宁又报称徽州失守,长江口崇明、浙东舟山皆在敌手……”
  多尔衮也捧了杯茶坐下,在那里诉着苦。
  “今年各地额收税赋一千万两,但其中江南湖广这两大粮仓,要征本色漕粮,供应军需不能折银上缴。甚至各地整编降军为绿营,又需大笔额外军费,处处请饷要粮,本王也不能凭空变出钱粮来。”
  “严卿你从江南来,安抚过浙西,你在浙西时不仅迅速平定浙西叛乱,还迅速的招抚整合诸多人马,以浙西三府之地,却供应数万人马,不仅保一方安定,甚至还能出兵助剿苏松之叛乱,收复多地,你跟孤说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严我公赶紧起身,要跪下答话。
  多尔衮扶住他,“先生不必如此拘礼,这里是御书房,你坐着答话。”
  “谢皇叔摄政王,以臣在江南经历来看,如今朝廷和地方也确实不易,残明遗臣贼心不死,一直试图恢复,而朝廷一年多时间,入关后势如破竹拿下了北方,但也还需要时间巩固。现在如殿下所言,最需要的还是先把新占之地巩固,是充实官府,整合绿营,并于一些要害大镇,屯驻八旗精锐。”
  多尔衮叹道,“钱,钱粮何来?”
  “殿下,前明崩亡,便是亡于税收,明之税赋太轻了,所以亡国了。”
  多尔衮皱眉,“不是向来说明暴税苦民久矣么?”
  “殿下,其实这是两个情况,大明向来税率最轻,仅以田赋来说,明初是一亩不过几升,大致是三十税一都不到,万历一条鞭法后,一亩也不过约十几税一甚至二十税一。真正暴税苦民的,其实是正税之外的,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加征,比如三饷等,地方又各种耗羡、脚钱等等,最后导致加派是正税的数倍甚至十倍。
  而士绅优免,不仅规定额度内的不缴,甚至额外的那些大量田地等也拖欠不缴、少缴,各地税赋连年都是征收不足,加之宗藩和卫所两大包袱拖累,前明亡国也是必然。”
  “那先生有何良策教我?”
  严我公一副高深之样,缓缓竖起一根手指,“前朝之种种积弊端,牵扯太深,所以积弊难改,只能坐以待毙,但我新朝没有这些问题。所以只要几道诏令,便可尽废这些积弊,而甩开包袱也。”
  “第一条,罢撤前朝各地卫所,所有卫所军户转为民籍,所有卫所城守兵、屯田兵皆不堪用,统统裁撤,将各卫所屯田收回,如此一项,每年可节省数十万卫所军的月粮,每人每月一石,这一年就是几百万石月粮了。”
  “各地军屯收回,又是千万亩地,若拿去出售,可立得千万两银,就算拿去招佃,一年也能收租数百万石,而且不仅如此,原来各卫所月粮,本地军屯还无法自给,附近府县还得承担六七成的大头,现在这笔粮可以上缴朝廷,又得一笔粮食收入。”
  多尔衮听的直点头。
  “这么多卫所全部裁撤,是否会有隐患?”
  “前朝其实也一直想裁撤卫所,只是那些武官,甚至各地的豪强士绅们不肯,因为他们早侵占瓜分了卫所的屯田,甚至役使卫所军户,这里头干系着他们很大一笔收益,自然不肯放心。但这些,对我新朝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那些卫所官兵除了浪费我大清粮食,毫无作用,留着干嘛?谁若敢反对,正好抄灭了他们,又能把他们历年侵占依法克扣所积聚的钱粮充公,又是一大笔钱粮呢。”
  多尔衮听了哈哈大笑,“妙,仅此一项,裁撤卫所,一年不仅能节省数百万石月粮等,甚至还能新增数百万石屯粮,一进一出,可相差千万了。”
  “还有何妙策,快一一道来。”
  “臣第二策,是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废除前朝的士绅优免政策,不给那些士绅们机会上下齐手,侵占朝廷的利益。”
  多尔衮有些犹豫,“范文程曾告诉我说,入关后要优待士人,收服人心。”
  “要收服人心,其实有很多办法,比如说前朝对官吏的俸禄极薄,我朝完全可以给官员加俸,这还能摆在明面上,虽增加一笔开支,但有多少官加多少俸禄全是明的。可前朝优免士人,却被他们钻漏洞,各种寄名、投献等,使的天下之赋税,十不能征其五,大害也。”
  “若是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则所有田地丁银都能如数征收,仅此一项,一年能增加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两白银。而增加官员俸禄,一年若是加个百万两,那也非常惊人了。”
  多尔衮听到说大明士绅优免,导致朝廷一年少收一半税赋,不由恨的牙痒痒,现在他们大清坐江山了,这优免逃税,可就是吞了他们的银子了。
  “还有什么良策?”
  “臣听说残明鲁监国在绍兴推行了摊丁入亩新政,就是直接把各地丁银固定下来,然后按府摊入所有田亩中,并且宣传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大王,这一招非常狠毒啊,他只说永不加赋,没说不加其它的税等,可那些凡夫俗子们哪懂这些,一听说永不加赋,那还不高兴的拍手跳脚?”
  “咱们不能落后于伪鲁监国,也应当推行摊丁入亩,永不加赋,要跟他们争夺人心。”
  “永不加赋,那以后人丁增加,岂不是要损失很多赋税?”
  “殿下,如今战事不断,天下未宁,人口是持续锐减,哪来的人丁增加呢?现在那伪鲁监国明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