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海上升明帝-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湖州镇的将和兵在眼下,都算是已经还不错的明军,拥有一成的披甲率,士兵满员,将领斗志昂扬,但又如何?
  短时间里,仍然没法成为一支真正的精锐,面对鞑子时差距太大。
  这个差距,一是双方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清军尤其是八旗主力,披甲率非常高,甚至可能达到了百分之百,有些甲兵甚至披双层甲,他们的补给、抚恤等都很好,士兵敢战勇猛,甚至在心理上始终占有优势。
  而明军对清军输了这么多年,心理上已经有了阴影,士气压制很厉害。
  这个必须得靠一场场胜利一点点重新拾回的。
  朱以海起兵以来,胜仗确实也打了不少,但确实还没有一场是真正正面对决的,更没有实力相当情况下的正面对决,靠的都是避实就虚,伏击偷袭,以多打少等,这些胜仗确实让如今的御营士气很好,甚至对面清军时也没有以往明边军的那种畏惧心理。
  可明军现在训练仍有不足,披甲率不过两成,他也在加紧打造铠甲军械,可这玩意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好在也不全是坏消息。
  严我公打入敌人内部高层,知晓了许多机密。
  比如说现在清廷北京也国库空虚,王公贵族和旗人们倒是个个发了战争财,但朝廷没钱,现在多尔衮还在北直隶搞旗人圈地,又特意弄个了投充法,就是允许旗人跑马圈地后,把上面土地原主人也纳为自己的奴才,说是自愿投充,本质就是奴才。
  不过按严我公所说,现在跑马圈地搞的很猛,甚至许多北方的百姓还挺乐意投充旗人,理由嘛也很简单,因为现在他们搞的跑马圈地,其实跟大明朝时那些百姓把土地投献到士绅名下,甚至自己也投靠为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避役。
  旗人圈地后,地的产权转变了,他们开始收租子,但当百姓也投充后,既不用缴赋也不用服役,只需给旗人交租,再做点役,实际比大明或此时清廷地方的税赋丁役等还轻。
  许多百姓才不会管什么庙堂什么天下什么满汉,因为他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连妻儿都难以养活,他们必须得先顾及眼前。
  所以现在旗人跑马圈地,事实就是旗人很乐意,那些被圈地的汉人也乐意,唯独清廷朝廷有些不乐意,因为这些地成了旗人的地,人口成了旗人的奴才,就跟朝廷没什么关系了。
  民间反对者也有,就是一些地方的士绅。
  这些人以前在明朝那也是特权阶层,小日子过的十分潇洒,商税被他们搞没了,赋役也基本上摊不到自己头上,虽然少不得也得送礼行贿打点关系维持地位,但说到底在地方仍是人上人。
  现在八旗开始跑马圈地,才不管你这些,先要他们剃发易服,让他们斯文扫地,现在又圈田占地,让他们投充为奴,许多人哪受过这个,报怨四起,甚至不少降清的官员在朝中也开始反对这事,可他们还以为是在大明?
  官员们能压制皇帝?
  多尔衮可不惯他们。
  除了这个,还有个好消息,就是北直山西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淮南这一带,基本上就是长江以北吧,现在地方情况非常穷困,饥民四起,盗匪横行,鞑子占领这些地方后,开始征收税赋派役,甚至比明朝时还要狠。
  他们层层摊派,反正直接按着明朝时原有的税额摊派到各省各府,一层层摊,那些降官或新任官员们,现在对清廷的命令都很积极,生怕被问罪。
  于是省摊到府府摊到县,县再摊到乡,乡里就摊到保甲,这种摊法最可怕之处在于,以往征税那是以户丁为基础征收,战乱灾荒时,有人交不起税或者死于疾病饥饿,田荒了户绝了,那这原本税额交不上,就交不上,顶多是在衙门里有个欠缴记录和原因。
  但现在不行,这户逃了或绝了或交不上,那你同甲的其它户把他这份交上,必须得补。
  这一甲的交不够,同保的人必须得补。
  然后就是完全是连坐一样,本来自家的就艰难了,现在因为邻居跑了,你还得替他交?这叫什么事?
  不交不行。
  于是许多人被逼的没办法,跑吧。
  不跑等啥啊。
  北方开始又出现了流民潮,大家背井离乡,除了因为水旱灾害饥荒逃难,更多是因为被这赋役压的被迫把能种的地荒了去逃难,只为避役逃税。
  甚至现在许多富农地主士绅们也抗不住了,因为大清现在层层加码,不跟你们谈什么优免特权啥的,你是士绅你优啊,照优免额优,但额外的不可能。以前官绅勾结好说话,现在不行了,因为上面压的厉害,官员随时也会掉脑袋,所以谁跟你再玩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一套,银子送了也收,但事办不了。
  穷人大量逃离,赋役额就往富人身上摊了。
  地方官员和地方绿营,还要再搜刮,你加征加耗,我劝捐助饷,反正就是反反复复的来薅羊毛,让那些乡绅百姓们充分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亡国奴的悲哀。
  严我公北上南下,沿途所见,从淮扬到海徐,再到济南北直,到处都是荒芜的田地,甚至就连县城边上的田地,许多原本上好的水浇地,也成片成片的长着草。
  没人耕种。
  百姓留下来种地,你一年到头的收获,还不够上缴,正赋之外有加派,加派之外还有耗费,耗费还要再加耗,更可怕的还是役。本来从历万开始已经搞以银代役,甚至部份摊入了田亩。
  但现在,各地方各种新的役层出不穷,全都要另征丁服役,比如说征粮,押运粮食,这些他们现在又要征丁去运输等,你也可以再掏银子代役,但他定的标准却是实际好几倍。
  尤其是那些沿运河、沿官道地方百姓,一过兵就还要被抢,还要被抓充当运输粮草辎重的民夫,甚至还要被拉壮丁,有时可能还要被那些兵抢。
  对那些百姓而言。
  北方天变了,大明换成了大清,但官员似乎还是那些人,甚至剥削压榨的更狠了。
  现在北方进入了恶性循环,百姓负担太重逃亡,于是摊到没逃亡的人身上,把更多的人逼的逃亡,大量田地荒芜,进一步加剧清廷的财政困难,于是只得进一步加征……
  严我公还告诉朱以海,各地绿营大多是原明军或农民军或山贼水寇等受招安而来,安置各地,大都欠饷许久了,他们就搞抢掠地方或强行劝捐存续着,其战斗力非常低下,跟以前的明军没两样。
  但八旗战斗力很强,一些从关外和北直调来的汉军旗,也都装备精良战斗力不错,让他小心提防。


第283章 一触即溃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鞑子四路精锐齐出,连大汉奸吴三桂和孔有德等都南下了,若我们一城一池的坚守,那么我们都撑不到明年。”
  舟山的御前会议上,朱以海神色凝重的开场。
  “殿下何必如此悲观,老臣看来,经过这三个月,我大明已经稳住阵脚,也稳住了人心,如今军民士气高涨,正是全线反击,一举击溃鞑虏的好时机。西起荆襄,东至崇明,鞑子就算四路兵,也不过几万人,分摊下来才多少?”
  “我们以两倍三倍之伤亡耗他,也足够了。”
  徐石麒非常慷慨激昂。
  左都御史刘宗周也站出来表态,就跟他们拼,杭州可以不守,放他过钱塘,然后在浙东坚壁清野,退往金华衢州,依托有利地形,跟鞑子决战,调集福建、两广和江西安徽之兵汇聚,反包围清军,一战歼灭他们。
  看着这几位花白头发的老头子在那慷慨激昂的喷口水,朱以海也很无奈,这些文官啊,士气可嘉,但从来认真考虑实际,总以主观意愿代替客观事实。
  细究他们的话,就会发现一大特点,也是包括东林在内所有大明文官们的特点,他们最喜欢抛开事实不谈。
  你都抛开事实了,你还谈个毛啊。
  不以事实为基础,你其它的一切不都是扯淡吗?
  在金华或衢州跟清军决战,这想法倒是挺好的,可问题你真这样,那岂不正中清军下怀了吗,他们还巴不得你们别跑,就呆那跟我们决战。
  朱以海甚至敢说,真要这样决战,那大概率跟崇祯守北京没多大区别。
  御营总共十镇,除去两镇水师,还有八镇,战兵全加一起四万人,按现在披甲两成算,那也不过八千甲兵,有超过七成是只当了三个月兵的新兵。
  士气确实不错,但真打起来,如果相差过巨,这士气也是会立马跌落的。
  更别说指望福建郑氏,两广的丁魁楚等人了,丁魁楚是啥人?永历朝曾当过首辅,但他当首辅没忙着如何振兴朝政,改革弊端,而是忙着派人开采矿山,制造砚石等发财,最后他被李成栋俘虏时,还带着一百多条船满载家当,仅精金就八十多万两,也有说他当时船上装了二百多万两银子,以及几十缸珠宝等。
  反正这种人指望不上。
  郑氏更别提。
  “孤认为,我们不能让鞑子牵着鼻子走,他们兵分两路,分攻武昌、绍兴,那咱们也兵分两路,把各种人马集中起来,打他的江宁和南昌。”
  “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
  “诸位,我们要正视双方的差距,鞑子精锐实力还是很强的,暂时不要跟他们硬碰硬,但鞑子也不是没有软肋,鞑子的软肋在于他的补给运输上。我们现在陆战虽不及他,但水师却远比他们强太多,所以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封锁长江和拦截运河!”
  “让鞑子长驱直入,不管他,等他过了长江、过了钱塘,到时我们在后面截断运输钱,他们也没法再嚣张。”
  “浙东等各地百姓,尽量坚壁清野,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但我们只能如此,省镇营兵退往山区海岛,依托险阻,分散游击,尽量袭击他们的输运线,袭击他们下乡收粮的队伍,不要跟他们正面战。
  上次湖州金攻玉就是个教训。
  鞑子集中兵力往两路走,我们就另开辟战场,行在朝廷百官和衙门官吏俱退往舟山、玉环诸岛,凭大海天险留守。
  孤将集结御营人马,北上反击。”
  面对朱以海的决定,仍有许多人建议坚守大城,以抗击清军,甚至如次辅祁彪佳提出分守杭州、绍兴,再辅以严州和宁波,依托钱塘江,以江海山河为险阻,在这里打一场杭州保卫战。
  “孤也知道浙东能有如今安稳实属不易,朝廷眼下不守,可能要让百姓失望,要丢民心,甚至把好不容易整顿起来的税赋都给丢了,但是还是那句话,现在是非常时刻,若是连这些瓶瓶罐罐都舍不得打碎,那就是本末倒置,现在硬拼,拼光了那就什么都没了,最后结局只会更惨。”
  “当然,我们也许未必就真要放弃浙东,也许鞑子兵过不了钱塘呢?”
  ……
  常州,无锡。
  佐领阿里马与兄弟索泥岱、锁宁领着五百满蒙轻骑,又五百苏州汉军,正急行军赶往常州,前去增援梅勒章京康喀喇。
  阿里马兄弟领着五百人骑马,而五百苏州汉军乘船跟随。阿里马本是侍卫,因为先前私下讥讽二等公正黄旗固山额真瓜尔佳图赖庇护索尼,被图赖告到多尔衮面前,本来阿里马是镶白旗的,而图赖早前跟谭泰鳌拜等都曾想拥豪格当皇帝,故此得罪了多尔衮。
  只是阿里马不知道的是,图赖也是个见风使舵的,早在南征的时候就给多尔衮写信表忠心了,所以他一个侍卫讥讽图赖,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