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是官方贸易港,在这里交易既能减少几个中间商环节,而且能采购到优质的中国商货,并能把洋货卖出一个好价格。
  虽然宁波市舶司要征一遍税,而且鲁监国还派了太监在定海建立了皇家商行,从内地采购茶叶、湖丝、瓷器等到宁波,然后卖给出海商人,又向来港的外商,购买他们的棉花棉布等一些洋货,然后再转手销给内地商人,这一进一出,又能赚上一笔。
  一条大船能直接征税一千五百两,而定海的皇商行又能赚不少,这里外里,若是贸易量能起来,一年赚个几十万两不成问题。
  “你在这里干的不错。”
  王闯子却红着眼睛道,“殿下还是把我调回御营吧,打杭州我愿做前锋,这定海也没仗打,整天跟一群商人打交道,那些个洋商一个个鬼脸憎恶的,还满身狐臭可要命了,呆在这我浑身不得劲。”
  “哈哈哈,孤是信任你,所以才把浙江提督这么得要的差事交给你这个心腹元从。”
  “不是说打下杭州后浙江提督改驻杭州吗,那我这个提督更得亲自去打杭州了啊,让别人给我打下杭州,我去驻扎,到时也没脸面啊。”


第238章 暗渡陈仓
  余杭县在杭州之西,苕水河畔。
  因为河运便利,又地处平原,有桑蚕之利,余杭富庶,城镇号称有十八街坊七十二弄,有三百多家商铺。
  余杭城中四大商帮,徽州、宁波、绍兴杭州四商帮,徽商控制金融业和茶叶,宁波商圈主要从事中药、食品、水产,绍兴人从事榨油和酿酒,而当地人主要从事粮食和丝织。
  小小一座城,却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余杭城因为苕溪水浅,不利河运,从明代开始,随着杭州东面下塘运河的开凿,塘栖镇反超,成为城郊第一商业中心,但余杭县城也仍是人口稠密工商发达。
  不过随着清军南下占领杭州后,明军和清军已经对余杭展开数次争夺,战争使的城中萧瑟不少。
  一支船队沿苕溪驶入城镇,水门处,早有盐道衙门的人过来通关放行,衙道标兵在船上直接插了一面盐旗,于是船队畅通无阻,余杭驻守的绿营兵也不敢多事。
  盐法道台品级虽仅四品,但那可是个要职肥差,绿营上下平时也没少拿盐法道衙门分的银子,他们甚至还经常会接些盐道私活,帮着运盐等。
  更何况,他们都知道如今这盐法道台潘大人那是深得博洛大帅赏识的,据说朝中的冯大学士跟他关系也很好,还是姻亲。博洛虽然走了,但杭州的张总督和萧巡抚,也挺看重潘道台。
  “又是什么好东西,这么多船货?”
  一名绿营队头笑着问。
  盐标的队长答道,“这我哪知道,我们盐标的潘游击让我来接货,肯定是好东西。”说着,他扔给那队头一个钱袋子,里面叮铛作响,“给兄弟们喝酒。”
  绿营队头也不客气,接过后还打开抓出来,“嗬,这不是浙东的龙银吗?”
  “嫌弃?”
  “那哪会,这龙银成色不错,在咱们这边也挺好用。”那绿营队头看到是十枚龙银,脸上非常高兴,哪有半点嫌弃,这龙银虽是明鲁监国的银钱,但成色也有近九成,况且这银子根本不用剪切称重,直接拿来在商人那里用,也是能直接按一两银子用的,还挺受欢迎,原因据说就是这玩意在浙东那边非常有信用,使用起来也方便。
  十两银子,给上官孝敬,再给兄弟们分分,自己怎么也能留个两块,这趟值了。
  船队进了城。
  一直来到一处码头。
  盐道潘映娄已经等在那里了,最近这段时间,潘映娄跟方端士、阮大铖、马士英他们暗里联络密切,这私底下的买卖也是非常勤。
  一开始是潘映娄利用自己盐道的职务便利,从盐场拿盐走私到浙东,以权谋私,公然贩私盐非常方便,利润也很足。
  可很快浙东那边搞盐税改革,盐价大跌,潘映娄这边现在一斤官盐卖五分银子,而浙东这边盐场收税后才卖一分银子一斤,盐贩贩盐加价,也不超过一分半两分的,比潘映娄他们抽的两分二一斤的税钱还低。
  不过好在方端士他们也有办法弄到盐,于是调换一下。方阮等人从宁波绍兴等地弄来盐,二两银子一石走私过来给潘映娄,潘映娄拿这私盐直接当成公盐卖,直接在浙西甚至苏松等地卖四分,四分半甚至五分银子。
  翻倍的赚。
  就算减去中间的关节打点等等,这买卖都比之前的还赚。
  然后买卖越做越大,他还从湖州贩来湖丝,走私到浙东,各种商货通过这条苕溪水上通道,源源不断的走私过去。
  甚至开始倒卖军械,在银钱的驱使之下,潘映娄现在跟浙江许多绿营将领都交上了朋友,弄来了许多绿营淘汰掉的军械。
  甚至许多装备本还是崭新的,但那些绿营军官们给上面报个损毁,然后就倒手全卖给了潘映娄。
  有一个家伙,甚至给他搞来了两门威远将军炮。
  不少绿营士兵也胆大的把自己的家伙事卖给潘映娄,没有了再找点理由补,反正只要给上司分点银子,这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尤其是在余杭这边,因为跟明军还在拉扯交战中,于是在潘映娄和方端士的安排下,双方各自在报告里打了几仗,损兵折将不少,损毁丢失弃械更不少。
  实际上双方都没见过面,就是时不时的把兵拉出去转一转,回来就报告说在哪遇敌,激战多久,杀伤多少。
  每次都能弄上几十上百个人头送到杭州,所以就算有所伤亡人员,军械毁损,甚至器械钱粮消耗,那也都是正常。
  但实际上,那些人头,不过是潘映娄提供的一些浙西的山贼土匪走私贩,甚至是一些倒霉的乡下地主。
  靠着这手,潘映娄不仅跟绿营军官们倒腾了许多军械出去换银子,甚至还立了不少军功。
  短短时间,潘映娄通过倒卖盐粮铜铁粮食,甚至是军械马匹等,就赚了不止十万两银子,这来钱的速度,可比只管盐来的快,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甚至进项越来越大。
  余杭甚至都成了潘映娄走私的大本营,这里驻防的清军绿营兵上下,早就被他完全买通,平时银子没少分,对他的走私大业不仅是视而不见,甚至本就是完全参与其中的。
  潘映娄站在码头,看着今天入城的这一支船队,觉得格外的多。
  “看来今天货不少。”
  潘映娄甚至没有半点怀疑,毕竟合作了这么久了,真金白银赚了那么多,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如今每天船来船往,原本余杭不如栖塘,可现在反而一反往常,成了杭州城外最繁忙的市镇,无数的盐、茶、丝绸、大米等都往这里汇集,成了浙东浙西的商品交汇之地。
  潘映娄可是大赚特赚。
  其实总督张存仁和巡抚萧起远未必完全无知,但是潘映娄没吃独食,这孝敬没少给,他自己赚了十万,总督、巡抚还有巡按、提督、总兵等这些大员,多的一万,少的三五千,那可也都是真金白银送到的。
  “这么多船,应当还是盐吧,也许还有棉布棉纱棉线棉花,以及胡椒,槟榔、鱼翅这些南洋玩意。”潘映娄道,之前他们把湖丝等一些丝帛等走私到浙东,浙东这边又把许多棉花棉布等海外贩来的货物送来,又还有南洋香料鱼翅等,都是挺好销售的东西。
  他上次还跟方端士说,下次可以多弄点过来,好卖,利润也高。
  说话间。
  船停靠,船上开始陆续下来人。
  一个个身着短衣,但都很精壮,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民工力夫,很有可能都是浙东的兵。不过潘映娄却仍然悠闲的打量着船,等着来人把货单给他。
  他看出这些是浙东的兵,那又如何,他自己走私货物过去,不也一样派盐标和绿营的兵押货护送嘛。
  “潘公!”
  一名壮汉过来,潘映娄觉得有些眼生,“嗯,这次方管家怎么没来?”
  “哦,他临出发时有些不太舒服便没来,说兄弟们也常来,所以便让我代替。”壮汉抱拳,“在下王相。”
  “王相?跟伪明的浙江提督倒是同名啊,不知道你在那边现在是啥差事?”
  王相呵呵一笑。
  “潘公说的浙江提督正是我。”
  “啊?”
  潘映娄愣住,当初王闯子地逃到台州在鲁王府做护卫时可不出名,那时还是台州推官的潘映娄并没有见过他,或者说没印象。
  他还在愣神。
  结果王相已经伸手一把扯过他来,将他扼住,“委屈下潘公了。”
  潘映娄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没反应过来。
  下一瞬间,船上下来的那些人,突然抽刀开始砍人,船上又有人提着弓拿着铳下来,再接着,更有人披着甲从船舱里跳出来。
  码头上瞬间混乱。
  潘映娄眼前一黑,急怒攻心晕了过去。
  等到他醒来时,余杭县城已经被王闯子拿下。
  王闯子硬是从监国那里抢到了先锋之任,把个刘穆和王之仁都气的够呛,更过份的是这家伙在舟山和宁海憋太久,北伐没跟上,硬在后方练了几个月兵,把自己一镇人马操练的哇哇叫。
  好不容易捞着机会出山打仗,不顾手下劝阻,硬是非要身先士卒,带上镇标营五百精锐就坐着船冒充走私队进来了。
  如他计划,成功入城,轻松拿下。
  兵不血刃夺了余杭,还生擒了潘映娄,还缴获了余杭城里一仓仓的各种盐粮丝布等物资。
  余杭本来驻有一千五绿营兵,也不全是废物,可问题是这些绿营军官跟潘映娄上下勾结,一起搞走私副业,这段时间以来,早习惯了走私船进进出出,所以有盐标队头插旗带路,谁也不会去多事检查。
  等王闯子带人入城拿下潘映娄,开始在城里发难后,城外的刘穆,从正先锋变成副先锋,也一直在那里骂娘呢,一见到信号起,那是二话不说提着大刀就往前冲。
  这个满脸是杀字的家伙,杀气冲天。
  绿营被人中心开花,城门都没守住,眼睁睁看着刘大刀领兵杀入城中,然后这些最近赚了很多外快的绿营将士们,很痛快的缴械投降了。
  娘的,赚的银子都还没来的及花呢,要是死了可不甘心。


第239章 鲁监国阅兵杭城下
  杭州。
  总督张存仁着急忙慌的登上城楼,就看到城外铺天盖地的明军如潮水般涌来。
  旌旗招展,红旗满天。
  “这,这,”
  张存仁手指着城外的大军,手指乱颤,都急的说不出话来了。而晚一步赶来的巡抚萧起远也是惊的面色苍白,犹如蜡纸。
  他们心头都是升起巨大的疑惑,这些明军哪来的?
  怎么突然就杀到杭州城下了?
  “田雄呢,死哪去了?”
  田雄刚紧急部署城防,然后赶来,满头大汗的他被张存仁骂了个狗血淋头,“我问你,这些明军哪来的?”
  “卑职刚刚问询,这些人是从富阳余杭过来的。”
  “余杭?余杭不是在你手中吗?你之前还给我接连报捷,说余杭守备张天仁是如何骁勇善战,数次出兵大败伪明军,随时就能收复临安、富阳,现在怎么却兵临杭州城下?”
  不怪张存仁愤怒甚至惊惧,他也不是那种一般文官,张存仁是辽东人,曾经做过吴三桂的副将,那是亲密战友,后来随祖大寿一起降清,入汉军镶黄旗。
  别看他现在当的是总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