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上升明帝-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过酒杯时,两人手指触碰,多尔衮感觉心脏跳动都慢了几拍。
被称为科尔沁天降贵人的圣母皇太后冲着小叔子微微一笑,笑的多尔衮都醉了,仰起头就是一饮而尽。
“摄政王慢点。”
三十二岁的布木布泰正当虎狼之年,丈夫暴毙,留下孤儿寡母。想她当年十三岁时被兄长从科尔沁草原送到盛京,嫁给了姑姑的丈夫皇太极为做侧福晋,为丈夫生下三女一子。但在宫中,她虽有姑姑照顾,可地位也并不稳固。
皇台极年年纳新人,甚至后来还把她的姐姐海兰珠也纳入宫中,极为宠信,弄的姐妹几乎反目。
林丹汗遗孀入宫,也让她的地位一再下降。
只是谁也没料到,皇太极壮年而崩,更想不到,皇位最后却落到了八岁的幼子福临头上,于是她也母以子贵,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入居慈宁宫,反倒是大福晋姑姑哲哲,连太后都没加封,只是尊为国主福晋。
相比起姑姑的看淡一切,布哲布泰却得为年幼的皇帝儿子着想,她很清楚知道,当初皇位本当是大皇子豪格的,是多尔衮不肯,自己想当皇帝,但其它诸王又不愿意,最后才让她儿子福临捡了便宜。
但面对着权势日隆的摄政王多尔衮,她不敢吊以轻心,但人在深宫之中,一介女流之辈又无法左右大局,也只能尽量的对这小叔子示好。
她早看出小叔子看她的眼神里的别样味道,却也只能忍着,甚至还得有意无意的纵容着。
“听说最近南方局势不太好?荆州、武昌、杭州接连被明军围城,郧阳得而复失,还又丢了襄阳?”
多尔衮望着嫂子,恨不得把手捉过来握在手中搂在怀里。
“皇太后不必担忧,不过是伪顺余孽走投无路狗急跳墙投了残明,如今看似声势浩大,可朝廷已调派两万精锐八旗南下,定能旗开得胜平定叛乱。”
太后点头。
“洪大学士的能力我是信的过的,只是如今他麾下无兵将可用而已,佟岱是我们满州名门,以前操办后勤粮饷也干的不错,但打仗本非他所长,总督地方更无甚经验,湖广如今糜烂,也全非他过错,洪大学士能力毋庸置疑,只是湖广缺兵少将。”
“摄政王何不调平西王和三顺王南下?他们本是辽东悍将,又握火炮之利,兼本汉人,更习汉人心思,若由洪大学士统帅四王经略湖广,湖广局势可迅速平定。”
太后是个年轻女人,但不是个简单女人,她对政治有天生的敏感性,通过各种消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多尔衮听到太后提洪承畴,却是眉头一皱,心中吃醋。
传闻当年松锦大战后,洪承畴被俘,宁死不降,绝食殉国。皇太极非常重视洪承畴的能力,一心想要招抚,可用尽办法,都无法说服洪承畴。最后还是布木布泰请缨出马,每天前去劝降。
传说当时洪承畴绝食多日十分虚弱。
太后直接用嘴含参汤一口一口的喂洪承畴,把洪承畴又救回来,经过细心照料,多日的谈心,最后居然劝服了洪承畴降清。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闻,没有人亲眼见过。
但这传闻传的很广,每当想起这事,多尔衮就觉得心中有根刺,扎心的痛。
他跟太后也还仅公限于以目传情,偶尔碰一下手而已,这洪承畴老匹夫居然还能有这等待遇。
现在听太后又提洪承畴,越发让他不满了。
“洪承畴老了,他在江宁安抚南方诸省,毫无寸功,让局势糜烂至此。刚改为经略湖广六省,结果他派旗牌官催潘士良出兵荆州,导致士兵讨饷请赏而哗变,最后不但刚夺回的勋阳复失,还把襄阳也丢了,他得担最大的责任。”
太后还不知道小叔子因一个传闻而对洪承畴如此敌视。
“现在重要的不是讨论谁的罪责,而是得尽快解救荆襄危局,我八旗虽精锐骁勇,可上次大军南征经年,刚刚回来,又要南征,将士们也没得休整。况且,我听说上次英亲王和豫亲王征战江汉、苏杭时,将士们都不耐中原南方的暑热,多有水土不服,”
“要征讨南方,以满蒙为主,但也得以汉人为辅。”
多尔衮却是有些不太耐烦了,他虽喜欢嫂子,但并不愿意听女人谈论这军国大事。她们又懂什么呢!
朝廷为什么把吴三桂和三顺王,又都调回辽东?
为什么不直接让他们镇守中原,甚至是直接顶在最前线的南方?
因为就连多尔衮对这些人也始终存几分猜忌甚至是忌惮,比如吴三桂,此人绝不简单,若不多加限制,把他调回辽东驻防,使之处于大清眼皮底下,而让此人出镇武昌或是杭州,那必然鞑长莫及。
会增加许多不可控的风险。
三顺王也是如此,不论是孔有德还是耿仲明又或尚可喜,这些家伙没有一个简单的,随便一个看不好,都要出大乱的。
相比起如今南方的那些残明、顺贼余孽等,多尔衮更加提防这些汉人大将。
“摄政王重用江南举人严我公,是否有些太过?如今朝中不少议论啊。”
多尔衮却不想谈这个,严我公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破格重用,有违常制,但他现在需要的便是严我公这样没有什么八旗背景,跟朝中王公大臣们没关系,却又有能力,还能忠心于他的人。
朝中有能力的人很多,比如鳌拜、索尼、谭泰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将、人才,但问题是这些人都不忠于他,他们顶多忠于女真,忠于大清,而绝不忠于他多尔衮。
就连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兄阿济格和多铎,有时都会胳膊肘朝外拐,不时的阴他一下,满州的这些王公贝勒们,哪一个是简单的?
就算是范文程洪承畴等这些汉人大学士、大臣们,也早跟王公贵族们牵扯极深。
范文程这个老汉奸就对皇太极父子忠心耿耿,而非常反对他称帝,洪承畴也差不多。
严我公没背景却有能力,还能忠心于他,他自然要重用。
“醉了,醉了。”
多尔衮心情不好,摆了摆手,也没心情跟小嫂子继续谈下去,“容臣先行告退!”
太后发觉小叔子不太高兴,回过神来,冲他关切道,“那摄政王早点回去休息吧。”
多尔衮都懒得去向那个年轻的侄儿皇帝告辞,直接转身便走了。
刚回到府中。
苏克萨哈急忙来见。
“大王,杭州,杭州失守。”
端起茶杯正想解解酒的多尔衮感觉一阵恍惚,手中茶杯落地,摔的四分五裂,茶水洒了一地。
“大王?”苏克萨哈赶紧上来扶住。
晃了晃脑袋,好一会多尔衮才好了些。
“说,怎么回事?”
“明鲁监国从南边买来了许多红衣大炮,四五十门,比我们的威远大将军炮还要大,明军对着杭城猛轰,城楼城垛都被轰碎,城上炮也损坏许多,而明军不仅围杭城,还派兵连取湖州,又攻嘉兴。”
“虽然攻嘉兴的那路明军,被嘉兴总兵海宁侯郑继武和海盐伯海宁副将朱大纲联兵击退,但湖州失守,诸城沦陷。”
“杭州成孤城,城外绿营都不及撤回,各寨皆被攻破,城中仅几千兵,仅十日之粮。”
“总督张存仁和巡抚萧起远率城中官吏,领城中满蒙兵千余突围往江宁求援,在湖州等地沿途被阻击拦截,千余人马十损其五,仅五百来人逃到江宁。”
多尔衮听到这一拳砸在桌子上,腹中酒气上涌,再也忍不住,直接喷吐而出,酸臭味弥漫书房。
苏克萨哈赶紧帮忙收拾。
“继续说。”
“张存仁等离开后,城中又坚守十余日,粮断绝,军民捕鼠网鸟充饥,无薪炭则拆房烧火,然终粮尽,明军挖壕沟至城下,上百门大炮运抵城下,绝望之下,提督田雄自刎殉国,其部随之开城投降。”
多尔衮脸色阴沉的可怕。
“张存仁该杀,萧起远该死,田雄,可惜。”
“苏松的绿营呢,土国宝吴胜兆李成栋杨承祖李遇春等人呢,都是死人吗,见死不救?”
“明军水师大举袭扰,各个自顾不暇,李成栋连丢数城,土国宝也一度被攻了吴江,吴胜兆与明军交战数阵,都不胜……”
沉默。
多尔衮沉默不语,如同凶兽。
又一阵脚步声传来。
“大王,江宁严经略急奏!”
“念!”多尔衮低沉声音道。
来人小心翼翼的念,严我公八百里急奏,称江浙彻底糜烂,他晚到了一步,为振作时局,他到江宁后便先斩了弃城而逃的浙江总督张存仁和浙江巡抚萧起远,以及巡按、分守、分巡并藩、臬等杭州逃官逃将。
权授杭州抗击有功的盐道潘映娄暂代巡抚,以留守的提督田雄暂代总督,又以松江总兵李遇春接替提督,并令松江嘉兴两镇人马,即刻赶往杭州,他随后赶到,以解救杭州危局。
“晚了。”
多尔衮一声长叹,严我公这道奏折发出时,明显还没收到杭州失守的消息。
苏可萨哈小声的道,“严我公虽是经略,可不经奏请,擅斩总督巡抚巡按总兵等数十员,太过震骇,严重逾越。”
可多尔衮却道,“统统都该杀的混账,死有余辜,杀的好,严我公能有此等气魄,出我预料,江南危局正需要此等果决干吏。”
“来人,给严我公回复,就说那些人杀的好,另外杭州已失,田雄殉国,当予嘉奖。孤同意让潘映娄任巡抚,田雄死了,便由李遇春任浙江总督,郑继武为浙江提督。希望他们同心协力,早日克复杭州,平定江南。”
第262章 剑拔弩张王公会
郧襄失陷,紧接着杭城再陷,消息传到北京,满朝震惊,紧急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摄政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豫亲王多铎,以及刚被贬为郡王的阿济格等一众王公贝勒,及诸旗的固山额真以及每旗的三名议政大臣也来了。
亲王、郡王、贝勒,八族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六部满汉尚书,汉军旗的大学士范文程、宁完我等也都被召来议政。
内廷,议政处。
王公贝勒大臣等济济一堂。
除了领兵在外的议政王公大臣贝勒,其余有资格参会的都来了。
议政王大臣会议,又称国议,最初源自女真人的诸贝勒议事制度,努尔哈赤创建八旗以后,又置议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与诸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协议国政。
到了皇太极时期,他有意的扩大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规模,会议的成员虽由上层贵族及八旗大臣所组成,但不是所有上层贵族、大臣都可以出席。“议政”是一种正式的职衔,代表着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必须经过皇太极的任命。同样,在必要时,皇太极也可以撤销某一贵族及大臣的“议政”资格。
到入关前皇太极崩,议政王大臣会议人数不断增加,许多较低级别的贝子甚至国公,以及许多大臣都参加议政,实际是不断的降低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与地位,是从八旗亲贵协议国政,转向皇权垄断的这么一个中央集结过程。
以前各大贝勒说了算,代表的是部落奴隶制时代的权力分配,如今却变成了如中原王朝的一种御前廷议制度。
真正主持会议和决策的是皇帝,只不过如今皇帝年幼,所以由皇叔父摄政王代行这权力。
肃亲王豪格一开始就直接对多尔衮发难,认为他之前决策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