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肃亲王豪格一开始就直接对多尔衮发难,认为他之前决策重大失误,导致了如今南方局势糜烂,并顺便攻击上次出征挂帅的阿济格和多铎。
  意图把这三兄弟一起收拾。
  “阿济格上次回来,吹的天花乱坠,说自己攻下大城六十余座,收降兵马四十余万,可实际呢?郧阳一直未拿下,荆江以南的长沙、岳阳也没拿下,襄阳、武昌、荆州、汉中、南昌、九江、安庆这些重镇要城,却统统委给新降之顺贼、明将继续统领镇守?这岂不是惹人发笑?”
  “我八旗勇士们辛苦打下来的地盘,却又拱手让给他们,朝廷还给他们授官,给他们发饷,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豫亲王多铎在江南也是一样,在杭州呆了两个月,带着十几万人马在那里避暑,空耗粮饷,坐视明鲁王在杭州对面的绍兴即位监国,眼看着他收拾人马,整顿残明,最后就这样视而不见的班师回朝了。”
  “可睿亲王居然还给他们大加赏赐,加封德豫亲王,还赏赐了几万两银子,从征诸将,人人有功,个个厚赏,可笑至极!”
  豪格直指叔父多尔衮,“皇叔难道不该为此负责吗?”
  摄政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站起来打圆场,说了几句后却话锋一转,提到如今东南局势,“杭州失守,苏松动荡,此时正需要洪承畴这样老成持重的能臣坐镇,需要勒克德浑这样的宗室贝勒的镇守,睿亲王此时将他们匆忙调往湖广,有欠考虑啊。”
  “若不是洪承畴和勒克德浑的江宁八旗被调走,只怕杭州也未必会丢,苏松也不可能如此动荡,正是少了这压舱石,才让江浙如此糜烂啊。如今这是湖广没救上,反倒把江浙给搭上了。”
  “严我公仅只是个举人,三月间从举人到大学士经略五省,提拔太过了。”
  “他虽是经略,可直接就斩浙江总督、巡抚等上百官将,也是完全胡来,眼里还有没有王法制度?张存仁也是朝廷一品大臣,一省总督,说杀就杀?那不得上奏朝廷,由朝廷决议处置?”
  “还有,他把一个四品盐道任命为二品巡抚?直接就把一个松江总兵授为提督,这些也严重逾越!”
  “我看这个严我公,根本就不适合五省经略这样的要职,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应当换一个人。”
  豪格和济尔哈朗这一老一少,今天也总算找到机会了,一上来就全力炮轰多尔衮,豪格上来指责上次南征的阿济和多铎谎报军功,剑指多尔衮,而济尔哈朗则借着指责严我公,来攻击多尔衮。
  虽然多尔衮也刚处置了阿济格和随其南征者,但这件事情豪格和济尔哈朗等更视为是多尔衮借机打压异己,比如两黄旗的鳌拜、谭泰等大将,当初在皇太极崩后议立新皇时,他们就曾经带刀威胁过多尔衮,说不立皇太极之子,就要血洗大殿。
  鳌拜随阿济格征讨,一直充当着追歼李自成的先锋,屡立大功,入湖广后,又分翼出师,一人连取邓州、武昌等十三城,连战三十余仗,皆捷。
  可最后不仅不准叙功,还被罚银一百两,甚至连议政大臣的资格都差点被剥夺。
  固山额真谭泰更惨。
  而做为主帅的阿济格因谎报军功等贬为郡王,再追查他藐视皇帝呼皇帝为孺子,降罪罚银剥夺牛录等,可豪格认为这阿济格被夺的牛录,最后到了多尔衮的旗下。
  这不左口袋倒右口袋吗?
  至于所谓亲王降郡王,这算什么惩罚,满州王公贝勒们,谁不经常被贬降罚银,那都不叫事,就如豪格,不也曾三次贬降为郡王么,但很快还是会升回来的,至于说罚银这些,更不是事了。
  他们唯一比较在乎的,是自己统领的牛录,这牛录剥走了,那才叫真没了。
  谭泰本是正黄旗的固山额真,就是一旗之军政长官,这已经是八旗旗主之下各旗地位最高的了,却被多尔衮给坐罪夺职,连国公世职都贬降。
  多尔衮对谭泰又敲又打,最后硬是把这位曾经皇太极心腹,成功拉拢到了自己这边,收服谭泰后,多尔衮立即复谭泰一等公爵,又复其正黄族固山额真之职,并复其议政大臣头衔,又指使他攻击曾经的盟友索尼、鳌拜,把索尼坐罪夺职,鳌拜也被罚。
  是济尔哈朗硬保,又有太后从中出面,才保下来。
  多尔衮坐在那里,看着他们争先发难,也只是心里暗笑。
  济尔哈朗是个老狐狸,一心支持豪格,两人牵扯很广,可这老狐狸有些又有些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关键时候缺乏魄力。就如当初拥立新皇一事,这老家伙既想拥豪格,又怕自己拼个鱼死网破,在毫格愚蠢的先退出后,最终没能硬到底,只能妥协拥福临。
  他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在对付这老家伙时,总能占于上风,靠的就是干脆果决,绝不犹豫。
  老家伙本来与他共同摄政,名位还排在他之上,但如今大权旁落,心有不甘,却还让豪格这愣头青打前锋,可笑。
  这时,宗室诸王里老好人代善出来说话了。
  “南方局势糜烂,残明势力出乎意料,我以为得慎重对待,光靠洪承畴和严我公两位汉人文臣肯定不够,关键时候,还得咱们满州儿郎出马。我提议,应当派宗室亲王挂帅领兵,精选八旗精锐南下,一举灭掉残明,统一中原。”
  代善是多尔衮的叔父,努尔哈赤嫡次子,四大贝勒之首,封和硕礼亲王。代善父子领两红旗,也是实力派。
  还曾因作战勇猛,而被赐古英巴图鲁,现满州第一勇士巴图鲁鳌拜,都只能算他后辈。
  虽然勇猛,但皇太极一朝,都因他曾是四贝勒之首而一直被打压,但在宗室威望一直很高,更何况还有娘家人佟氏外援,到皇太极死时,更有硕讬、瓦克达、阿达礼、罗洛浑、满达海、勒克德浑等一众封有王公爵位的子孙。
  只不过在皇太极突然驾崩后,代善也下错了棋。
  当时两黄旗拥立豪格,豪格本身又是正蓝旗旗主,两白旗则要拥多尔衮,四大亲王之一的镶蓝旗主济尔哈朗也支持豪格,代善认为豪格拥有众多支持者,占有优势,于是也支持拥豪格继位。
  可这个时候,他的次子硕托勾结其侄儿阿达礼、勒克德浑却密谋拥立多尔衮,在两红旗里串连。代善知晓后,主动站出来揭发了自己儿子和孙子的阴谋,于是硕托和阿达礼都被处死,博洛贬至豪格手下为庶人。
  这件事,对当时的多尔衮打击很大,本来如果有两红旗的支持,哪怕是部份两红族王公支持,多尔衮都有极大的机率压制住两黄和两蓝,成功做上皇位。
  可代善良的大义灭亲,却使的两红旗没能支持他。
  好在关键时候,豪格犯蠢,济尔哈朗又优柔寡断,使的本来占据上风的他们,却在多尔衮的强硬面前反没了对策。
  最终,僵持不下,阿济格说豪格推让不当,那就立正白旗主多铎,多铎则说论长当立代善。
  代善自然知道自己没资格没能力争皇位,于是提议折衷拥立皇太极幼子福临。


第263章 吴三桂拜帅出征
  代善本想拥豪格,结果豪格自己作死假装谦逊推辞,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自己假意推辞一下而已,留个谦逊美名,但有济尔哈朗、代善、鳌拜等这六旗支持,结果是一样的。
  谁知道却出了问题,只是多尔衮也没算到他两兄弟关键时候也犯蠢,居然你推我推他,就是没人公开站出来支持他当皇帝。
  皮球踢到代善这,代善最后提出拥立福临。
  虽然最终豪格和多尔衮都没能当成皇帝,但两边却都没念代善的情,还都怨上他了,尤其是多尔衮。
  事后,多尔衮封代善大义灭亲的孙子勒克德浑为贝勒,之前还拜为平南大将军,但却把代善排挤回家闲居。
  当然,代善为何不支持多尔衮当皇帝,这其中也有一些隐秘,在努尔哈赤时代,代善本是四大贝勒之首,勇猛善战,威名赫赫。可是后来努尔哈赤的小妾却告发说大汗的第四任大妃阿巴亥曾两次备饭给代善吃,代善不仅吃了,而且大妃接着还一日两三次差人至代善家,甚至曾深夜出院二三次。
  意为大妃阿巴亥跟代善有私情。
  努尔哈赤于是派人审理此案,诸贝勒大臣墙倒众人推,说他们都目睹过大福晋阿巴亥经常借宴会或议政之时对代善眉目传情。
  此时努尔哈赤老迈,大福晋年轻,儿子代善却正强壮,面对这种事情,是又羞又怒。可终究因有言在先,说过要把诸幼子及大福晋交由大阿哥代善抚养,兼之满州本来也有父死子继的庶母收继婚俗,加上没有确切的证据抓奸在场,于是最终努尔哈赤以阿巴亥窃藏财物的罪名,把她休离。
  代善虽最终没获罪,可经此事,威信一落千丈,也彻底失去汗位继承人资格。
  当年的大妃阿巴亥,却正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生母。
  所以说没什么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当年努尔哈赤年老,眼看着要死了,年轻的阿巴亥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就想着依靠大贝勒代善,将来自己和儿子们也有个依靠,至于他们有没有奸情,其实不重用了。
  重要的是代善不够谨慎,事情漏风,被皇太极等其它贝勒发现,然后诸贝勒借此一起联手把最有威望的大贝勒代善给废了。
  这叫合弱离强。
  代善一着不慎,彻底翻船,也跟汗位失之交臂,他当然后悔,也只能把这些怪罪在阿巴亥身上,甚至还迁怒于她的三个儿子身上,也就是自己的三个小老弟。
  他当年因阿巴亥丢失了皇位,又如何愿意支持多尔衮坐上皇位呢。
  而多尔衮当年还年少时,大哥跟母亲私通奸情的案子搞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对年少的他也是影响极大,经常被人指指点点,心里对代善的恨也是早就埋下了。
  多铎见众人围攻兄弟,站了出来,“东南不靖,是我当初没搞好,我愿意再领兵南下,亲自往绍兴擒了那鲁监国还京,不,干脆这次直接一路攻下两广。”
  豪格不客气的对自己叔父道,“豫亲王跟英亲王一样,这话倒是一个比一个说的漂亮,不过如今看来这活嘛,倒是一个比一个干的糟糕啊。再由豫亲王统兵南征,只怕不仅是丢杭州,江宁城都要丢啊。”
  多铎怒目而视。
  豪格却依然道,“事实如此,还不能说么?区区残明,还能糜烂东南,这不都说明豫亲王所吹嘘之南征之功绩,多夸大其辞,甚至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嘛?”
  “皇叔父摄政王,豪格不才,太祖时,我十几岁便跟随上战场,二十出头便能分翼领兵征讨蒙古,屡立战功。
  当年我跟礼亲王征蒙古扎鲁特部,还亲手斩下其部第一勇士贝勒鄂斋图。
  不是我吹嘘,给我两万人马,我能一直打到海南岛!”
  豪格想领兵出征,多尔衮一下子就听出他的话中之意。只是他岂能轻易如他所愿,豪格做为皇太极的长子,勇猛能战,跟当年的代善一样。
  今年三十六岁的豪格甚至比叔父多尔衮还大三岁,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从军征战,皇太极称帝后,把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跟他的两白旗易旗,皇太极的两白旗改成两黄旗,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却改成两白旗。
  后来把杜度的镶黄旗主之位,交给自己长子豪格。之后正蓝旗主莽古尔泰谋反失败被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